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诊断又一封年轻读者的来信展开在我的书桌上,他说他不是以心理病人的身份来咨询的,而是慕名来信,只是想和我谈谈心,交流交流,他说——我一年前毕业,在一个机关谋到了一个小差使。亲友说我挺走运,同学说我有本事。可是,最初的一点新鲜感觉消失之后,现在我自己一点好感觉找不到,我的全部感觉就是没劲,没意思,心中的天空总是阴云笼罩,排遣不去的重重忧虑,让我愁眉不展。都说年轻人正是快乐的时候,可我就是找不到快乐。整天的满脸阴云,抑郁寡欢的样子……您说,我这是怎么了?
面对他的发问,我的眼前浮现出心理咨询中遇到的一张张阴云满天的面孔。他们的诉说和这位年轻朋友一样,概括起来也是一句话:找不到快乐。他们到底是怎么了?他们确实算不上心理病人,他们的心理问题也确实够不上神经症或人格障碍。这种“心病”叫做“快乐缺失症”也许是名副其实。这是一种流行性的“心理症”,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找不到快乐,最适合的疗法是靠自我调治为主。
快乐缺失症据病因不同可分若干类型,难以尽数。这里择要分类开列心理验方,需要的朋友不妨对症下药。
对症验方认知偏差型病因:主要是认知上出了偏差,如,我注定不会有快乐;我想快乐会带来灾难;我不配享受快乐……验方:认知纠偏法。
扔掉那些糊涂观念,矫正自己的认知,确立积极的观念:①人生不是苦海无边,人不是为了对付一个一个的苦难而来的这世上的,人生的最高目标原本是为了快乐。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人生,我们还有什么必要来奋斗拼搏?②快乐不是灾难的孪生子,快乐和灾难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世上难免有乐极生悲,但那不是因为你享受了快乐,而是因为你可能糟蹋了快乐。③上天把快乐公平地分给我们每一个人,享受快乐不是哪个人的特权。你不要以为快乐的光临是找错了门,把快乐拒之门外,是不是你太胆小了?
目标障碍型病因:一是目标不明,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在哪里;二是目标不定,朝案暮楚。人生目标出现障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正如古罗马的小基提卡所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朋友出现的快乐缺失症常常与此有关。
验方:目标定位法。
一是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目标。把自己求学期间的各种成绩汇总一下,分门别类,你会看到自己的特长在哪里。由此你也就明了了自己进取的目标。二是结合职业明确目标。职业不等于目标,有了职业不等于事业的成功。要成就一番事业,还应在头脑中有个明晰而具体的目标。古今中外,虽然不乏事业取向与当初职业不相吻合而获成功的实例,但更多的还是二者基本一致的成功者。因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确定事业的目标还是以结合职业,与职业保持同一取向较为理想。三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正确目标。目标正确,多一份努力,就多一分收获;目标不正确,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荒谬。所谓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应审时度势,根据社会需要,在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中确定一个方向,才有望事业的成功。
感觉迟钝型病因:因为没有很好地开发等缘故,感觉神经有些麻木迟钝或处于休眠状态,快乐就在身边,却感觉不到。
验方:快乐日记法。
美国心理学家曾用让患者写日记的方法对快乐缺失症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患者在坚持写了一段日记后,都激活了感觉神经,使心理状态有所改善,生活多了几分快乐。日记可以有两种写法:一是客观性的。不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提“我”字,尽可能地记录外界的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这样逐渐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心中也就会洒进快乐的阳光。二是主观性的。专写自己快乐的感受,哪怕一点小小的快乐之感也不让它转瞬即逝。过后自己时常重温一下快乐的感觉。如此,你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身边原来快乐的事越来越多。
忧虑积郁型病因:忧虑积郁在胸,堵塞了快乐感觉的神经通路。
验方:欲擒故纵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兰德的一项治疗忧虑的措施很独到。他不是让忧虑者不去忧虑,而是让忧虑者来个“欲擒故纵”,每天拿出一段时间专门进行忧虑,即“用忧虑战胜忧虑”。这样尽情地忧虑一段时间,更能驱除忧虑。这有点像一个人闻了一阵腌白菜之后就会停止闻它的情形,也有点像越怕失眠就越失眠,索性就不睡,反倒困意袭来的情形。你怕忧虑的困扰吗?那么好,索性就专心致志地忧虑一会儿。心理学家建议这样做:①平时通过想象、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打断忧虑,告诉自己,会有时间专门去忧虑的;②每天专门用于忧虑的时间最好30分钟;③专门忧虑时不要坐自己平时常坐的座位,以免以后一坐这座位就产生忧虑,也不要在晚上睡觉前安排专门忧虑;④不能“偷工减料”,要保证时间,要专心致志。这样做的结果是,人往往不能一门心思地去忧虑,逐渐地忧虑便悄然消失。
面肌凝滞型病因:脸上的肌肉经常的不运动,有些凝滞,微笑不能挂在脸上,快乐就走不到心中。
验方:嘴角上翘法请跟我做:先请少许调整一下,使情绪平静一些。好,请你嘴角上翘,尽力上翘。好。请尽力保持较长时间,一秒,五秒,三十秒,好!不管你刚才索然无味也好,百无聊赖也罢,现在,保你乐起来了。你不妨当真再试,肯定效果更佳。
你问这是为什么?主要是个“笑”与“喜”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说,笑是情绪的机体变化,喜是情绪的内心体验。二者孰先孰后,孰因孰果?用俗话说,是先喜后笑,还是相反?推而广之是先有情绪的内心体验后有情绪的机体变化,还是相反?一般认为是先有情绪的内心体验后有情绪的机体变化,也就是先喜后笑,先愁后哭,先怕后跑。这自然不无道理。但不能把事情看绝对了。美国的詹姆士认为:情绪的心理状态不是情绪生理变化的原因,相反,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的心理状态的原因。他举例说:当你看到一只老虎,听到它的吼叫时,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眼耳等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使你产生对老虎的认识,于是你又联想到老虎是野兽,很厉害,会吃人。而后,在大脑皮层的指挥下你的肌肉(横纹肌)收缩,同时有心跳、呼吸加快等反应,于是就“跑”。这种生理变化再传回到大脑时,就产生了一种主观体验,即“怕”。丹麦的兰格几乎同时也提出这种看法。所以这种学说就称之为“詹姆士~兰格”学说。后来的研究表明,情绪的内容确与内脏、横纹肌的变化有关系,是从内脏、横纹肌反馈回大脑的信息。具体说到笑与喜的关系,一般说是先喜后笑,可有时候也会先笑后喜。就是说,外表颜面肌肉的变化可以改变内心的情绪状态。同时还有个心理效应问题。当你一旦有意地调整颜面肌肉时,也就无意间调整了内心的情绪状态,从而逐渐地清除着消极情绪,于是心中的天空便由“阴”转“晴”,也就找到了快乐。
怎样收获人生的一路幸福一位自称“一个找不到幸福”署名“李志高”的年轻朋友这样诉说心中的困惑:马老师,有一个困扰了我好多年的问题想您请指点迷津。从读书的时候起,我和那么多人一样,就为了一次次考试名次而喘不过气来,没有体验到过学生时代的幸福。走上社会之后,还是为一个个没完没了的奋斗目标而一路拼杀,没有体验过生活中那种惬意的幸福。眼看到了而立之年,似乎总也没弄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哪里?这样下去人生有什么意思?真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吗?
人生的幸福究竟在哪里?这确实是一个不少都面对的问题。
我的回信这样写道:志高朋友,马老师很理解你的那种没有品尝到人生幸福的心情。可是这怪谁呢?似乎只能怪你的心中和你的名字一样的那么多太高太高的志向了。
你知道人生什么时候最幸福?人生童年最幸福。因为童年烂漫而质朴,烂漫质朴到最会自自然然踏踏实实地享受生命旅程中的每一时每一刻,而全然不在乎生命的目标。
一旦走过童年,便“人生识字糊涂始”,开始容易犯一个认知上的根本的错误:被生命旅程中的太多、太重、太大、太高的一个又一个目标所累,而忘记了享受生命旅程本身。于是,那么多人找不到了幸福,只落得苦叹:幸福在哪里?
一次,我给迎接高考的毕业班学生们做复习迎考的心理指导。我问:“作为就要走上考场的年轻朋友,你们感到幸福吗?”全场哗然。一位代表说:“哪里有幸福?苦不堪言。”我讲道:“那是你们太注重考试的结果而忘记了过程。就高考说,当你把注视点转移到过程上来而淡漠结果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复习起来是那样心清气爽,你就会感到在小溪边柳荫下捧读一本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你就会感到在考场上挥笔疾书简直是过一把瘾……至于结果,那是功到自然成的事,管它呢!能过把高考瘾,享受一次高考,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古往今来还不知有多少人没这个福分!如此地注重过程淡漠结果,岂不就潇洒考一回?”全场暴发出热烈的掌声。
何止姗姗学子们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七色社会中许多人都容易被自己制造的注重结果而淡漠过程的误区所困扰。单说这流行的“红道、黄道、黑道”之说,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奔仕途的人做了科长奔处长,做了处长奔局长;下商海的捞了几万惦着十几万,捞了十几万惦着几十万;做学问的评了讲师评副教,评了副教熬正教。多少人眼睛只盯住了一个个目标、一个个结果,每一步的不如愿都会苦从中来,而忽略了人活着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忘了人生的意义本质上不过在于生命的过程。就拿笔者来说,早年就沾了一个好爬格子的毛病,也曾为稿子能否与读者见面而过分忧虑。其实,让自己心中的故事顺着一个个的格子流淌出来,“呵,自己肚里还有这些货”,这本身不就是很惬意的吗?
有一个传说很是耐人寻味。一位年老的盲人琴师带着一位同样双目失明的少年四处流浪漂泊,以弹唱为生计。虽艰辛却坚毅。有一天,年老的琴师终于弹断了他一生中的第一百根琴弦。琴师大喜若狂,因为他师傅生前传给他一个药方,说只有在他弹断了一百根琴弦之后,才可以用这药方,也只有到那时这药才灵验——能让他的双目重见光明。琴师兴冲冲带着珍藏多年的药方跑到药铺,然而药铺的人告诉他:这药方上一个字也没有!琴师木然了,那个在心中支撑了他一生的强大力量顷刻间化为乌有,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很快,他就衰老了。走到人生尽头时,他彻底醒悟了——师傅是为了让他享受好生命的每一天。临终前,他郑重地将药方传给了年少的盲童,并重复了当初师傅告诉他的那番话,他也留给盲童一个追求。因为他就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成功地享受了人生。
这个残酷而美丽的故事给人诸多的启迪。这位年老的琴师最终的追求是无望的,这是一种不幸,但极幸运的是他得到一个人生秘诀,在不幸之中也能去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我们无须如盲人琴师那样,在无可奈何之下靠别人开什么药方。人们只要采取心理学的一个人生认知上的策略——转移一下注视点,变注重结果为注重过程。如此,我们就会发现生命过程中脚下的每一步中都蕴含着应该享受的幸福;金钱、官位及至职称等等,到头来不过有如盲人琴师的那个盲目的目标,全不必为它而丢掉了生命历程中的幸福。
当我们自自然然踏踏实实去对待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从更高层次的意义上返回童年,我们就会悟透:在太多、太重、太大、太高的一个个目标中去寻找幸福,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
就人生的全部意义来说,一个永恒的真理就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人生应该注重过程。因为幸福就在这里,就在这生命的过程之中,就在这人生奋斗的过程之中,就在这蕴含着人生幸福的每一个日子中。
朋友,不要再到那没完没了的太多太高的目标中去寻找幸福了。注重过程吧,如此,你就会收获到洒满你人生的一路幸福。
残疾女,学会给心灵美容“马老师,好容易拨通了您的电话。我现在心情特别坏,快熬不下去了。求您救救我……”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个女孩的呼救音。女孩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心绪如此低落?初步沟通之后,女孩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我今年25岁,是个身有残疾的女孩。学的美容专业,自己开了一个家庭美容厅。我大约两岁的时候,就碰断了一条小腿。六七岁时,父母离婚了,我和母亲一起长大。妈妈待我很严厉,经常地打骂我,弄得我很自卑。后来妈妈再婚了,新爸爸来了,我挨打才少了一些。我的文科比较好。初中时,一篇作文得了奖,妈妈才开始正视了我。后来在高中时,我克服不少困难学会了一条腿骑自行车。高中毕业后,我没能考取大学,对自己很灰心。
后来,妈妈为我花了大约一万元,在他们学院开设的成人教育中医美容专业学了两年。毕业实习时,学校说不好安排,我只好找了一家个人美容厅实习。实习时我才装了假肢。为了不让人小瞧,我不顾假肢的不适,努力和一个正常人一样地活动。后来,因为我的腿,几经磨难也没人聘用。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不少家庭美容厅。不得以,我也凑了几千元开了个人的家庭美容厅。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子,实现我的价值。一年多的光景,我的家庭美容厅也经营的不错了。我一边开业一边进修,事业有所发展。后来又装修扩大了美容厅。去年借帐在另外的地方又开了一处。可我不能顾及两边的业务,新开的一处只好关门。我还想发展自己的事业,可是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况且不可避免的商业行为好像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远,我曾经爱好的写作也放弃了……“你是个了不起的女孩,你比许多肢体健全的人还要出色,听了你的故事,马老师对你都肃然起敬了。”我坦诚地说出我的感受。
“可是,我现在只是感到很失败,在失败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今天我情绪陷入了低谷,就拨通了您的电话。我为什么不能成功?我今后的路在哪里?难道我没有希望了吗?”女孩语调沉重地连发三问。
面对自己命运的坎坷,却能艰难地创业,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面对这样一个不屈不挠地走上自己的人生路的残疾女孩,谁人能不对她的成功而赞叹!可是,她自己为什么仍然感到很失败?为什么没有成功的体验?
从心理学分析,首先是她陷入了自我高期望值的心理误区。和女孩交流了上面的看法之后,我问:“你记得早些年有一首吟唱小草的歌吗?‘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我们几乎共同吟唱起来。“你一旦拥有了小草的境界,便走出了心理低谷,走向了阳光地带。”
“马老师,我懂了您的意思,我的心情好多啦!”女孩露出几分欣喜。
“你为什么陷入自我高期望值的心理误区呢?”我开始和女孩讨论第二个问题。女孩对此表示很想知道。
造成女孩痛苦的第二个心理原因是补偿作用的过度运用。
补偿作用,是指人由于事实上的或是想象中的某些生理或心理缺陷,而试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内心的不适感焦虑感的一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这是人们常常使用的很管用的心理防卫机制。补偿作用使用得当,可以增进安全感,提高自尊心,能够维护自身形象,维护心理健康,以至推动人成就事业。古今中外,这样的实例不少。但是,补偿作用常常难于适可而止,以致补偿过度,从而给自己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给自己的人生酿造苦酒。女孩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潜意识中一直在运用“补偿作用”这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这对她是有帮助的,也就是她说的“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子,实现我的价值”。但是,不知不觉中她补偿过度了,就走向了事情的反面,使她对自己期望过高,因而失败感总也挥之不去。
“您真是看透了我的心。”女孩表示接受我上面的分析。
“其实,对自己的真爱,首先是悦纳现实的自我,而后是如小草那样有一颗平常心。如此,自己的每一个小小的收获都会让自己感动,都会成为激励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地体验到成功,才能让自己的心空每一天早晨都是一片朝阳。怎么样,年轻的美容师,你看是不是该这样先给自己的心灵美容?”
