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圣贤——杜甫
30884000000028

第28章 和亲政策之我见

在杜甫居住边陲秦州的时候,唐朝廷又发生了一件很羞愧的事情。在唐与回纥关系破裂之后,嫁到回纥的宁国公主被回纥遗弃归唐。当初,肃宗以幼女宁国公主嫁给回纥可汗,肃宗亲自送宁国公主到咸阳,公主虽然不愿嫁到回纥,但考虑到国家,愿意牺牲个人的幸福,她在离别之时对父皇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后来回纥可汗死了,回纥想要宁国公主殉葬。宁国公主说:“回纥因为爱慕中国的风俗文化,所以娶了中国的女子为妻,如果要随从你们本国的风俗,何必到万里之外去找个女子来结婚呢?”宁国公主以自己的机智逃过一劫,没有殉葬。

回纥可汗死后,回纥以宁国公主无子为由,将宁国公主打发归唐,宁国公主总算活着回来了。但她回来时没有一点公主的娇贵与尊严了,叫一国之人都悲愤难平。杜甫想到公主所受到的侮辱,心里不免对公主充满了怜悯之情。他原本对这桩不平等的婚事就是坚决反对的,现在最坏的局面出现了,这使他不得不就这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于宁国公主因和亲而饱受屈辱归唐一事,杜甫在《即事》一诗中有详细论述: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

秋思抛云髻,腰支剩宝衣。

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这首诗是专门议论和亲的:听说与回纥的关系破裂,和亲的事情完全错了。现在不但没有能靠回纥兵打败安史叛军,叛军反而更加嚣张了。杜甫对肃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想通过和亲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表示了谴责。

杜甫反对和亲,是他的深刻洞察力使然。大唐与回纥和亲,与吐蕃和亲,将大唐的公主嫁过去,按理这些外夷之邦都应对大唐持甥舅之礼。但当大唐国力衰微之时,吐蕃侵扰边境,回纥肆无忌惮地蹂躏中原,屠杀人民,对国家的弊端远远大于益处。这些深刻的教训,使杜甫认识到和亲并不能对国家关系的改善起主要作用。

杜甫并不是一味反对和亲政策,他认为和亲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缓和民族关系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他对汉朝时王昭君下嫁匈奴单于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名妃尚有村”。对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也持赞赏态度。而对肃宗为讨好回纥,将宁国公主嫁给回纥大汗却持反对态度。因为当时回纥兵力强大,对唐王朝版图虎视眈眈,这个时候的肃宗,不通过强大自己来平息安史叛乱,却想通过和亲以借助外援,投机取巧,是“以羊投狼”的引狼入室的表现,杜甫是坚决反对的。

和亲政策本来是儒家仁政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对本国人民道德教化的延伸,同时主张对异族他邦实行怀柔政策,以协和万邦。中国历史上汉唐都有和亲的成功范例。历史上唐王朝素有与吐蕃的和亲政策。吐蕃的松赞干布向唐王朝求婚,太宗从边境的稳定出发,答应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令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去吐蕃,松赞干布大喜,亲迎于河源,并特为公主筑一城,建宫殿以处之。自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后,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但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每况愈下,外族势力崛起,靠和亲保持边境安宁只是一相情愿的事了。所以杜甫主张,应以加强边防守备为主,和亲为辅。对朝廷本末倒置的做法,毫不客气地指出是“拙计”,显示出他的深谋远虑。

从历史上看,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纠纷并不是靠和亲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即便是出生高贵的公主下嫁少数民族首领,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政治的冲突。少数民族比大唐强大时,在国家之间的政治矛盾发生时,这种和亲的婚姻关系对国家矛盾的缓解的作用微不足道。因为这种最上层的夫妻关系含有很浓重的政治因素,这种夫妻关系本身就是政治斗争的副产品,因此是很脆弱的。在政治的利害冲突、国家势力的此消彼长面前,夫妻之情也难免会被政治所异化而变得无足轻重。如王昭君后的几位匈奴单于,也都娶了汉公主为妃,但大汉与匈奴的关系并没有长久地保持友好,而是不断地发生战争。所以不要寄希望靠和亲来达到稳定边关的目的,关键在于强大自己,掌握主动权。在唐王朝强大时,和亲能使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但唐王朝失去了往昔的地位时,靠和亲来达到稳定边疆的目的就成了一种妄想,成了一相情愿和痴人说梦。

和亲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外交手段,双方都想通过这种手段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肃宗让宁国公主远嫁回纥可汗,宁国公主在回纥举目无亲,受到屈辱,含辱而归,感受到了国家的微弱给她身心带来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并不是对公主一个人的伤害,而是对唐王朝举国臣民的伤害。因此,这种和亲是政治上的失策。杜甫在诗中对宁国公主充满了同情,对宁国公主作为政治的牺牲品而表示惋惜和哀伤,对和亲失败使国家名誉所受到的损害表示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