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对民间陶瓷认识不足,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制造技术上要比官窑简陋,但它自身所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拉近自然的艺术韵味,都一直保持着活泼的生命力。其实所谓的民间陶瓷,它就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民间的一种生活必需品。中国各地都有陶瓷生产基地,而官窑则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产物,陶瓷生产和发展主要方面还在于民间,所以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民间陶瓷,都是在官窑出现以后的“民间陶瓷”。民间陶瓷从远古时期的泥质陶、夹砂陶、彩陶到青瓷的出现,从唐三彩到宋元明清各种陶瓷彩绘可以看出民间陶瓷生生不息的发展脉膊,与当地人民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山东、安徽、贵州、云南等一些著名的陶瓷产地,都生产独特的民间陶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民间陶瓷的制作技艺多种多样,具有就地取材、粗料巧作、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重要特点,在这些器物当中蕴含着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的诸多好处,既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又提高了审美趣味,造型上的简洁和装饰上的流畅豪放,是广大陶瓷工匠长年创作、积淀的成果,闲适淳朴的格调,显示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十六、布老虎
中国民间缝制玩具是在古代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的摆设、个人收藏。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多以棉布、麻布、丝绸等纺织品来缝制。
布老虎之所以成为布制玩具的代表,因为它与我国民间习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虎、双头虎、四头虎、子世虎、情侣虎、布老虎枕头、全虎等。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用手头材料的不同,随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来寄托人们的思想感情。
山西民间布老虎由于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比较古朴雅拙,而晋北地区的布老虎比较雄浑豪放,粗犷质朴,晋中地区地理优越,经济文化繁荣,民间的布老虎则比较秀丽雅致,精巧细腻。虽然各显神通,各有异趣,但有又鲜明的晋风韵致。这些不是深山老林中那种凶猛的野兽,而是装饰化、人格化了的布玩。
十七、年画欣赏
目的:
1.欣赏年画的主体结构,感受年画表达的意思。
2.谈谈观后感。
准备
1.年画作品《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老鼠娶亲》。
2.录音故事《老鼠娶亲》,录音机。
3.各色水彩笔、白纸等。
欣赏过程
1.引导孩子说一些节庆祝福的话。
教师:我们在过春节时互相问候祝福的话有什么呀?
2.引导孩子欣赏年画《年年有余》。
出示作品: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提问:
①这幅年画里有什么啊?
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画里有一个穿着肚兜的胖娃娃正乐呵呵地骑在鲤鱼背上。
②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想啊?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对作品的感受。
③为什么看了这幅给你带来喜悦的心情呢?
孩子从表面上感受到鲤鱼、胖娃娃互相嬉戏,给人以一种热闹的气氛;从色彩上指出红、黄、绿的鲜明对比来烘托出喜庆的气氛。
④你知道中国人张贴年画的含义吗?
用“年年有余”引导孩子体会年鱼的意义:“年年有余”的“余”字表示富裕的意思,这幅画里的“鱼”和“余”是同音,表示让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3.出示《四季平安》。
提问:
①这幅画上有什么啊?
孩子用白描语言来表达出年画的内容,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插在两只漂亮的大花瓶里。
②看了这幅画后你有什么感觉?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③这四种花插在花瓶中有什么意义?想表达什么?
让孩子明白四种花代表四个季节,花瓶代表“平安”的意思。
④画上有两只什么样的花瓶?
让孩子明白人们把对称的两张年画贴在两扇大门上,祈福人们四季都平平安安。
4.以传统的民间故事来讲述年画是如何制作的,让幼儿明白年画的意义。
5.评价。
提问:
你喜欢哪一幅画吗?为什么?
6.动手创作。
你也来画一幅年画,迎接春节的到来。先想一想,再动手画。
十八、赏花灯
目的
1.花灯给人们什么样的外观?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孩子对民族的感情。
①在灯会上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气氛和对花灯的观赏。
②教师和孩子一起来做一个小的灯展。
③亲眼看一下花灯制作的过程。
④做一些半成品的花灯骨架和各种纸张。
想想过年灯会的感受,让孩子有欣赏的兴趣。
提问:
①十五闹元宵,灯火交映的场面是怎么样的?