女孩舒心地笑了:“马老师,真谢谢您,让我学会了给自己的心灵美容,我会让自己的心中拥有成功的微笑。”
放下过去,放下未来,你才能心安我是一个23岁的女孩,一名工作一年的中学教师。现在我陷入了迷茫。
还是在初三的时候我暗中喜欢班上的一个男孩,我觉得他是最优秀的男孩。但是我认为男孩子都会喜欢秀气文静的女孩,我就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淑女,来赢得那个男孩的好感。但我从不把想法说出来。上高中后,我又和他一个班,但我感觉他却不像原来那么优秀了,也就不喜欢他了。我的心开始回复平静,学习直线上升。可是后来我又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并且认为他也喜欢我。我还是认为男孩喜欢文静的女孩,又开始压抑自己,整天紧张兮兮,胡思乱想,想着我的表现在他心里的看法。因此我掉进深渊,没有一天快乐。后来我给男孩写了信,说明我们不要再相互喜欢了。不想他却拿一种莫名其妙的眼光看我。我无地自容,觉得天都要塌了。现在我知道是误解了他的举动。从此,我开始紧张,怕和男孩交往,怕他们喜欢我。
最后我考进一所师专,开始了新的生活。慢慢地我的性格变了很多,我尽量放松心情。大学毕业,来到了工作的单位,也感到有压力,鼓励自己总算走过来了。现在,我的心态好多了,也成熟了许多。但有时还紧张,与人交往还是怕做得不好。还有碰到一些没有把握的事情,也会心慌,心情不好。
谈谈我的恋爱问题吧。我并非不想有自己的一份感情,就是周围没有我喜欢的人。就像歌词中说的“喜欢的不出现,出现的人不喜欢”。一个同年毕业来的男老师追求过我,我开始拒绝了他。但我一次生病了,他一直照顾有加,我很感动,试着交往。但是,我心中有个一见钟情的人,还是去年找工作时见过一面,谈过一次话,印象特好。现在我与他相隔很远,太不现实了,只能算一种心灵寄托。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内心世界,第一次向您诉说。我的主要问题是,我该怎样面对我的过去,怎样看待我的未来?我真的很迷茫,恳请您指点迷津?
这是一个女孩诉说的心灵故事。这个心灵的故事初看起来真的让人感到迷茫。且不说我能否为人指点迷津,我需要深思的是女孩究竟需要怎样的帮助。真的,这是我感到比较难读的故事。思之再三,我与女孩进行了如下的交流:你的来信谈到了中学时与男孩的感情问题,又谈到了现在的恋爱问题,还有心慌紧张问题,等等,之后却说“我的主要问题是,我该怎样面对我的过去,怎样看待我的未来”,似乎让马老师也感到了茫然,不知道你到底需要什么帮助。仔细研究来信,感到你自己也不知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因而感到迷茫。
纵观你来信的内容,表面看来,似乎就是一个两性交往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恋爱问题。这该怎么看呢?回顾过去,中学时代的初恋感情是天经地义的,是自然而美好的。只是你对自己缺乏自信,由于男孩不知你的暗恋而莫名其妙的眼光,让你对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自我批判,而让自己蒙受了不必要的压力,心灵没有了安宁。展望未来,你期待着属于自己的爱情,期待着寻找到自己感情的归宿,这是每一个姑娘最自然的心灵向往。但是,你还是对自己的感情没有把握,不能面对现实的男友,而在虚幻的想像中寄托心灵。这让你心灵依然不得安宁。
也许,我们可以就如上的问题谈很多很多,但对于你的困扰和迷茫没有实质的帮助。因为这都是表面现象,所以最后你才提出了“怎样面对我的过去,怎样看待我的未来”的问题。你的过去,让你不满意;你的未来,让你没把握。这背后的共性问题是什么?是你在个性心理上缺乏自信,是你不能接纳自我,不能喜欢自我。于是在人际交往上也感到紧张了。这是可以理解的。青年时期,还是自我意识很不稳定很不成熟的时期。要么自我膨胀,妄自尊大,要么自我萎缩,妄自菲薄。就你过来的心态看,属于后者。于是,你不能悦纳自我,找不到自信了。人一旦找不到自信,不能悦纳自我了,生活中便失去了心灵的安宁。
所以,现在马老师以为你的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自信,悦纳自我。
人一旦接纳了自我,心灵就回到了家园,就有了平和安宁,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自信。找到了自信,就会发现,不必为过去的事情所困扰,也不必为将来的事情而迷茫,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现在。只要欣然地悦纳自我,你就会满怀信心地面对眼前的生活,就会发现每一天都是那么幸福。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都行走在深厚沉稳的大地,都享有着亲人朋友的关爱,都能够做起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可以体验到生命的成长,这是多么美妙啊!这美妙的生活,怎能不让我们感受到安宁和幸福?当我们的心灵寻找到这样的幸福的时候,我们就会当下心安——安宁,平和,愉悦,我们就会感受到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只要拥享了现在的幸福,只要让心灵当下安宁,过去的浮云必将随风飘散,未来的生活必将走向阳光。
当然,世人没有完美。悦纳自我,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完美的人。你所说的工作之初的种种感觉以及在恋爱上的种种心态,不都是年轻人的本色吗?一样地应该悦纳,一样地可以自信地生活。
马老师知道你一定是一个悟性很强的女孩。有了上面的沟通,你自然领悟到,何必再为怎样看待过去怎样看待未来而自寻烦恼?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把握好当下心灵的每一刻,自信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放下过去,放下现在,你才能当心心安。悦纳自我,坦然地面对自我吧。这样你的心灵就会多一份安宁。安然而宁静的心灵是令人愉悦的,怀着这样的一颗心面对生活,必将让你的生活走向阳光的未来。
不久,在大量的来信中,我再次见到了女孩的来信。她告诉我说:收到您的来信,我觉得很是意外和惊喜,我没有想到您真的会给我复信。您如此地关心,让我很感动,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高兴和轻松,让我不再困惑。
您信中说,我的问题关键是缺乏自信,不能接纳自我,喜欢自我,分析得很准确。其实,以前我也朦胧地意识到了。我确实很自卑。小时候母亲很少温和地对我,给我的多是责难和批评,上学后成绩也不是很好,这让我从小就对自己没有了信心。中学时的暗恋失败,让我更加瞧不起自己,心理压力很大,整天处于紧张之中,对自己越发没有了自信。以致现在工作了还总是自信不足。于是追究过去,忧虑未来。通过您的点拨,我对此看得更清楚了。好些天来,我觉得平静多了,心也晴朗起来。我开始领悟了,以平和的心态看生活和工作,其实没有什么,只是需要接纳和面对。我开始明白了,对于未来,我不必管它将是怎样,对于过去,我也不想过多地回顾和追究,我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就是现在的自己。我知道一个好的心态需要不断地培养,我会继续努力,积极地面对人生的每一天。再次感谢您的关心和指点。
读罢来信,我的心中感到欣慰,为女孩的领悟和自救。
找不到快乐的女孩电话预约后,一个面带愁容的女孩坐在了我的面前:“我看到了您不少文章,感到您可以信赖,就找到了您。我现在总也找不到快乐,怎么说呢……”
“慢慢说来,不用急。”我稳定着她的情绪。
经过初步沟通,女孩心态平稳下来。她继续说:“我22岁,中专毕业,在本地一个公司上班,工作三年了。20岁的时候有机会去京城学习两个月。这次经历给我的影响很大,让我看到了一个大世界。我发现以前活得一塌糊涂,那叫什么生活?以前我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就是这次以后我发自内心地想学习。我想让自己的生活重新来过,想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为什么不能像京城的女孩一样生活?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复习高中知识,学得特别的苦。那一年虽然很苦,却是我最快乐的一年,就好像重新看到了阳光。后来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之前和父母谈判,父亲开始说同意。等到考上了,父亲又犹豫了。最后因为学费等各方面的压力,还是放弃了……我所以想上学可能是为了逃避,逃避现在的生活环境。”
“你是说现在的生活让你不满意?”
“是的。”
“都是什么让你不满意?”
“家里让我不满意。我不喜欢自己的家,对家对父母没有什么感情,即使再困难的时候我也很少想到家。父亲是个好心肠的农民,但是特别专断,让我没有得到亲情的温暖。工作环境也让我不满意。我工作的那个部门,整天给人很憋气的感觉……”女孩诉说着自己的不满意。
“那么,你究竟想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该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态,满意现在的生活,让心情好起来?”
“你是说想让自己满意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快乐起来?”
“是的,所以我想去读书。”
“读书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当总统。”
见女孩笑了,我说:“这不是笑话,是为了促使你新的思考。你向往京城人的生活,这没有什么错。不满意自己的生活,当然应该去努力寻求改变,应该从发展标准寻求动态的心理平衡,积极地创造生活。但是,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一切都心想事成。客观现实不能改变,就需要正确面对,就需要从生存标准寻求静态的心理平衡,乐观地正视现实。其实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是吗?那么,一个女孩的故事会帮你调整心态。在四川凉山有一个彝族,马老师援助过那里的一个女孩读书。她刚刚14岁的时候,家里实在生活无着,准备让她出嫁,来换取彩礼,让一家人度日。几经周折,马老师与她建立了联系,她才得以读完了初中,才得以逃离小小年纪就给人当媳妇的命运。据介绍,在那里还有比她更不幸的女孩……”
面前的女孩在静静地听。我继续说道:“当你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的时候,不妨想想生存境遇不如你的人:有多少女孩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家,连抱怨父母的机会都没有;有多少女孩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饭碗,更不用说坐在办公室里安享一份工作;有多少女孩身有残疾或身患重病,单是你的健康竟然成了她们一生的梦想……”
“有时候我这样思考过,心情确实就会好得多。我也看到一些条件比我差得人都生活的很快乐,我是在和自己过不去,我的欲望太高。”
“对,人需要调控自己的欲望。”我肯定说,“再有,人还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人为什么有快乐和痛苦?不是因为生活境遇不同,而是因为对生活的认识不同。现实生活的情境都是中性的,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人便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走出心理困境。比如你没有较高的学历,但是你有较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如果再注意自学,也许正是你发展的优势。”
女孩深有领悟地说:“我知道了,一是对生活的欲望不要太高,二是要善于看到生活积极的一面。”
“对,这样你才满意生活,才有快乐。”我肯定说,“当然,我们说满意生活不是安于现状。为了以后可能的发展,也需要对现在的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否则,在消沉苦闷的心理困境之中磨灭了自己,哪里还有什么改变和发展?”
分手的时候,女孩脸上的愁云已经散去。我知道,我不能赐给她永久的快乐,但我们的沟通会带给她很多新的思考。
接纳自己,就会接纳生活荫宇,是一个20岁的女孩给自己的笔名。透过这笔名,我们分明看到她心中阴雨连绵。她心中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荫宇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因为家境的不好,从小她就离开了父母,在一个亲戚家里长大。妈妈,在荫宇的心里是个陌生的字眼。她幼小的心灵里过早地有了一丝冷漠。一个困惑的问题在她心里一直萦绕:妈妈为什么不要我?
在亲戚家里,荫宇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小表兄。他们在一起玩耍,多少地让荫宇的心里少了一点阴雨,多了一缕阳光。但是,这一缕阳光在她心里太短了。大概是荫宇六七岁的时候,荫宇和小表兄两个人玩起了“过家家”。不知是电视里的镜头还是生活里的镜头的启发,让两个孩子精光的身子搂在一起,做起了“夫妻”。他们当时的感觉只是挺好玩的。这样好玩的事情当然不止一次。几次之后,两个孩子似乎都感觉到这样的事情不好。于是,小表兄说,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荫宇自然是点头。此后,荫宇虽然不愿意再玩这样的游戏,可是他们还是时常地做一回“夫妻”。转眼,荫宇过了10岁,小表兄13岁了。当他们又一次做起“夫妻”的时候,小表兄很是异样了。于是,荫宇心中不再好玩,把表兄推到了一旁。此后,荫宇的心里阳光没有了,有的是渴望,是羞涩,是不安,是紧张,是恐惧,她自己也弄不清,反正她感到了自己心里时常有一种阴雨连绵的感觉。但是,表兄反而来了真正的热情。表兄一次次要求荫宇,荫宇一次次拒绝,但又一次次拥在了一起。到初中的时候,荫宇彻底拒绝了表兄的要求:不,我们不能!这时,表兄在荫宇的眼里有点像魔鬼了。就在这个时候,生活的变化,让荫宇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但是,妈妈没有走进荫宇的心,母女还是那样隔膜。简单粗鲁的爸爸更不懂荫宇的心。大人们也是太粗心了。两个孩子的事情大人竟然没有察觉。
走进中学以后,荫宇的学习还是那样的出色,又是当干部,又是做主持,在学校里依然是佼佼者。表面上生活似乎是安宁的,是阳光灿烂的,然而在荫宇的心里却是过去淡淡的阴雨开始化作了暴风骤雨,她躁动不安,她痛苦不堪。在荫宇的心里,自己越来越是一个坏女孩,一个最坏最坏的女孩。于是,这一个阴雨的晚上,在学校里,她居然喝了酒。酒后她跑到了操场上,在风雨中大哭,大笑……荫宇觉得就是从这时候大家都知道了她是个坏女孩。
事后荫宇发烧了,大病一场。在医院里,妈妈照顾的无微不至。在一次妈妈喂药的时候,荫宇第一次袒露了心中的秘密。然而,妈妈却只说了一句“不要随便瞎说”,就过去了。荫宇没想到妈妈如此轻描淡写。她心里很是不满,妈妈为什么这样?从此荫宇又和妈妈没有了话说。对家,对妈妈更是心寒。
是谁让我成了坏女孩?是妈妈,是爸爸,是家庭,是亲戚,是世上所有的人?最后,荫宇把答案指向了一个人——他的表兄。荫宇开始恨,无边无际地恨。
带着这样的怨恨,荫宇来到了一所大专读书。在这里,荫宇喜欢上了一个男孩。但是几个月后,男孩离开了他。据说是男孩的母亲知道了荫宇当初在学校里操场上的一幕,坚决不同意他们的感情。荫宇的心里流泪了。泪水过后,她的怨恨更重了,她对生活中的不满几乎变成了怒火。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表兄要结婚的消息,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心中腾空而起:去冲他的婚礼!杀了他!
就是在这时候,荫宇开始了心理求援。我们听到的是荫宇的呼唤:生活为什么这样对我?我该怎么办?
荫宇为什么对生活怀着深深的怨恨和不满?
