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智慧百科(动物卷)
35120100000009

第9章 软体动物门(2)

大珠母贝,又名白螺珍珠贝,是我国南海特有的珍贵珍珠贝类。它形状像碟子,个体大,一般体长24厘米,体重为6~7斤,大者体长32厘米以上,体重10斤,是珍珠贝种类中最大的一种。海南出产珍珠贝还有马氏珍珠贝、企鹅贝、解氏贝和美丽贝等,大珠母贝蕴藏量约占全省各类珍珠贝总蕴藏量的90%。大珠母贝的经济价值很高。它的外壳是医药和工艺原料,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每市斤壳约值人民币8~9元。它的肉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更可贵的是,大珠母贝养殖的珍珠,颗粒大,色泽好,价格高。珍珠历来是贵重装饰品,又是名贵的药材。三国时的医书《名医别录》已把它列为重要药材。当时享有盛名的“诸葛行军散”里,就有一味珍珠。它在医药上有安神定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润泽肌肤、收口生肌等功效。我国在临床中有20多种药方,是以珍珠作为主药的。六神丸、安官牛黄丸、行军散、八宝眼药等几十种中药成药中都有珍珠粉。现在人们还用珍珠粉和护肤原料制成珍珠霜、珍珠露、珍珠膏等高级化妆品,深受人们的欢迎。海南省的珍珠养殖业,解放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珍珠养殖场,进行人工养珠。

牡蛎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净,晒干。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厘米,高4~15厘米。右壳较小,鲜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左壳凹下很深,鳞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无臭,味微咸。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助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时淡紫色。

珠蚌

珠蚌是双壳纲蚌目珠蚌科珠蚌亚科的1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北非和东非。珠蚌外形多呈长椭圆形。壳厚,坚固,前端圆,后部伸长。壳顶位于贝壳的前端突出,具有“Z”字形皱褶或结节状花纹。铰合部由拟主齿和侧齿组成,右齿有1个拟主齿和1个侧齿,左壳有2个拟主齿和2个侧齿,有鳃水管。雌雄异体,外鳃叶为育儿囊,卵在外鳃叶内受精,受精卵发育为成熟的钩介幼虫排出体外,寄生于鱼体上;当发育成幼蚌时,从鱼体上脱落到水底泥中,营自由生活。栖息于湖泊、河流、沟渠和池塘内。肉可食,亦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和家畜、家畜的饲料。壳入中药称珍珠母,有平肝、定惊、止血等功能。中国习见的圆顶珠蚌壳长50毫米以上,壳高约为壳长的1/2。壳背缘与腹缘接近平行。栖息于中国南、北方的江河、湖泊、沟渠和池塘内。产量很高,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蚌类。

河蚌

河蚌是瓣鳃纲蚌目珠蚌科无齿蚌亚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河蚌外形呈椭圆形和卵圆形,壳质薄、易碎。两壳膨胀,后背部有时具后翼。壳顶宽大,略隆起,位于背缘中部或前端。壳面光滑,具同心圆的生长线或从壳顶到腹缘的绿色放射线。胶合部窄,无齿。河蚌斧足发达,且为雌雄异体。卵在春季受精,约2个月可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卵若在秋季受精,胚体在母体内越冬,次年春季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钩介幼虫排出体外后,均需寄生在鱼体上,待发育成幼蚌后脱离鱼体,沉入水底,营自由生活。肉可食,亦为鱼类、禽类的天然饵料,家畜、家禽的饲料,有的种类可用做淡水育珠。

三角帆蚌

三角帆蚌属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属瓣鳃纲、珠蚌科、帆蚌属,其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省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壳大而扁平,壳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长近20厘米,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三角状。后背脊有数条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铰合部发达,左壳有2枚侧齿,右壳有2枚拟主齿和1枚侧齿。雌雄异体。三角帆蚌栖息于浅滩泥质底或浅水层中,营埋栖生活,靠伸出斧足来活动。它是属被动摄食的动物,籍外界进入体内的水流所带来的食物为营养,其食性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主,也滤食细小的动植物碎屑。每年4~5月,当天气晴暖,水温稳定在18℃左右时,成熟卵经生殖孔排出附在外鳃瓣上,此时雄性成熟精子随水流从雌蚌的入水管进入外鳃瓣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1个月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遇到鱼类就利用足丝和钩齿抓住鱼体,在鱼身上营寄生生活,大约需经20天后可发育成幼蚌,从鱼体脱落沉入水底,营埋栖生活。

西施舌

西施舌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属的一种,是太平洋西部广为分布的种。贝壳大,略呈三角形,较薄。壳顶位于贝壳中部稍靠前的地方,腹缘近似圆形,壳表具有黄褐色发亮的外皮。顶部淡紫色。生长纹细密而明显。贝壳内面淡紫色,壳顶部颜色较深,铰合部宽大。前闭壳肌痕近似方形,后闭壳肌痕近似卵圆形。生活在潮间带下区和浅海的细沙滩。珍贵的海产食品。中国福建省长乐生产较多。贝壳2片,大形,质薄,略成三角形,长约5~7厘米,高度为长度的4/5,宽度约为长度的1/2。壳顶位于贝壳背缘中部稍靠前方,高出背缘,其前方略凹,后方较为凸出,腹面边缘圆。小月面近于椭圆形,椐面狭长,呈披针状。贝壳表面平滑,具有黄褐色发亮的外皮,生长纹细密而显明。壳顶淡紫色,腹面黄褐色,贝壳内面淡紫色。铰合部较宽,左壳主齿1枚,呈人字形。右壳主齿2枚,呈八字形;前后侧齿发达,呈薄片状,左壳1枚,右壳2枚。外韧带小,黄褐色,内韧带极发达,棕黄色。外套痕显明,外套窦浅,呈半圆形。前闭壳肌痕略成方形,背缘延长呈带状,后闭壳肌痕卵圆形。足舌状,肌肉发达。

