它永远不先背叛对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善意策略。即便这个对手以前曾经背叛过它,它也会在下一轮中对对手的前一次合作给予回报,这是也一种宽容。但它会采取背叛的行动来惩罚对手前一次的背叛,这种手段也是强硬的。而且,它的策略极为简单,对手程序一望便知其用意何在,这种暗示是一目了然的。
当然,因为只有为数不多程序参与了竞赛,一报还一报策略的胜利可能只是一种侥幸。但是,在上交的14个程序中,有8个是“善意的”,它们永远不会首先背叛。而且这些善意的程序都轻易就赢了6个非善意的程序。为了决出一个结果来,教授又举行了一次竞赛,这次还特意邀请了更多的人,看看能否从一报还一报策略那儿将桂冠夺过来。
这次有62个程序参加了竞赛,结果是一报还一报又一次夺冠。竞赛的结论是非常中肯的。
企业是一个组织,假如你从自然状态看它,它有明确的名称、结构、人员;假如你从非自然状态看它,它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文化、氛围。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相对复杂:他(或她)有可能是自然状态下组织中的人,但也有可能是非自然状态下的人。企业中,人和人之间、人和企业之间经过长期的相处慢慢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它影响到每个人的态度和方式,甚至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信念,历经很多年而难以消退。
人们为什么习惯安于现状——内卷化效应现在人的生活流动性很大,可是即使如此人们恋旧、安于现状的心态依然没有改变,很多人在面对变动时都会表现出不安和恐惧,甚至很多人为了保持现状,为了维护自己现在的生活,不惜推掉很多求财致富的机会,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抱着这样的心理不愿改变呢?
中央电视台一位记者到陕北采访一个放羊的男孩时,曾留下这样一段经典的对话:
“你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
“盖房子。”
“盖了房子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呢?”
“生娃。”
“生娃为什么?”
“放羊。”
这段看似很普通的对话其实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生活中很多人的状态就是如此,这就是经济学中影响人们生活状态的“内卷化效应”。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利福德·盖尔茨曾在爪哇岛生活过一段时间。爪哇岛是风景名胜之地,生活在这里利福德却无心欣赏风景,因为他想要在这里研究当地人的农耕生活。他发现当地的农民总是收割犁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变化。这里的农业还停留在原生态农业上,而且农业生产也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经过一番思考,利福德把这种现象为称“内卷化”。
后来经人们研究发现,“内卷化”不仅存在于农业生产,甚至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之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术研究相继采用了这一概念。“内卷化”在学术上的解释是: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作为学术概念,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并且这种“内卷化现象”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内卷化现象”无处不在。无论社会、组织还是个人,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犹如误入泥潭,使人裹足不前,原地踏步,耗费着有限的资源,浪费着宝贵的生命,重复着简单的脚步,不会有什么进步。特别是农村的穷困地区,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这些地方的农民一代代重复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耕生活;同样在一个单位供职,有些人几年一个台阶,而另一些人却在一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好多年。
此外,内卷化现象在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民营企业内部实行家族化管理,由于人们总是认为用自己的人放心,所以很多民营企业里的重要职位全部由自己的亲朋好友担任,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是这种管理却刚好为内卷化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企业出现十分严重的封闭,内部人员缺少交流,外部的新信息又很难被吸收,真正优秀的人才也吸引不进来,措施和制度几十年不变,出了问题也不会有太大责任。所以几十年过去了,有些企业的厂房依旧,机器依旧,规模依旧,从设备到人员,从硬件到软件都没有多大变化。企业进入了一种典型的“内卷化状态”而停滞不前。
而在生活中,人们也是一样。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既定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因此人们便懒于追求改变、突破和创新,于是就会陷入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生活状态而原地不动,甚至还有可能倒退。
为什么人们总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遭遇重大挫败的落魄者却总能在挫折之后有所成就?其实就是因为内卷化效应作用的结果,因为内卷总使人们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而改变、变化却更能激起人们寻求新生活的激情、热情和勇气,所以在生活,每一个想要追求更好生活的人都应该从容地面对生活的变化和意外,这些意想不到的改变,很可能会给你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是谁拉大了贫富差距——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日某国国王要远行,远行之前,国王叫来了三个仆人并给他们每人一锭银子,告诉他们:“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们各自去拿这锭银子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半年后国王回来了,于是三个仆人再次被叫到国王面前。第一个仆人说:“陛下,我用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赚了10锭。”国王很高兴,于是奖励给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陛下,我用您给我的一锭银子赚了5锭银子。”于是国王又高兴地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陛下,我太珍惜您给我的一锭银子,您走之后,我一直细心保管着,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您瞧它现在还是完好的一锭银子。”听了第三个仆人的回答,国王派人把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夺了过来,赏给了第一个仆人,意味深长地说:“凡有的,还要不断增加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看了这个故事,或许很多人都会为第三个仆人感到不平,为什么国王要让富人越来越富,却让穷人越来越穷呢?这或许也正是生活中很多人所不解的一种生活现状,虽然这种现象看起来让人很不舒服,而且好像也不那么公平,可是它却真实地存在着。
这就是经济学中经常被人提到的马太效应。它的具体含义是指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其他众多领域。最初是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在1968年提出的这一术语,而且马太效应最初是用来概括社会心理现象的。
“马太效应”虽然和平衡之道相悖,但它却和“二八定律”有相似的地方,同时它们也是很重要的自然法则。社会上很多知名的社会研究者,都拿这两个概念来描述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罗伯特·莫顿把“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如果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则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后来经济学界借用这个概念,用来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也就是说一个人假如获得了成功,那么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
有了较好的运势,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名气,人们也就会更加尊敬他,这样以来他就更能通过自己的社会名望与世人打交道。
而且人们把他说得越好,他就会越主动地往“好”的方面靠,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好”放大千倍百倍,如此循环下去,他就会生活得越来越好。反之,一个人如果总是失败,总是倒霉,那么最终他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更加失败的人。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魅力所在。此外,“马太效应”的作用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以经济领域为例。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另一种观点是,从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上考虑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又如,人才危机在世界上将是一个普遍现象,人才占有上的“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占有人才越多的地方,对人才越有吸引力;反过来,占有人才越少的地方被认可的人才越稀缺。此外,在学术研究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
就拿“马太效应”的提出者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来讲,正是因为他首次提出了“马太效应”,他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耀和社会地位。
不能否认,“马太效应”的提出对人们研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有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在社会心理影响方面是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并存的。其消极作用是:名人和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往往得到上级表扬的是前者,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荣誉的帽子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使其中一些人不能清醒地自我认识而失去理智、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栽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说不定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
不能否定,某些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的确很独到,但是通过认识“马太效应”我们很自然地能够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再者,在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否则,马太效应就会很快地将我们和竞争对手分成成功和失败的两种人。
时至今日世界上仍有许多人继续生活在贫穷之中,他们不能摆脱贫困,而有的人却高高在上,过着优越的生活,这一切都是“马太效应”
的“杰作”,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另辟蹊径、寻求改变来逃出“马太效应”的作用,那么下一刻我们就可能更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