②在逛灯会时有什么样的灯启发了你?
③热闹的灯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心情?
让孩子充分表达出自己在逛灯会时的感受。
2.让孩子对比一下,灯会上的灯和班里灯展的区别。
通过参观灯展,让孩子欣赏花灯的精美工艺,可以重点介绍一个花灯,例:八仙过海,八位神仙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欣赏的同时,让孩子表达所看到的。
让孩子表达出对花灯之美的感受。
3.让孩子们通过对龙灯的欣赏,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经千年,一直是灯会的主要角色。
4.到现场去体会一下花灯的制作过程。
你知道花灯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请艺人扎出花灯的骨架,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装扮,使它成为完整的花灯。
5.创作过程。
让幼儿分组合作,在提供的花灯骨架上进行美化装饰。
十九、欣赏民族服饰
目的
通过欣赏各民族服饰的特点,色彩,图案和质地来表现出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
准备
1.准备可以收集到的各民族的服装。
2.带有各民族音乐特点的音乐教材。
欣赏过程
1.出示各民族服装的图片让孩子们认一下。
提问:
①你认识几种?
②你喜欢哪一样?
③你喜欢哪一个颜色的搭配?
④你看到这些服装颜色,有什么感觉?
⑤它们这样搭配的原因是什么?
⑥花纹在这些衣服上有什么意义?
⑦每种花纹各代表什么?
⑧花纹放到这些位置有什么意义吗?
⑨你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⑩你摸过几种你知道的民族服装?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你喜欢哪一个民族的服装?
你看了这些民族服装有什么想表达的吗?
2.表演。
①让孩子们穿上现有的各民族服装来表演。
②让他们了解到是哪一个民族的服装。
二十、欣赏古代服装
目的
1.通过了解各个时代服装的款式,来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2.选一套自己喜欢的古代衣服和现代衣服进行比较。
准备
①具有代表性的朝代的服装图片。
②让孩子们了解清代的龙袍。
③创作。
欣赏过程
1.让孩子们看一些远古时期人们的穿着。
提问:
①什么时期的人这样穿衣服?
②他们为什么这样穿衣服?
2.让孩子们欣赏中国历史上具有特点的几种服装。
提问:
①这些服装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②这些衣服都有哪些特点?
③衣服的变化是怎样的?
④衣服的搭配是怎么样的?
⑤这些衣服有多少种颜色?
⑥颜色的搭配美不美?
⑦什么颜色的搭配你比较喜欢?
⑧这些衣服上有什么样的花纹?
⑨花纹的装饰起什么作用?
⑩花纹又代表了什么意思?
3.重点欣赏清代皇帝龙袍的华丽色彩的图案特点。
提问:
①你知道这是谁穿的衣服吗?
②龙袍上有的图案是什么?
③龙绣在龙袍上有什么意义?
④看过后有什么感受?
⑤摸完龙袍感觉到它的质地怎样?
请幼儿摸一摸龙袍,感受丝织品的滑爽的质地。
4.通过欣赏古代人民的服饰,感受古代人民用勤劳的双手装扮自己来美化生活。
提问:
①这些古代服装,有什么特点?
②你最喜欢哪一时期的?为什么?
可以向孩子说说自己对这些古代服装的看法,不同时期的特点,官员和民间服装的区别等。
5.操作: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套古代服装。
二十一、现代服装欣赏
目的
1.通过欣赏现代服装和时装,来丰富孩子们对现代衣着的理解。
2.为身边的人设计一套服装。
准备
1.各种场合所穿的不同的衣服图片资料(如:礼服、休闲服等)。
2.欣赏一段模特表演视频。
3.请孩子穿一套自己喜欢的衣服。
欣赏过程
1.让孩子先看资料图片。
提问:
①你看到什么?
②这些衣服有什么不同啊?
③看上去这些衣服是什么样的?
