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杜甫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
生卒年:712年—770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杜甫是盛唐大诗人,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是初唐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肃宗时,曾担任左拾遗的官职。后来他又到了蜀地,在友人严武推荐下,他做了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生长在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家庭中。他的祖父杜审言就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到天宝四年(745年)这段时间,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漫游。
第一次,他漫游于江南,曾到过金陵、姑苏,然后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了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汲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增广了见闻。
这时,唐王朝仍然很强盛。但是唐玄宗为了开拓边疆,连年征战,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隐伏着巨大的危机,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朝廷却没有重视。
这一时期,杜甫写诗有数百首,虽然也有像《望岳》那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有名诗人的水平。
后来的十年中,杜甫一直居住在长安。在这一时期,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来到长安,目的就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作为。
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但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务。杜甫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
与此同时,他还结交了一些与他同样贫穷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苦大众。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伸展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
从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至乾元二年(759年),安禄山起兵反唐,率军一直南下,不久,就攻陷了洛阳、长安。这时,杜甫正在鄜州,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便一个人前往灵武,不幸途中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身陷贼营将近半年,后来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奔赴唐肃宗皇帝临时驻地凤翔,做了左拾遗的官。但是,没过多久,因为触怒皇帝,竟遭到审讯。
同年九月,唐军收复了长安,十月又收复了洛阳,肃宗于十月底返京,这时,杜甫也回到了长安,仍任左拾遗。第二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部新旧大臣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6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杜甫回到华州,已是初夏。这时,朝廷由李辅国专权,玄宗旧臣被排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毅然弃官,最后到达成都。
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修建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同时,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开始渐渐衰落。外敌入侵、连年战乱,加上自然灾害,人口减少、生产力降低,到处都是一片荒凉、萧条景象。而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被捕、在皇帝身边做官、贬到华州、进入成都等,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这样的生活经历比长安时期要丰富得多,也艰苦得多,因此所作的诗歌多种多样,流传下来的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宝应二年春,长达七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当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表达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诗歌。但快乐只是一时的,国内混乱的局面还没有澄清,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十月间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对此表示无限的关切,他写出许多首诗,陈述他的政治思想。
广德二年(764年)三月,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于幕府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答应了他的请求。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带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
同年九月,杜甫又来到云安。但是由于病重不能前行,直至第二年晚春随着病势的减轻,才迁往夔州。他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创作却十分丰富,成诗四百多篇。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动乱和对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可是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等不断缠绕他。
杜甫一生中的最后两年,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船中,终年59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三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
杜甫诗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将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尽管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但他的诗并非客观叙事,而是用诗写历史,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可以说,杜甫已经将作诗看作他的终生事业。他7岁学诗,直到去世都没有停止过写诗。
当杜甫在世时,其诗并不为世人所重视,直到逝世40年以后,才开始受到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重视。后代很多诗人如李商隐、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爱祖国爱百姓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杜甫爬树为健身
杜甫小的时候身体非常虚弱,平时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母亲每天都给他做好吃的饭菜,可他就是觉得没有胃口,每次都吃得很少。杜甫自己也很着急,可是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杜甫看到离自己家很近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他突然想到:“我是不是可以用爬树来锻炼身体呢?”于是,每天放学后,杜甫都要到小树林里爬树。
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上不了多高就滑下来,手掌也被磨破了。但他并没有泄气,反而每天用来爬树的时间更多了。渐渐地,杜甫爬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高了。
“如果我叫几个好朋友来,每天大家都一起比赛爬树,看谁爬得高爬得快,那该多有趣呀!”
于是,杜甫找来几个好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家旁边有一个小树林,杜甫和小伙伴们比爬树我们每天放学后在那里比赛爬树,好不好?”
杜甫的提议马上得到了小朋友们的支持。每天放学后,在那片小树林里,总能看到几个上窜下跳、快乐无比的孩子。时间长了,他们的身体一个比一个棒。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锻炼身体不仅改善了杜甫虚弱的身体,更让他精力充沛,在运动中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