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正如王万佐老师所言,到附小时间不长,一个崭新的命题,或者说是附小发展的一个极其难得的机遇摆在我的面前,那就是2004年,济师附小将迎来百年华诞。
其实,最初我对办什么百年校庆并不热衷,因为原先学校并没有这个计划,一个新校长刚到新学校,不好好解决面对的问题,却要搞什么校庆,也怕被别人认为是不务正业,沽名钓誉。但是当赵世强校长兴致勃勃地向我提起“季羡林”时,当陈殿军校长再三就校庆问题与我交流的时候,当我尝试着向教育局申请没想到意外得到批准的时候,我才开始正儿八经地考虑起这件事情。
2004年上半年,特别是暑假期间,我们的课余生活基本上都是忙于校庆,特别是陈殿军校长和校庆办公室的那些小伙子们更是整天跑档案馆,寻访校友,整理资料,忙得是不亦乐乎。待到不断有新的历史资料浮出水面时,我的心被百年附小的辉煌历史、灿若星辰的著名校友深深地吸引着,竟然第一次拥有了作为一名济师附小教师从未有过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陶继新:百年校庆是学校的一件大事,当然要办,而且一定要办好。不过,您当初的想法也不是毫无道理。休说一位新校长到了一所新学校,就是一个已经相当成功的校长在自己经营了多年的学校里,也一定要低调做人。近期在诵读《周易》,感慨良多,六十四卦之中,为什么“谦卦”最好?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都是很有道理的。可是,这并不等于说不干事情了,相反,要更好地干事情,要合乎天道人道地干事情。而百年校庆,正是合人心顺民意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济师附小文化底蕴深厚,它是你们学校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挖掘这笔财富,让它闪烁出其本应有的光辉,当是一个校长的光荣使命。
张萍:是的,校庆的目的是什么?应该说我们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筹办初衷更多的是宣传学校,为学校发展争取一些资金支持。后来当了解到“济师附小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8月,当时的校名为‘山东全省师范学堂附属小学堂’,此为山东省立公办小学创办之始;1914年8月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继而又于1915年11月接收北园双桥寺小学,改为附属小学第二部;抗战爆发后,附小爱国教师迁至四川绵阳梓潼县继续办学;建国后又几经搬迁,于1963年迁至现校址”时,我非常兴奋:能通过这次校庆为山东省小学教育史的研究,为济南市建埠百年纪念活动作点贡献的确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呀。
应该说以上两个目的,通过校庆我们都做到了。教育局的高投入支持促使了我们校舍改造的高速度、高质量完成,济师附小在2004年暑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百年名校”的品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另外,我们在筹办校庆的过程中挖掘出的名人和史料对了解、研究山东省公立小学的创办历程和20世纪前期山东省小学教育改革进程也作出了贡献。
陶继新:这是一个意外而又巨大的收获,它成了百年济师附小的一个精神骄傲,成了学校发展的一个文化支撑。这点,会在济师附小师生的心里形成一种自豪感,会让大家追索先贤的足迹,更有信心地前行。同时,对您这个校长会有更大的精神督促,它使您感到更有责任与义务将这所学校办好,不然,对不起这所百年学校,对不起那些已逝的校友,更对不起现在的师生,甚至连自己也对不起。可以说,它让您思考如何尽快唤醒这个“沉睡了的巨人”,如何让济师附小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年校庆成了济师附小“再生”的一次契机。
百年校庆晚会现场张萍:是呀,2004年10月16日,就是济师附小的“再生日”,是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天,在《爱了百年》深情舒缓的乐曲声中,济师附小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师范学校等国内知名高等学府的贺电纷至沓来,世界各地的校友也如归雁如约而至,全校师生喜气洋洋,老教师披红挂彩,孩子们笑逐颜开。隆重的庆典过后,《爱了百年》大型歌舞晚会在夜色中拉开序幕,附小人载歌载舞,欢歌笑语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这场晚会在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陶老师,记得那天您也参加了我们的百年校庆庆典吧?