由荫宇的故事我们自然需要这样的反思: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早期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荫宇的心灵的扭曲与家庭功能失调的早期生活直接相关。寄养本身已经容易伤害孩子们的心灵,成人再漠视孩子的心灵,就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了。童年的性经历,给人留下的阴影也是难于消退的。如果成人能够对孩子的心灵多一份关注,孩子的心灵会少一份阴雨。从这个角度说,荫宇对生活的不满和抱怨是有道理的。
但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导致荫宇对生活如此不满和怨恨的深层心理渊源,是对自己的不满,是对自己的怨恨,是自罪自责心态:她认定自己是一个坏女孩。
荫宇和表兄做“夫妻”的故事,最初应该说始于好奇和模仿,是一种童年性游戏。原本是无可非议的。后来或多或少有了真实的性成分的时候,他们在关键的时刻终止了那样的故事。按说,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在荫宇的心里,却怀着对这件事情的深深的自我批判。虽然,表面看来,似乎荫宇是被动的,特别是长大些以后。但是,心理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不仅最初的模仿不是纯粹的被动,而且长大些以后也不是纯粹的被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女孩的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对于性游戏已经有了一种异样的性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女孩心慌意乱,一面是朦胧的渴望,一面是深深地自责。就是在这样的心理冲突中走过了最后的那段故事。心理冲突的结果,荫宇选择了坚定地说不。这是很难得的,男孩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下,也望而却步了。但是,荫宇走进青春季节,性的真正觉醒激活了留在心中的阴影:我不是好女孩。自罪自责是很痛苦的。所以才有了雨中操场的一幕。但是操场的一幕没有真正宣泄掉内心的痛苦,于是,她和妈妈袒露了隐秘。袒露隐秘的心理动因是希望得到妈妈的责难批评。人常常有这样的心态,自罪自责的时候别人的批评反而会减轻心理压力。小孩子犯错之后,妈妈一直不说不闹,反而让他会惴惴不安。一旦说了闹了,他的心反倒安宁了。荫宇的心态就是这样。但是她没有得到她潜意识中的这种满足。于是,她怪妈妈轻描淡写,她不满意妈妈,不满意生活。
大凡对生活不满和抱怨的人,都是不能接纳自己。荫宇就是在对自己不满的自罪自责中生活着。但是她自己并不清楚这一点。这是因为她在潜意识里运用了心理防卫机制,她把自己的心态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把对自己的不满转为对别人对生活的不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作用”。这样可以减轻一些内心的压力,但是并不能让心中的阴雨真正化为阳光。于是,荫宇开始了心理求援。
人,只有自己才能最终救自己。人的心灵最需要自我救助。荫宇自救的关键是悦纳自己。荫宇童年的性经历只是一种性游戏。这是人的正常性欲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极其自然的现象,不存在性道德问题。怎么会因此就不再是好女孩?至于青春性心理的萌动,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接纳了自己,就会慢慢地接纳生活。对生活少了一份不满和抱怨,心中就会多一份阳光和温暖,人生也就走过了阴雨的日子。到时候,就会有一个灿烂的笔名了。
§§十一
只要你去发现,就会看到阳光马老师:您好!自从在杂志上看到您的心理咨询文章后,就想给您写信了。
我今年20岁,已经参加工作,在一所中学教书。本来年轻人应该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可我总觉得心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我知道我的心病是因为我经历了较多的挫折。爸爸去世,已经让我经受了挫折,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奶奶去世前后,有些事情实在让人心寒。我爸爸是小儿子,他去世后,我大伯他们弟兄几个都不愿养活我奶奶。我们几家就轮流照顾奶奶。不知多少次,我看着奶奶流泪,我觉得她好可怜。但是我妈妈实在精神不好,无法照顾她。到了天冷后,大伯他们也不给奶奶生火炉,每次给奶奶送来一碗饭就走了。这样还不到一年时间,奶奶就死了。最后的一个月是由在外地的一个叔叔照顾的,刚去的时候婶婶给奶奶洗了澡,也许这是奶奶老早就盼望的吧?不久奶奶就去世了。奶奶死后叔叔居然运回到我家。我大伯他们知道了就把我妈妈骂了一顿。我觉得他们不配做人。从那以后,我对亲情就淡漠了,几乎对任何人都没有了感情,对一切事情都没有了热情,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无所谓,没意思。我现在只想唤起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不知怎样才能作到这一点,请您指点迷津。
您的读者刘兰颖刘兰颖姑娘:你好!现在马老师总算懂得你的心病了。你们家族中的事情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一道阴影。这道阴影在你的心中不断地扩散,整个占据了你的心空,让你的心空没有了太阳——这便是你目前心理的抑郁状态。马老师感到你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但是,你的心理却不是很健康,或者说不是很成熟。
表面看来,病因在于你的境遇,或者用你的话说是你遇到的挫折。其实不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陷于极端的非理性思维。就是说病因是你对境遇的认知出了偏差。心理学上有个认知评估学说,大意是说客观事物引起人的什么情绪,要看人对客观事物有怎样的认知和评价。同样的事物,由于不同的认知和评价就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由于你对你们家族的事情的认知陷入了非理性思维,影响了你对整个生活的认识,从而导致了你对生活的消极的情感体验,使心灵陷入极度的抑郁状态。
所以,你需要针对你的非理性思维,改变你的思维和认知。
一是消除情绪化推理。情绪化推理是指推理过于依赖于自己的情绪而拒绝理性。情绪往往是客观世界歪曲反映。你要反省你的情绪,要寻找其他可能性,找到支持和反对的证据。如果你理性地看待你们家族中的事情,也许会找到大伯等人可以理解的地方,比如他们仍然要你们也轮流照顾奶奶就没什么不对。而且你那么大的姑娘,已经有能力替妈妈照顾奶奶了。为什么凭着情绪来责怪别人?
二是改变否定性视角。否定性视角是指忽略或否定积极因素,喜欢关注一些消极和否定性的东西,沉溺于消极观念中,夸大对这些观念和事件的感觉。你应该关注生活中积极的方面。换个视角你就会在不利情境中发现有利因素。比如,你婶婶为奶奶洗澡不就是很积极的因素吗?再说一般老人去世在故土安葬也是许多地方的风俗。再比如,在那么多人面临下岗的今天你有份工作,简直让许多人羡慕的很呢!你为什么只是为没有上大学而消沉?
三是防止极端化思考。极端化思考是指思维跑两个极端,要么全好,要么没有一点好处,使思维陷于偏激和固执,也叫“全或无”思维或“非黑即白”思维。然而,生活中的人和物绝大多数是处于两端的中间状态的。你大伯等人也许的确有不孝之处,但他们也不一定就是恶人,他们只是身上有很多不是的俗人。其实,你不也是个俗人吗?你就是圣人?高标准地说,在奶奶的问题上你就没有不是?
四是避免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这是指仅仅根据非常片面的根本没有反应事物本质的信息就作出概括。一叶有时未必能知秋,一个麻雀并不代表整个夏天。你需要多视角看事物,看看事情别的方面,就知道以偏概全不可取。即使你大伯他们真的一无是处,你总不能由此说天下就你一个好人吧?至少,马老师花费时间精力还有邮费义务为你服务,如果你也一点不为所动,一点不感受到人间真情,那可就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是个铁石心肠的姑娘了。
可是你并非铁石心肠。所以,你的心病就在于你的非理性思维,在于对生活的认知偏差。只要你改变了你的思维和认知,你就会看见阳光依然灿烂。
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太阳没有陨落,只是有人不会发现阳光。马老师很高兴你渴望对生活热情和信心,也相信你已经有了很深的领悟。那么,请你扔掉非理性思维,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阳光,积极地去做好生活着中的每一件事吧。阳光一定会重新点燃你心中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多种“心病”缠身的大学生现在,我的手上是一封很有点特别的心理咨询来信,信上说:我是一名大学男生,从中学开始我就觉得自己有许多心理疾病。原因是大约在初二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我开始手淫,那种感觉诱惑着我,于是,我的“手瘾”越来越大,最终到高中的时候严重了,使我想入非非。因此脑子开始紊乱,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我不知如何是好。自从我的初恋失败后,更是越陷越深,使得本来独占鳌头的我高考一落千丈。我和家人痛苦万分,不得已只有读“高职”。
我相信我的实力,想在高职认真学习,弥补以前的损失。但我不能实现我的愿望,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过去埋在我心灵深处的毛病一起集中到了我的身上,使得我无法过一个安宁的日子,整天生活在恐惧与烦恼的阴影中。我查看了不少有关资料,我的心病具体有:①焦虑症,②恐怖症,③强迫症,④情感症,⑤性心理异常,⑥精神分裂症,⑦人格异常化,⑧多疑症……来信用了较多的篇幅摘录了资料上的种种介绍之后说:以上8种疾病缠绕在我这么一个20的青年身上,我怎么承受得了?怎样才能摆脱多种心病?我别无选择,急切地盼望得到您的帮助,您一定要救救我!
好些朋友都是在感觉出现了心理症状的时候,才开始进行心理咨询的。于是,喜欢给自己贴一个病症的标签。好家伙,现在这位年轻的朋友竟给自己一下子贴了8个疾病的标签!整个一个心理疾病“大拼盘”!作为心理咨询师该怎样为他提供有效的帮助呢?思之再三,我复信中这样写道:马老师反复读了你的来信,反复研究了你的所谓的多种心理疾病,可以确切的告诉你,你什么病也没有,你的心病全是自己吓唬自己想出来的。
在心理咨询师看来,几乎任何心理问题都源于生活的困扰。心理咨询师要做的不是简单给心理求询者贴一个病症的标签,而是针对心理求询者的实际问题提供具体帮助,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认知入手进行心灵自救。所以,我们不妨先放过你给自己帖的那些“标签”,先来看看生活给你的心灵带来的困扰。
从初中开始的性意识给你带来困扰,手淫及性幻想等性问题给你带来困扰,手淫有害论的压力加重了这种困扰,初恋失败更是少男少女生活的一大困扰,这些困扰共同作用的结果让你高考一落千丈,是更大更重的困扰。就是如此重重困扰,搅乱了你的心灵,于是你有了许多许多心理的不适。
但是,遇到如上困扰的人很多,为什么并不都感觉自己身患多种心理疾病?这就是个人的心理素质问题了。如果说你有什么心病,那么,你给自己开列的多种疾病中只有一种还算贴切,就是最后的那种“多疑症”,就是说,你最大的心病就是很会给自己找病的,用术语说你具有较重的“疑病素质”。由于疑病素质,加上消极的心理暗示,形成恶性循环,让你感到了很多症状,似乎多种疾病缠身了。
现在,只有你自己才能最终救自己。最根本的心灵自救之路,是积极地善待生活,调整自己的认知。随后我在信中就调整对性意识,对手淫,对性幻想,对初恋,以及对自己学业的认知,进行了较多的沟通。而后针对他的疑病素质,介绍了森田疗法。我写道:森田认为,神经症患者原本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他们存在疑病素质,常把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慌等,误认为是“病”而焦虑恐惧。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越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越容易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据此,森田提出了治疗原理和方法。
一是顺其自然。就是一面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不予抵抗,一面带着症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对躯体和心理症状不加排斥和压抑。要顺其自然必须做到:①要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焦虑等令人厌恶的情感。②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③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④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由于顺其自然,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再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一方面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使症状得以减轻直至消除。
二是为所当为。与人相关的事物分为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前者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后者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控制的事物。森田疗法要求以学习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为所当为”就是指在顺其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积极行动,是对顺其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要点是:①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尽管症状痛苦也要接受,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并能见成效的事情上,努力做应做之事。②面对现实,陶冶性情。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冲突,往往停留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他们对引起自己恐惧不安的事物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引起其痛苦的事物采取了一种逃避和敷衍的态度。事实上,实际行动才是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最直接的催化剂。在实际生活中将精神能量引向外部,就要注意所做的事情,这就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而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又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
现在你已经看清,让自己摆脱多种心病的对策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相信你一定能够领悟上面的意思,积极地开始自救的行动!
伤在腰,脑子怎么出了毛病“请您快来!梅静从车上摔下来了,说是把腰摔了一下,却把脑子摔出了毛病,啥都不知道,谁也不认识了!”消息突然传来,是那样地让人担心而又困惑。
梅静在厂子装车时从车上摔了下来,摔得不重,回家来还能走动呢。可是不久,刚才还能够走动说话的梅静,忽然大叫一声“哎呦”坐到床上起不来了。随后,梅静竟然不能正常回答家人的问话,而且,几乎是同时,她不认识面前的每一个她那么熟悉的人了:丈夫,她不认识,孩子,她不认识,家人亲友,她更不认识了。她什么都不知道了!梅静只知道闹腰疼,稍一疼痛就大声地哭叫。就这样,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平时说话很有分寸的人,此时已经没了遮拦,乱了思路,哭闹的时候对谁都敢痛快淋漓地大声斥责,说笑的时候又对谁都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你挺好的,你也挺好的……”梅静神经错乱了!大家意识到这一点时,立马都慌了手脚,乱了方寸:好好的,怎么就摔成这样?这可怎么办?于是,有人用硬币占卜,有人大声地想把梅静唤醒,有人嘤嘤地哭,有人则想到了我。梅静见到我的时候,眼神定定地,表情笑笑地:“你也挺好的,你也挺好的!”这眼神,这表情让人难言的心痛。从那似乎混乱的话语中,我听出的不是强者对别人的赞赏,而是一种弱者对别人的羡慕。是摔伤让她感到自己如此不幸吗?我心中疑惑。
赶紧送医院。这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已经很晚了,大家都很急,又不敢让车开快了。因为梅静还是一面说些颠三倒四的话,对车里的每一个人重复那句“你挺好的”,一面闹腰疼的厉害。在路上,我断断续续知道了事情的一些由来。
梅静30多岁,在服装厂一个班组里当组长,是一个要强的女人。这天下午临下班,一辆汽车停在服装厂的院子里,一帮女工忙着装车。裁剪剩下的下脚料准备运走。装车到一半的时候,一阵雷声传来,不好,要下雨了。车上已经有了两个女孩子,梅静又爬到了车上:“来,大家快点!”忙碌的身影,紧张的场面,协作的氛围,也是一道好风景。也许是这道风景感动了上天,不忍心让暴雨来煞风景,雷声过后,雨却跑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眼看任务完成,车上的人准备下车。就在这一瞬间,梅静滑倒,溜下车来。大家忙扶起梅静,还好,梅静还能够自己走动。车已经装好,大家就把梅静送到了不远的家里。随后,梅静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照如上情况看,梅静似乎不是摔得很重。可她为什么如此意识丧失,记忆丧失?是脑子摔坏了吗?我心中还是疑惑。
在医院里,梅静根本不知道配合医生。听家人对医生解释说“您别生气,她好像脑子出了毛病。”梅静便大声嚷:“我没病!我脑子没病!”
梅静脑子到底有没有病?我不安的心急切地等待着医生的诊断结果。
医院的服务很是到位。虽然已经快深夜了,个个部门都很有效率。很快结果出来了:腰部脊椎一个横凸骨折,脑子正常!医生解释说,骨折不重,很快就会好的。至于脑子的混乱,可能是惊吓造成的一过性的意识丧失。
谢天谢地!脑子没病。医生的诊断与我不谋而合:一过性意识丧失。但,我推测不单是从车上滑下来造成的惊吓,因为我已经知道梅静不是胆小懦弱的女人。据心理咨询的经验,我可以断定,梅静表面刚强的背后,内心一定有很大的压力,或者说是生活的困境。
后来了解到的情况证实了我的推测。
梅静家里本来就丈夫一个人上班,婆母身体不好,长年不断药,两个孩子上学。家里本来没有多少积蓄。好强的梅静自己在家里做些手工活贴补家用。半年前,丈夫下岗后一蹶不振,一直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就闷在家里。很快家里几乎一贫如洗。好强的梅静自己闯出了家门,刚刚找到了这份服装厂的工作。几个月前,儿子又出了车祸,好容易才治好,虽没成落下残疾,孩子却跟不上课了,闹着要退学……梅静的病根找到了——压力,太重的心理压力!
