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083

第83章 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规律

我们说准备做教员,就如同准备做艺术家一样。因为,教书育人是一种创作。有的人将这个创作当成是自己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做的事情,这对初做教员的人来说,是很不够严谨的。

由于教书育人这个创作活动中,其主要作者是教员,主要对象是人(学生),所以其中的难度是很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员要做好这个创作,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这个条件,针对教员,就主要是教员的精神准备。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在教育学生的实践中,就可以总结:有的时候,我们做教育教学方面的事情,很容易打开思维,很有条理地进行;有的时候,就显得生硬,就可能没什么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自己在什么条件下就有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什么条件下却没有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这跟有的老师说的找到了教书的感觉或者没有找到教书的感觉是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重视这一点。因为,我们发现了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好的一些时期,总结其中的因素,就可以逐渐实现自我调节。

我们是成年人,对这一点,我们可以理性很多。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适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展开的精神条件有个总结观察,而不总是感性地教书就算了。有的教员说,这不知不觉就过去一年了,很感性,也很少有总结,这对长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不够有利的。

现在新兴的提倡写课后记,实际上就是可以对自己一节课的成效有个总结的。如此进行有一段时间,有学习研究,有考核,就可以逐渐形成一些自己的教育教学习惯了。

比如,有的教员是需要饱满的精神。那么,睡眠等方面,就可以充分地自我控制一下。如此,就可以比较好地把握自己的精神,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了。有的教员喜欢把自己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有条理地紧凑地生活,才以为是充实有效的,那就可以充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表,做更多的事情,来加强教育教学效果。

这些细节上的安排,具体的教员可以依据自己的偏好,来具体做一些处理。我在论述一些人写文章的时候,也是这样说。你只要发现了自己在什么环境下,尤其是精神条件下能够写出文章来,尤其是自我感觉好的文章,那就非常好了。有这个发现,你就可以逐渐地培养自己的心情,慢慢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也就逐渐地丰富自己的气质,自己的学识,树立自己的风格了。

如果始终是感性地得过且过,那就不容易树立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更不用说显示出自己特有的气质了。这是我私下里的意见,不知道对新做教员的人有没有帮助。我只是以为,对教育教学方面的事情,我们换几个侧面来思考,就可以获得很多的东西,就可以逐渐总结,然后得出很多好的经验。这些方面的积累,有利于我们进行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树立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