陶继新:是的,济师附小百年校庆的情景迄今历历在目。您知道给我印象非常深的还有一件事吗?那就是您的从容与大气。可以说,那次校庆,让我重新认识了您。因为那天来的人不但多,而且不少层次也比较高。在那种场合,不少校长都会无所适从。可是,您呢?淡定,自然,不管来者地位高下,一律不卑不亢,礼貌相待,而且话语简练而不失文采,大气而不失风度。可以说,从您身上,看到了百年济师附小的风采。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想,除了您本身的素养之外,另一个原因则是,经历了磨砺与努力之后,济师附小已经走出了原有的困境,特别是师生的精神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您的心里是欣慰的,快乐的,满意的。因此,从师生那里,也同时展示了百年济师附小的美丽。
张萍:是的,百年校庆使每一个济师附小人拥有了自豪感。“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百年附小生生不息,桃李满天下,得益于一批批志存高远、毕生勤勉的志士贤达。历任校长敬业乐群,延揽名师,无数教师严谨治学,爱生如子,春风化雨,陶铸群英。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思想,严谨的教风学风,使“济师附小”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永葆青春、生机勃勃。回首百年,我们有著名教育家王祝晨(民国时期四大教育家之一)这样的老校长,他力主革新,开山东省白话文教学之先,使济师附小成为当时的全国名校,为山东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也不乏享誉国际的知名老校友:东方鸿儒、国学大师季羡林,美籍华裔国际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计算机学家、哲学家王浩,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李长之,著名革命家、商业部前部长杨一辰,山东省历史上第一位留美女博士王菲蔓……新时期,我们还有以一批山东省特级教师和教学能手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勤奋耕耘,不断创新,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我们更有数以万计的为祖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当代优秀校友:美国富利银行的高级副总裁郭震洲、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孙毅、中国国家女篮主教练宫鲁明、全国第一个女交警唐敏……
陶继新:济师附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永远的精神财富。可以说,这次校庆,季羡林等贤达校友的精神之魂又一次闪现光彩,而且有了生命的延续。我很欣赏当时一位从美国前来参加校庆的校友的讲话。主持校庆庆典他对母校怀有深情,而且将这种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他又将他的理念,传递给附小的师生,让大家从一个更阔大的视野来看济师附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且,他有一个殷切的期望,希望济师附小能有更大的辉煌。可以说,他的发言,为百年校庆点燃了一支激情的火把,让大家从另一个层面感受到了百年校庆的特殊价值与意义。再就是您的发言,言简而意丰,百年济师附小的发展轨迹,就在您从容大气的演说中清晰地叠印到了与会者的心里。同时,您的自信与自豪感,也在您的讲话中不经意间地流淌出来,让大家看到了百年附小未来更加绚丽的前景。百年对于人生来说,的确是一段不短的路程。这其中有波折,甚至还有后退,可是,附小因您这位年轻女校长的来到,又一次崛起了。所以,一种自豪感,就在您与老师们的心里升腾起来了。这种自豪成为附小飞跃的又一次助力。
