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周树人
出生地:浙江绍兴
生卒年:1881年—1936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鲁迅,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
公元1881年9月25日,一个平凡的日子,却诞生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出生给绍兴城(浙江省)东昌坊口的周家带来一片欢腾。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这个小康人家的大家长,鲁迅出生的时候,他正在京城做官,当抱了孙子的喜讯传到他耳朵里时,恰好有一位姓张的高官来访,于是就给这小婴儿取了个乳名叫阿张,学名是樟寿,字豫山。可是后来发现,“豫山”的发音和“雨伞”接近,容易引起笑话,也不太好听,就又改为豫才。到了1898年的时候,鲁迅长大了,要去南京求学,又改名为周树人。
鲁迅小时候,家里有水田几十亩和一些房产,他的祖父还在京城做官,是个丰衣足食的安康之家。在当时的绍兴来说,也算比较体面的了。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她的保姆长妈妈给鲁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鲁迅有一定的影响。保姆长妈妈和鲁迅朝夕相处,她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但也有许多迷信观念,满肚子繁琐礼节。她喜欢给小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和“长毛”(太平天国的军队)的传说,说得绘声绘色,很能引起小孩子的兴致。
有一次,鲁迅从一个远房叔祖玉田老人那里听说,有一部叫《山海经》的书,上面有许多稀奇而好看的图画,他很想得到。虽然长妈妈不识字,但对小鲁迅念念不忘的东西还是记在心上了。大约10多天或者1个月后,她探亲回来,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他,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鲁迅高兴得全身都颤抖了,赶紧接过来,打开一看,啊,多么怪诞和神奇的世界呀:人面的兽,龙头的蛇,独角的牛,三脚的鸟,还有那掉了头还“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拿着盾牌与斧头狂舞的怪物“刑天”……鲁迅不禁在这美妙的世界中陶醉了,也被长妈妈这位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感动了,小鲁迅深深地记住了劳苦人民的哺育。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个很有才华的秀才,他对鲁迅的管教是严厉的,同时也是深沉的。
父亲的爱是严酷的,但正是这种严酷的爱和在远方的祖父的严格教诲,使鲁迅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博览群书,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为他日后创造我们民族的文学艺术高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7岁时,鲁迅就被父亲送进私塾,12岁时,开始就读于绍兴城最著名的三味书屋。他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还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自此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13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看透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的母亲鲁瑞,是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他的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毅然与故乡告别,满载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选派赴日本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从日本回到了久别的祖国,先是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在这期间,担任过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支持创办《越铎日报》。1912年初,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得知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北京被北洋军阀盘踞着,面对这种情况,鲁迅决定离开并南下厦门,去担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1927年10月,鲁迅来到上海。从此,就在上海定居下来,并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在反文化“围剿”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一向言辞激烈、富有战斗性的作家鲁迅,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可以说,鲁迅的那首《自嘲》诗,尤其是诗中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这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译著,他的作品如《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享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里,书籍占着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是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造成坏损。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鲁迅在书房修书对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划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书面上有了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那是会不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原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用的人。每当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这种花在包书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