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33684400000019

第19章 划界分第十三(1)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①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②?”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③般若波罗密④》⑤,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⑥,是名般若波罗密。⑦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⑧。”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⑨,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⑩,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①当:应当。

②奉持:理解、掌握。

③金刚:为最刚硬之物,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往常认为金刚比喻大智慧,能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笔者认为,金刚应指“是”是什么的这一顽固的经验思维追问方式,因为这一追问方式像金刚一样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妨碍人们作深入的追问。直到今天,科学家在追问世界由什么组成时,还一直以“世界是什么”的追问方式,并把世界最后之物定为夸克,即是这一认识的反映。

④般若波罗密:意为智慧到彼岸,指从本性上认识一切事物,觉知一切真理的智慧。这种超常的智慧是通过系统、复杂、持久的禅定实修而获得对现象世界背后无相无状的本体的把握。《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384:“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变化事,如寻香城,所化有情住在何处?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拔济令出’;《大正藏》:‘所化有情住在名相虚妄分别,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从彼名相虚妄分别拔济令出’”;《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三十六:“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密多时,于一切法都无所见”。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以前一直未能说清楚。如僧肇在论述般若时也只是说:“圣智幽微,深隐难测,无相无名,乃非言象之所得。”笔者认为,般若波罗密“智慧到彼岸”之义意味着智慧既然存在彼岸,就必然相应地存在此岸。而此岸和彼岸应指两种不同的智慧。而且,中间应隔着一条“河流”,才能称为岸。否则,就是平地一块。而河流的存在意味着智慧的此岸、彼岸不是连续的,它们之间没有桥梁,而是存在一道鸿沟,思想在这里只有跳跃。以往一般认为般若波罗密有两个特征:一是智慧到了极点,另一是极高的智慧。笔者认为,在一个智慧系列中达到极点、或最高的智慧,它还属于这个系列中的智慧。也就是说,它还属于此岸中的智慧。佛教提倡的般若智慧是超越一个智慧系列,达到另一个智慧的智慧,才能称为“彼岸”。因此,我们要理解般若波罗密,就得确定智慧的此岸和彼岸,从此岸和彼岸谈起。为了找到智慧的两个岸,我们可否把人类的智慧成果这样划分一下:首先,把人类的智慧成果,数学、物理、化学……也即处于逻辑思维阶段的智慧作为智慧的此岸,那么,智慧的彼岸就应是有别于这一智慧的另一种智慧,有别于逻辑思维的智慧应是超越逻辑思维的智慧。超越逻辑思维的智慧即是超验智慧。那么,般若波罗密是否超验智慧?从上述关于般若波罗密的定义可以得知,般若波罗密是对人们日常所拥有的各种常识、成见和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质疑、批判和拷问,使人们弄清楚了文字的意义,认识到语言所指涉的并非真实的存在,通过把一般认识论问题悬搁或中止起来,而将形而上学从事实和逻辑世界中拯救出来,并消解了人们对意义的形而上学追求。通过上述,般若波罗密是超越逻辑思维的此岸,达到理性思维的彼岸。因此,般若智慧是前知识阶段的本源性智慧,即是超验智慧。海德格尔在《时间与存在》一书中,用“destruktion”这个词指对本体论历史的分解或分析,其用意是要使思想免受本体论的禁锢,从中解脱出来。由此推测,般若波罗密应相当于海德格尔的destruktion。

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以前认为该经名的全部含义是,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笔者认为,我们以前可能曲解了这一书名的原意。对这一书名似应这样理解:“金刚”应指人们头脑中顽固的逻辑思维方式,“能断金刚”即是向人类这一最顽固的习性发起挑战,解构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像“金刚”一样顽固的逻辑思维方式,把“是”从一切名相中解脱出来,不被物所迷,不被概念言语所左右,成为不夹杂任何一点经验成分的、也是不可加以分析的离言扫相的般若空。也许这样理解才符合本经的原意。据此,笔者认为,《金刚经》似应称它为“能断经”或“般若经”才合乎佛陀的原意。它使《金刚经》体现为一种解构主义哲学。而佛教提倡般若波罗密,即是把超越经验范围的思想方法当作是佛教哲学的基础。再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原意为“物理学之后”,意即“超越物理学”——超越经验领域到达靠思辨把握的神圣领域,般若波罗密超越经验知识,就是超越物理学,也即形而上学!据此,般若波罗密应道出了佛教哲学是形而上学!

⑥即非般若波罗密:即非之后,般若波罗密之前可能存在一定冠词指称“有相的”,而有相的般若波罗密应指经验思维。众所周知,佛教哲学将般若波罗密分为六种,它们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中智慧波罗密即般若波罗密,其他五种波罗密则应是有相的波罗密,因它们是人类的经验思维,也即“是什么”的追问方式。

⑦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这一三段论区分了两种般若波罗密,一种是无相的般若波罗密,另一种是有相的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便是否定有相的般若波罗密,也即放弃传统的追问方式,也就意味着放弃传统的形而上学。佛教哲学提倡的无相般若波罗密,应是一种有别传统追问方式的新的追问方式。结合经中的论述,佛教哲学提倡的无相般若波罗密应是“是”如何是的追问方式。众所周知,海德格尔曾将思维区分为存在性“思维”和知识性“思维”。两种般若波罗密的区分意味着佛教哲学拥有两种思维方式,佛所说的般若波罗密应相当于海德格尔的存在性思维,佛所否定(即非)的有相般若波罗密应相当于知识性思维。

⑧如来无所说:佛在世说了四十九年的法,所有记录他说法的经典都在,为什么须菩提回答说没有说法?而佛陀也自称没说法,因佛陀平时说的法只教育我们如何去认识“是”,而未说过“是”是什么。

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强调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微尘。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整体,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微尘是它的组成部分。

⑩微尘:相当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胜数论者用极微说解释万物起源,认为物质由不可再分的极小微粒组成。佛教哲学把它作为三千大千世界最后的基质。佛教哲学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又以一极微为中心,合四方上下共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水尘。并以微尘比喻极小,以微尘众比喻极多。

非微尘:似应解释为非微尘状的“是”。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它指出了微尘再小也是具体存在,而不是微尘状的“是”。正如阿那克萨哥拉曾说的:存在者的大小本来就是相对的,不会因无限分割就成为“无”,再小再分割,存在者仍然存在,它仍然有一定的大小。

世界:梵文的世界由“世(loka)”和“界(dhatu)”构成,表明佛教的世界是与时间有关的“是”。或说,“是”与世界相依相通,相互生成的关系。

非世界:非字之后、世界之前可能存在一个定冠词以指代“哲学”,非世界即非哲学上所说的世界。换句话说,非世界指现象世界。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指出了三千大千世界与哲学上的世界的不同:佛所说的世界是哲学上的世界,它是“是”的空间。而三千大千世界是由是者组成的现象世界,它是与“是”有关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区分,相当于一个是海德格尔式的周遭世界,它是由世界内的是者组成的整体,是此是最切近、最日常的处所。另一个是“是”的敞开状态,是“是”以世界的方式显现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