也许梅静早就感到了这一点,她只是坚持着,坚持着。而此刻她自己又遇到了这件事。刚受伤那会儿惊魂未定,没有感到伤痛多重。稍事平静,骨折的疼痛袭来了。此刻,梅静不知道自己哪里摔坏了,她把自己的伤势过分想重了,把自己的不幸过分夸大了,她忽然感到自己要坏,大灾将临!我怎么这么不幸,谁都比自己幸运——这便是她下意识地对谁都说“你也挺好”的心理背景。灾难性的体验让梅静的心灵承受不住了!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逃避灾难?一时间在意识中是找不到出路了,只好让潜意识来处理了。潜意识很会帮助人,难道还有比什么都不知道都忘记了更好逃避灾难吗?于是,便让意识出现了一过性丧失。这都是一瞬间在潜意识里运用心理防卫机制的表现。
梅静的心理防卫至少涉及到两种机制。
一是“否定作用”。这是一种将已发生的令人不快或痛苦的事情完全否定,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的心理防卫机制。它能使个体从难以忍受的处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焦虑中逃避出来,以获得心灵暂时的安宁。它和人自己能意识到的自我否定现象不同,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我们知道沙漠里的鸵鸟,据说当被敌人追赶而难以逃脱时,它的对策就是把头埋进沙里。因为既然难以面对眼前危险,怎么办?把头埋进沙中岂不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于是,暂时逃避了痛苦。因此,这种心理防卫机制也可以叫做“鸵鸟策略”。所谓“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心里“净”,为了心里“不烦”,最省事的办法是“眼不见”。可是,人能像鸵鸟那样把头埋进沙中吗?人能对眼前的现实视而不见吗?既然不能“眼不见”,只好“心不见”了——关闭意识之门,不是比“眼不见”更好吗?于是,梅静出现了症状——意识暂时丧失了。
二是“退行作用”。这是指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获得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例如一个四五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控制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为此,母亲很是困惑。原来家中新近添了一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无暇顾及“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了。小哥哥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亲的照顾,就退回到尿裤子等幼稚的行为上来了。本来,人长大后应付现实的方式会变得逐渐成熟。可有时在遇到挫折时,也会放弃已经达到的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恢复使用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退行行为其实是一种幼稚化的行为。因此这种心理防卫机制也可以叫做“幼儿策略”。人难免出现想重回到幼稚时期的表现以重温旧梦获得满足的时候。例如,当妈妈的也会孩子似的失声大叫“哎呦,妈呀!”,当爸爸的也会孩子似的哭成“泪人”。但是,你能张口就孩子似的叫“妈呀”?你能随便就孩子似的就当“泪人”?又何况困境太大了,不是大叫一声大哭一场可以天下太平的。因此,彻底退回到童年,彻底变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才最好逃避困境。此刻,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机会吗?于是,梅静出现了症状——意识暂时丧失了。
心理防卫机制的运用给梅静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逃避了现实,忘记了痛苦;二是得到了呵护,满足了需要。当然,上述的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来完成的。
从梅静的经历中,我知道她是一个心理素质较强的女性,只是持续的压力让她高估了面临的危险和困境。我让梅静的家人放心,她很快就会清醒的。
果然,梅静的意识开始渐渐地觉醒了,她认出了围在她病床边的每一个人,也知道了我。
人的心灵很坚强,有时候也很脆弱。所以,人的心灵也需要休整。心理防卫机制的使用对梅静是无可非议的,是正常而必要的。但是,心理防卫机制只能暂时地维护心理平衡,不能替代对问题的现实的解决,所以只能偶尔为之。我们更需要的还是学会面对现实。
现在,继续给梅静一份安宁是最好的治疗。在梅静的意识彻底清醒后,再逐渐地减少关照和呵护。这样有利于她更快地恢复。我知道梅静的心灵经过休整,维护了心理平衡,很快就会恢复心理健康面对现实的。梅静的家人接受了我的建议。
在几天后的随访中,梅静的意识早已彻底恢复,腰部的伤也不再那么疼痛。在谈笑中,我把如上的意思直接说给她。她表示了深深地领悟。而后,我们就生活和人生做了很多交流。我说,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的一面,其实,不如意事常八九,谁都有自己生活的另一面。只要换个角度,就会看到生活的希望:比如,过了这段日子丈夫会去找一份事做,孩子就要长大,伤情会很快好转——就说这次摔伤吧,当时挺吓人的,居然几天就好了,说不定会有人羡慕你:你看,梅静挺幸运,梅静命运也挺好的……最后我有意模仿她的话说。她笑了……这笑让我心中释然。
我想,如果梅静能看到这篇文字,她会笑得更好。因为生活的强者,一旦学会笑对自己的过去,学会善待自己的生活,就会给自己的心创造更多的幸福。
扮演“病人”的女士“您是马老师吗?我有病,看过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是强迫症,病的很厉害。请您帮帮我,太痛苦了。”
一个周六晚上,已经快10点了,我刚刚放下话筒,准备结束当天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一位女士又立刻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我只能继续振作精神。不少求询的朋友常常这样,一开口就给自己的心理问题定性,说自己得了什么什么病。可是心理咨询师不能就此作出诊断。所以我请她讲讲自己到底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我今年50来岁,在宾馆工作。我发病是从去年开始的。我家住浙江的一个县城,去年去杭州看望生病的母亲,精神上受了点刺激。回来的时候又和别人走散了,在车站的地下通道走错了方向,又回到了杭州。自己又下吓了一跳。后来回到家的第一天晚上,我和丈夫做爱的时候,不知怎么下身又出血了。本来不是来月经的时候呀!这下我可吓坏了!心里非常害怕,怕自己得了什么麻烦的病,怕有什么麻烦的事。唉呀,怕死了!因为怕,就不敢去医院检查。不敢去医院,可心里还想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就在外面的书摊上随便找到了一本很迷信的小书,上面迷信的说法更让我发愁害怕……就这样整整拖了40多天,提心吊胆,心神不宁的。最后,还是丈夫和我一起去医院检查。结果就是生了一块息肉,小小的手术就好了。可是,从此就成了我的心病,心里烦乱,心慌急躁,心情抑郁,吃不下,睡不着,失眠的滋味更痛苦……先是在本地医院看,医生开了一些安神镇静的药物,不管用。又去地区医院看了精神科,他们说是焦虑症。我说看书上像是强迫症,其实我不懂。他们就开了一些治疗强迫症的药。回来吃了药难受的不行,受不啊!
我丈夫在本地做行政领导工作,孩子们都上班了,工作也不错。他们都说在家里养病吧。就这样我不去上班了,在家里养病。直到现在我几乎总是跑医院了,本地,外地,还去过北京。药也吃了不少。可是病还是没有治好。特别是那次一个专家门诊的大夫说了一句“好可惜呀!这个年龄得了这个病……”为了这句话,我非常苦恼,脑子里总是想着他这句话,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病没有希望了……说到这儿,女士痛苦地问:“难道这病就没有办法了?”
时常有一些求询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去看了医生,医生不作任何交流就开药,结果越吃药越难受,还有些相关人员对求询者随便说这样那样不符合心理咨询工作要求的话。求询者跟我诉苦说,从心理门诊或精神科回来心病不但没趣,还会添点心病。这说明我们的心理咨询心理医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参差不齐。这位女士的故事又一次看出这样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她的心病没有很好地解决的原因之一。
现在究竟怎样看这位女士的心病?可以肯定地说,她不是强迫症,也不是焦虑症,她根本就不是什么神经症,充其量就是有些抑郁状态或焦虑状态,就是说她根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如果说有病,真是名副其实的“心”病了——是自己心里想出来的病。女士50左右岁的年龄,正处于更年期。女性更年期的表现比较明显,会出现一些身心方面的异常反应。这位女士主诉的心里烦乱,心慌急躁,心情抑郁,头晕失眠等便是这方面的反应。这原本不是什么特别的毛病。这些本来都是正常的,有些人较为平静地就度过了这一特殊的年龄段,有人则由此会陷入深深地心理低谷,总认为自己得了难以治愈的毛病。这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格特征有关。这位女士的母亲生病,自己走错路,特别是夫妻性生活的出血,都是精神因素,是诱因,使自己注意到了更年期的身心变化,并有了较深的体验。而她的疑病观念,使她把把自己推向扮演病人的角色。一旦把自己当成病人,往往好像心病真的缠身了。而她由此不再上班,跑医院,吃药,这样的行为模式又强化了自己的病人角色。恶性循环使“心病”好像越来越重了。
即使是神经症症状,也是自己给自己整出来的毛病。按森田的看法,神经症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质所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换句话说,疑病素质是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焦虑发作、各种恐怖症等神经症发病的基础。具有疑病素质的人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慌等,误认为是“病”而紧张恐惧。注意力越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在其影响下,患者陷入内心冲突状态,形成神经衰弱和发作神经症。
当我们交流了这个意思后,女士有所领悟:“我这是自己给自己找病了?”
“很高兴您能有这样的领悟。”
“那我该怎么办呢?”
事情常常这样,弄清了缘由,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我给女士的建议是:第一,别再扮演病人的角色。接受自己的心理状态,把它看成是自然而正常的,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是病人,这些体验都很正常。第二,别再依赖药物。心理状态的调节以及一些神经症的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不是完全不能用药。但那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措施。心病还需心药医。事实一再证明,随便用药往往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心病。第三,赶快走出家门去真正地干一份工作。整天一个人在家中,这本身就是不利于调节心态的生活环境,即使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呆出病来。
“您说的太好了,我已经感到在家里很难受了,正准备要去做点事情。”
“好,行动起来,这样能更好更快地摆脱病人的角色,能让自己的心病不治自愈,能让自己的生活再次充满生机和美丽。成熟的女士,其实本来就该生活在美丽之中啊!”
话筒里传来女士的轻松开心的笑声:“谢谢马老师,我不再扮演病人,我要去重新寻找自己美丽的生活!”
§§十二
少妇总担心晕倒的背后现在,来到心理咨询室的是一位少妇,但见她面色红润,风姿绰约,身体健康,可是坐定后她却这样开始了她的故事:我有病,奇怪的病。我自己一个人不敢单独去做什么事,总是想:我行吗?我不行,我可什么也不行,我自己出去会晕倒的……自己知道这样想不好,也不愿意这样想,就和这种想法斗争,心想,一定要战胜它。可是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了。就这样,我一直呆在家里不能出去做事。
可是呆在家里更难受,早就想做心理咨询。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了请您做嘉宾的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节目,就赶快来了。我今年31岁,孩子已经5岁了。我的病最重的时候是在结婚前,那时大约23岁吧。我那会儿病的很重,浑身没劲,心虚出汗,睡眠不好,有时候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时常头疼得厉害,上班也坚持不住了,就在家里养病。医生说是神经衰弱。后来我自己都不能出门了。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妹妹陪我出去散步,大约走出家门几十米的光景,我又犯病了,浑身瘫软,一点力气没有,一阵阵地虚汗,脸色煞白。我们想往回走,可是我怎么也走不动了。没办法,几十米的路,妹妹叫了出租车我们才回到家。从那以后,我就更不敢出门了,病情越来越重,吃了不少药,可是总不见好,人也越来越不成样子,眼看就不行了。唉呀,现在想来是个笑话,当时都把耳坠买好了——我早就喜欢耳坠,眼看人就不行了,家里说满足孩子这样一个愿望吧。
您说也有点奇怪,后来也没有怎么治,就慢慢地好了,在我结婚前已经全好了。看病重那时候,还能结婚?还能怀孕?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慢慢地就好了。现在,只是当自己一个人出去的时候还是会想:我行吗?我不行。于是就怕出门。您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职业的敏感让我鲜明地意识到,少妇的病一定源于生活的难题给她造成的心理压力。她目前的强迫意念是个“历史遗留”的心理问题,关键是弄清当年的症结所在。于是,我请她回忆一下当年闹病的前后是否遇到了什么生活的难题或困扰。
少妇陷入回忆:好像也没有什么难题和困扰。只记得那时我正谈第一个男友。那是在我20出头的时候别人介绍的。他高高的个子,人长得也不错。父母说挺好,说小伙子人挺老实,家里挺本分,我父母就同意了。我那时什么也不懂,也就听父母的,父母说好就好呗。可是我没有找到那种喜欢的激动的感觉。我们那个地方比较保守,我们的接触很少,来往几次我总也没有找到现在女孩们说的那种心动的感觉。他的确不坏,但是,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对我的心思。我一点没有想见他的欲望。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谈恋爱,以为人挺老实,听父母的就是了。再加上我是个心特别软的人。我也就没和父母说不同意。可是,我心里的感觉告诉我,他不对我的心思,和他在一起一点没有那种感觉,不愿意见到他。不过,好像这事儿也没有多大的压力。就是在那段日子前后,我出现了神经衰弱,慢慢就病倒了。我就想:自己病成这样了,再拖着人家多不好,不能连累了人家。家里看我也不行了。于是就退婚了。
退婚后家里真没敢往好处想,做了最坏的打算。可是,您说事情真怪,不久,我的病竟慢慢地见轻起来,慢慢地好了。看病重那时候就没有现在了。病好了,别人就介绍了第二个男友,这个人我一见面就对心思。他就是现在的丈夫。
听到这里我笑了:“你的病根找到了。”
少妇的微笑中藏着深深地不解:“您说病根找到了,是什么意思?”
我分析说:“我们来看看你闹病前后的一段心路历程:面对别人介绍的第一个男友,尽管你根本没有找到心动的感觉,没有激发出爱的火花,但你没有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意,和许多这样的懵懂的女孩一样,你默默地接受了,或者你根本没有想过说还可以说不同意。可是,人对爱情的感受几乎是天然的能力,你没有感受到爱的激动人心,你的内心深处没有接受他。或者说,你思想上没有拒绝,但感情上没有接受。心灵深处对爱的追求尽管可能被压抑下去,但是它在深层意识中时时涌动。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悄然地却是顽强地撞击着你的心:我不喜欢他,我不喜欢他。可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你对恋爱没有成熟的理解和认识,由于你性格的软弱或叫做善良,在意识中你没有想到或者不能把这句话说出口。20出头的女孩子,第一次谈恋爱,还有比这更大的生活事件吗?可是,偏偏就是这样的大事遇到了难题:面对男友你不能接受又不能拒绝。这是多么激烈的内心冲突?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压力?人的心灵世界总要给冲突和压力找一条出路。出路在哪里呢?好,这下找到出路了,我病了,而且病的很重,怎么能再连累人家?于是,退婚顺理成章了,而且是为了人家好,自己也心安理得了。一旦内心的困扰和冲突没有了,还扮演病人干什么?于是,此后病症就逐渐消退了。”
少妇似有所悟地点头:“您说我是装病?”
“不,不是装病。”我继续分析:因为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人的心灵世界分两个层面,一是显意识层,一是潜意识层。人的潜意识,更是深奥难测。人常常难于认识自己,就是因为这个潜意识。你的病症就是潜意识扮演病人。扮演病人,在心理学上叫做“躯体化”,就是在遇到生活困境难以面对的时候,潜意识里会让心理压力转换成某种躯体症状,从而应付现实。人们生活中的许多病症,都是这样的心理压力的躯体化。这是人在进行心理防卫,以免内心的痛苦和焦虑。人的心理防卫机制都是建立在潜意识中的,是不知不觉中使用的。扮演病人是无意的,是潜意识的活动,装病是有意的,是思想意识里的活动。所以不是装病,是扮演病人,是躯体化现象。
你的躯体化的心理防卫涉及到几种心理防卫机制。一是“退行作用”。退行行为其实是一种幼稚化的行为。你的重病缠身不正是这样一种退行作用的表现吗?二是“合理化作用”。你的“不能连累了人家”不正是一个退婚最“合理”的理由吗?三是“否定作用”。你说“好像这事儿也没有多大的压力”,似乎没有感到是困扰你的难题,似乎忘记了它,这不正是你想否定痛苦的记忆的表现吗?
少妇深有所悟,又问:“我现在为什么还怕一个人出门,还总想我不行?”
“一是扮演病人在心理上的后遗症或者叫心理惯性:曾经那么重的‘病’,出门就要晕倒,怎么能一下就好彻底了,怎么能一下子自己就可以出门做事了?于是就想,我行吗,我不行。”我说,“二是消极的心理暗示。由于你经常想:我行吗,我不行。这就形成了一个很糟糕的消极暗示,暗示的恶性循环,使你就总是感到自己不行。这在心理学上有人叫做‘标签效应’。三是你的胆小软弱心眼儿小的性格,使你缺乏自信。”
“是,您说的对。”少妇表示了理解,“我怎样才能不再那么想不再担心晕倒?”
“过去的故事自己看清了,心结解开了,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这是‘治本’。”我说,“就现在你担心自己不行担心晕倒的意念说,第一,你不要再和它对抗,顺其自然,不去管它。因为心理活动有一个逆定律,你越是压抑它,它越是表现强烈。你不去理它,它反而容易自行消失。第二,让自己面对现实生活,为所当为,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不再逃避,不再闲在家里,走出家门,做点能做的事情。第三,换一个好标签。从今天开始就把‘我不行’这样的标签扔得远远的,给自己贴上一个好标签,比如经常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行,我能行……常常给自己帖一个什么标签,人就会真的像那个标签一样。如上几个方法配合运用,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你就会逐渐感到:啊,我哪里会晕倒?我原来什么都能行!”
