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时间的唯一方法是善用时间。
把零碎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和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比如在车上时,在等待时,可用于学习,用于思考,用于简短地计划下一个行动等等。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短期内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但成年累月,将会有惊人的成效。
滴水成河,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所以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应该让孩子从小了解时间的意义,让他们善用零碎的时间。那么先了解一下孩子对时间的分配存在哪些问题:
1.孩子就是不知道怎么分配时间
他们可能明天要考三科,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准备第一科上,等第一科读完,却已经晚到没时间和精力念下两科。或是勉强念完,第二天却没精神上学。他们也可能花不成比例的多时间,去研究一样东西。问题是这一科的老师不会因为他这一次杰出的表现,就免除以后的功课。别的同学表现虽远不及他,但只要达到应有的水准,也能得到高分。他反倒因为误了其他的功课,而在最后遭到挫败。
2.孩子不懂得分辨“大时间、小时间、完整时间与零碎
时间”他们可能用大而完整的假期,做一些每件只需一两小时就能完成的事。却在小而零碎的时间,想要去做需时数日才能做成的“大题目”。这就好比有了大笔钱却只知道买许多小电器、小摆设,度假游乐的人,到头来没有自己的房子住!
3.孩子不知道在同一时间做许多事
孩子往往只能单线地使用时间,他不懂得在等车时看杂志、在坐车时背英文单字,甚至在长途的车程中打个盹。
生活中有很多零碎时间,孩子如能养成习惯,随身带着笔、纸和书本,这些零碎时间就能被善加利用,用来看书或画画写写的,如此积少成多,获益无穷!
“利索点,干吗总是磨磨叽叽!”
“这孩子,那真叫磨叽,洗脸能洗半个小时!”这是学生家长常说的话。其实,利索不是一天形成的,利索是一种能力,善于管理时间的能力。善用零碎时间,分秒不浪费。我们可以把此生用不完的财富留给孩子,但我们无法给他们千分之一秒。在这个“十倍速”的时代,人们每天都在赶时间,永远忙碌着。为了不被时代抛弃,只有懂得“善用时间”,才能实现理想和目标,创造精彩的人生。
让孩子学会化零为整,善用零碎时间,想想10分钟能做什么事?20分钟能做什么事?如何一心二用?如:等公交车,可以背英文、看书;看电视,可以折衣服、托地板;洗衣、洗碗,边学唱歌等,只要善用时间,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提醒孩子,凡事提前10分钟完成才叫准时。让孩子往后的做事态度一定要有所改变,常常反思:忙!忙些什么事?是否忙对了方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和技巧?
从小时间表就被父母精确规划排得挤爆的孩子,这样的时间规划也许促成了孩子快速的心智成长,却也经常牺牲了学习与人相处与促进情感成长的时间,而那些在日后卓越有成的人士,往往是从小受到鼓励要快乐、自信、能独立且能合群、凡事好奇的儿童。也因此,家长如果希望教导孩子做好时间规划,就应真正释放一些时间让孩子学习规划,培养孩子凡事乐在其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父母的协助下,养成善用时间的好习惯。当孩子了解到善用时间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要孩子建立负责的态度,便是指日可待的事。
以下提出四个原则、五个步骤,提供给父母亲作为指导孩子做好时间规划的参考。
原则一:逐步养成。
与时间规划有关能力,包括:建立对时间的感觉、发现与分辨该做及想做的事、察觉自己的做事效率等,都需要父母亲发挥耐心,透过启发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步养成,千万不要意图一次将所有方法教给孩子,而流于说教。
原则二:平衡弹性。
所谓平衡,是指孩子应具备的各项基本能力,例如:认知、情意、社会、身体四方面,应该力求平衡发展。因此在时间规划上,父母亲有责任辅助孩子做好周全的规划。所谓弹性,则是指规划时应预留适当的弹性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孩子可能犯的错误也要保持弹性。
原则三:维持乐趣。
有兴趣就有快乐,如果能辅导孩子发现做各种事情的乐趣,就能避免拖延、敷衍塞责等不当反应。因此,对于年幼的孩子,以游戏来引导是最好不过的。