张萍:您所说的那个美国归来的校友就是美国第五大银行的高级总裁郭震洲,我也至今难忘谈起母校、谈起他敬爱的顾老师时郭先生的无限眷恋。的确,百年校庆也使四海之内的附小人拥有了皈依感。如果说过去附小的校园对师生们来说仅仅是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那通过校庆每一个附小人在心里对附小增添了太多的敬意,往日熟悉的校园变得圣洁起来。因为它,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瞬间变成了朋友;因为它,无论身在祖国或世界各地,校友们都心系附小,都在翘首盼望着这个美好的日子到来,共同为它的百岁寿诞而欢呼雀跃。忘不了当时94岁高龄的季羡林老先生,深情地在赠书的扉页写下了“济师附小——我的第一个母校”,忘不了他深情的嘱托和临别时殷殷的祝福;忘不了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欣然提下五幅字,分文不收,向季羡林先生介绍学校新貌只为告慰九泉之下的曾经的恩师王祝晨校长,答谢他的师长、朋友季羡林先生;忘不了王祝晨校长的儿子王恒老先生、李长之先生的女儿李书女士对校庆工作的无私支持与帮助,忘不了后来一直担任我校教学督导,给了我莫大支持,给了年轻教师极大帮助的老校长吴军老师“荣辱与共,魂系附小”的真情流露,另外还有各位老校友们校庆笔会上的挥文泼墨,真情讴歌……
当我看到我们的学生在校史馆中向来自国内外的朋友介绍我们悠久历史时溢于言表的自豪与自信,当我看到老师们拿着介绍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兴冲冲跑来告诉我时的兴奋与骄傲,当我听到我们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百年老校学习而自豪的时候,当看到我们的退休老教师把我们校庆时的文集、画册、全校教师合影放在他们家最显眼的八仙桌上的时候,我感觉到,附小这片熟悉的土地在大家心目中变得神圣而美丽,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校友还是家长,大家的心都因为附小而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陶继新:人们对于母校的眷恋是永远的,这正像一个海外游子眷恋故国一样。今年3月14日上午,我在汶上县教育局为他们县里的校长与教师作《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报告,草草吃了一点饭,就往曾经出过许多梁山好汉的郓城赶。我的高中是在郓城一中度过的,尽管中间也去过两次,可是,都是来去匆匆。而这次,是应邀前去给学校的教师作《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报告。到了那里,正好下着小雨。小雨打到我的脸上,感到有着特别的诗意。我走上讲台的时候,全校的教师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情此景,让很多年来没有的激动,就在那一时刻涌动起来了,我几乎掉下了眼泪。是啊!从1964年踏入这所学校,到1968年毕业,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印在我的心里。尽管往日的平房变成了高楼,可是,郓城一中没有变,教师的热情与好学没有变。这些年来,我在全国讲过四五百场课,可是,令我最难忘的,就是郓城一中的课。
由此,我想到你们的那些那么有知名度的校友,附小也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也是他们永远的骄傲。而且,儿时的回忆是最为美好的。鲁迅先生怀念百草园,也写他学习过的三味书屋。您也许教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吧?对于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我也一直向往着。2004年,我到绍兴鲁迅故居,在三味书屋里,我亲睹了鲁迅小时候就读过的书桌,破破的,坐落于书屋的东北角。本来鲁迅的座位并不在这个方位,因为同伴们经常在寿镜吾老先生不在的时候去后面的园子里玩耍,出出进进影响鲁迅的学习,他才主动要求挪至这个孩子们并不愿坐的座位上的。而且因为一次迟到受到批评后,鲁迅在桌上自刻了一个“早”字,以此自责,自励,提醒自己早早到校,此后他就再也没有迟到过。今天,当年鲁迅刻过的那个“早”字依旧赫然在桌。我想,这个“早”字不单单刻在了桌子上,更刻在了鲁迅的心里。可以说,没有三味书屋,就没有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没有寿镜吾老先生的严厉,就没有鲁迅辉煌的成就。由此,可以想见季羡林老先生深情地在赠书的扉页写下了“济师附小——我的第一个母校”时的感受该是何等的丰富啊!