起立告辞的时候,少妇爽朗的笑声中显然多了几分对生活的信心。
蒙冤精神病院的女人愚昧和落后,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悲剧。晓霞女士就是这悲剧中的一个角色。周六晚,晓霞女士在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中,伴着嘤嘤的哭声讲述着自己的不幸遭遇:“我被妈妈骗进精神病院已经三次了。每次在精神病院里医生只是给药,不管我心里的想法。在那里,我感到特别不舒服,和下地狱一般,每一次去过精神病院再回到社会中来,都感到了更大的压力,更抬不起头来。妈妈只知道命令我吃药,说不吃药我的病好不了。在我们这里人们不知道心理咨询,只知道精神病。现在,人们都知道我是精神病人了,人们都拿异样的眼光看我,唉呀,我简直没有活路了。最近,妈妈又要送我去精神病院了。马老师,您说怎么办,求您救救我……”
我怀着深深地同情。可是,求询者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师不是同情而是实际的心理帮助。于是,我问道:“你去精神病院,医生怎么说?”
“他们说我是精神分裂症,可是……”晓霞很是疑惑地说。
精神分裂症?果真如此?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精神病,是有其特定的精神症状的。
一是思维障碍。思维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其特点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病人的言谈或书写,虽然语句文法正确,但语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缺乏中心内容。交谈时可表现为对问题的回答不切题,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到不易理解,这叫做思维松弛。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甚至个别词语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叫做破裂性思维。有时病人可在无外界影响下,思维突然中止,这叫做思维中断。有时病人涌现大量思维并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这叫做思维涌现。有些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词语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外别人无法理解的意义,这叫病理性象征思维。
二是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也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情感淡漠最早涉及的是较细腻的情感,如对同志、朋友欠关心,对亲人欠体贴等。病情加重后,病人可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日益淡漠,甚至对使人莫大痛苦的事情,也表现惊人的平淡。最后病人可丧失与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在情感淡漠的同时,可出现情感反应与环境不协调,与思维内容不配合。病人可为琐事而勃然暴怒,或含笑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后者称情感倒错。
三是意志障碍。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减退。病人对生活、学习及劳动的要求减低,如不主动与人往来,无故旷课或旷工等。严重时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亦缺乏,如病人不注意清洁卫生,长期不洗澡、不理发;终日无所事事,呆坐或卧床。部分病人的行为与环境不配合,如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肥皂、污水,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称意向倒错。
四是幻觉和妄想。在一定类型或一定阶段,可以是本病突出的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觉和妄想,内容多较荒谬和脱离现实,且多不愿意暴露其病态体验而加以隐蔽。
五是自知力一般均受损害。自知力是指病人对自身的异常或病理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觉察和认识到自己的疾病。由于缺乏自知力,病人往往不愿意主动求治。
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还从来没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主动求治的个案。晓霞是患了精神分裂症吗?我心怀疑问。
于是,我们进行了下面的交流。
“你谈谈你的家庭情况好吗?”我问。
“我父母没有文化,父亲是个小干部,母亲喜怒无常脾气急躁,父母关系一直不好。”晓霞回答说,“我们兄弟姐妹好几个,就是在这样的混乱的家庭中长大的。但是,他们都不在乎父母,所以父母也拿他们没办法。而我,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从小就内向拘谨,也就显得胆小听话,父母特别是妈妈就对我管束的更严,我更怕他们。我本来在一家银行上班,可家里总把我往精神病院送,单位就给我一定的工资,叫我回家休息了。”
“你母亲从什么时候为什么拿你当精神分裂症的?”我寻根求源。
“那是我22岁的时候的事了。”晓霞回忆说,“那年,我与一个男孩谈起了恋爱。我们两个很好,可是男孩说他母亲好像不很同意。交往了一段时间后,男孩要我去了他们家里,好争取他们家里同意这件事。没想到,自从我去了他们家后,男孩的母亲就对我母亲说,是不是给我去检查检查,看看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当然,我和那个男孩被拆散了。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在我们这里,人们根本还不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一提脑子有毛病就会想到精神病。这要是传出去还了得?于是,妈妈就赶紧给我找了一个男人结婚了。尽管我不同意,可是,我没有力量和家里,和我们这个地方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抗争,我只能屈从。婚后,由于婚事急迫,一时没有房子,就住在我妈妈这里。我妈妈过去对我干涉惯了,婚后,还是过多地干涉我们小家庭的生活。结果,闹出了很多不愉快。丈夫受不了,一年多以后,我们离婚了。我们生了一个儿子,判给了他父亲。这段婚姻经历又深深地刺伤了我。您可以想象我的心情该有多么坏。这样一来,妈妈更认为我精神有毛病了。于是,就想出了许多办法,终于把我骗进了精神病院。医生诊断认为我没有什么大问题,本来不想接受我住院,是在妈妈的要求下才收我住院治疗的。这样一来在周围人的眼里,我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
“那么,你自己感觉心态如何呢?”
“我有一个心结,就是总感觉自己事事不顺利,心情很压抑,缺少快乐,自我封闭,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我总想出去,走出这个家门,去交往,去旅游,去做点事。可是妈妈总是说我有病,出不去。弄得我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出去的能力。自从单位让我休息之后,我就整天在家里。父亲说让我陪陪母亲,我不敢拒绝。一个人在自己的小屋子,无所事事,一点意思也没有。我想,要不把孩子接过来,不知道这样行不行?要不再找个老公,也不知行不行?您说呢?”
沟通至此,我心中为晓霞只想喊冤——她哪里有一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我们的沟通是为了两个目的:一是搜集信息,二是进行诊断——诊断她是否具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上面的会话过程基本是实录的。现在我们看到:她思维是那么正常,连贯而富于逻辑,对问题的回答十分切题,她有正常的情感体验,他有正常的生活活动,她有主动交往的需要,她关在家里完全是外力的作用,她没有脱离现实的幻觉和妄想;她有正常的自知力,能够清楚地觉察自己内心的痛苦体验,并且主动拨通电话求助求治。她身上哪有一点精神分裂症的影子?
我把上面的意思说给她,明确地告诉她:“你不是精神分裂症,你是一个正常的人,只是心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你蒙冤了!”
晓霞兴奋地哭了。电话里久久地寂静无声。
她平静下来之后说:“谢谢您,又给了我希望,谢谢马老师!”她又看到了自己面前的生活有一片阳光。我表示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和她的母亲沟通,来帮她早日摘掉精神病人的帽子。
“但是,关键还是靠你自己。”我说,“精神病是一顶别人让你蒙冤的帽子,但你心理上确实陷入了困境。单就你的心理问题说,母亲对你的过分管束干涉,恋爱和婚姻的打击,这是你陷入现在心灵痛苦的外因,但是,不能不看到,你个人性格上的懦弱依赖,缺乏独立果敢精神,是你陷入心理困境的内因。因此,马老师建议你:第一,努力重塑自己的性格。让自己多一些独立,少一些依赖,多一些果敢,少一些懦弱。第二,你应该尽快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走出屋子,走出家门,去做一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管事情苦不苦,不管工钱多不多,只要能劳动起来,你就会重新走进正常的生活。总是一个人呆在小屋子,就是心理非常健康的人,也会呆出病来。前一点可以慢慢来,后一点应及早拿出行动。你有信心开始行动吗?”
“有!您放心,我一定会早日走出屋子,去做一件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能!”晓霞对自己是那样地充满希望。
不记得过了多久,晓霞又一次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马老师,我终于走出了屋子,给人家打工。虽然有点累,但心里轻松了许多,我身边的人开始知道了我当初是冤枉的了,不再把我当精神病了,我感到好痛快,好豁亮。谢谢您,我会继续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
放下电话,我久久地心绪难平:晓霞只是心理出现一些障碍的人,她为什么竟然被三次送进精神病院?她为什么被戴上了一顶精神病的帽子?难道可以仅仅归因于她那没有文化的妈妈一个人?我们的心理卫生工作者以及我们整个社会该有怎样的反思和行动啊!更让人心情沉重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蒙冤被戴上精神病帽子的人并非绝无仅有啊!
梦,一个并不神秘的王国梦是欲望的满足30多岁的刘先生一表人才,而且内秀,文章写的漂亮。但是,他经常做一个几乎同样的梦: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振振有词,说得痛快淋漓,说得众人心悦诚服。原来,刘先生有一个最大的弱项,就是不善言谈,在公众场合常常近于口吃。于是,越发很少说话。刘先生说:我何尝不想口若悬河?可是我只有在梦中才找到了那种口若悬河的痛快!
人为什么要做梦?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欲望,满足那些不能获得现实满足的很多很多的欲望。
有人这样说梦:例如有一种梦,只要我高兴就能将它唤起,好像做实验一样。如果我晚上吃了鱼、橄榄、或其他一些太咸的食物,夜间我就会有因口渴而梦见我正在开怀畅饮,那味道就似久渴后喝甘泉一般。口渴引起喝水的欲望,而梦则实现了我的欲望。如果我能通过梦见我在饮水来解渴,那么我就不必醒来去解渴。
这是一位早已作古的老人,一位叫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学的先驱,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讲述的关于一个梦中喝水的故事。由此,他推而论之:梦可以被看作是欲望的实现,梦的动机力量无一例外是欲望求得满足。
做梦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欲望的满足。这很容易理解。比如,刘先生这样为了满足强烈的交流的欲望而编织的梦,比如,我们羞于告人的各种各样的性梦,再比如,孩子们的梦,你答应孩子周末去公园看他最喜欢的熊猫,孩子往往就在梦中提前去了公园,看到了熊猫……有人这样概括:我们所以渴望睡眠,因为睡眠中有梦,梦,可以为我们提供渴望得到的东西。难怪匈牙利民谚云:鹅梦见什么?玉米。又有犹太谚语说:鸡梦见什么?小米。看来,动物如果有梦,也该是为了欲望的满足。
梦中实现的欲望来自哪里?其一,它可能在白天就已经被唤起并被承认,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得到满足,于是,这个得到承认但未能满足的欲望便被留到睡梦中了。其二,它可能在白天便已产生却被排斥和压抑,于是,这个不能在现实中满足的欲望也被留到睡梦中了。其三,它可能与白天的生活没有联系,仅仅是头脑中被压抑的潜在欲望,到了睡梦中才活跃起来。其四,它可能仅仅是晚上睡眠中机体自身产生的某种欲望,而在睡梦中表现出来。这些来源,往往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
不管你是高尚的人,还是卑微的人,我们的心灵的深层,都收藏了太多太多愿意或能够说出口的和不愿或不能说出口欲望。这些几乎无穷无尽地欲望中,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即时满足或者根本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未能或不能获得满足的欲望,却可以在梦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原来,梦就是这样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维护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看来,我们的心灵不能没有梦。
让人痛苦焦虑的梦但是,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往往并不愉快,而是痛苦和焦虑。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诉说自己做了这样一个梦:我唯一的一个女儿犯了大错,说不清什么大错,晚上一家人把女儿围在中间,轮番说教,女儿低头垂泪。朦朦胧胧中我先是对女儿大声吼叫,随后又猛然把女儿抱在怀里,我们母女哭作一团。忽然,女儿变成了不知怎样一个人,长出了翅膀,从怀中飞走了,不见了……直到我在痛哭中惊醒……老太太说最近经常做这样的梦,虽然多数时候不是从梦中惊醒,却也很痛苦。
我推测说老太一定有什么亲人远离。老太很是惊讶,承认是自己不同意女儿的亲事,女儿赌气跟男友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了,说最近回来却总也不见人影。老太说,我中年得女,我所以阻拦不也是为了她好吗?谁想这样的梦总来缠我?
这样痛苦和焦虑的梦还是为了欲望的满足吗?答案是,尽管这样的梦没有给人带来愉快的体验,仍然是欲望的满足。这位老太的梦就满足了这样三个欲望,一是她思念女儿,梦中就见到了女儿;二是她有所自责,梦就使自己对女儿的阻挠进行了自我惩罚;三是她还想逃避责任,梦又使她有机会把责任投射到了女儿身上。
既然满足了欲望,为什么还体验到痛苦?这是因为梦的内容与梦的情感往往并不一致。梦中不愉快的内容虽然已经转化为欲望的满足,但其中的不愉快的情感则无所改变。于是,人还是体验一种痛苦和焦虑。老太太的梦便是如此。
有的时候,欲望的满足不能带来快感,是因为梦者对自己的欲望的态度是很特别的,比如本我中潜在的与道德规范相违背的某些欲望。人对此讳莫如深,鄙视这些欲望,并且审查这些欲望,不愿意自己有这些欲望。于是,在梦中借助象征等作用这些欲望被伪装了。于是,欲望的满足不能给人带来愉快,而是恰恰相反会使人不愉快。
还有的时候,我们体验为焦虑痛苦的梦,似乎并未满足什么欲望,我们反而被惊醒了。这还是欲望的满足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梦的过程总是从为了一个潜意识欲望的满足开始,但是,或者因为被压抑的欲望未能通过自我和超我的审查作用,或者因为这个想要得到满足的欲望过于强烈,使睡眠不能继续下去,梦马上会被打断而醒来。这样,表面看来并非欲望的满足,实质上梦的动机力量还是为了欲望的满足。
产生焦虑的体验过程也是一个欲望的满足。一位就要退休的干部,近来总是梦到自己被赶下了主席台。这使他内心深处的面对将要退休的焦虑心态,在梦中得以宣泄,也是满足了一种欲望。
伪装:梦的显意与隐意这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教师的梦:昨天,睡梦中我遇到了我的一个同乡好友,朦胧中似乎是在村外的一个地方。奇怪的是那个好友很小很小,低头才能看见。更让人困惑的是,好友说他很羡慕教师工作,已经转行来本镇的中学任教,并且说接的就是我原来的那个班。而且,好友还给我带来好多礼物。于是,我们就谈,也不知谈了些什么,转眼,好友又不见了……老教师在市重点中学是位资深教师,闻名遐迩,建树颇多,却不屑仕途。我请他进行自由联想。他联想到:我和好友从童年就在一起,一直非常要好,是村上公认的两个有才气有出息的男孩。少年时代两人经常在夏日的夜晚到村外的一个安静的地方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后来,我毕业开始了教书生涯,多年前曾经在家乡中学任教。而好友毕业后在一个机关,慢慢地当上了这个机关最大的官。前不久,一个人在外地的当年好友,忽然因事给我打来电话,自然聊起了往事,聊起了当年的好友,其中便有梦中的好友。我似乎调侃地说:那几位现在都官运亨通,就我一个平民百姓了。言下之意是自己并不在乎当官。另外,最近听说关于好友的两个信息,一是好友公费“考察”去了好些地方,二是过年的日子里,给好友送礼的络绎不绝。
现在,老教师的梦已经很好解释了。他虽然不屑仕途,但对好友及大官小官的种种优越的境遇还是隐隐地有点嫉妒甚或不满。对自己的心灵的最好的维护就是找到一种感觉:你不如我。可现实中尽管自己建树颇多,终不如好友为官的境遇优越。现实中满足不了的欲望,只好在梦中去满足了:你看,到头来还是不如我。这就是梦中好友转行来当教师这个显意背后的隐意。老教师很开明,很有悟性,他比较顺利地读懂了自己的梦。
梦中欲望的满足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公开地表现了欲望的满足,一类是欲望的满足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了伪装。因为后一种情况,就有了梦的显意与隐意。我们把梦中实际清晰地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叫做梦的显意,把它背后所隐藏只有通过做梦者的联想才能得到的东西叫做梦的隐意。除了老教师的梦,很多的梦都在显意背后藏有隐意。比如让人体验到焦虑的跌落梦。女性做这种显意为跌落的梦几乎总是以此来象征屈从于情欲的诱惑,就是说,梦的显意背后是欲望得到了一种象征的满足。其中的心理渊源不难理解。几乎每个孩子在幼年时都曾有过跌落的经历。跌落的结果自然是被抱起来抚慰,如果夜间从小床上跌落,母亲就会温情地把孩子抱到床上去。我们的梦,常常就是这样来自童年的记忆或叫做“情结”。
关于梦的显意与隐意的关系,与其说显意是隐意的伪装,不如说是隐意的代表,是隐意的蜕变和具体的意象。就是说,我们的一个思想在梦中总是蜕变为一种形象。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本来是从感觉到思维的。但在梦中正好相反,梦是一种逆向的方式,从思想开始,一直退回到鲜明的感觉。这种一个思想观念退回到它所由产生的感觉形象的心理现象,叫做回归作用。由于回归作用,体现为思想观念的梦的隐意,在梦中总是以形象的感觉的显意表现出来。由于这个转换过程中的象征、伪装、凝缩、移植、润饰、审查等作用,我们往往不能直接通过梦的显意来发现梦的隐意了。所以,我们要借助自由联想来解析梦。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借助自由联想来探究自己的梦。问题是我们的自由联想虽然源源不断,但我们并不愿意完全承认它们,而是对它们有所批判和选择。我们这种似乎无意的选择,干扰了自由联想的结果。我们所做的这种批判选择无意之中已经具有了另外的一个动机,我们在告诫自己:这个想法太令人难堪了,我不能承认更不能告诉别人!于是,我们难于看清梦的真面目了。如果我们能够如前面那位老教师那样开明而悟性地面对自己的梦,对自己的自由联想少一些批判和选择,也许我们会比较容易地读懂自己的梦。
梦是睡眠的守护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翁在电话中曾经诉苦:人老了,爱做梦,为此彻夜难眠,苦不堪言。心理咨询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诉说。其实,这主要是自己心理暗示的结果。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梦是大脑皮层活动的一种内容和方式,是暂时神经联系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活跃与改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研究发现做梦多出现在深睡阶段。这意味着做梦正是睡得好的时候。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人人都做梦。一般人睡醒后,立即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种刺激信息的作用,所以把梦境忘了。有的时候,人直接从梦境中醒来,或者梦境引起的情绪体验很强烈,对梦境就记忆犹新。因此,即使是常说从来无梦的人,如果注意自我观察,也会发现经常做梦。
再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看,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欲望的满足,排除了干扰睡眠的心理刺激,让人得以做梦与安睡两不误。如果没有梦,那么大大小小的欲望就会让我们无法安睡了。即使我们有时在梦中感到不安和焦虑,也一样可以让做梦和睡眠两不误。我们在睡眠中会自我安慰说“这不过是个梦”,然后继续酣睡不醒。因此,如果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这样说,梦是睡眠的守护人,保护我们的睡眠不受到刺激的干扰。
这个守护人只有在它感到力量不能单独抵抗干扰或其他危险的时候,才不得不唤醒梦者。正如值夜的人本来是保护人的睡眠的,但发现危险严重,就不得不叫醒熟睡中的人们了。即使因为梦醒使夜间睡眠中断好几次,做梦和睡眠仍然可以和谐共处。这正如我们都知道的,正在哺乳的母亲,夜间睡眠欲望的满足与对婴儿保持一定注意,二者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就是这样,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片刻后又可以立即入睡。这就像一个人在睡眠中赶走一只苍蝇一样,是一种基本不影响睡眠的特定的觉醒状态。所以,我们也不必为梦中醒来而忧虑。
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几乎是不由自主地要解释自己的梦:为什么做这样的梦呢?我们对自己的梦,如果少一些批判和阻抑,就会多一些认识和把握,从而,我们的心灵也就会少一些负担和压力,多一些愉悦和健康。
走出病态迷宫扔掉“失眠”这个标签又是一个周六的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铃声响过,传来一位男子的声音:“马老师,我想心理咨询,我今年三十几岁,我得了一篇文章中说的神经症……”
常常有一些求询的朋友开口就说自己得了什么什么病,于是我说:“还是先不给自己定性,请讲讲具体情况好吗?”
