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沈德鸿
出生地:浙江桐乡
生卒年:1896年—1981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茅盾,我国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7年,第一篇小说《幻灭》发表,第一次使用笔名“茅盾”,还曾用过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其他笔名。
1896年7月4日,茅盾生于浙江桐乡县的乌镇。他的父亲沈永锡,是清末秀才,并且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且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童年时代,茅盾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
1909年,茅盾考入了浙江湖州的第三中学堂,并作为插班生就读二年级。在1911年秋天,又转入了嘉兴中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茅盾和几个同学抨击了一个学监,而被学校开除。于是,他便转入杭州安定中学学习,并在那里毕业。在中学时代的生活中,虽然有些师长,给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积极的指导,但在他的回忆里更多的却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东西,他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消磨在了看小说上。
1913年,茅盾进入北京大学的预科第一类学习。预科一毕业,由于家庭经济的窘迫,自己便开始参加工作来谋生。1916年8月,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开始在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并与别人合作译书。1920年初,“五四”文学革命深入开展,茅盾开始主持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的编务工作。这时连续撰写了《小说新潮宣言》和《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等论述,表露了茅盾早期的文学见解。同年11月,茅盾接编并全部革新了《小说月报》;12月底,与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周作人等联系,并于1921年1月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据不完全统计,1921年度,茅盾发表的译著约130余篇。他以充沛的精力,致力于文学革命活动。两年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守旧派对《小说月报》的革新不满,茅盾辞去了该刊的主编职务,转到国文部工作。
1921年初,茅盾加入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于同年7月,组建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而茅盾,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1922年后,曾以《小说月报》编务为掩护,从事党中央联络员工作。这时期,也曾先后在党所办的平民女校、上海大学任教,为革命事业培养干部。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茅盾投身于群众革命运动。6月,和郑振铎等创办了《公理日报》,不久被迫停刊。8月,作为职工代表,参加了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斗争。国民党召开西山会议后,茅盾和恽代英奉中共中央之命在上海组织了国民党左派的上海市党部。1925年底,茅盾和恽代英等被选为左派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代表,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留广州工作,在毛泽东任代理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茅盾返沪。
1926年年底,北伐军攻占了武汉,随后成立了国民政府。此时,茅盾奔赴到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1927年春,出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从4月到7月间,共撰写社论、述评30余篇。7月,汪精卫组织“分共会议”,公开叛变革命,茅盾撤离武汉,准备参加南昌起义,抵九江后因路途阻塞,经牯岭回上海,又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从此,他开始创作和从事其他文学活动。
从1927年9月发表《幻灭》,一直到1928年6月,又先后完成了《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同年7月,离上海去日本,先住东京,后迁京都。客居日本期间写有长篇小说《虹》(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作,以及《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北欧神话ABC》《中国神话研究ABC》等著作,另外还有《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论文。
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了上海。没多久,就成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员,并一度担任“左联”的执行书记。从此,茅盾和鲁迅在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
1934年9月,茅盾还协助鲁迅创办了杂志《译文》。可以说,这为进步文学的翻译事业开拓了新的道路。1936年2月,当获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鲁迅与茅盾发出致中共中央贺电。同年10月,茅盾和许多文艺工作者发表了《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号召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27到1937这十年间,是茅盾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并获得丰收的黄金阶段。这期间,完成的有中篇《路》《三人行》和长篇《子夜》。《子夜》是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状貌的小说,它的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历史途程上的里程碑。与此同时,他还完成了优秀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的创作;翻译了丹钦科的《文凭》和吉洪诺夫的《战争》等书;此外还在各种刊物上刊登了大量的杂文、文艺短评和作家研究专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茅盾还参加了《救亡日报》的工作,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不料上海沦陷,于是,茅盾辗转长沙、武汉、香港、广州等地。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茅盾被选为理事。4月,他主编的《文艺阵地》在广州创刊,同时又为在香港复刊的《立报》编辑副刊《言林》。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原名《你往那里跑》),便是这时完成的。12月,应杜重远的邀请,前往新疆。