张萍:说来的确有幸,因为百年校庆的缘故,因为济师附小的渊源,我与一代鸿儒季羡林先生结缘,与季老相识、相见,每个细节还恍若眼前,在很多人眼中,季老是大学问家,是名人,但是在我心中,在我们附小人心中,季老就像自家老人一样,他的深情,他的慈爱,他的质朴,他的率真,他的幽默,甚至他的稚气,都让人感觉到分外的可亲可近可敬可爱!2007年10月我去北京看望他,他挥笔给附小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张老师来,给我带来了平生少有的快乐,她把我带回到将近一百年前去。我虽然在母校学习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我对母校的感激和回忆永远是甜美的。这种感觉会化为动力,永远前进。祝母校日益发展壮大。
陶继新:这些年,我接触过不少名人,甚至一些大师。我发现,越是大师,越是显得谦卑。冰心老人98年岁高龄的时候,我与《当代小学生》编辑部的编辑去北京医院看望她。因为她是我们刊物的顾问,而且为我们题过词。那个时候,她已经不太能说话了;可是,在她女儿的引领下,她却那么快乐地接受了我们祝福。在冰心老人去世之后,我还专门写了一篇回忆她老人家的文章。
2004年10月2日上午,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贵宾厅,我还采访了美国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对于我所提的问题,他回答得认真而又从容,举重若轻中,透露出大家风范与学者风度。如果说孔子与子贡称赞颜回是“闻一知十”的话,杜教授则称得上“问一答十”。这并不是说他游离了问题的主旨,而是说他总是纵横驰骋于问题的宏阔视野,给予提问者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元观照。所以,采访者也就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幸福。也正因如此,虽到1点尚未吃上午饭,杜教授依然侃侃而谈,而我更是忘却了时光的流失。采访的问题尚未完结,可置与杜教授共进午餐者的正常催促及杜教授的饥肠辘辘于不顾,确实有失待人之道。尽管杜教授在大气磅礴地纵论儒学之时,一如先前的自然与从容,我还是主动地中止了采访。杜教授与我握手道别,那一抹灿烂的笑容,同他那儒雅的谈吐一起,一并驶进我的心灵深处。此后,我写就一篇万字访谈《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访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看来,大师并没有大师的架子,反而有的人稍微有了一点名气就端起了架子,真正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从这个意义上说,季羡林等大师的人格精神,就成了你们附小的一笔精神财富。
这个月的23日读书节,我应北京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之邀,前去为他们的教师作《读书与教师成长》报告。新任校长董琦告诉我,让我提议与中文学院的哪位名人一块谈谈。我就特别高兴。我期待着能够又与大师的对话,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常人学不到的智慧,特别是高人一筹的品质。
张萍:是呀,历经百年沧桑的季老在拥有了洞察世事变幻,勘破人生冷暖的大智慧之后所表现出来的那份坚守——淡定、淳厚、真挚与率性,实在令人敬重。这是我,是济师附小师生需要好好学习、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呀!
正是由于这些优秀校友的激励,由于百年文化的感召,校庆更使每一个附小人拥有了使命感。附小百年历史筑就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作为当代附小人我们在苦苦求索,百年来,济师附小长盛不衰的源头在哪儿,灵魂何在?
首先是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1919年著名教育家王祝晨在任附小校长时力主革新,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女教师,并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公开招收女学生,实行男女生同校;推广白话文教学,采用白话文教科书。上述三项改革,在山东小学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此外,在他的带领下,省立一师附小还成立了小学教材研究会,自编白话文活页教材,成为山东省白话文教材的编辑中心。50年代沈百贞校长、90年代吴军校长在任的时候,我们学校也是济南市语文教学的研究中心,培养了名师,研究出了成果,为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陶继新:五四时期胡适首倡白话文之后,很快在全国得到热烈的响应。可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革命。而你们附小的校长王祝晨,竟然是这次革命的先锋与践行者。可见,当日的附小,已经与全国的文化潮流融合在一起了。如果没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没有清醒的文化意识,就不会有如此的思想与行动。是的,这种创新精神,已经积淀成了附小的精神文化。
张萍:附小的精神财富还包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为了办好附小,王祝晨校长曾亲自率领附小教师利用暑假机会,去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小学参观学习,并聘请美国教育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以及国内知名人士胡适、冰心、周作人、杨杏佛、李石岭等人来附小讲学。当时的教员有许多都是从南京选聘来的,同时他还为青岛教育输送了许多优秀教师,正是这种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孕生了季羡林、李长之、王浩等国际知名的学者和科学家。当时天才诗人李长之还曾经担任过附小学生图书馆的馆长,并在全国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数篇,深得郑振铎等人的赏识。所以人们称其为“从小学走出的文学家”……
