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环境与人类心理
31348100000009

第9章 生态心理健康及其视角下的焦虑障碍

杨智辉

1 什么是生态心理健康

1.1 产生背景

生态心理健康与生态心理学的产生密不可分。生态心理学的产生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心理学家勒温于1944年发表《心理生态学》论文,提出行为公式:B=F(P·E),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在这篇文章中首先采用了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心理问题。勒温的研究迈出生态心理学萌芽的第一步。此后有诸如吉布森等人在此领域继续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诸多成就。

在生态心理学的发展和带动下心理咨询领域中也开始有人提出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的知识可为心理咨询提供满意的解释。这也被看做是具有生态学意味的心理健康研究的最早来源。这一思想认为目前人类正面临严重的外部生存环境的危机,同时由于人们与自然的长期分离,人类的内心世界正面临着精神危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20纪90年代,一些研究者开始在生态心理学的视野下探寻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根源,并因此而开启了生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研究。

1.2 具体内容

生态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自我的平衡,第二个是自我与环境的平衡。而重点在于强调在自我平衡的基础上,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环境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改变自我来适应外界环境,第二种是通过改变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这里环境包括了两个部分的环境:一个是社会环境,一个是自然环境。

环境与人类心理生态心理健康及其视角下的焦虑障碍生态心理健康强调人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首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且是动态的系统。心理健康不应该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健康状态,而更应该是动态的,会起伏变化的,面向于未来的健康状态。这个系统要达到诸多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更要注重它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也就意味着生态心理健康系统是一个有着自动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个人的心理健康肯定会在某个时候由于某些特殊情境而产生问题,如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灾难化、过度概括化等不合理认知和信念等。但生态心理健康系统能够有能力处理这种心理紊乱,调节受到破坏的内部心理平衡,从而较快地得到恢复。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自调节和自恢复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只有在一定阈限内才能起作用。如果超出了这个阈限,其自调节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就会破坏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并进而影响到其自恢复能力的发挥,系统也因此而难以恢复到其以前的平衡状态。

2 与传统心理健康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模式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由纯粹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过渡到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一模式目前在心理健康领域还占有统治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对于人类心理产生的影响,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健康则成为一门新兴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因此,“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也在这一学科的带动下,逐渐完善,进而提出了“生物—心理—环境”的生态心理健康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虽然注意到了人自身的生理与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却忽视了心理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既注意到了人自身的生理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也看到了人类本身的社会性,以及心理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却忽视了与人类关系更为密切的自然环境。而“生物—心理—环境”模式则主张人的心理健康既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心理健康模式的这种转变是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观念的转变,说明人们更加希望从生态学的视野来关注和研究心理健康。

“生物—心理—环境”的生态心理健康观与传统的“生物—心理—社会”心理健康观念之间存在着几个重要的区别,同时生态心理健康观并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观念的否定,而是一种补充和加强。

传统心理健康观在评价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时通常的做法都是罗列几条标准,符合标准的就是心理健康者,不符合的就是心理不健康者或亚健康者。总的来说,通过这种方法评定出来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暂时的、静止的状态。而生态心理健康观则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将心理健康纳入到生态系统来研究,这比从单一的角度来看待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更有意义。而且,还同时注重人的心理、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目前,心理健康领域已从着重个体干预扩展为团体干预,由单纯注重生物因素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进而随着生态心理学倾向的发展,向生物、心理、环境相结合的方向前进。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已经不足以说明目前生态科学发展的趋势,需要对其进行有益的修改和补充。

生态心理健康除关注自我平衡以外,更加关注人与环境的平衡,这其中就包括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传统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则只局限于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忽视了与人类关系更为密切的自然环境。因此,需要将传统“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升级为“生物—心理—环境”模式,这将使得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全面。

生态心理健康“生物—心理—环境”的模式并不是要否定和抛弃传统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而是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和加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心理健康观是对传统心理健康观的继承和发展。

3 传统心理健康角度下的焦虑及焦虑障碍

焦虑是一种以消极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以焦虑为核心症状的疾病包括广发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特定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强迫症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波士顿大学焦虑障碍研究专家Balow教授运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焦虑障碍产生原因的解释堪称传统心理健康模式下解释焦虑障碍成因的典型。

首先是生物学的因素。众多的证据表明,焦虑个体继承了某种紧张不安的倾向。焦虑障碍正像各种精神障碍一样,不是由哪一种单一的基因决定的,位于染色体不同位置上基因共同作用使得我们在特定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对焦虑的易感性。同时,焦虑也与大脑中特定的脑部环路和神经递质有关。焦虑状态下r-氨基丁酸(GABA)水平会下降,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也会发生变化。此外,边缘系统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是心理学因素,如在儿童成长早期在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下所形成的控制感,在各类危险刺激下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等。这些都会让焦虑障碍的患者形成对焦虑的易感性。最后是源自于生活中的压力,这种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如家庭、工作、同伴关系等,但都可以总结为是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大多是与人相关的压力源。

当个体无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时,就产生了焦虑障碍。从这个模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生物易感性和心理易感性是焦虑障碍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然后,遇到相应的社会压力的情境,焦虑障碍就得以产生。传统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重点强调了三者的交互作用,而在产生情境当中则重点强调了社会环境压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4 生态心理健康角度下的焦虑障碍

在生态心理健康模式下理解焦虑障碍是将压力情境从单纯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压力扩展为社会和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因此,在理解焦虑障碍产生的原因和治疗的方式、方法中则也有所不同。

生态心理健康模式认为,焦虑障碍产生的情境原因不仅仅是个体遇到无法解决的单一类型的压力情境,更多的是整个个人系统、社会环境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出了问题。个人的内部自我平衡被打破,社会环境系统持续地给予压力,同时自然环境系统受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空前的脱离和紧张之中,人们无法直接从自然环境当中获得内在的自我平衡。而一旦这一系列的平衡系统被打破,则个人的阈限被打破,超出了个人自我调节平衡的能力,因此产生心理疾病,出现各类焦虑障碍。

从生态心理健康角度来看,焦虑障碍的产生与人对外界环境系统的认知有着重要的关系。在传统心理健康模式当中强调的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而在生态心理健康模式当中除了强调对社会与他人的认知外,还强调个人对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系统的认知,关注个人内心与外界物质环境达到一种稳定和平衡。

生态心理健康模式对于焦虑障碍治疗方式也有促进和改变作用。首先它主张从系统的角度来解决焦虑的问题。不仅主张从个人的角度,更主张从家庭、社会甚至是自然的角度来进行系统的治疗。

当个人处于焦虑状态下时,必然是个人平衡被打破,处于一种不平衡和需要调整的状态当中。而要恢复这种平衡,光从个人平衡的角度来做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个人与环境的平衡这个角度来加以改变和治疗。在与社会环境的平衡方面,注重与身边人际关系系统的平衡,如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都属于这一模式;在与自然环境的平衡方面,注重个人回归自然本性,更多地与自然接触,在自然回归过程中获得自我的平衡,如园艺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