茅盾于1939年3月到达新疆,并在新疆学院执教。同年4月,新疆成立文化协会,茅盾被推选为委长。1940年,新疆统治者的反动面目日益显露,茅盾被迫于4月底离开新疆,5月末抵达延安。在延安期间,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讲学。在《中国文化》和《大众文艺》等报刊撰文多篇。10月,从延安到达重庆,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这时,陆续完成了优秀散文《风景谈》和《白杨礼赞》的创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统治区政治逆流日趋严重,茅盾和大批进步文化人士离开重庆到香港。5月,邹韬奋主持的《大众生活》周刊创刊,茅盾为编委,并在该刊连载了长篇小说《腐蚀》,这是茅盾的又一力作。9月,主编《笔谈》半月刊,计7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不久,日军就攻占了香港,茅盾等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游击队的帮助下,离开香港辗转达桂林。9个月中,写下了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和《劫后拾遗》等作品。1942年底再赴重庆。1943年8月起,长篇《走上岗位》陆续发表(未完成)。1945年,完成了第一个剧本《清明前后》的创作,并于9月在重庆上演。这一年6月,进步的文艺界为纪念茅盾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举行了庆祝会,并发起茅盾文艺奖金征文。
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茅盾离开了重庆,于5月到达上海。他不仅主编《文联》杂志,还参加了呼吁和平、争取民主的活动。在上海期间,曾连续发表《应走和平民主路线》和《认清国情》等讲演。6月,和上海进步文化界一起呼吁和平,发表《上书蒋主席马歇尔及各党派》;7月,李公朴、闻一多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后,茅盾等致电国际人权保障会,揭露国民党罪行;10月,沈钧儒、茅盾等发表《我们要求政府切实保障言论自由》等文章。同年,翻译的苏联小说集《人民是不朽的》和《团的儿子》《苏联爱国战争短篇小说译丛》出版。同年末,茅盾夫妇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离上海赴苏联访问。1947年1月起《游苏日记》陆续发表。4月,从苏联归国到达上海。这次访问,著有《苏联见闻录》和《杂谈苏联》两部书。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愈加残酷地实行法西斯统治,茅盾被迫于1947年末再赴香港。
1948年年底,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茅盾离开香港,于1949年2月到达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7月,茅盾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由茅盾来担任,并委任他主编《人民文学》杂志,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考验中,茅盾始终与党和革命群众站在一起。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全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49年后,茅盾的著述计有《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茅盾诗词》(包括建国前的部分)。他的晚年,虽经受着病衰的苦痛,但仍致力于回忆录的撰写工作。
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病逝。就在他“离别”前,向党恳切的提出:“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最大荣耀。”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他还以自己的积蓄设立了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
爱读“闲书”的茅盾
少年时代的茅盾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十分爱看“闲书”。
一次放学回家,他在放杂物的平房里找到一部刻印的《西游记》。尽管这部书是木板刻印的,有的字迹已模糊成一片,可是,他书一拿到就爱不释手,拣那些可以看的章节津茅盾在放杂物的地方找到一本《西游记》津有味地读起来。茅盾的父母对此并不阻止,还找来一部石印的《后西游记》给他看,抽空给他讲《西游记》中的故事,与他谈论书中人物。父母还教导他,看小说不能只拣插图有趣的那几回看,而要细心琢磨,把文理看通,使语文有长进。
茅盾在读小学时,对作文最感兴趣,并表现出文学方面的天赋。他自小学就开始读小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越来越浓,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他和弟弟最爱看《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聊斋志异》和《西游记》等在当时被看作是“不入流的闲书”。
一些好心的长辈对茅盾的母亲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这些书少看为妙。”但他母亲却说:“看这些书没有坏处,至少可长进国文知识,还可晓得社会上的事。”母亲的爱好和父亲的支持,在茅盾幼小的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茅盾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守旧人的眼里,小说被称为“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父母的允许。正是这样良好的教育,才使得茅盾成为了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