陶继新:王祝晨不但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而且还有取法乎上的治学走向。您看他带领教师参观学习的地方,正是当时教育思想比较先进的地方。他所请来讲学的人员,堪称中国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大师。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如果聆听大师之言,就更可以造就出人才来。看来,王祝晨是想将附小打造成中国一流的学校,是想让附小也能出名人,甚至出大师。事实,从附小确实走出来一批很有思想与造诣的人才。
张萍:对,在这些优秀教师和校友身上还充分体现着附小人另一种精神,那就是求真严谨、扎扎实实的治学态度。我们在山东档案馆找到了许多档案,当时老校友们扎扎实实的研究轨迹让参与查找的每一个人动容。50年代的隋校长,是改行走进教育队伍的,但是他刻苦钻研,带领附小的教职员工们勤勤恳恳地工作学习,有些年长的老师回忆说:当时虽然很忙,虽然很累,但是收获最大。正由于此,他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师,自己也成为教育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深得人们敬爱。还有像李蓉那样的新时期的全国名教师,像为我校书法教学研究作出突出成绩的王万佐老师,他们立足教育教学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和执著的精神,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也令我们尊敬、学习。
陶继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最忌的是浮躁与不扎实。所以,求真严谨、扎扎实实的精神,当是附小的一种学校文化。附小为什么能够出李蓉等名师呢?显然,与附小的这种研究风气是分不开的。可喜的是,现在这种风气已蔚然成风,当然,也就出了更多的名师。
张萍:那段时间,我常常在想,举办百年校庆的意义何在?应该如何继往开来,不辱使命呢?名校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每一个附小人,特别是校长应该明确自己不过是万米接力赛中的一棒,我们接过棒来,首要的任务是传承附小的精神,发展附小的优良传统。当然,也许很多情况下重提口号、另开新章更容易些,但是盲目忘记过去甚至否定过去是一种对学校发展的不负责任,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借校庆之际,我们提出了“擦亮附小传统品牌”的口号——对曾经在附小近十年历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好孩子工厂、书法教育、黄背心体训队、无人跟操的大课间、绳操、大教案等等,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挖掘,考虑“当时为什么那样做、是怎么做的、成功的经验有哪些,是否符合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如何改进完善”,使其重放光彩。我想这是每一个附小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实证明六年后的今天,很多品牌得到了挖掘与提升,我们也非常庄重地践行了百年校庆时郑重许下的诺言。
陶继新:继承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精神链条。特别是百年老校,其中可以继承的东西一定很多。挖掘这些精神财富,并让它们成为今天济师附小的精神,这就是您这些年来所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了。其实,不但在校庆期间,此前此后,你们都关注了这个问题。不过,校庆成了挖掘这种精神的契机,它使大家对于这种继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与更自觉的追求。有没有这个自觉意识是大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您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发展敏感性,就是当某个节点对学校发展有益有利的时候,尽管在一般人看来平平常常,可是,您却“于无声处”看到了那些令您激动的闪光的东西。我认为,这也是您能够成为名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
张萍:当然,百年校庆对我而言,另一个巨大的收获是百年校庆期间,附小教师团队向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新校长展现了与我初到附小所见大相径庭的别样风采。赵校长强忍着胆囊炎的痛苦折磨承担了与周围群众协调的重任,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劝导,一回回前前后后地走访协调……陈殿军校长承担的是整个校庆工作的筹备工作,近百天的时间里校庆成了他心目中最最重要的事情,跑材料、访校友、编材料、出画册……千头万绪的事情忙得是团团转,女儿顾不上陪,家里无法照顾,校庆前夕几乎是夜夜无眠,校庆典礼精心准备,毫无疏漏。每每想起校庆那天,他一宿未眠,眼里布满红丝,脸色极差,却在庆典上精神抖擞主持时的场景,心里就着实感动。姚长顺、刘秀云、马艳、郑学、董茜、赵昕等中层干部克服了家人有病、家里有事、孩子即将出世等困难,独当一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是这次校庆的、也是我们学校工作的中流砥柱。以孙宗庆、池新宇等为代表的校庆工作人员撇小家、顾大家,辛勤忙碌,换来百年校庆的硕果累累。一线的老师们忙编书、忙上课、忙代课、忙各种应急任务。校庆那天,全体附小人各就各位,不仅在庆典上及晚会中表现突出,精彩纷呈,而且几千人的嘉宾、学生、校友、家长队伍组织得井井有条……正如马清彪主任在他的年级校庆工作总结中所说:校庆工作,自己所负责的方面,务求极致,无论找到谁,均乐于协作,尽心竭力!
