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圣贤——杜甫
30884000000055

第55章 舟中绝笔,魂逝异乡

杜甫尽管在渔夫们中间感到很是快意,与人民的感情逐渐深厚了,但这时北归的心愿却时时催促着他早日启程。终于在77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杜甫与渔夫们依依告别,驾着他的那一叶小舟,沿着湘江向下游驶去。

船行到大约是汨罗江不远的地方,杜甫想到了怀石自沉的屈原,站在寒风中的船头,吟了屈原的楚辞“餐秋菊之落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吟着吟着,就感觉老泪纵横,突然气力不支,头晕目眩,几乎栽倒到江水里去。幸亏杨夫人眼快,一把将他搀着扶回舱里歇息。杜甫浑身是汗,感觉到身体完全不行了,看来死期已经临近。这时,他知道北归是不可能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于是拿起笔,快速写下了一首长诗,写下了他一生最后的绝笔。

杜甫的绝笔诗为《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歌中有对他自己终身郁郁不得志的自伤及对故土的思念:“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有他从舟中看到的国家凄惨的景象:“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有对他政治上救房琯廷诤忤旨这一事情的回顾:“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还有对国家灾难的描叙:“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这篇五言排律是诗人杜甫的绝笔。杜甫以诗歌的形式为自己的一生做了一次完整的总结,相当于为自己写的讣闻,同时对社会的动荡表示了深刻的不安,对天下对人生的再次回眸,特别是对近些年流寓异乡不得归的生活表示了深刻的悲叹。这首诗深刻感人,千载之后读之亦令人感动不已。

诗歌最后,还对自己的子女托付之事进行了交代,希望衮衮诸公们及亲友们能够给予帮助。

这首诗很长且写得细腻,深刻感人,杜甫的遗言仍然有不少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写完了这首诗,湘江水这时突然洪波涌起,惊涛拍岸,仿佛在哀悼这位伟大诗人的不幸末路。

杜甫走完了他一生坎坷而悲壮的人生历程,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没有在生前实现他回归故土的愿望,这是他一生的一大遗憾。

在杜甫去世四十多年后,杜甫的孙子杜嗣业,千里迢迢地将祖父的尸骨从岳阳运回老家洛阳,安葬在首阳山下的杜甫祖父杜审言墓旁,离杜甫所崇拜的远祖杜预墓也相隔很近。不但如此,杜嗣业在途经荆州时,还请了当时的著名诗人元稹为祖父杜甫写了墓志铭。元稹在墓志铭中说,自从有诗人以来,没有像杜甫这么伟大的。元稹作《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其铭曰:“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这是给予诗人的最高评价。

杜甫的一生,从生到死,都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含着深刻的感情,因此而产生深刻的忧患。这种从生到死的至死不渝的感情,是杜甫人生最为宝贵的品质。他在湘江小舟上的最后遗言,正是他一生这种感情的一个精华浓缩。也正因为他对国家与人民有这样至死不渝的高尚感情,他才能写出如此之多的不朽名篇佳作,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杜甫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的人生也达到了最为艰辛和苦难的顶峰。元稹说,自古有诗人以来,没有像杜甫那样伟大的,其实,自古有诗人以来,也没有像他那样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活得如此艰辛的。但在如此艰辛之时,诗人所吟出的仍然是对国家的哀痛,这种高尚的情怀真正是屈原的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