缢蛏

缢蛏俗名蛏子、青子、竹蚶、海蛏。它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灯塔蛤科、缢蛏属,是中国、朝鲜和日本的特有种类。贝壳长形,背腹缘近于平行,前后端圆,壳顶位于背缘,略靠前端。壳中央稍偏前方有一条自壳顶至腹缘的斜沟,形状像缢痕。与回沟相应的有一条突起。贝壳关闭时,前后两端均有开口。壳薄而脆,壳面黄绿色或黄褐色,成体表皮常被磨损脱落成白色,生长纹清晰,壳内面乳白色。

海笋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海螂目海笋科的一种。贝壳薄,两壳相等,前后端开口,白色,具淡褐色壳皮,壳面有肋、刺和生长纹;壳顶近前端,前端贝壳边缘向外卷,成为前闭壳肌和原板的附着面。水管极发达。足短,呈柱状,末端平,呈截形。贝壳的背、腹和后端常具副壳。海笋种类很多,有的在泥沙滩上穴居,有的在木材中穿洞生活,对木质建筑有一定危害,也有的在岩石上凿洞生活。

鹦鹉螺

鹦鹉螺是属于头足纲,四鳃亚纲,鹦鹉螺目的软体动物及贝类动物。现有的种类不多,但都是暖水性动物。它们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特有的种类,在我国台湾、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均有发现。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它们能够靠充气的壳室在水中游泳,或以漏斗喷水的方式“急流勇退”。在暴风雨过后,海上风平浪静的夜晚,鹦鹉螺惬意地浮游在海面上,贝壳向上,壳口向下,头及腕完全舒展。这类动物有夜出性,主要食物为底栖的甲壳类,特别以小蟹为多。

乌贼

乌贼俗称墨鱼,渔业捕捞量很大,肉鲜美,富营养。生活在温暖海洋中,游泳快速,主要以甲壳类为食,也捕食鱼类及其他软体动物等。它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二鳃亚纲,十腕目。乌贼的身体可区分为头、足和躯干三个部分,躯干相当于内脏团,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质内壳。体壁由上皮肤、肌肉等组成,具内骨骼。上皮为单层细胞,其下有许多色素细胞呈扁平状,细胞膜富弹性,周围有放射状的肌纤维。由于肌纤维的收缩,使色素细胞扩大呈星状,肌纤维舒张,色素细胞恢复原状,如此可使皮肤改变颜色的深浅。上皮下尚有一种虹彩细胞使体表具光泽。内骨骼由内壳及软骨组成。内壳位于体背侧皮肤下的壳囊内,很发达,呈长椭圆形前端圆,末端有一尖形突起。壳为石灰质,背侧硬,腹侧疏松,空隙多。内壳不但可以增加身体的坚固性,又可使身体比重减小,有利于游泳,并有助于保持平衡。软骨发达,其结构与脊椎动物相似,只是细胞有较长的分枝。主要软骨有头软骨,包围中枢神经系统和平衡囊,上具孔,神经可伸出,还有颈软骨、腕软骨等。

柔鱼

柔鱼属于头足纲,头部两侧的眼径略小,眼外无膜。头前和口周有腕5对;其中4对较短。腕上具2行吸盘,右侧、左侧第4腕或第4对腕茎化,部分吸盘变形;其中1对较长,称“触腕”或“攫腕”,具穗状柄,触腕穗上的吸盘4行。胴部圆椎形,肉鳍短,端鳍型,分列于胴部两侧后端,两鳍相接略呈横菱形。内壳薄,不发达,包埋于外套膜内,角质,狭条形,末端形成中空的“尾锥”,少数种类在皮下有发光器。雌体具有1对输卵管。柔鱼多分布于温带、寒带和热带海域。常活动于水的中上层,能作1000米左右的垂直移动。以磷虾、沙丁鱼、鲐等为主要食物,本身常为金枪鱼等凶猛鱼类的猎取对象,又是海鸟和抹香鲸的食物。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卵包于胶质卵袋中,每一卵袋包卵数千个,产卵量从几万至几十万个。柔鱼科中的太平洋褶柔鱼的年产量可达50万~60万吨,主要渔场在日本群岛的太平洋岸和日本海,黄海北部也有渔场。

章鱼

深邃的海洋,无奇不有,它们千奇百怪,各显神通。章鱼和人们熟悉的墨鱼一样,并不是鱼类,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章鱼与众不同的是,它有八只像带子一样长的脚,弯弯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渔民们又把章鱼称为“八带鱼”。提起章鱼,它可是海洋里的“一霸”。章鱼力大无比、残忍、好斗、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章鱼是一种敏感动物,它的神经系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而且在脑神经节上又分出听觉、嗅觉和视觉神经。它的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是眼,眼不但很大,而且睁得圆鼓鼓的、一动也不动,像猫头鹰似的。眼睛的构造又很复杂,前面有角膜,周围有巩膜,还有一个能与脊椎动物相媲美的发达的晶状体。此外,在眼睛的后面皮肤里有个小窝,这个不同寻常的小窝,是专门的嗅觉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