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用剪刀和纸张把三维空间的图象在平面中展示出来,具体表现为相重的透叠表现、平面构成多角度视觉的组合结构。其造型手法的本质是镂空,力求简括、不断做减法,造型中利用虚实相生的原理体现剪纸的造型特征,因而单色剪纸最能体现剪纸的造型特征。由于用刀剪凿刻,作为形式构成的媒介或因素,造成一种特有的刀剪味。
第三,对称、均衡、追求规整化,平直浑圆追求秩序化,带有较浓情绪意味的和即兴造型的表现倾向。
第四,具有程式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非写实性、较强的符号性和抽象性,具有极端的构成和表现的倾向,其中一方面的优势是剪纸中有大量的适合纹样,另一面也加强了剪纸造型的程式化。
红色是剪纸创作中重要的色彩,主要用于节日、庆典的用途,具有平安、吉祥的意义,从感观上红色也是十分激情的,其他颜色的配合,则是衬托的作用。例如黄色具有高贵、神圣及神秘的意义,专用于有宗教意义的对象和环境。而青、蓝、白多用于丧葬活动,具有哀悼的意义。
十、民族服饰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是物质文明的结晶,是以人身体的造型为依附、呈现动态的时空感。中国的民间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完整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服饰都随着地域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表现出游牧民族的豪爽,而江南水乡少数民族的服饰则修饰身体的线条美,复杂的经络、华丽的色彩都通过服饰表现出来,隐藏着与审美价值并存的实用价值。蒙古族衣着简单而不缺华丽,以大草原上的蓝色、绿色为主,而其他的色彩用作衬托。图案对称是各少数民族在色彩上的特色,经常使人们对民族服饰颜色的搭配赞叹不已。
图腾的崇拜使有些少数民族的服饰的图案上有着十分独特的造型,图形的对称,纹理的修饰和南北手工的差异使得各少数民族服饰各不相同。
从质地上来说,材料的迥异也表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美感。
十一、面具与脸谱
面具脸谱与原始巫术、乐舞一脉相承,同民间歌舞、信仰观念等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渗透并交织在一起,它作为一种道具和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信念,成为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的主体。
面具是造型艺术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最早出现于十分遥远的部落。常把雕刻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颇为精彩的作品,尽管奇形怪状,毕竟不失为造型艺术的一项重要成就。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它表明人们已从表面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迈进。
早期的面具材料较为简单,主要是以木材、树皮、泥、布麻等制成,而现在的面具制作材料十分丰富,如塑料、橡胶、纸浆和一些合成材料为主。表演时一般用口衔、手持、套头等方法。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是美与丑的矛盾统一,是与角色性格紧密连系的,程式化的图案。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一般分为净角脸谱和丑角脸谱两大类。
脸谱种类多样,所以产生了各种谱式名目,对构图相近的脸谱进行概括统称。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如“三国戏”里的关羽;黑色脸则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三国戏”里的张飞;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等。中国传统戏剧里脸部的色彩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美感中有一定的格式。
在民间的社火活动和戏曲表演中,我们可常常看到脸谱的出现。
第一、民间社火脸谱,傩面具的艺术风格虽浑厚、粗犷,但工匠制作时的精雕细刻、讲究色彩、拙朴的民间造型手法赋予了面具以生命活力,形象地刻画出了民间神话中的神灵,鬼怪及传统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丰富,性格鲜明,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华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
第二、戏曲表演脸谱,脸谱不是绝对固定的,由于上演的剧目、角色的年龄,演员的脸形不同而略有差别,除此之外,演员画脸谱演出时,还有一个原则,即同时在场的诸角色。其脸谱特别是基色调不能“犯重”。如《长坂坡》中曹营八将同时上场,除张辽不勾脸外,其余七人须一人一色,不能相同,这样的目的是用不同的颜色搭配以求美观,同时要让远距离观众不致混淆角色。狰狞的脸谱最为丰富复杂,楚霸王的京剧脸谱被称为“无双脸”,为楚霸王专用。相传,楚霸王是个美男子,但因他杀人无数性情凶暴,画成花脸,还因他是个悲剧人物,又画两大块向下斜掉的黑影,明显是副哭丧脸。
第三、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脸谱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双眼画了“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另一作用是“距离化”,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脸上的图画使观众分辨不出演员的本来面目,并且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貌很不一样,想着假面具,这使观众不容易“入戏”,避免产生幻觉,而是专心于审美和欣赏。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色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对观众起到兴奋、宣传和震动作用。
十二、风筝
中国的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开封、北京、天津、潍坊、南通、阳红并称中国六大传统风筝产地,而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的传统风格和艺术特色,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
由于各地风俗民情及审美观念的不同,因而在风筝的造型、扎制、装饰及放飞技巧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一、传统民间派。从历史上看,是相对宫廷风筝和艺术风筝而言的。其特点是:(1)民间风筝的作者大多是农民和手工艺人,一般地说,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他们对理想及愿望的表达无拘无束。他们制作的风筝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结合明清、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制作。(3)就地取材。(4)受地域、经济、风俗影响,加之祖传、世袭因素,带有古代传统的色彩。
二、传统艺匠派。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及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
三、现代创新派。现代风筝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潍坊风筝按其形状可分为六大类,即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和自由类。
