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古代楹联
31941000000021

第21章 对联天子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乳名重八,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幼年家贫,父母双亡,投黄觉寺为憎。后参加郭子兴红巾军,于1368年统军灭元,建立大明政权,庙号太祖。

据清人陈云瞻《簪云楼杂活》记载云: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还亲自微服出访,巡视民家贴春联的情况。经过明太祖的积极提倡,楹联艺术得到很大发展与广泛的应用,所以联家把明太祖称为“对联天子”。并且他自己也爱作对联,传留下许多联苑佳话。

皇帝代民写春联

朱元璋扫平群雄,推翻元朝的统治,定都南京之后,四方承平。这年除夕,皇帝传下圣旨:“公卿士庶之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诏令颁发以后,为了检查执行情况,朱元璋乔装深入南京市区,走街串巷,欣赏各家春联,大都是颂扬大明江山永固和皇帝德政的,朱元璋越看越高兴。走到一家门前,却没有贴春联,顿生疑惑,心想这是何家,竟敢违抗诏令,便进门查问。原来是操阉猪业的小家,自己不会写,又请不起人写。朱元璋了解情况后,一时高兴,叫老儿拿来红纸及笔砚,略加思索,就写出一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此联切合阉猪业,通俗而风趣。后来那阉猪老儿知道写对联的就是当今皇帝时,便把这对联珍供在神堂上,作为传业之宅。

刘基巧对明太祖

朱元璋在元末的征战中得到谋士刘基的襄助,如虎添翼,凡重大征战决策都与刘基计议。在一次出征自称吴王的张士诚前,元璋雄心勃勃对刘基说:

天上口,天下口,志在吞吴!

刘基接着鼓气说:

人顶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任”字右边本为“壬”,但书家常写成“王”,故“壬、王”混用。刘基的联意是不仅要消灭张士诚的势力,而且应乘胜前进,推翻元朝的统治,统一全国。

朱元璋听了喜道:“誓扫蒙酋,还我家国!”

陶安恭对明太祖

陶安从小勤奋好学,从政后政务繁忙,白天无暇读书,夜里总要渎到半夜,常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往往夜读疲倦了,就把书枕在头下,一觉醒来,又从枕下拿起书来诵读,所以陶安“书作枕”的佳话,满朝皆知。

一天,太祖驾临陶府,果见其卧室枕下放的是书,方信“书作枕”的传说非假。因为太祖也是热衷于夜读的人,他之所以能诗善对,完全是在从军以后靠自学获得学识的,故对好学的臣僚极为看重。

见到陶安床上堆了许多书,太祖高兴地向陶安说: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陶安急中正愁无对,忽然瞥见太祖手执一把画有水墨山水的折扇,马上从扇上构联,谦恭地对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两联切合对方身份,语气大,对仗稳,是联中妙品。君臣对后,太祖又题赐陶安曰: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人

藕农巧对封祭酒

一次,太祖在金陵街头微服私访,偶然走到市场,见一农夫挑一担藕叫卖。太祖走近藕担,拿起一节藕,随口赞了一句:

一弯西子臂

藕农觉得这句子蛮有味道,他不知站在面前的是当今皇上,随口应和了一句:

七窍比干心

太祖听到这对句,心中大喜,即令将藕担人御厨,亲封藕农为“祭酒”。藕农做梦也没想到买藕的是当朝君王,因藕而奉对,竟平步青云,做了京官。

上下联都以“藕”入题,上联以西子(西施)之臂喻藕节之洁美;下联以比干心具七窍而喻藕之里,嵌典自然,比喻贴切。藕农一联发迹,虽属虚传,但此联却属精品。

定继位联试子孙

传说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病逝后,继位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论他自己定下的传位传长子长孙之规,标之子朱允火文是合法继承人,但他却偏爱四子朱棣,究竟是立孙或立棣,久久犹豫难决。

一天,太祖带朱棣、允火文到紫金山练习骑射,忽然一阵风来,吹得马尾散拂,朱元璋忽然起兴,即口吟一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令子与孙速对。朱允火文抢先对道:

雨洒羊毛一片毡

接着朱棣大声吟道:

日照龙鳞万点金

太祖细心品对,觉得允火文对得纤巧秀丽,对仗工稳,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况且“风雨”同属自然现象,“马羊”同类,“干条线”与“一片毡”比喻相似,从文字结构上无可挑剔。但棣之对出口话“日”言“龙”,气魄大,特别是“万点金”来比喻游龙鳞金万点,何其壮丽。比起雨洒后的羊毛一片毡来说,在意境上、形象上不可同日而语。

当太祖一想到羊被雨淋后那畏缩的形象,便觉丧气。从此太祖愈爱朱棣,欲立为太子,由于诸大臣极力谏阻,才仍按皇规确定孙儿朱允火文为法定继承人。

1398年太祖崩逝,朱允火文继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

当时坐镇北京的燕王棣,听到消息,以“靖难”为名,起兵直逼南京,4年而破,夺得皇位,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

此联或为后人附会,但所喻朱棣和朱允火文的性格却符合一定的历史真实。

撰联赐功臣

徐达从小就同朱元璋在濠州牧牛为伍,后随元璋起兵,屡建奇功。元璋在应天(南京)即位后,封徐达为大将军,继续率兵北伐中原,沿运河由山东北上,直逼通州,进围大都,擒元顺帝妥帖睦尔,彻底摧毁元朝政权。灭元兴明,徐达为首功,太祖在评功授奖时说:“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中正无疵,照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并题赐两联以表彰其功绩:

初始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

联中概括了徐达的功业,评价允当,对仗工稳。

赐题名胜

太祖朝政之佘,常游观金陵诸名胜,兴致骤来,便命笔赐联:

赐题金陵明故宫联: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赐题金陵秦淮河联: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也;

痴色、疾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赐题金陵莫愁湖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太祖上题三联,除“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出自欧阳修与苏舜钦的诗句外.其余两副是自主创作,借胜迹而言王朝兴亡之由,富有哲理,颇耐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