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33684400000018

第18章 原发理解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①,乃至四句偈等②,当知此处,一切世间③天④、人⑤、阿修罗⑥,皆应供养⑦,如佛塔庙⑧。何况有人⑨,尽⑩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①随说是经:随顺众生而说《金刚经》,也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比喻的说法讲经。

②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透露出《金刚经》是对四句偈的展开论述。

③世间:梵文Loka的意译,与出世间相对。世有迁流、破坏之义;间为中间之义,又有间隔义,揭示了世界上的事物为各各分隔并相互为界畔,也即世间事物各自独立存在,所以,世与间合指世俗世界,包括有生灭烦恼的有情众生和它们所存在的周围环境。有情众生为“有情世间”;其生存环境,如山河大地等为器世间、国土世间;构成有情世间、器世间的五蕴为五蕴世间。

④天:指天界的生存者,是世间最高最优越的有情。

⑤人:指世间的生存者,是欲界中思虑最多者,在六道众生中居第二位。

⑥阿修罗:梵文Asura的音译,意译为不端正、非天,即品貌不端正者,是六道众生中较高的三者,称为“三善道”。阿修罗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也是天龙八部之一,佛教哲学沿用其传说,并说其皈依佛法。

⑦供养:也称供施、供给等,一般以香花、灯盏、饮食、衣服等供奉佛、菩萨或神灵、僧尼,为财供养;以修行、讲经说法为法供养。

⑧塔:为巴利语Thupa或梵语Stupa的音译之略,又作塔婆、兜婆等,意译为庙,用以供养、安置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

如佛塔庙:似应在“当知此处”之后。“当知此处,如佛塔庙”说出了佛陀讲经时的所在之处就如同是塔庙所在。“一切世间天、人、阿罗修,皆应供养”可能是插入语。

⑨何况有人:指“随说是经”之人。由于天、人、阿罗修都受到大家的供养,那么,随说是经的人,也应该受到大众的供养。

⑩尽:全部。

受持读诵:向人们提出了必须学习思想,去关注有待思虑的东西,并由一切可思虑之物给予人们思想。因为本经揭示了“是”,认识到“是”是我们的根据,这种根据进入我们自身之中,并被我们的本质所占有。因此,我们应当守持这一根据。而守持的方法是读诵,使其不脱出人们的记忆,而得到人们的思虑。

是人:指演讲《金刚经》的人。

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这应是佛教的“形而上学”的称法。今天,人们一般都认为世界上只存在一则绝对真理,其他一切规律都是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就是今天的第一稀有之法。

经典所在之处:指讲经人讲经时的所在之处。

即为有佛:经典记录的是佛陀的教诲,便相当于佛陀的再现。

若:如,像。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佛陀认为一个讲经的人,如果能把他置身于佛陀与佛陀的弟子们在一起讲经时一样的情境,那么,这个人将像佛陀的弟子一样,拥有佛陀讲经时佛陀的弟子们对原始教义的理解经验情境一样的共同解释学形势,也即这个人的周遭世域与佛陀讲经时的周遭世域之间有着共注关系。

【译文】

“再有,须菩提,如果有人随时讲解本经,或讲解四句偈,那么,他讲经的场所就像佛塔一样。而塔中的一切天、人、阿修罗都受到人们供养,对于讲经的人,人们更应该供养他。须菩提,因为这样的一个人,他已经完全正确地认识了‘是’。他讲经的情境,就是佛与佛的弟子们在一起讲经的情境再现。”

【评析】

佛陀时期,由于六师外道提出了六十二种邪见,佛陀为了得到正确的认识,便西行到吠陀哲学的中心,即中印度一带求学,并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了觉者。此后佛陀又回到家乡一带讲学,使吠陀哲学走出梵文环境,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而佛陀在传播吠陀哲学的过程中,是由佛陀和他的弟子们通过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展现一种根本性的发生(生成和开启)和维持着的状态,使“是”通过自身的实际生活状态传达出对“是”的认识的切身意义,借此把神圣之言传达给他人,同时,也使吠陀哲学脱离了其神学含义,并使他人获得了非概念化的原发性理解。因此,佛经传播的成功与佛陀及其弟子们通过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构成一个“解释学处境”而呈现出原发性理解有关。本品提到的成就第一稀有之法的人,也是通过把自己置身于佛陀讲经的周遭环境中,深刻地把握佛陀原创的意义,而领会和理解“是”的切身意义,并通过演说,再现这一语境以给人们原发的境域领会,使“是”的意义得以实现的人。

我们研读佛经时,因为不能像一千二百五十人那样得到佛陀的亲传,就必须通过受持经文,让解释者与被解释者共同动作起来,再现佛陀及弟子们的实际生活境域,在再现原始教义的纯形势构成情境中,摆脱任意性,获得境域显示本身的构成自在性,进入原发性的解释和理解之中,而获得“是”的认识的切身意义。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置身于佛陀及其弟子们的周遭环境的人是奘师。奘师在佛法混乱的时候西行求法,并得到正确的认识。后又回到大唐,在慈恩寺、弘福寺讲经、译经,使佛教哲学进入汉语地区,弘扬了佛教哲学。奘师在慈恩寺、弘福寺中再现佛陀讲经时的情境,慈恩寺、弘福寺等讲经场所即相当于祗树给孤独园,奘师带回的经典即相当于佛陀的降临,奘师及其弟子们便相当于佛陀的尊重弟子,而奘师便是“若尊重弟子”的第一稀有之人。而第一个提倡进入这种周遭环境的教派是禅宗,禅宗提倡参公案,即是让修禅者再现并进入到以前得道者的周遭环境中去,通过这一周遭环境而获得对佛经的原发性理解。现今的佛教徒,虽然以出家、受戒方式通达“是”,但实际上并不一定要出家、受戒,因出家、受戒并不是认识“是”的唯一方式。作为一个在家的居士,只要能创造一个类似于佛陀讲经的周遭环境,以通达领会“是”,也就像佛陀的弟子一样,获得了佛陀的亲传,便真正认识到佛陀的原创思想。

海德格尔在《宗教现象学引论》中对《新约》中保罗书信的解释,也揭示了一个西方哲学中“若尊重弟子”的第一稀有之人。犹太人以对律法“十诫”的严格遵从,作为犹太教信仰的核心。但在犹太人亡国之后,犹太人丧失了现世中的国家保护。便只能在宗教上保持自身的存在尊严。而当时的犹太教已成为代表中上层阶级的犹太教。宗教领袖一味遵从律法,而忽视了民众的恶劣处境。中下阶级便与不同种族结合起来,强烈要求宗教改革,以建立可提供心灵慰藉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就在这一氛围中发展起来的新兴教派。而安提阿大会及保罗的宣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罗成为最初创立基督教神学的人。由于保罗接纳了异邦人,与中小工匠阶级结合,在经济上支持新兴的宗教,并将爱引入圣经神学系统,确定了基督教脱离种族色彩成为普世宗教。由于他当时所处的周遭环境,与基督的周遭环境有某些相似性。由此他对《所罗门的智慧》中运用的概念获得了意义构成的切身依据,而实现着领会。因此,他写的使徒书信,便能透露出同《所罗门的智慧》中运用的概念所谓相仿的一些概念。关于保罗的故事,可参考张祥龙《本体论为何是诠释学?》,原载《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