“我睡不好觉,总失眠,失眠时总是胡思乱想,什么都想。医生开了药,我就吃。白天没有精神,总想睡觉,还有时候神情恍惚……这病有十来年了,越治越重,越来药量越大。现在我每天要吃五六种药才能入睡。”他介绍说。
“如果不吃药情况怎样呢?”
“不吃药不行,睡不着觉,就着急,就在床上滚。”
“一点也不睡吗?”
“也就睡两三个小时。”
“怎么知道只睡这么长时间?”
他几经叙说也没有说出具体可靠的证据,只是模模糊糊地一种感觉。于是我转而问他:“可以讲讲你白天工作的情形吗?”
“我们家里开了一片鱼塘,养鱼,没什么事,不是很忙累的活。”他说。
我又初步了解了他的家庭的相关情况之后,虽然我猜想他还会有一些情况没有讲出来,也可以初步判断他的问题主要是睡眠障碍,由此带来一些连带的其它的身心障碍,不是什么神经症。因此应从调节睡眠入手。于是我分析说:“首先我想告诉你,靠吃药也许可以让人睡觉,但一般说靠吃药是不能治好失眠的。你吃了十来年的要命越吃越重,就是最好的例证。所谓失眠常常是自己夸大了主观感觉,觉得没睡好觉第二天就没精神。心理学上有个‘主观失眠’的说法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当人一旦用药时,就容易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我是失眠的人,要靠吃药才能入睡。结果哪天不吃药躺在床上心理就会这样想:我今天会睡不着觉。于是呢,就果真睡不着觉了。其实,通常情况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使人能够保证起码的睡眠,闹失眠的人,常常是把不睡的时间的感觉夸大了。所以,除了特殊的暂时需要外,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失眠。以你的情况说,十多年前你正是二十几岁,因为某些偶然原因而有几天睡不好觉是自然而正常的。可是你一旦用药,在给自己贴了一个‘失眠者’的标签。于是,你就真成了失眠者了。人常常是先给自己贴一个‘失眠’的标签之后才失眠的。失眠这东西就是这样,你越在乎它,它越吓唬你;如果你不在乎它了,它反倒就自觉没趣缩回去了。你领会这个意思吗?”
“您是说首先是认识上要调节好了,不要总想自己是失眠的人。”
“对,你领会的很好。”我说。随后我又介绍了两个实用方法:一是充实活动。他主要活动是看管鱼塘,应该说活动是比较闲暇单调的。应该增加日常的活动内容,特别是增加一些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把一天的活动排的满满的,让自己有做不完的事。这样一来转移了自己对失眠的注意,二来调节了神经活动,从而有助于睡眠。
二是欲擒故纵。失眠的人常常这样:一到睡眠时间就硬性地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入睡,心里总想着怎么才能睡着,唯恐睡不好。只要你这样想,灵得很,你准睡不着。如果转念一想:睡好睡不好,无所谓,由它去。困就睡,不困就随便做点事什么的。躺在床上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随便翻点书什么的,只是别看小说一类故事性强的书。反正睡好睡不好不碍什么事。结果呢?入睡反倒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总想怎样才能入睡,实际是刺激了大脑,而把这念头扔掉,欲擒故纵随它去,大脑反而平静了。于是人无意之间就进入了梦乡。
最后我说:“别急,相信自己肯定会每晚都能进入幸福的梦乡。能睡个好觉了,身上的病也就好了,你也就精神十足地开始每一天的生活了。”
电话里他满有信心地说:“谢谢您,我知道怎样做了。”
放下电话,我想到最近一些读者咨询有关失眠的问题,顺便提醒朋友们,对于失眠以及其其他心理障碍的调节方法,需要用心领悟并一定要做到位,不能过分依赖药物和他人。如此,才能自己救自己,更好地为自己造福。
又是一个失眠的话题我的《扔掉“失眠”这个标签》一文刊发后,不少读者朋友来电来信来访咨询有关问题。这里,综合读者的问题,再来谈谈失眠,希望对更多的朋友有所帮助。
——失眠就是失眠症吗?
有时候,我们躺在床上,或想着各种各样的心事,或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或忍受着某种躯体疾病的痛苦及精神疾病造成的情绪异常,或受到环境和条件的不良影响,这些都可能妨碍他的睡眠。这些失眠都是正常的失眠,不应划归为失眠症。因为这些失眠都“事出有因”,有的属于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有的由于内在或外在的客观原因而导致。由此可见,很多自诉失眠症或被医生诊断为失眠症的人,并非患有失眠症。就是说,人都有偶尔睡不着觉的时候,这很正常,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失眠”的标签。
——失眠症是怎样诱发的?
相当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都是由于心理暗示诱发的。失眠症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自我暗示患有失眠症,或者医生暗示(诊断)他患有失眠症,那么这种暗示的延续和强化,就可能使他真正患上失眠症。失眠症的最大特点是主观虚构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失眠症的定义中有这样的话:“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对失眠存在恐怖或忧虑心理者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症状持续存在”。这里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就是对睡眠状况的一种消极的主观评价;“对失眠存在恐惧或忧虑心理”,则是一种消极的主观体验——由不良暗示或不良预测引起的消极不良体验。这些都说明,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人对于睡眠的过于关注,对于睡眠质量的过高要求和对于失眠后果的恶性估计。他们由于担心睡不着和睡不好而形成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影响了迅速入睡或睡眠不深;这种不满意的睡眠状况又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又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失眠症形成的过程和失眠症患者的真实写照。
——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真的没有满足需要吗?
有的人虽然睡着了,却总是觉得全然未睡,有的竟说几个月甚至几年来一直未睡觉。一位求询者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还在工作,身体也没什么毛病。可他却说自己每天夜里只睡两三个小时。咨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最近老人晚上10点多睡下,早上5点左右醒来,即使打紧一点也有6个小时的睡眠。可老人却说自己失眠。显然,他的实际睡眠状况比他的自我估计要好得多。科学已经证明,一个人的精力能够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他的睡眠需要肯定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他们的所谓失眠多是主观失眠。
——什么是主观失眠?
失眠的人常常夸大自己失眠的严重程度,实际上真正的睡眠时间一般远远多于自己诉说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失眠症患者的生理功能几乎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专家在医院里收治了一些自诉“彻夜不限”的严重失眠症患者。晚上10点,让这些失眠症患者上床睡觉,然后每隔30分钟呼唤一次患者的名字,如果呼唤一次患者没有回答,便继续呼唤,直到患者回答为止。这种观察实验一直到第二天清晨7点。从他们开始呼唤到患者回答之间的呼唤次数上,测定出患者睡眠的深度。如果呼唤1次,患者就能够立即回答,就证明患者处在清醒状态或浅睡状态;如果连续呼唤5次患者才能勉强回答时,就证明患者处在深睡状态。在被观察实验的失眠症患者中,只有一例存在失眠问题,其他十几名患者的睡眠曲线都几乎与正常人毫无差异,他们都已经得到了充足的睡眠。后来,学者们又利用脑电图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态作进一步的测定。他们根据睡眠时脑电图的大脑波形,分别测出了似睡非睡、浅度、深睡、最深睡等各种睡眠状态,将失眠症患者与正常人在一夜中的大脑波形进行比较,同样证明除了极少数失眠症患者入睡不好之外,其他患者的睡眠状况都几乎与正常人毫无差异。
为什么出现主观失眠呢?这是因为,人在入睡前的清醒阶段对自己的意识活动有所记忆,加之失眠症患者在睡不着时又感到非常痛苦,记忆就更深,也就感到未眠这段时间特别长。在睡着之后,人处在无意识状态,因此就感到睡眠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一瞬。这样,患者就感到整个整夜似乎都没有睡着。
——真正的失眠对人有多大危害?
不少人错误地夸大失眠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他们诉说不能胜任工作、疲劳、记忆力衰退等,甚至认为自己的身体会因此垮掉,学习学不好,工作干不了,前途要完蛋。其实,这是杞人忧天,都是自己主观臆造出来的。即使是真的一夜没睡,对第二天人的身心活动也基本没有多大影响。这是心理学的实验证实了的。至于说长期没有睡觉却又正常生活的人,事实上还是主观失眠,是自己吓唬自己。睡眠和吃饭一样,人的机体几乎是本能地有一种自我调节机能。你上顿饭没吃好,下一顿肯定吃得香。睡眠也一样,你昨天欠了账,今天它就要你还。所以,那种感觉失眠对自己的身心大有危害的想法,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失眠者多梦有害吗?
梦是大脑皮层活动的一种内容和方式,是暂时神经联系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活跃与改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而且,研究发现做梦多出现在深睡阶段。这意味着做梦正是睡得好的时候。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人人都做梦。一般人睡醒后,立即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种刺激信息的作用,所以把梦境忘了。有的时候,人直接从梦境中醒来,对梦境就记忆犹新。因此,即使是常说从来无梦的人,如果注意自我观察,也会发现经常做梦。失眠症患者对睡眠情况特别关注,醒来就思前想后,所以就感到做梦特别多。为了把做梦当成未能熟睡的凭据,便更是常说多梦。
——药物可以治好失眠症吗?
安眠药确实能够帮助睡眠,但单靠安眠药不能治好失眠症,往往还会产生副作用。失眠症患者往往产生一种错觉,认定自己是个真正的失眠者,必须服用安眠药方能维持睡眠,从而形成对安眠药的依赖。这就是安眠药的“副作用”。所以,当一个失眠症患者暂时不能解除对失眠的忧虑从而保证必要的睡眠质量时,可以服用安眠药以改善睡眠。但这只是暂时的辅助措施,不可依赖安眠药。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求询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说,已经吃了多年的安眠药,也没有治好失眠。所以,我一再强调,要治好失眠症,应该靠心理调节。
——怎样治好失眠症?
