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075

第75章 延安时期的文化教育

沙宁

一、延安时期学校教育的几种形式

在延安时期,教育基本上分为两部分: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各种训练班属于干部教育,学习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主要进行专业或政治学习;小学和各种社会教育属于群众教育,主要进行政治教育和培养初步的读写算能力。

1干部教育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了培养干部对抗日战争和边区建设的巨大意义,并指示各抗日根据地都要大力举办干部学校。

从当时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和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对干部的要求以及干部的数量和质量的情况来看,都要求把干部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延安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总后方,它所担任的为前方培训干部、整训部队的任务非常重要。当时,党和军队的干部战士大多来自工人和农民,他们所受的教育非常有限,封建思想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对他们影响很大。对他们进行教育,把他们统一团结在党的方针政策下,端正思想,提高素质,使党的路线、政策能够彻底、正确的执行,是当时形势的迫切要求。事实证明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为党和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指挥员和领导干部,为抗战胜利和全中国的解放作了人才上的准备。

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主要有:抗日军政大学:培养军事、政治干部;陕北公学:培养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的群众运动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培养党的政治、军事、文化干部;军事学院:培养团级以上具有相当独立工作能力的军事工作干部;鲁迅艺术文学院:培养革命的文学艺术干部;中国女子大学:培养妇女干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培养解放区青年运动干部。

延安的干部学校还有培养医务人才的医科大学,培养军事人才的军政学院,培养翻译人才的俄文学校,培养新文字干部的新文字干部学校,培养民族干部的民族学院等等。另外,1941年由陕北公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等校合并而成的延安大学也是一所重要的干部学校。在延安,还开办了各种短训班,大力培养工农干部,同时大量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各种人才。

2群众教育

群众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儿童教育两部分。

(1)社会教育。延安时期,根据地人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以后,迫切要求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扫除文盲,便成为根据地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的对象是成年男女,形式是不脱离工作和生产,开办冬学、民校、夜校、识字班、读报组,利用黑板报、墙报、广播、戏剧、歌咏、秧歌和漫画等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时因地因人地对农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斗争和生产的实际,一般有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在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中强调政治教育,以能写信、作报告、看书为毕业标准,主要目的是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觉悟,扫除文盲。

(2)儿童教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工农及其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之前,全边区仅有小学120所,学生3000人。边区政府建立以后,积极开办学校,到1946年上半年,陕甘宁边区有普通小学295所,民办小学1038所,完小62所,学生3.25万余人。

在小学,教学工作都是围绕抗日教育来进行的。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对敌斗争和阶级教育。教师和学生还经常参加各种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阶级觉悟和工作能力。

儿童教育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发动群众自己来办学,政府在方针上加以指导,并提供教材、教员和适当的补助经费。这样,就打破了学制长短,上课时间和课程内容整齐划一的种种限制,让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教育他们的子女和他们自己。民办学校的经费主要是由学生家长的生产劳动来解决的。另外也采用捐款、节约、开荒种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办法来解决,必要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民办公助”政策提出后,解放区人民热烈拥护党和政府的决定,办学积极性很高,小学教育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涌现出一些办得很好的小学。主要的先进典型有延安杨家湾式、米脂杨家沟式等。新形式的巡回学校日渐普遍被采用。

二、延安时期学校教育的经验

1延安时期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教育与党和人民所面临的基本任务紧密结合,并为中心任务服务

延安时期,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任务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这就要求当时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政策措施必须适应抗战的要求。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十大救国纲领》中指出:必须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这个政策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施抗日教育政策,就是为了培养具有民族意识、具有胜利信心、并且具有战争和生产的本领和知识技能的干部和国民。延安的教育,正是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正确方针指导下,培养了大批抗战需要的干部和专业人才。

2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属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且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所以,根据地的教育一贯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它放在首位,作为中心一环来抓。学校组织学员参加各种政治斗争和实际工作,引导学员总结各种斗争经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式灵活多样。

3践相结合,坚持勤俭办学

在延安时期的教育工作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指导方针。教育工作人员和广大师生注意参加生产劳动,无论是干部学校、小学还是工农业余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抗大、陕北公学等把生产劳动列为必修课。农民学校则根据农业劳动的忙闲情况,采用全日制、半日制、早班、午班以及小组教学等形式,以便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时当地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和革命斗争实际。

根据地的教育从一开始就采取走群众路线的办法,发动和鼓励群众自己办学、勤俭办学。在当时的战争环境里,经济困难,师资缺乏,单靠政府有限的物力和人力是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根据地人民怀着极大的热情,从实际出发,没有校舍、桌凳,就用祠堂庙宇做校舍,用香案做课桌;没有纸张、粉笔,就用沙盘和树枝代替。由于贯彻了群众路线,坚持了勤俭办学的原则,延安这个世代文化教育落后的穷乡僻壤,在很短的时间内,办起了供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学习的各级各类学校。

4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民办公助”的办学政策和“以民教民”的办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展教育事业上的具体运用。它提高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推动了群众教育的迅速发展。“民办公助”政策允许群众按照需要和自愿来办学。这就能够根据当时农村分散的特点,结合工作和斗争的需要,照顾生产习惯和生活利益,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农民白天忙,夜间闲,就组织他们上夜校;妇女中午闲,就开办午学;冬季农闲就开展冬学。同时,可按生产组织建立起学习组织,如地头组、滩地组、放羊组等。专门为妇女识字组织起纺织组、编席组。小学编班,也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设立日班、半日班、早班、午班等,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校学习,同时又能够参加家庭劳动。

群众教育的教学内容,也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安排。群众要求学会记账、写信、开路条、打算盘,根据地的民众学校、识字班和小学就教他们学习这些内容。“民办公助”政策和群众“需要与自愿”原则的贯彻,解决了学习与生产的矛盾,克服了教育与实际需要脱节的弊端。

5创立了新型的教育体制,创建了新的教学制度

为了使教育适合革命斗争的需要和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地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它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干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小学教育和部队教育五个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的比重中,规定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国民教育放在第二位;在干部教育中,又把在职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在国民教育中,工农业余教育重于儿童教育等等。这是当时在教育体制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独创结构。

延安时期,党特别重视干部教育,特别是在职干部教育,这是因为一切工作,包括国民教育在内,都要经过干部去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他们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抗战和根据地建设。群众教育主要是发动群众自己办理。农村成年人是当时紧张的战争与生产任务的首要担负者,他们提高一步,战争和生产即可提高一步。儿童教育也受到党和边区政府的重视,在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建设中占有一定地位。

根据地建立了新的学制和课程,自编了教材,改进了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学制度。为适应革命战争的迫切需要,所订的学制都比较短。干部学校是半年至一年;中学、师范先是两年,后改为三年;小学是五年。课程设置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学生成分、学校性质和形式来决定,取消了科目表,减少了一些繁杂的科目,改革了一些内容陈旧的科目,增设了革命战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需要的科目。在干部学校,首先要学马列主义理论、党的政策和根据地概况或根据地建设一类的课程;工作中的各种具体任务,凡有比较复杂的技术,需要单纯讲授的,都列为被重视的课程。文化水平低的干部,还要补习文化。

延安时期的学校教育,带动了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的繁荣,推动了全国各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国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延安时期的学校教育,是伟大时代的产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教育尤其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创造的延安精神和兴起的延安作风,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更要学习和研究,使之发扬光大,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