张玄老师曾经外调工作,她在校庆前夕回到学校,与我产生了同样的感受——
“校庆晚会办得像《同一首歌》一样!”这是我当时最强烈和直接的感受,也是演出结束后我回家说的第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虽然那些脸孔当时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虽然忙碌过后的疲惫还没有完全逝去。但是来不及去累,真的是来不及。来不及去累,就被演出的精彩与精致所吸引;来不及去回味精彩,就被老师们的多才多艺所震撼;来不及去认识这些在舞台上像明星一样的老师们,伴随着演出的结束,这些“明星”又像老母鸡一样在夜晚的操场上聚拢着自己的学生,为了他们的安全和安抚前来接学生的家长前后奔走,声音嘶哑。这个细节决定了我对附小老师的第一印象:当学生们在黑夜的操场上因为兴奋而变得没有秩序,当家长们因为担心天黑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有些急躁,当操场变得像散场后的足球场而显得有些混乱嘈杂,我的心里有些慌,不知道会有什么危险的后果。于是把目光投向那些老师们,才发现我早已分不出谁是班主任,所有的老师都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维持学生秩序当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分工协调——有的维持学生队伍,有的前去安抚家长,有的去校门口值勤,避免学生私自提前出校。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大家配合默契,忙而不乱。我服了,这就是附小的老师。
这的确是一支以优秀教师为主体建构的精锐团队,虽然现在整体发展处于低迷状态,但是在校庆面前所表现出的极大的爆发力让我感到非常振奋。如何把这样的队伍带好,如何带领附小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名校走向新的辉煌是压在我心头沉甸甸的责任。
陶继新:由此也让您看到了,附小的教师原本就是一支非常优秀的队伍。以前的低迷,是他们的思想与发展潜力被尘封了。这对您来说也是一个振奋。那就是,无需特别长的时间,这所学校是可以腾飞的。因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积极状态,则是学校发展的无形力量。因为他们从校庆中,有了以前少有的激动,有了让附小重现辉煌的心里冲动。也许,他们在不长的时间里,感受到您的朝气与志气。于是,校庆就成了一个“引爆点”,点燃了老师们久抑于心的激情。我觉得,最激动的是您,因为您的心理期待有了实现的最大希望,特别是与教师的那种期待渐渐地契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学校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力量。
张萍:对呀,百年校庆使我对附小人刮目相看,我明白了,自己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一群平庸的老师不会教书”,而是“一批优秀的教师不愿再创造性地教书”。我可以用高压的手段、严格的管理使我们的教师在短时间内按我心目中所认为的正确的道路去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但我却更坚信,不管什么改革必须要得到教师,特别是有强烈的个人主张与创造能力的优秀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支持,否则即使暂时轰轰烈烈,也必将会以失败告终。而当他们的教育理想一旦与校长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就会焕发出持久而旺盛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会再因为校长的存在与否而产生太大的增减。
正基于此认识,这几年济师附小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就是初到附小,我没有急于进入课堂教学改革,而是从对教师的理念引领入手,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学校理念系统(2003年到2006年)、校本制度(2004年到2007年)、管理模式(2006年到2008年)、课程体系(2007年到2008年)的精心构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与学校提升同步进行,层层递进,确保了教师与学校的全方位协调发展。直到2009年3月,济师附小才全方位进入课程改革的“攻坚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陶继新:老师属于知识分子,如果强行让他们做心里不认同的事,他们就会对校长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产生,还会不断蔓延,进而形成一种势力。所以,在学校的所有压制行为,都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您是深得其中奥妙者。更重要的是,您不想让自己的思想认识游离于教师之外,即使再先进的思想,如果与教师的思想背道而驰,都会成为飘在太空的一朵浮云,随风而去。特别是一批优秀的老师,他们就更有思想,就更不会随意附和。让他们的创造力勃发的最佳方法,就是让您的思想走进他们的心里,并成为他们的思想。
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