串式:把数只相同的或不同的风筝像串糖葫芦似的穿在一起。例如龙头蜈蚣风筝。桶式:亦称立体风筝,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如宫灯。板子:就是平面板风筝。开力片就是主体部分,四边由竹条支撑,形状多,八角,菱形,还有方形,四边形。硬翅:这种风筝的翅子是固定的形式,而翅子范围以外的部分造型与骨架结构,因题材不同而各不相同。软翅:它的开力片是用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端是软性的,没有依附主条,如鹰、蜜蜂。自由类:包括跨种类,运用新技术,吸取外国风筝之长,新鲜刺激,让人出乎意料……
十三、泥塑
我国泥塑可追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成素成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捽、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民间泥塑多为彩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给泥塑上色。
泥塑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的一种,民间艺人用天然或廉价的材料,能够做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博得民众的喜爱。其中最受老百姓青睐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
无锡彩塑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艺人世代艺术实践,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又称耍货,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的塑造艺术形象。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之父。也捏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此派乡土气息极其浓郁,被国家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泥人张”的彩塑注重塑造,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在“泥人张”的作品里显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他们捕捉住人物刹那间的动态,并刻划人物内在性格,再加颜色。“泥人张”彩塑注重对市井生活的描写,并用朴素的色彩,便人觉得作品真实、感人。“泥人张”的作品是塑与绘的两大结合,先塑后绘,在泥塑过程中塑大体关键,先将人物大的形态、动态塑出,才有大的感觉。然后刻画衣纹表现质感,又不伤其骨格。在绘色上多采取的是中国绘画中的工笔书法,便为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塑造”和“绘画”这两者巧妙的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力的生命。使人们在一般中看见美,在枝节、片段中看到无限。
“泥泥狗”是河南淮阳大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多头怪、翼鱼、人面猴、四不象、草帽虎、怪狮、斑鸠、蛇、狗、熊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0余种。“泥泥狗”因其造型笨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陕西凤翔彩绘泥玩是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美术品,是民间艺人手工制作,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形,经精抛、彩绘、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中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吉虎等玩具,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青年民间艺人在世界各地表演交流,获得多项大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喜爱。
“兔儿爷”起源明末,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刺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坐如人状,儿女视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战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也有扮成兔首人身的商贩,或是剃头师,或是卖混饨的。兔儿爷是旧京中秋节儿童玩具,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
十四、中国刺绣、蜡染
刺绣,又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织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有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汉绣、麻绣、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打子针、平针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饰、歌舞或戏曲服装、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刺绣的花卉不闻犹香、飞禽栩栩如生、走兽形态逼真,使观赏者往往误以为书画。
蜡染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消去蜡质,就呈现出白色图案。蜡染,古称蜡,与“扎染”,“夹缬”并称为我国三大印花技艺。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饰和各种生活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十五、民间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家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盒、瓶、罐、瓮、鼎等。半坡彩陶的纹饰多为散点或构图,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面理。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马家窑文化制陶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半山彩陶多为罐、壶,造型饱满,腹近直线,由于器型的下半部内收,装饰都集中于上半部。马厂类型彩陶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弹耳筒形杯的造型变化,纹饰有同心圆纹、人形蛙纹、回纹、钩连纹等。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艺术水平与上述文化类型有一定的差距。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脱胎于陶器,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优美等特点,中国古代造瓷,在釉方面,素有崇尚青色传统,以青为贵。仿效了青白玉的色调和湿润质感,创造性地烧造出一种“土白壤而填、软薄腻、色滋润”的青白瓷。与水墨画并驾齐驱的永乐、宣德青花瓷,还有黄绿紫相间有趣的唐三彩等,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尽态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