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狭长的横幅中,一群纤夫的形象出现在眼前:远处是伏尔加河,烈日酷热,沙滩荒凉。几只埋在沙里的破筐作为唯一点缀,充当近景,显得异常悲凉,一队纤夫正缓慢地沿河岸沙滩往前走着,他们的穿着破烂不堪,身后拖曳着沉重的货船。画面上的纤夫各有不同,有青年,有老年。他们的步子迈得极其沉重,仿佛可以使人听到“伏尔加船夫曲”低沉压抑而雄壮悲凉的回声。11个纤夫分做三组。列宾仔细琢磨和推敲了这里的每一个形象,而且画过他们的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各自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列宾运用画幅较宽的横构图,来安置众多的人物。这样一来,不仅使人物与伏尔加河处于几近平行的位置,而且将纤夫们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更好地表现了出来。画面因人物的高低错落形成了一种强劲有力的节奏。衣衫褴褛但充满力量的纤夫们与雄壮辽阔的伏尔加河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受到诗人涅克拉索夫同名诗歌的影响和启发,列宾创作了这幅画。诗歌如下:
到伏尔加河边去,
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
这呻吟声是一支沉痛的歌曲,
那就是拉纤夫们在痛苦地行进。
九、莫奈和他的画
一提到莫奈(1840~1926),我们就会想到他那幅著名的《日出·印象》。“印象派”之名即出于此,而画家自己也被视为印象派的典型代表和领袖。当时,莫奈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举办了一个展览。莫奈展出了包括《日出·印象》在内的五幅作品。由于和传统的绘画技法背道而驰,这个展览受到空前的讥笑、攻击和嘲讽。人们抱怨画面并不真实,只是些“印象”而已。莫奈他们却觉得“印象”这个词对他们的作品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因为他们的意图就是打破传统的限制,直接表现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印象和感受。
《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描绘了这样的景象:早晨的海港,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而升,透过了一层薄雾。初升的太阳将天空映红,蓝色的海水也被映得彤红。霞光冲破厚厚的晨雾,用自己的金红将天空映得瑰丽多彩。天空又将这渗透着红、黄、蓝、紫绚丽的图案反射回蓝色的海面上。渔船划过,便激起一阵阵的波浪,红、橙、黄、紫瞬间变成斑斑驳驳的大小色块。在阳光的驱散下,雾气渐渐消退。原来笼罩在层雾中的建筑、吊车、停泊在港湾里的带桅船只等,现在都若隐若现,更添神秘。出海的渔船已经在水面上飞驰了,仿佛标志着海港新的一天的诞生。
莫奈凭借自在、无拘束的笔触,鲜亮而富于生机的色彩,将日出一瞬的印象完美地凝固在画布上。红、橙、紫等光彩映照着远处,水面则被鲜红的太阳照得闪闪发光。反过来,水波又将天空的倒影切割成数不清的、变化各异的色块。莫奈用自己的画笔将日出瞬间时令人激动振奋的感觉逼真地表现了出来,给观者以无比壮美的感受。
《睡莲》组画
莫奈终生几乎只画风景画。
他晚年居住在巴黎南郊的维吉尔村,并在那里建造了美丽的花园和画室。花园里有一条崎岖的通向池塘的小路,池塘里遍布盛开的睡莲。红色、白色、黄色交相辉映,美丽极了。日式的小木桥上是常青藤的聚集之处。天气适宜的时候,留着达·芬奇式的白胡子的莫奈就会到花园里来作画。