原则四:激发自主。
学习时间规划的长远目标应在激发独立自主的能力,帮助孩子学会激励自己自主学习,更要启发他愿意改变自己的决心,想要有所为的儿童,对时间会格外珍惜。
掌握上述原则之后,父母可依以下五步骤,教导孩子做好时间规划。
步骤一:培养对时间的感觉(游戏引导)。
事先准备一个定时器,跟孩子玩猜时间的游戏,两人先设定一个目标时间(例如:10秒、30秒、60秒等)请孩子闭上眼睛,自己在心里默数,觉得10秒钟(目标时间)到了就举手,看看自己能否精确地掌握时间。亲子可轮流玩,游戏要猜的目标时间建议由短渐长,每次玩过以后,父母亲记得问问孩子:“10秒钟(目标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呢?”让孩子脑力激荡,只要合理的答案都接受,目的在让孩子知道我们每天有许多时间可以好好运用。如果孩子可以提出一些对未来有积极意义的行动,则请顺势发挥,让孩子发现用同样的时间但采取不同的行动,未来便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步骤二:分析时间的运用(表格辅助)。
在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最好指导孩子运用定时器,练习计算自己生活中主要活动的时间,然后准备几张图画纸,在纸上先画两个同心圆(像甜甜圈),把圆周分成24个刻度,代表一天的时间,指导孩子将自己一天作息先报告出来,再依作息情况,将圆圈分出几个区块。请孩子用彩色笔加以描绘美化,变成美丽可口的甜圈圈,如果父母亲可以一起展示自己的时间甜甜圈,则意义更大。活动同时父母亲可以询问孩子,觉得自己的时间甜甜圈所列的项目是否让他觉得很满足?是否希望做些调整?若是,想怎样调整?这样的活动可进行好几回,将孩子的时间甜甜圈依序展示出来,让孩子建立分析自己时间运用情况的习惯。若想增加活动的趣味,亲子可轮流将自己的作息情况,依时间顺序,比手画脚表演出来,让对方来猜,重点是与孩子检讨目前作息时间的花费是否适当?
步骤三:学习拟定计划(表格辅助)。
先找出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例如:某天放学后或假日,请孩子写下在这段时间自己想做的事。孩子未写到但是很重要的事项,父母可以从旁提示,掌握前面所述平衡弹性原则,协助孩子对该做的事与想做的事进行价值理清。列好选择项目后,请孩子预估每项行动可能需要的时间,再排出顺序。在排顺序时,尽量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以便发现孩子对各项事物的态度。
步骤四:着手进行建立习惯(鼓励引导协助)。
承续步骤三,让孩子依自己的计划执行看看,为鼓励孩子确实地做,刚开始父母亲可适时的协助,让孩子体验到时间规划的好处,例如做事更有效率、不会忘东忘西、可以拥有充裕的时间放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刚开始最好能真实把记录下每个行动所花费的时间,与自己预估的时间对照,以便反省改进、提高效率。
步骤五:反省改进、提高效率(发挥创意)。
有些孩子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时间就是毫不留情的过去了,徒留遗憾,这时,父母亲千万不要事后才指责,不妨陪伴观察一段时间,发掘问题出在哪里?必要时可以征得孩子的同意将生活记录下来,和他一起回顾,就会发现他可能做功课时,桌子太乱,花很多时间在找文具,或找书籍时,看到好看的故事书就忘了写功课,常常做事中断等。同样的,父母发现问题后,最好以问题诱导孩子自我察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肯定他的努力并且想帮助他做得更好,单刀直入地指正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虽然有些人愈忙愈起劲,要在限期内才能发挥最高效率;可是大多数人都愿从容不迫地完成任务。如要心想事成,需要形成自我有系统的工作程序,相信下列提议对你的孩子会有帮助。
(1)记录痛苦经验。
人通常是健忘的,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应把赶工时的痛苦经验(手心出汗、面红耳赤、头昏脑涨)记录在案头记事册上,时刻警示自己。
(2)分析生活压力。
学习或其他生活通常都有“旺淡时期”,有时忙得要死,有时较为轻松。假如长期觉得心力交瘁,应重新编订学习程序,及早完成既定任务,腾出时间应付突发或艰巨的任务。假如仍没有改善的话,应考虑改变做事方式。不过,如果觉得学习有满足感、成就感,就会任劳任怨而不觉得筋疲力尽。
(3)列出两套学习安排表。
无论学习或私事,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要在指定时间内办理的,例如上课开会,定期体检,看牙医等。另一类则可以随时办理,大可把这两类事情记录在案头日历或记录册内,以免忘记办理。这些记录只是提示,并非金科玉律,应教育孩子学会因事制宜。