让孩子从衣服的各个部位开始讨论。
④这些衣服的颜色搭配有什么特点?
⑤这些衣服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让孩子感受到现代服装中的自由性和线条性。
2.拿出不同场合穿的服装,让孩子摸一摸说出感受。
①这些衣服的材料是什么?
②不同材料做的衣服有不同的特点,看上去感觉怎样?
③请孩子们区别一下现代服装和古代服装有什么不同?
④喜欢哪一个时代的?为什么?
⑤让孩子们说一说为什么喜欢现代穿着的衣服?
⑥你喜欢哪个小朋友穿的衣服?为什么?
3.操作:请幼儿为自己或爸爸妈妈设计一套衣服。
二十二、风筝欣赏
目的
1.通过放风筝了解人们对风筝的喜爱。
2.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在大人的帮助下自己制作。
准备
1.做风筝的各种材料。
2.让孩子去放飞一次风筝。
制作过程
1.让孩子们感受一次放飞风筝的快乐,随后,拿着自己的风筝交流放风筝的感受。
提问:
①当你将风筝放飞到天上时有什么感受吗?
②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
③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2.彼此欣赏风筝,并进行讨论。
根据幼儿谈话的具体内容进行引导并提问,例如当幼儿谈到风筝的造型时,可提问:
①风筝有什么样子的?
②上面有些什么样的动物?
③风筝上的图案是什么?
④这些风筝的共同点在哪里?
⑤风筝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提问:风筝的色彩
①这些风筝有什么颜色?
②鲜艳的风筝飞起来看上去怎样?
提问:风筝的制作材料
①风筝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
3让孩子们明白放风筝的意义。
提问:
①人们是在什么季节放风筝?
②为什么要放风筝?
4.总结。
提问:你喜欢放风筝吗?
说出自己对风筝的认识。
5.制作:两人一组合作。
根据孩子喜欢的样子,做出风筝的骨架,让孩子把喜欢的图形剪粘上去,启发孩子制作不同形状的风筝。
制作完毕,可让孩子自己去放飞。
二十三、制作蓝印花布
活动目的
1.体会蓝印花布配色对比的美感。
2.以幼儿自己动手的方法,让其体会中国蓝印花布独特的形式美。
准备工作
1.有花纹图案的蓝印花布一幅《百子图》。
2.白色蜡笔,蓝色纸。
操作过程
1.让孩子欣赏到蓝印花布的中心图案。
老师:你现在看见了什么?
孩子1:看到了花纹。
孩子2:我看到了花。
孩子3:我看了鱼。
老师: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都是形状。还看到什么?
孩子:看到了白色。
老师:那你看到了什么?
孩子:我还看到了蓝色。
老师:蓝白两色看上去有什么感觉啊?
孩子1:搭配起来挺好看。
孩子2:看到了白色和蓝色花纹的对比。
老师:两个颜色的对比有什么感觉?
孩子:看起来很乱。
老师:为什么乱?
孩子1:花纹太多。
孩子2:花纹的样式多。
老师:你们看哪种颜色比较少?
孩子:我看到白色少。
老师:蓝色在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孩子1:我看到蓝色就想到白云。
孩子2:我看到蓝色就想想到蓝天。
孩子3:我看到蓝色就想到大海。
孩子4:我看到蓝色就想到游泳。
孩子5:我想到水。
老师:那白色又给你什么感觉呢?
孩子1:明亮,干净。
孩子2:清洁。
老师:蓝色和白色的分布均称吗?
孩子:蓝色多,白色少。
老师:能看出来表达什么意思吗?
孩子:有种镂空的感觉。
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孩子:突出主要的部分来。
老师:看到这块蓝印花布有什么感觉?
孩子1:清爽。
孩子2:很朴实。
老师:这上面还有什么图案呢?
孩子1:鱼花。
孩子2:小点。
孩子3:花纹。
老师:为什么要画这些图案?
孩子:表示出吉祥的意思。
老师:人们为什么要印制它?