莫奈60岁后,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座花园中,吸引他不停创作的是这里优美的景色及水池里高雅的睡莲。
在他晚年的时候,莫奈完成了以“睡莲”为题的一组巨型壁画。壁画共有4张,均以水做背景,各不相同的是水面和岸上的植物。一走进放置壁画的大厅,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水上世界,红、白、黄各色睡莲漂浮在水上,柳枝随微风轻摆,紫藤、吕蒲点缀其间,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4幅画中每一幅均高达2米,宽至4米。莫奈特意设计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画室,并让人制做了带轮子的巨大画架。由于这画架可以被推着自由游走于花园和画室之间,因此,莫奈可以同时创造这4幅大画。
有评论家这样评价莫奈,认为他的画抓住了春天,将春天留在了人间。画面上的水呈现浅蓝色,有时又呈现出金色的样子。天空、池塘中的倒影及盛开的清淡明亮的睡莲均呈现在那变幻莫测的绿色水面上。一种同时包含造型的美存在于这些画中。他的画与音乐和诗歌更为接近。
十、卢梭和他的画
法国画家亨利·卢梭(1844~1910)擅长用童稚天真的笔触将梦境似的奇异景象表现在画面中。他生于法国诺曼底地区,普法战争时入伍,战后在海关做了一名普通的税收人员。他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不考虑传统,也不加入任何画派,只是创造自己内心寂静而奇异的天地。经常出现在他画面上的是如下场景:身着现代服装的中小学生与其他人物出现在一簇簇热带雨林中,狮子、老虎狰狞血口之下是阿拉伯打扮的乐师。卢梭的人物形象都好像标本一样,呈现出一种“十分逼真的虚假情景”,这一点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影响巨大。《睡着的吉卜赛姑娘》、《丛林组画》等为他的代表作。
《睡着的吉卜赛姑娘》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狮子与人相遇的神秘情景,极富异国情调:漫漫长河与展开的地平线在夜幕之下慢慢汇合,一览无余。一位疲倦的吉卜赛姑娘安静地躺在一片贫瘠的沙漠上,一头不知何时出现的狮子站在她旁边。姑娘闭着眼睛,脸朝下,嘴角浮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狮子从容地徘徊在姑娘周围,它似乎刚刚发现眼前睡着的人。狮子似乎并无意去伤害这个人,它只是用发亮的眼睛凝视着姑娘。尽管如此,危险的气氛还是弥漫在画面中,我们实在弄不清楚狮子的意图。它究竟要吃掉姑娘还是对她的沉睡表达敬意呢?曼陀铃和水罐被以静物画的形式安排在画面的右下角,这种安排使整个画面的构图凝固和统一起来。在神秘而苍白的月亮的衬托下,柔软衣服上的彩色条纹熠熠闪光,就像三棱镜的光谱色调,而画面上令人不安的焦点,当属狮子那闪闪发亮的眼睛。
这幅画描绘的情景使人觉得既异常又自然,因此具有一种梦幻的气息。
画面是这样构成的:从水罐开始,经过乐器、少女、狮子翘起的尾巴,再经过星星,到月亮,再随着这旋律回到水罐那里。这样的构成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完整的旋律感。
《丛林组画》
《梦》、《耍蛇女》、《奇异的景色》、《饥饿的狮子》、《被花豹袭击的马》、《被花豹袭击的黑人》、《小瀑布》等一批描绘异国风味的热带丛林画构成了卢梭的《丛林组画》。
这些画揭示了人类存在、自然奥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将生命中最神奇、最隐秘、最难以捉摸的梦幻一般的东西展示了出来。丛林中的树干、花朵、叶子、果实等各有特色,人与动物隐约地出现在它们中间,动物看上去像人,人看上去像动物,植物也生机勃勃,好似活着一样。茂密的、充满生机的森林,还有奇花异果及各种灵巧的动物,再加上神秘的人占满了整个画面。这仿佛是这些画的共同特点。这一幅幅丛林奇景图深深吸引着观者,使他们对热带丛林充满了遐想和向往。
