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到衡州后,本想投奔在衡州任刺使的韦之晋,不料他还在路上时,韦之晋就改任了潭州刺史。杜甫刚到衡州下了船,就不得不和他所投奔的人告别。而且韦之晋刚到潭州不久,就在四月里死了,杜甫不得不离开衡州,沿着湘江向下游漂泊。此后他在陆地上再也没有了安身之所,他最后的一年半时光大部分是在船上度过的。
杜甫与苏涣虽然分别了,但苏涣的思想给杜甫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苏涣认为只有农民起义才能够改变农民的命运,杜甫始终都在思考着他这句话。杜甫而今沦落江湖,又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对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人民也就更加的热爱。他想着他面前一个个熟悉的淳朴的面孔,这些人都会变成“盗贼”吗?他一时感到很是惶恐。
杜甫从湘江而下,途经耒阳。在那里他因大水阻隔,困在湘江上达七日之久不得食,耒阳县令闻讯,忙为他送来了酒和牛肉。杜甫一顿饱食之后,身体恢复了许多,谢了耒阳县令,继续起程,再次来到潭州。
在潭州,杜甫以船为家,停泊在一群渔民中间。时值寒冬,杜甫衣衫单薄,渔夫们都很同情这个外乡人。有时他们卖了鱼,提着半罐酒来到杜甫的船上闲谈,大家这样一来二往就很熟悉了。渔家总是说到官府的税收如何盘剥得厉害,叫渔民们无法生存,即使把这湘江里的鱼全部捕了送给官府,他们还不会满足。杜甫听着渔夫们的话,想不到江上生活的渔民们也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普天之下百姓的生活都是一样啊。杜甫从江上望两岸,但见田园荒芜,杂草横生,农民逃亡得不见踪影。这还是在没有遭受安史之乱的南方,却也是万物萧条。现在看来,真的如苏涣说的,叫统治者减轻人民的赋税是不可能的。渔民们走投无路,像农民一样逃亡,或是像苏涣说的人民揭竿而起的日子恐怕不远了。苏涣或许正盼着这一天呢,但杜甫一想到这里,心口就隐隐疼痛起来。
渔民们见杜甫的生活比他们更加可怜,甚至到了衣食无着的地步,又见他的夫人杨氏总是皱着眉头,凝视着江水叹息,愁没有下锅的米,十六岁的小儿子宗武饿得满脸苍白,但手里却还拿着一本厚厚的《文选》在读。渔夫们就纷纷为杜甫出主意说:“您船上不是还有很多草药吗?大伙儿往常有病,用了您送的药,觉得效果非常好。您手里有这样的灵丹妙药,还怕换不来买米的钱吗?您拿点苍耳、决明子等药材到集市上去卖。跟我们一起到渔市上摆个卖药摊,既可以治病医人,又可以换点米回来。”杜甫深深感激渔夫们为自己出的主意。杜甫想,卖药,他是有经验的,以前在长安时,他在王宫贵族的府邸卖过药;在成都时,他也在一些官吏中间卖过药;如今到潭州,见到了如此善良淳朴的老百姓,为什么不把药卖给老百姓呢?老百姓常年受压迫身体不好,是比那些官吏王公贵族们更需要药的啊!于是他接受了渔夫们的建议。
大雪过后,天气转暖,杨氏夫人从箱子里找出一包一包的草药,把药分门别类,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杜甫。杜甫于是跟着左邻右舍到了离江边不远的鱼市。渔夫们这一天特别的兴奋,都想看看他们为杜甫出的这个主意是不是一个好主意。
渔市倒非常热闹,渔夫们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了杜甫,并且还帮助不善于推销的杜甫推销,他们遇到有人来买鱼,不说自己的鱼是如何的肥大和新鲜,只说旁边的杜甫的药摊上的草药是如何的珍贵,都是全国各地产药闻名的地方出产的,还说好几个皇上都用过杜甫的药呢!效果非常好。来买药的人说,既然连皇上都相中了他的药,还用在这里卖吗?渔夫就呵呵一笑,压低声音说:如今皇上不当家,奴才倒当家了。买药的人就怀着好奇心来到杜甫的药摊前,仔细挑选了一两味药材买走。没有多久,杜甫卖药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渔港,附近有患风湿病的、打摆子的、老眼昏花的、消化不好的、神经衰弱的,都跑来买杜甫的药。杜甫的药物美价廉,而且他还耐心地讲解这些药的作用,该如何熬制成药效果最好等。杜甫对百姓的服务很是周到,潭州老百姓都围在杜甫的身边,他心里感觉到很是温暖,如同春回大地似的。
这一天杜甫的药卖出不少,渔夫们都很高兴,他们把杜甫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与杜甫的友谊又更深刻了一层。
由于有渔夫们的帮助,杜甫的卖药很顺利。杨夫人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宗武的脸色也不那么苍白了。后来,渔夫们见杜甫的身体渐渐地虚弱,就对杜甫说让他的儿子宗武跟着他们一起去,让杜甫在船上歇息,杜甫听从了他们的话。此后,宗武就每天跟着渔夫们到集市上去卖药,而杜甫躺在江上的小船里,看着江上的风景,一生的遭遇在眼前风起云涌似的闪现着。他能预感到这一生快要结束了。
落日的余辉撒满了湘江,寒风吹打着附近渔民的小船。那些船都是如此的破旧和窄小,在风浪中简直像要随时沉没似的。但那是渔民们赖以生存之舟,他们就在这样的风浪中生活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在这样一条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浪打沉的船上生活着。渔夫们尽管自己都朝不保夕,他们却还是那样的关心他,这与长安、洛阳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们是多么的不同啊!杜甫从这些渔夫们身上感受到了无穷的温暖,尽管过去自己曾写出过大量的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诗歌,也给过人民一些实惠,也曾为改变他们的命运而呼吁,而且那时也都是一片赤诚,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过去为人民所做的太少了,远远比不上人民给予他的那么多。他过去反对农民起义,但现在呢,他不那么看了,因为他想为人民找一条出路,这条出路他找了一辈子都没有找到,除了苏涣说的那条出路之外。但苏涣说的那条出路,又是他不敢去想的。
看来,茫茫人世间,要想真正改变人民悲惨的命运,除了农民起义之外,别无他法,但杜甫至死都不愿意看到他心爱的人民走上起义这一条道路。因此,杜甫在这一生的探寻之路上,是彻底失败了。
杜甫一生当中,一直没有停止过探寻人民出路这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他命运的转变,他从走出朝廷,到走向人民,到最后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他是一步步地向劳动人民的生活靠拢,心灵一步步地与劳动人民贴近。他对人民出路的探寻也就更加的深刻。这种追寻真理的探求精神,是真诚、漫长而执著的,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的再现。
因为诗人一身正气,对社会政治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对人民拥有一片赤诚之心。所以他虽仕途多舛,一生不达,却“物性莫夺”,始终不渝地保持着对人民命运的关心,时时刻刻在探索着人民的出路,忧心忡忡,至死未悔。以天下民生疾苦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之情怀,是儒家的政治理想所追求的,探索在悲惨世界里的人民的出路,改变人民的命运,正是儒家所欲肩负的历史使命。体现在杜甫这位“奉儒守官”的伟大诗人的社会良知中,在这一点上也鲜明地表现出他的真诚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