孩子1:为了装饰。
孩子2:做好看的衣服。
老师:你喜欢它吗?
孩子1:喜欢。
孩子2:喜欢。
孩子3:喜欢。
孩子4:我不喜欢。
孩子5:我喜欢。
孩子6:我觉得好看。
孩子7:我喜欢。
孩子8:我也喜欢。
老师:蓝印花布除了做衣服还可以做什么?
孩子1:可以装饰衣服。
孩子2:做围巾。
孩子3:做装饰品。
孩子4:做窗帘。
孩子5:做围裙。
2.让孩子们欣赏《百子图》。
老师:你们在画上看到什么了吗?
孩子1:我看到亭子。
孩子2:我看到了花。
孩子3:我看到了人。
老师:这幅画上的孩子们在干什么?
孩子1:在玩。
孩子2:玩陀螺的,斗蟋蟀的。
孩子3:做游戏,踢毽子的。
老师:这些孩子的动作相同吗?
孩子:不同,千姿百态。
老师:这些孩子长的什么样啊?
孩子1:身体健壮。
孩子2:很灵活。
孩子3:很调皮。
老师:这幅《百子图》表达什么意思啊?
孩子1:希望孩子们像图上一样快乐。
孩子2:希望孩子们像图上一样健康。
孩子3:表现了孩子们的勇敢。
老师:你喜欢它吗?
孩子1:我喜欢。
孩子2:这幅图给我一种幸福感。
孩子3:我也喜欢。
孩子4:我不太喜欢。
孩子5:我觉得很好看。
老师:《百子图》这幅作品,是中国吉祥图之一,图中的孩子们活跃的气氛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希望孩子们健康活泼。
二十四、盘子欣赏
欣赏目的
1.通过欣赏古代盘与现代彩盘,感受其中的变化美和统一美。
2.通过观察盘子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准备
①古代盘和现代彩盘的图片。
②彩笔和纸张。
欣赏过程
①拿出古代双鱼太极形鱼盘图片。
提问:
①这是什么形状的盘子?
②里面有什么?
③盘子上有什么图形?
④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⑤它们在盘子上的什么位置?
⑥你感觉它们在干什么?
2.拿出太极图和双鱼进行比较,让孩子们感受循环不止的形式美。
提问:
①这幅图有几种颜色?
②这幅图是什么形状的?
③鱼盘和这幅图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④对比两个图有什么感觉?
⑤你喜欢这个鱼盘吗?
3.拿出现代彩盘图片。
提问:
①你看到盘子上有什么?
②蝴蝶是什么样的?
③排列的方法是怎样的?
④盘子中心和边缘的蝴蝶有什么差别?
⑤什么颜色装饰了盘子?
⑥颜色是如何搭配的?好看吗?
⑦彩盘给你怎样的感觉?联想到什么?
⑧现代彩盘与古代盘有什么不同?
⑨你喜欢现代的还是古代的?
4.创作。
请孩子用图形白纸来做一个盘子。
二十五、布老虎欣赏
目的
1.通过欣赏布老虎,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美。
2.通过欣赏布老虎的色彩搭配来增强对中国民间艺人的认识。
3.通过欣赏布老虎,感受人间的母爱。
准备
1.形态各异的布老虎图片和一个真实的布老虎。
2.黄泥。
过程
①让孩子亲手摸一下布老虎,并发表意见。
提问:
①布老虎用什么做的?
②布老虎身上有几种颜色?
③这些颜色的搭配好看吗?
④你见过几种布老虎的样式?
⑤你能表演一下你见过的布老虎形态吗?
⑥布老虎由几种材料做成的?
⑦布老虎与真老虎有什么区别吗?
⑧真老虎与布老虎比哪个可爱些?
⑨妈妈送给孩子布老虎有什么意义吗?
2.拿出布老虎的配件让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布老虎。
提问:
①你戴过老虎帽吗?
②你穿过虎鞋吗?
③穿着虎鞋、虎帽有什么感觉?
3.操作。
请幼儿用泥代替布来塑造一个老虎,送给妈妈做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