身为法国人,卢梭并未到过真正的丛林,当然也无法亲历那里的一切。然而热带丛林在他的画笔下却神秘和富有生机,看起来像真的一样。他用超凡的想象将丛林变作了亦真亦幻、极其迷人的世外仙境。
整个画面以深色的绿调为主,树叶就用了20多种绿色来描绘。整体看起来色调明朗。
十一、梵高和他的画
荷兰画家梵高(1853~1890)是后印象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饱含激情。经朋友介绍,梵高曾到阿尔居住。那是一个阳光普照、“天空蓝得令人心颤”的地方。在那里,无论狂风烈日,梵高几乎每天都到原野、果园、河边这些远离人群的地方,拿笔沾起用铬黄、孔雀石、朱砂、橙铅磨成的颜料开始作画。这一时期梵高的作品中,我们会同画家一起,感慨于寂寞古老的吊桥,叹惜于从麦田上飞过的鸦群,激动于那丰收的季节。梵高与莫奈不同,不仅表现自然景物的光影变化,更注重抒发自我的感情。这也正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在风景画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星月夜》
在《星月夜》这幅画里,画家极尽夸张地手法描绘了变化莫测的星空,使它看起来更加生动和富有动感,夜晚的天空十分高远,右上角的月亮发出橘黄色的光,在同星空的辉映下,将深蓝色的夜空点缀得异常灿烂辉煌。风推动着云彩飘来飘去。一株高大的杉树出现在前景中,努力伸向天空的是它墨绿色的枝条。远处的城市隐没在青山下,灯光在夜色的笼罩下一闪一闪,星星点点。
梵高的艺术与中国画大写意似的泼墨山水十分相似,主观感情的畅快表达是最令人着迷的。梵高为观者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奇幻的想像与绚烂的色彩相得益彰。天空似是从黄色和蓝色的旋涡之中打散而出,变做一束来回游荡的光线,令人头晕目眩。这些带有某种非理性成分的东西同时也是梵高思想感情的深刻体现。
《向日葵》
在阿尔后期,梵高尤其喜欢描绘的题材就是“向日葵”。对比强烈的大色块与粗黑的轮廓都是梵高的最爱,他也喜欢将其用在画面上来表现形体,同时,他画中的主要色调往往是强烈的金黄色,因为梵高热爱太阳,他热烈的性格使得这热烈的色彩的发源地成了他不停选择的对象。梵高每天都要到乡下去,热情饱满地采集金黄色的向日葵,“在从淡蓝到深青色调不同的背景下,我让提炼出或混合成的铬黄迸发出燃烧着的火焰”。他不厌其烦地画他最爱的向日葵,感情强烈,忠实地表现了画家对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梵高艺术的重要特色便是:他擅于使用强烈的色调,将色彩做为他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将色彩中的感情因素充分表达出来。
“向日葵”代表了梵高阿尔时期艺术的最高峰。《向日葵》用各种不同程度及不同纯度的黄色绘成,背景花瓶、花均是黄色,以此来求得最辉煌的色彩效果。除了用少量的深绿及草绿画枝干和叶子,再配上一点天蓝色的花蕊之外,画面上布满了深黄、浅黄、柠檬黄、橘黄、土黄……他如此自如地使用黄色,使它发挥出动人的魅力。你可以看见:瓶中的向日葵张开花瓣,生机勃勃,它正尽情地吸收着空气和金色的阳光。深黄、浅黄、柠檬黄、橘黄色的花瓣,像饱吸了阳光似的,融化在空气中,如此辉煌,如此灿烂夺目。
向日葵倾注了梵高心中全部的爱,它也为梵高吐出“爱的最强光”。梵高将心中最强烈的感情注入进《向日葵》这幅画中,使这幅画产生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令人震撼感动。
十二、马蒂斯和他的画