一位朋友说:我已经10多年离不开安眠药,一天不服就入睡困难。有一天,我照例将开水和安眠药准备好,放在床头,正准备服用后上床睡觉时,忽然想起一件事该办,我便先忙着去办那件事。办好了,以为服了安眠药便上床睡觉。结果呢?很快入睡了,并且整个晚上都睡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的大脑皮层贮存了这样的信息:安眠药已经备好,不用担心不能入睡。这就是说,他没有“失眠”的心理负担。这样一来,他没有服用安眠药,照样可以很顺利入睡,并且睡得很好。他又说:这一情况对我启发很大。我于是在第二天上床睡觉前,准备好开水和安眠药,放在床头,但不服用,上床睡觉。结果如何呢?我果然又很快入睡,并且睡得很好。以后,我每天晚上都照此办理,结果是每天晚上都顺利人睡,而且睡得很好。这又是为什么会呢?因为他的大脑皮层贮存了这样的信息:安眠药已经备好,就在床头,伸手可及,随时可以服用。因此他不担心不能入睡,没有心理负担。所以他顺利入睡,而且睡得很好。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渐渐地感到,没有安眠药,他完全可以顺利入睡,并且睡得很好。从此,他彻底摆脱了安眠药,也彻底摆脱了“失眠”的困扰。
失眠的朋友自然不妨照此办理,但我们应看到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根本启示是:对睡眠越是不关注,不担心,没负担,没压力,顺其自然,心理放松,往往就睡得越好。所以最根本的对策是:不要过于关注失眠。
人们在睡眠上的差异很大,不仅不同的人有差异,就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也有差异。人们对于自己的睡眠状况,应该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放松心态,哪一天入睡快一些,哪一天入睡慢一些:哪一天睡的时间长一些,哪一天睡的时间短一些;哪一天感觉做了梦,哪一天感觉没做梦,如此等等,都不必太关注。这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失眠症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留也留不住的“客人”了——它会知趣地悄然告退。
跳出自我恐惧的深渊敬爱的马老师:你好!本来,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小学我的成绩一直都特别好,不止在班里,在全校都是第一。慈祥的老师从来没有跟我大声说话,人缘也极好。我无忧无虑地成长着,几乎不知道什么是挫折。
后来我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那里人才济济,我当然也就不怎么起眼了。我们的班主任是那种自以为是很嚣张的老师。不知是她看我不顺眼,还是怎么搞的,经常当众训斥我。这对一个被老师宠惯了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由于心灵上难以拉近距离,所以我就对她产生了恐惧和敌意,以至于每到上了她的课,我读书的声音都会发颤,更严重的是也传染到了其他几门功课。我也曾想改掉这个坏毛病,但越不想让它打颤,它就越颤的厉害,就越害怕,就越改不掉。从此,我就不再自信,心里也不再明亮,总有几块乌云,赶也赶不走。因为我总觉得和别人不一样,非常敏感,也非常自卑,所以人缘也坏透了,没什么朋友,很孤独,成绩也随之下降,人也慢慢消沉下去。到了初三下半学期,我总是胡思乱想,自己吓唬自己。一次有个同学借了我二两饭票,我跟她要了。我就想,她肯定会说:小气鬼,二两饭票也要,还做朋友呢,明儿告诉同学们谁也别和她做朋友了。还有一次,一位重点高中校长来我校做报告,说了一句自谦话,我“嗯”了一声,他正好往我那里看。我就想,这回让人家记住你了,到高中后就不好过了,你的前程就完了,越想越怕。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例如,男老师走到我桌前,我会突然想:我会不会站起来吻老师一下,那同学们会怎么看我呢?又例如,我会不会突然唾别人一口呢?甚至到了家里,切菜的时候,妈妈在我身边,我就会想我会不会一刀砍过去杀了妈妈?啊!多可怕呀!明明知道就算把我自己杀了,也不会作出那些事来,可是一想到那情景,我还是会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心慌意乱什么事也做不好……如今,我已经不再上学,工作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我始终做不好。在别人面前,我总是怕突然想出点什么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事,更怕别人看出我的不安,见到别人总是想要逃。而且做出一点违犯常规的事或犯一点错误,我就会想,我是不是神经不正常了!总是越想越害怕,心里越说不要想了,不要想了,就越想……有时候还想,我怎么会有这么可怕可耻的想法,充满自责感。每一天都在自我恐慌的漩涡中度过,我每天都在用脆弱的理智来维持我可怜的神经,我怕有一天,我会走火入魔……马老师,请问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请您快点把我从痛苦的深渊中拉出来!
一个求助的女孩肖惠肖惠女孩:你好!马老师理解你的痛苦,但是,正如你自己所说,你的痛苦是自己吓唬自己造成的。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是你的人格特征所至。你的小学生活既是你的幸运,也是你的不幸。幸运的是你因“第一”深得老师的宠爱,不幸的是你因“第一”被老师宠惯了,不能面对不再受宠的日子。就是说,小学漫长的经历,让你形成明显的完美主义人格,自我期望太高,自尊心太重,对自我形象过于敏感。人总是对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看法,这就是自我意识。而青少年对自己的认识不是很准确客观的。要么是夸大了自己,这叫自我膨胀,要么是小瞧了自己,这叫自我萎缩。小学的经历,让你逐渐形成了膨胀的自我意识。你以为你是第一,大家得每时每刻把笑脸送给你。于是,你习惯了面对笑脸和掌声,受不了“不再起眼”的平凡和寂寞,受不了大家不再对你“众星捧月”,受不了一丁点批评,甚至受不了普通学生的待遇。于是,你心理失衡了,你由自我膨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了自我萎缩,陷入了自卑的痛苦之中。
你说的初中那位老师的种种不好,至多不过是曾经当众批评你,你说的人缘坏透了,不过是大家那你当一个普通同学。这不是一个学生很平常的生活吗?就是说,师生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对你不好,你的自卑是一种自作多情,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作用。所谓投射作用就是凭主想法推及外界事实,把自己心理上的一些东西投射到了别人身上。你感到失宠,就对自己不满意,讨厌自己。这种想法情不自禁地就投射到了别人身上,认定别人肯定不满意自己,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于是,你就感到老师很不好,同学也不愿作你的朋友。于是,你就不会脸上挂着自然的微笑和别人交往了。人际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有很强的互动性。互动的结果呢?老师也许真的感觉你有“不顺眼”,同学真的不敢或不愿和你交往了。于是,你就更是恐惧害怕,于是,你心中乌云难消。而且由于泛化,这样的心态扩散到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导致了强烈的心理压力。
至于你后来的脑子里的种种“胡思乱想”,属于强迫症状的表现。一是强迫观念。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在大脑中呈现某种想法、某件事、某句话等。你担心同学会不做你的朋友,担心高中的校长会让你不好过,就是强迫观念的表现。二是强迫意向。具体表现为内在驱使、内在冲动。这种内在驱使和冲动常常是伤害性的或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如想杀妻、灭子、捣毁家用电器,或在公共场合吻陌生女孩脸蛋等。你想到会不会吻男老师,会不会唾别人,会不会杀了妈妈,都是强迫意向的表现。它仅是一种意向而已,不会真正付诸行为。请你放心。再说,人都有胡思乱想的时候,绝非你一个人如此。
你怎样才能跳出痛苦的深渊?
最关键的办法是学会用一颗平常心接纳自己。怎样叫接纳?比如小孩子学走路摔倒了,妈妈不是责备,而是心态平和地叫孩子再来。这时孩子感觉得到了鼓励,他会继续学走路,而且更有勇气。这就是妈妈对孩子的接纳。接纳自己,就是无条件地无批判地接受自己的现状,用心灵爱自己。这就需要对把自己看成平常人,多些平常心,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只要你有了平常心,你就会领悟到,人生在世怎能总是第一?刚刚工作怎能样样精通?况且与我同龄的女孩可能还离不开妈妈,而我已经走向社会,已经自食其力,不是很了不起吗?就是胡思乱想,别人也会这样,怕什么?于是,你就会感到天还是那样蓝,地还是那样宽,自己还是一个好女孩。这样,有了对自己的爱,你的心就不再混乱,脑子就清醒了,做起事情来就开心轻松了许多,就会有了自己的节拍。生命的节拍本来就是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就像破土的种子,那么强大,那么顽强。接纳自己,才会萌生源于心灵深处的力量,这个力量不是来自外部的强迫,而是使自己更好更完善的内在动力。由此,你心中的乌云也就随风飘散,就会看到你的生活中一直有晴朗的阳光。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领悟上面的意思,你不妨写成功日记,就是记录下你认知调整的每一点收获。
至于强迫症状,人们生活中难免多多少少会有胡思乱想的时候,不要怕,你可以从两方面对付它。一方面是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刻意采取什么办法来克服,不刻意地去对抗它。好比一个跳动的皮球,让它静下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管它。人的心理活动常常也是这样,有时候,你越是刻意压抑,它就越来和你对抗。所以,一切顺其自然,心里爱想什么想什么,你该干什么干什么,那些“胡思乱想”反而会自行消失。一方面是采取措施。可以采取震惊法。比如,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站起来,弄出一个强烈的声响或做一个强烈动作,并大声说“停!”。多次做到后,可以不用声响和动作,只用“停”的命令,并依次降低声音,如改用正常声音、微弱声音直至仅在内心说“停”,来驱除强迫观念等强迫症状。还可以用替代法。比如,胡思乱想时,立即去做需要高度注意力的活动,从而使强迫症状自行消失。你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不过,关键的还是前面说过的用一颗平常心来接纳自己。从来信看出,你是一个很有悟性的女孩。相信你对我们的沟通能有很好的领悟,并积极地自我救助。期待着你的好消息。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十三
反复关门好痛苦马老师:您好!我感觉现在的状态不太正常,请您帮助。情况是这样的。这段时间我工作有了一点成绩,很忙,收入也跟这个工作量成正比。可以说,我的工作和收入都是不错的,我比较满意现在这份工作。但是,这份工作给我很大的压力,很多时候,我有一种不胜重负的感觉。我总是担心,担心工作失误,担心同事会眼红我工作上的成绩,等等。久而久之,我现在变得丢三拉四,上班时明明锁好门了,下了楼还是忍不住重新回去看一眼才敢安心上班去,电脑明明关了,过一会还是要检查一下,有时候要反复好几次……这让我感觉得很痛苦。我这是怎么啦?我该怎么办?
一名痛苦的年轻人张强张强朋友:你好!让你痛苦的不正常状态属于强迫症状,是强迫症的初期表现,不用怕。
你先了解一下强迫症。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情绪、意向和行为,虽然自己力图克制,却又无力摆脱,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和强烈的焦虑。强迫症主要症状表现为:①强迫观念。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在大脑中呈现某种想法、某件事、某句话等。它包括强迫怀疑,如,是否关好水龙头,是否在考试时漏答了题目,是否系好了裤带等;还包括强迫思考,如,常一个人穷思竭虑:天为什么是蓝的,l加1为什么等于2,人为什么只长两只眼;对立观念,如,老师喊“立正”,他想到“稍息”。②强迫表象。这是一种盘踞在患者脑海里的逼真的详细的又常常是恐惧的景象,如意外事故的情景。③强迫意向。患者感到有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作用,有好像马上就要行动起来的冲动感,如患者总想能触摸某个物件或身体的某部分,也有的总l、2、3地数数。④强迫行为。患者不由自主地反反复复地做相同的动作,以至一直到十分刻板的地步,如反反复复看门是否锁好,反反复复看信是否封好,反反复复数路灯的个数等。总之,强迫症状不外是存在于脑子里的和表现在行为中的症状,前者叫做强迫观念,后者叫做强迫行为,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现在你已经知道你的情况属于强迫行为。
人为什么会出现强迫症状呢?一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包括教育方式不当和父母自身性格的熏染。父母管教过分严格、苛刻要求,束缚自由意志的发育,造成做事过分拘谨和小心。此外,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家庭成员自身有强迫性人格障碍,都会对下一代产生影响。二是性格特征的影响。大多过于追求完美,过于严谨刻板。三是精神创伤的影响。当然,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彼此联系而起作用。
那么,你为什么出现强迫行为呢?可能也有家庭教育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你有明显的完美主义人格,你是个做事严谨,追求完美的人。按说这是好事,但还有问题的另一面。人的发展不是无限的,盲目的完美主义,盲目的过高期望,容易为了维护自己的完美而整天担惊受怕。你的“压力”,你的“不堪重负”,你的“担心”。便是这样的心态。于是,你便想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完美,于是,强迫症状出现了。此外,还有一个你自己也未必清楚意识到的深层的原因,强迫症状往往是某种内心冲突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正常的性满足受到挫折会引起神经症。这是有道理的。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你很可能存在某种性方面的困扰,比如性冲动、性幻想、手淫、恋爱等等有关性方面的困扰,你一面寻求着性欲望的满足,一面又在排斥和制止这种欲望。正是由于这种冲突是潜意识中的活动,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所以才表现为某种强迫症状。
怎样消除强迫症状呢?领悟了上面的意思,你也就找到了办法。
首先是认知调节。一是丢掉完美主义。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会有不足,有不如意,成功总是相对的,不可能永恒,只要努力了就足以自慰,心理上就已是成功。比如面对工作,就该来点平常心,拿得起,放得下,洒脱些,豪爽些。当你的完美主义人格得到了改进的时候,你就坦然接受了自己,也就不再担惊受怕,当你的心安宁下来的时候,你的症状也就化解了。二是坦然面对自己的性困扰。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几乎每一个出现强迫症的人都试图隐瞒自己的某一部分思想,把它压抑到了潜意识中。所以症状才形成,才挥之不去。只要潜意识的东西上升为意识的,症候就会消失。如果你能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所有性困扰,不辩驳,不回避,也许自己就会看清自己的心结所在。而一旦看清的时候,症状就会消失了。
再有是行为调节。一是反应阻止法。比如当你将要出现关门的强迫行为时,坚定地阻止这一行为。多次强化,会使强迫行为消失。二是行为替代法。比如反复关门的意念刚出现时,赶紧去做一件紧张急迫的或是充满兴趣的事情,使注意力转移,抑制强迫行为。三是逆转意图法。如果上述方法不管用,可以来个“反其道而行之”,不是阻止行为,而是尽力地重复这个行为,直到你自己对此也厌恶透了,也不去做了。四是拉弹橡皮圈法。①在手腕上套上橡皮圈;②强迫行为将要出现时就开始拉弹橡皮圈;③拉弹必须用力,以引起适度疼痛感;④拉弹必须集中注意力,认真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为止;⑤记录每次拉弹次数,以便比较;⑥开始拉弹次数多些,时间长些,以后逐渐减少;⑦到只需三五次就可以对抗强迫症状时,就可以去掉橡皮圈,靠想像回忆拉弹橡皮圈的情形来对抗强迫症状了。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没完没了的洗涤太痛苦“您就是马老师?我有心理障碍,我快受不了!可找到您了,您救救我吧!”周六的晚上,一个女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声音低低地怯怯地紧张不安中带着几分哭声地开始了与我的通话。
“马老师愿意当你的好听众,说说看你遇到了什么麻烦,别急,慢慢说。”我努力使她的心情平静下来。
“我今年23岁,是一名幼儿教师。”她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前不久,清明节我带孩子们去扫墓,刚巧碰上送葬的队伍。孩子们去捡拾了扔撒的“纸钱”。当时我没怎么样。后来的一天,我忽然想:孩子们捡了“纸钱”,回来用手拿缸子去喝水,那缸子,那水,会不会把脏东西传染给我。我越想越怕,一个多月来我不敢和孩子们接触。我没完没了地洗手,洗脸,洗澡,洗衣,洗被子。我洗手洗脸都是冲洗,让水冲过就流走,怕溅到我身上又会传上脏东西。洗过的水溅到哪里就要再洗一遍。就这样,总是没完没了地洗,一天要换几套衣服,10天就洗了三次被子……我真的不想这样,可是这回怎么也克制不了自己,我痛苦极了。我觉得没有干净的地方,只有我的床是干净的地方了。我就想干脆不起床了,不离开自己的那张床了。这样生活太痛苦了,我感觉我要得精神病了。马老师,我该怎么办……她的低低地怯怯地话音被哽咽抽泣淹没了,我也沉重地无言,电话里只有她低低地哭泣声……等她逐渐平静下来,我尝试着说:“你现在心情好多了,是吗?你感到马老师可以做你的好听众吗?你的故事没有讲给别人听吗?”