(4)按部就班。
将当日要做的事情列在记事册的好处是能帮助其有条不紊的办事,上课、考试等,当然要准时;至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办理一般事务。要谨记一点——学习计划不要订得太紧密,否则会弄巧成拙,使其忙得不可开交。应尽量安排时间休息,以松弛身心。
(5)一鼓作气。
万事开头难,可是踏出了第一步便不再如想象中那样困难。正如游冬泳,最困难是鼓起勇气跳下水,但跳进水中后便会犹疑全消。其实凡事拖延的成因除了孩子有行动滞后的特点外无非是恐怕失败或顾虑,导致不能尽善尽美,因此消除恐惧的办法是将任务化整为零,按部就班处理自会事半功倍。完成一部分后会信心大增,斗志更旺盛。
(6)善用时间。
假如课间有大段时间,让其千万不要呆坐,浪费时间,应把握机会,稍事活动,或着手准备下次课。
(7)有条不紊。
要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首先翻查记事册的工作程序表,然后把桌上的次要事物、次要材料收拾整齐,只放与主要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随即集中精神去做既定安排的事情,查资料,写作业,认真复查,在有条不紊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任务完成。只如同大多数习惯一样,时间观念的养成与小朋友的发展密不可分,并有其阶段性的目标,家长应善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事物,将时间观念带进生活中。
(8)时间滴答滴,意义大无穷。
虽然每位成人都知道“时间”的存在,但若要为它下一个注解,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不过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孩子年纪小,不适合过早进行抽象认知,还是想想怎么从生活中着手吧!时间观念对小朋友而言,具备以下4大含意:
①规律
孩子的世界中,从一开始以吃、睡等生理反应为主,到慢慢加入玩耍、就学等活动,生活中也变得更丰富了。家长如能配合他的发展,以每天的活动划分时间的段落,则有助于调整他的作息,为日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奠下基础。孩子若无法拥有正常的作息,不仅会增加父母照顾上的困难,日后进入幼儿园中就读时,如果大家睡午觉的时候他偏偏想玩游戏,活动时间和大多数人不同,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②稳定
时间不易产生变化性,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到几乎让人不能察觉时间的流动,甚至是忘了时间的流逝。在你活动当中,时间也一点一点地在流逝。但是,年龄太小的孩子则无法感觉时间的流逝,只会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活动上。
③反覆
像是白天、夜晚、气候的变化,周而复始,具有反覆的特性。孩子如不知道时间有这种周而复始的流动特性,则很容易产生混淆的感觉;像是爸爸妈妈在星期三时答应孩子星期日带他到动物园玩,但他不知道从当天起还要经过好几个反覆的夜晚及白天才会到星期日,就会感到相当的疑惑,而觉得大人在骗他,不带他去。
④可预测的
时间的可预测性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譬如:我们会在固定的时间出门上学,因为我们会预测几点可搭到校车,几点可以到达学校,孩子会知道几点会下课,几点妈妈会到学校接他,因而形成安全感;如已养成固定的活动时间,就算孩子没有办法辨别几点钟,可是时间对他而言就是可预测的,如大概什么时间该用餐,什么时间可以玩游戏等,以后每到固定的时间,他的脑海中会自动浮现大略的行程表。在有了预期心理后,孩子会变得安稳得多,而不会有不安全感。
⑤按部就班,增进时间概念
“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相当重要的概念,较难透过口头告知的方式,让孩子从中得到启发。父母只得多费点心,配合孩子的成长,利用它所熟知的事物连结时间观念,帮助他了解时间的意义、运用孩子可了解的语汇及规律作息,以便顺利进入抽象的时间概念并融入生活之中。
以上所提重点希望对家长们有所裨益,时间规划的成败其实关键还是在个人是否有生活目标,用心以时间与努力来经营人生,跟生命教育亦有相当的关联,因此技术的指导只能治标,启发向上向善的心念,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