1905年,一群青年画家在巴黎的秋季沙龙画展上展出了他们风格奔放,无所顾忌的作品。一位评论家看后,将这一团体称作“野兽派”。这是现代美术史上诞生的首个正式画派。野兽派的画家们强调主观自由发挥,强调形式上的表现力,但他们并没有发表正式的宣言和系统的理论。
做为野兽派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马蒂斯(1869~1954)的艺术生涯要远远超过这一流派持续的时间,而且他的独特风格也主要形成于“野兽派”之后的一段时间。马蒂斯认为照原样摹写和艺术地表现是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手法。他以后者做为自己的信条。他主张后者。他说:“我最想追求的,就是表现……我不能区分我对生活的感情和我表现感情的方法。”终其一生马蒂斯都在做着实验性探索,在色彩上努力追求一种单纯原始的稚气。他从东方艺术中吸取了许多平面表现方法,从而使画面富于装饰感。在学习东方艺术的过程中,他放弃原来追求动感、表现强烈、无拘无束观点的做法,转为发展追求一种平衡、纯洁和宁静的感受。后来,马蒂斯评价自己的作品时说道:“我的作品就好似一种抚慰,又似一种稳定剂,或者一把合适的安乐椅,可以帮助他人消除疲劳。”对马蒂斯来说,和谐及不和谐的色彩均可以达到动人的效果。他还认为,“画家应在观察、感受和各种经验的基础上选择色彩,进而用它表达自己的需要,而非事物的需要。”
到了晚年,由于关节炎及其他疾病的困扰,马蒂斯已没办法坐在画架前继续工作了。此时,他早已誉满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然而年近八旬的艺术家并未就此停下艺术的探索,他开始爱上剪纸,并全身心投入,并且用剪纸的形式在艺术上创造出了新的辉煌。客人们进到他的房间后,就会发现无论是粘还是钉,马蒂斯卧室的天花板、画布、四壁还有地板上,全部布满了剪纸。有的则从空中垂落到地板上。这些彩色纸片帮助他最大限度地将纯色的表现力发挥出来。对于一位高龄的艺术家来说,这或许就是表现自我的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了。马蒂斯认为剪纸是他至今发现最适合表现自我的方法,他还说道:“剪纸无非是给色彩加上形态,这和雕塑家在石块上所做的工作是一样的。”由此不难看出,大师心目中剪纸的重要地位。
利用剪纸,马蒂斯将自己绘画作品中的装饰风格进一步发展完善。他用剪纸创造了一种神话般如梦似幻的世界,幻想的情调极为浓厚。马蒂斯的剪纸创作明朗欢快,富含生命力和青春气息,面对这样的作品,你很难将它们与一个病痛缠身的八旬老人联系到一起。
《红色的餐桌》
马蒂斯在这幅画中摒弃了透视法则,他将绘画进一步简化。黄色的水果、棕黄色的椅子、窗框、妇女的头发、蓝色的天空、屋顶、绿色的草坪、树丛、白色的衣领、袖口等不同颜色的物品放置在大块平涂的红色背景上。人们视觉上的满足就来自于这些明度不同、冷暖有别、形状不一的色块的互相呼应与无比衬托之中。
马蒂斯自己曾说:“我试图用色块创作,就像作曲家组合音符那样组合这些平涂的色块。”这幅画里,一种平和、宁静的节奏在优雅线条富有韵律般以及平涂色块交相辉映下产生出来。仿佛人间乐园般的情调弥漫其间。
《音乐》
马蒂斯将一种凝视静听和沉浸个人思绪中的状态在这幅画中着重表现出来,他使用单纯、强烈、饱满的色彩,和精炼简洁的线条来构造画面。后来他又谈起此画时说:“我们唯一的理想就是通过观念和形体的简化走向宁静。”
看一下这幅画的构图是很有必要的:小提琴手以一种向内的姿态站立着,一个坐着的吹笛者位于右边,再往右的是两个相向倾斜,仿佛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人,右下角还有一个人,他的出现使画面趋于平衡,又像一个休止符,使整幅画面的节奏起伏在这里停止。宁静、梦幻般的音乐在这样一种节奏韵律的衬托下,慢慢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