“家里人都不理解我,瞧不起我,说我骂我,我更不敢和外面的人讲。您是第一个听我故事的人,真谢谢您,这么晚了还打搅您。您说我这是怎么回事?我会不会成为精神病?我该怎么办?您是好人,您一定救救我!”她声音还是那么低低地怯怯地。
根据她的症状可以确诊为强迫性神经症。我简要地做了介绍后,特别强调说:“你不会成为精神病,强迫症与精神病是两码事。”
现在的问题是,强迫症不会突然降临,她的强迫症的病因在哪里呢?我请她回忆一下童年的生活和家庭的情况。
沉静了片刻后她说:在小学二年级时,一个同学得了肝炎。听说会传染,我怕传染,只要看到那个同学用过的东西,我就担心被传染,回家就反复地洗手。家人就说我骂我臭毛病。我就克制。慢慢地就好了。后来看到书上有描写疾病的内容,就怕落到自己的身上。有时想到一些疾病一类不好的念头,我也会想到会不会落到自己身上,就洗手洗脸洗澡,就想啊想的。我就克制自己,心里默念说:不会的,不会的。后来就自言自语说出来:不会的,不会的。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慢慢地消除了。
我上班要远远地路过一个火葬场。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的,我一经过那里,看到开着的窗子,也担心什么脏东西传到我身上。回家就洗澡洗衣。经过很大的努力,现在慢慢淡化了。
“再后来我用水洗脸时,一碰到水,就想那些脏东西随着水而落到自己的身上。我就努力克制:不会的,不会的……就是在这痛苦的煎熬中我渐渐地长大了,可我至今没有告别那种痛苦。”
她停了一会儿继续回忆说:“我的父母对我教育非常严格,特别是父亲更严厉。一次考试得了80多分,父亲不知道这80多分在班上已经是第二名了,非常不满意,把我骂哭了。我觉得一直是在父亲的支配下生活的。就是中考报志愿我本来想报高中,也是父亲一定让我报了幼师。以至我今天对自己的工作一点也不满意,很痛苦。还有,自己搞了一个男朋友,可家里不同意,说是家庭条件不好,工作不好。我们只好偷偷地谈。”
“你觉得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呢?”我问道。
“我感觉自己做事认真仔细,性格胆小谨慎,对什么事都放不开,做事之前总是喜欢把事情想的周全又周全。”
果然和我的推测差不多,从通话中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一点。
至此,她的强迫症的病因十分清楚了。父母过分的严格苛求是家庭教育因素,由此造成过分拘谨凡事放不开是个人性格因素,而童年时担心受到同学的肝炎传染是一个直接的诱因。此后,由于家人的责骂以及自己一味地克制,无形中从反面强化了症状和对症状的恐惧。虽然有时淡化了,只是潜伏下来。后来的择业特别是爱情受到家庭的干预而形成了一种深层的心理冲突。最近的不敢和孩子们接触,反复洗涤的强迫症状,便是这种深层的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但这是通过潜意识作用曲折的表现出来的。于是,主体直接体验到的只是对强迫症状的恐惧,而没有体验到择业和爱情上的挫折。
第一步需要引导她正视自己深层的内心冲突。在我作出分析后,她表示领悟。于是,就职业和恋爱问题我们进行了较多的交流。
淡化对强迫症状的恐惧是有利于减轻症状的。我建议说:从现在起你一反过去和症状对抗的克制策略,采取“由它去”的策略,不再跟自己斗争,不再和自己较劲,全当洗手洗衣的是别人,不去刻意进行控制,先给它一个充分的自由。因为心结的解开也需要先放松一把。
“我明白了您的意思。”她思索片刻说。
我继续建议:最重要的是重塑自己的性格,由“放不开”,变为“放得开”,就是说什么事别再苛求自己,放弃完美主义。性格的重塑是你从根本上告别痛苦的心理前提。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你从今天开始有意地重塑性格,你的痛苦也就从今天开始减轻。你有信心吗?
她想了想说:“有信心!”
我终于听到了她一句大声说出来的话——她心中的天空开始阴转晴。我趁势问道:“你听过小孩子哭闹时成人吓唬他们的话吗——你再哭闹,墙角里就会跑出一个大黑熊把你吃了!你说,这样的话能吓唬住成人吗?”
她笑了:“成人再怕这样的话不就是小孩子了?”
“为什么成人不怕呢?”
“因为这不符合成人的经验和逻辑,成人知道屋子的墙角不会跑出大黑熊。”
“说的好!”我有意地充分肯定说,“那么,你怕脏怕传染的恐惧心理和排除恐惧的强迫行为是成人的逻辑,还是小孩子的心理?”
她沉思片刻说:“这样说也是小孩子的心理了?”
“你开始的怕传染还是可以理解的。”我说,“但是,后来看到什么都怕传到你身上过度的恐惧的心理和用反复洗涤来消除恐惧的行为,都是幼年儿童心理的表现,是幼稚性的。你需要学习用成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恐惧心理和强迫行为。你的那些荒唐的念头和行为就会逐渐消失了。”
她表示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努力消除幼稚性的心理和行为。
“好,你可以尝试一个作业。”我说,“在一个小本子上把每一页折成两拦,左面先把自己脑子里出现的荒唐念头比如不敢和幼儿接触的念头写在上面,然后你去找例证来试图证明荒唐念头的合理性。当你发现找不到例证后,你就会有新的想法产生,那么就在本子上右面一栏记下这些新的想法。如此,那些荒唐的念头就逐渐不攻自破了,你也就逐渐走出幼稚性心理的误区。”
听她重述了对这些方法要领的理解后,我说:“好,你的领悟能力的确很好。那么我们可以说再见了?”
可是,电话里却是沉默。
“怎么,不愿意说再见,是吗?”
她轻松而又欢快地笑了:“我只想听您说话……”
产生对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感,这是心理咨询中常常遇到的情况。可是这不利于咨询效果。于是我说:“你说说看,要告别痛苦,最终靠我还是靠你?”
她沉思片刻:“靠我自己。”
“好,有你这样的领悟能力,再加上自信,肯定会早日告别痛苦,早日迎来心中的阳光。”
终于听到了她的有了几分自信的“谢谢您,再见!”
为体型瘦而忧虑的女人马老师:您好!我这几年来一直都很自卑,因为我太瘦了。很多人都笑问我:“你怎么这么瘦?”这些话让我苦恼不已。我好像每天都在据理力争,一会儿想:你太瘦了,一会儿想:我会胖起来的。我很注重自己的外表,每次出门前都要打扮一番。镜子里的我长相是很秀气的,可是洗澡时我看着自己就觉得太瘦了,特别是站在丰腴的神采奕奕的同龄女人身旁,我真的很自卑。我为这个问题已经消沉抑郁几年了。
小时候我就是个自卑又愁善感的女孩。自卑是因为哥哥姐姐说我长得瘦,笑话我难看,我在心里很难受。中专毕业回家等分配的时候,也过的自卑而沉闷。刚刚上班那会儿是我心情愉快很自信的时候,觉得阳光灿烂,人都胖了许多。哥哥姐姐都说我“女大十八变,越便越漂亮了。”我觉得我的确漂亮,也许正是因此,才让丈夫对我一见钟情。丈夫对我一直很好,但现在我真怕他对我失望。婚后我愉快的心情没有维持多久,便又陷于焦虑和紧张之中。怀孕期间心情都是这样的。就因为怀孕前期患流感,怕留下后遗症,还担心丈夫会不会花心,会不会拈花惹草呢!就失眠了,胃病也来了。因为孩子出生后时常闹病,我的心情也很紧张忧虑。丈夫总是安慰我,可我还对他发火。现在我心情还是沉溺在抑郁悲观之中,因为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脑海里。如果我胖了20斤,我也许不会愁了。
我有那么好的丈夫和孩子,那么好的家庭和工作,我不想失去美好的人生,可我什么时候才能放下对自己胖些的要求,不为此而忧愁呢?请您帮帮我!
希望快乐无忧的人赵筱许赵筱许朋友:你好!就信中介绍的情况看,你的情绪状态属于抑郁性神经症症状。
你出现抑郁症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小时候因为瘦姐姐哥哥的取笑让你形成精神压力,怀孕期间的影响,还有就是你个人的心理特点,你多愁善感,情绪悲观,最重要的是你的自卑,对自己缺少信心。此外,马老师以为除了信中谈到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虽然一再说丈夫对你挺好,但是你心中有一种隐忧,怕因为瘦而在丈夫心里失去魅力。当然,这也是你缺乏信心的问题。
有些人心理上缺少信心,就认为自己的身体丑陋难看或不理想,过分关心,并且总是想办法去纠正,甚至包括开刀整形。这种身体上的丑陋或缺陷并不是实在的,是心理上的不满或厌恶,是心理的问题。可是,因为把注意力过分放在自己的身体的有关部分,也就总是认为自己的躯体或面容有问题。这叫做“体丑症”。最常见的例子是嫌自己的鼻子不够高,脸上有痣,没有双眼皮,鼻子歪了,下巴短了,胖了,瘦了,等等。这些人心理上有自卑感,却投射到自己的躯体相貌上来。你的情况正是这样,关键不在于你身体上的胖瘦,而在于你心理上是否自信是否接纳自己。
为了帮助你调节情绪自信起来乐观起来,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试。
一是合理情绪疗法。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其中,A、B、C分别是“外来激发性事件”、“个体不同的认知理念”和“外来激发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三个英文单词的字头。ABC理论认为,外来激发性事件都是中性的,但是,由于个体依据不同的认知理念,对外来激发性事件进行了不同的理性或非理性的自我解释或自我评价,最终便导致了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简而言之,导致C的原因并不是A,而是B。ABC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人的情绪积极还是消极的,不是现实生活情境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情境的看法和理解。据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也就是调整自己的认知理念,借以让自己的情绪合理化。比如,你可以这样调节自己的认知,我苗条一点有什么不好?多少人向往着魔鬼身材?满世界减肥的女人该是怎样羡慕我的苗条?苗条是我的骄傲!这样,你的认知改变了,就接纳了自己,就有了自信,也就不再为体型而烦恼忧愁了。
二是观想本尊法。
佛教的密宗有一种个人修炼方法叫做观想本尊。修炼者选一尊佛像,想象这尊佛像进入自己的胸膛,越来越大,直到和自己一样大,充满了自己的身体,和自己融为一体。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得到佛的智慧和慈悲,使自己渐渐接近佛。心理学借用过来,把通过想象自己和别人融合而获得别人的品质的一种心理学技术,也称之为“观想本尊”法。
你该怎么做呢?你为自己选一个“本尊”,也就是一个榜样。“本尊”不要选坏人。因为用了“观想本尊”法后,不仅你的情绪状态会和“本尊”相似,你的其他方面也会向“本尊”靠拢,就要坏事了。这个人可以是一个名人,例如某位大政治家,也可以是一个你认识的平常人,例如你所佩服的一个同学或同事。你的“本尊”和你要有相似性。女人的“本尊”必须是女人。你的“本尊”应该是一个乐观的女人。另外,除了她比你乐观之外,其他方面你们仍应该有相似或共同之处。比如你的本尊也应该是一个苗条的女人。
选好“本尊”后,如果是名人你可以读一些她的传记资料,如果是身边的人可以和她多接触。有可能的话,找一张她的照片多看一看,争取对她尽可能熟悉。然后,你只需每天选一个不受打扰的时间,想象“本尊”和你的身体融为一体,就像密宗修炼者所做的那样。你想象她的一张照片进入你的胸膛,然后扩大,直到和自己身体一样大而且融合为一体。只须这样做,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刻意地学习和模仿。你每天只需练习10~20分钟。而后你不用去管他,你的潜意识会在你不知不觉中全天进行工作,让你和你的“本尊”相似。你的行为举止会自动地向“本尊”靠近。用不了多久,你的情绪状态就会有明显的改观,你的朋友熟人会觉得你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实际上你也的确是换了一个人。如果你希望见效快,你可以有意识地对自己说:“现在我不是我,我是在表演我的‘本尊’。那么你的情绪状态会好得让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练习一个月后,你就不必再练了。你的‘本尊’已融入你的心里,你已经成为一个乐观的人。怎么样,你会用这个方法了吗?”
再有,抑郁性神经症必要的时候是需要药物辅助治疗的,但一定要遵医嘱。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怎样驱散自己心空的乌云一位求询者的自述一位曾患有抑郁性神经症的朋友回忆患病期间的心身感受,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性情开朗乐观的人看来,抑郁性神经症是可笑的,无非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抑郁的痛苦,只有患此病的人知道。抑郁袭来之时,如乌云四合,身心笼罩于黑暗之中。整个人成了行尸走肉,兴趣与活力全无。排遣不去的重重忧虑,使人愁眉不展,有气无力,满嘴苦涩,食欲减退。可怜巴巴的自卑自绥,令人厌恶自己,羞于见人,信心尽丧,胆小如鼠,连处理日常琐事,也觉步履维艰……这段话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轻度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诉症状。
自我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围绕抑郁情绪而出现的,例如,对生活和活动的兴趣显著减退乃至丧失;心情压抑,忧伤苦闷,悲观消极,丧失希望,对工作缺乏热情,无所企求,缺乏动力,身心疲惫;自卑、自责、自我贬低、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甚至生命失去意义,愿意长眠不醒;常将自己的抑郁心情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对外界和人际关系失去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认病情严重,希望治好,要求治疗。总起来说是: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精力,没有意义,没有用处。由此引起躯体症状,如,疲劳,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等,这些躯体症状可随情绪状态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
在自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一般性的抑郁状态。人们平常都可能产生情绪的抑郁状态,这种一般性的抑郁状态情境性很强,通常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好转或消失;抑郁性神经症的抑郁症状在情境改善后仍不能自拔。
二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不仅普通群众常把二者混淆,就是有些读物上也把二者当成一码事。其实,尽管两者都有情绪抑郁的临床表现,但是,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范畴,是精神病,有躁狂或抑郁的发作史,有明显的精神运动阻滞,有自罪观念,有妄想和幻觉,自知力严重缺失;抑郁性神经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不是精神病,而是神经症,没有妄想和幻觉,有自知力,能与现实保持正常关系。再有,抑郁症既然是精神病,就有个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的问题;而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主动求医。总之,抑郁性神经症既不能等同于抑郁症,也不能简称为抑郁症。
自我探源抑郁性神经症的病因大致有三:一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中遭遇重大挫折,如突然失去亲人,家庭关系破裂,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矛盾增多,工作困难增大,社会出现急剧变化等,作为紧张事件都可能带来精神创伤,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从而患抑郁性神经症;二是个人心理因素。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在人格上有情绪低落,寡言少语,依赖性强,悲观绝望等特征,同样的生活现实,他们就比别人难于承受因而也就容易患病。三是躯体因素。如意外伤害,躯体疾病,身体疲惫等,患者担心、紧张、苦闷、沮丧,不能及时排遣,也会致病。
在上述病因中你究竟哪里出了问题,需要毫不隐瞒地做出明确地分析。因为查明病因,是抑郁性神经症自我治疗的必要前提。
自我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可以自我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自我治疗的心理疗法是:——认知疗法。从改善心理状态开始,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通过自己的诱导启发,进行深刻的反思,排除心中的非理性观念。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抑郁性神经症,都有非理性观念在作怪。比如,“工作失败是我的无能,我的无能让我没有希望,没有希望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是许多年轻人常有的非理性观念。只要破除了这一非理性观念,抑郁情绪很快会跑掉了。至于怎样攻破这一非理性观念就不需这里多话了。
——暗示疗法。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人的灰色心境亮起来。比如可以用这样的暗示语:“我现在处在一个很安静的地方,心情十分平静舒适。我以前所以情绪抑郁,全是自己主观臆想造成的。不要认为自己有一两次失败,就是无用的人,就是比人家差的人,就是抬不起头的人。我知道了挫折困难并不可怕,我有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我开始学会凡事都要往积极方面想,我的心情不再压抑和抑郁了,我的心情愉快起来了,我的症状正在消失。我喜欢和朋友交往了,我的朋友多起来了。我心中的天空宽阔起来了。”这个方法与上一个相辅相成,前者是从意识层着手,后者是从潜意识层着手。
——倾诉疗法。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亲朋好友倾诉出来,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别怕丢面子。大雨过后有晴空,心中的抑郁情绪会一扫而光。
——日记疗法。美国心理学家曾用让患者写日记的方法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患者在坚持写了一段日记后,都使心理状态有所改善,生活多了几分乐观。日记可以有两种写法:一是主观性的。有消极情绪时,在日记中自我倾诉,然后对消极观念进行剖析,辨明其中的谬误。这可以算第一种疗法的一个具体方式。二是客观性的。不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提“我”字,尽可能地记录外界的现实生活。这样逐渐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心中也就会洒进阳光。
——快乐疗法。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应该学会寻找快乐。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需要的是我们会寻找快乐。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是一种快乐,看一次喜剧小品是一种快乐,踢一次球是一种快乐,唱一首歌是一种快乐,说一个笑话是一种快乐,来一次聚会是一种快乐……——交友疗法。搞好人际关系,增进人际交往,是保持精神振作、情绪开朗的一剂良药。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化解挫折带来的精神创伤,进行心理保护,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以真诚的态度来帮助和关心别人,自己还会获得欢乐。这便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目标疗法。一些朋友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定的不切实际。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抑郁不振。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不要太高太严,让自己有一颗平常心。目标调低了,就容易获得成功,心里就容易多了一些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