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40665100000006

第6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2)

从世界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看,既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也有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前者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国际商品拍卖中心、国际博览会和展览会以及国际贸易中心等,一般均在固定场所按事先规定的原则和规章进行商品交易;后者通过单纯的商品购销或与补偿贸易、加工贸易、招标投标、租赁贸易等相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进行国际商品交易。

5.商品销售渠道构成

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路线。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渠道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出口的销售渠道,包括生产企业或贸易企业;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的销售渠道,包括贸易双方的中间商;进口国国内的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随着网络的发展及其在国际贸易中日益广泛的使用,直接贸易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销售渠道中的中间商也相应减少。

6.运输网络构成

世界市场上的运输网络是由铁路运输网、公路运输网、水上运输网和管道运输网等组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水上运输占第一位,铁路运输占第二位,可见,这两种运输方式尤为重要。

7.信息网络构成

信息网络是世界市场的中枢。它由国际电话网、大众交流工具(印刷品、电话、电报、电传、电视和广播等)通信卫星系统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组成。随着世界市场信息网络手段的不断多样化和现代化,以及信息网络机构的不断增加和专业化,信息系统也日益国际化。

第二节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最早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后来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中分离出来两大国际贸易理论流派:一派是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也称自由贸易理论;另一派是西方传统贸易理论的反对派,也称保护贸易理论。

西方传统贸易理论的两大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种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各国带来利益,从而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后来赫克歇尔和俄林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对国际分工的条件加以解释。

一、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着名的古典经济学家,在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有力地论证了自由贸易进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被人们称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国富论》也被世人誉为经济学的“圣经”。

【小资料2‐1】

制造针需要18个操作步骤,在没有进行分工的情况下,工人可以独立生产,无论是谁,一天生产针的量是20枚;进行分工后,每个工人只操作自己最为擅长的步骤,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制造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数百倍。

(一)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是建立在他的劳动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上的。

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生产率之间的绝对差别。一国之所以进口另一国的商品,是因为该国在这种商品上耗费的劳动要多于其贸易国;或者说,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其贸易国在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同样,一国向他国出口的商品,是由于该国在这种商品生产上耗费的劳动比贸易国少,即具有生产这种商品的绝对优势,或者绝对成本低于贸易国。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么交换双方都能从交换中得到利益,从而使整个世界都从这种贸易中获益。

斯密以制针业中手工工厂的例子说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当时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粗工每天甚至连一枚针都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的情况下,每天能生产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千倍。他认为:“在每个私人家庭中的精明行为,在一个大国里这样处事,也不会是愚蠢的。如果外国供应的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些商品要便宜一些,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生产的部分产品去购买外国产品。”

(二)绝对成本理论的假设条件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各自只能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

(2)劳动是构成生产成本的唯一要素。

(3)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但在一国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

(4)两国资源都已得到充分利用,一个国家某个部门资源增加意味着另一个部门资源的减少。

(5)当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不变。

(6)商品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没有运输或其他贸易成本。

(7)生产和交换完全自由竞争。

(三)绝对成本理论的数学分析

为了定量分析上述理论,斯密假定英国和葡萄牙同时可以生产毛呢和葡萄酒。由于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不同,两国生产同样数量的毛呢和葡萄酒所花费的生产成本——劳动时间不同。生产1单位毛呢和1单位酒,英国各需要70和120个劳动单位,葡萄牙各需要110和80个劳动单位。

(四)对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评价

绝对成本理论在历史上首次阐明了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都得益的正和博弈的观点,从而为国际贸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际贸易学说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种学说认识到,商品和劳务才是财富,从而克服了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观点,并首次将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为自由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这种学说本身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表明国际贸易只有在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进行,而不能发生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因此,绝对成本理论所阐明的国际贸易利益缺乏普遍性,这种缺陷被后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所克服。

二、比较成本理论

如前所述,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有一个暗含的假设,那就是贸易双方各自有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那么对于几乎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和几乎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双方还有进行贸易以及分享贸易利益的可能吗?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72-1823)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并在其1817年出版的代表性着作《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局限于绝对成本差异。

【小资料2‐2】

甲、乙两个人都可以生产鞋和帽,其中甲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效率上都要优于乙,不过制帽的效率高出20%,制鞋的效率高出40%,那么甲应该专门生产鞋,乙专门生产帽,这样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想想为什么?

(一)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的商品。李嘉图则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一定是绝对成本的差别,一国只要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相对低的比较成本,就能根据“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的原则,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参加贸易各国获得贸易利益。

李嘉图认为,按照比较成本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可以使生产总量增加,劳动配置更合理,而其前提是完全自由贸易。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二)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假设

李嘉图在阐述比较成本理论时,将复杂的经济情况进行了简化,包括下面一些基本的假设:

(1)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2)以英国、葡萄牙两国的正式劳动成本差异为基础,并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

(3)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不因产量的增加而变化,即规模报酬不变。

(4)运输费用为零。

(5)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是充分的,而且它们在国内完全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6)生产要素能自由进出任何市场,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7)收入分配不因分工和自由贸易而发生变化。

(8)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以货币作为媒介而进行的。

(9)不存在技术进步,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三)比较成本理论的数学分析为了证明上述观点,李嘉图同样引用了斯密采用的例子,但对其中的条件做了一些变化。

英国在呢绒与葡萄酒的生产成本上都具有绝对劣势,而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如果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和葡萄牙之间是不会发生国际分工与交换的。

李嘉图则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仍然能够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得益。他指出,英国虽然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应取其不利较小的毛呢生产,葡萄牙虽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但应取其有利较大的酒生产。按照这种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两国产量都会增加,通过国际贸易,两国都会得利。分工后投入的劳动人数虽没有改变,但酒的产量从2单位增加到了2.125单位,毛呢从2单位增加到了2.2单位。如果英国以1单位的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酒,则两国都从这种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了利益。

(四)对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克服了绝对成本理论的缺陷,阐明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和普遍适用性,即任何国家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成为“分析巨大贸易利益来源的基本方法”,奠定了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比较成本理论也存在较大的缺陷与不足。从其假设条件可以看出,比较成本理论将劳动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且所有的劳动被认为是同质的,这明显是片面的,与事实情况不符;同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通过静态的、短期的分析得出的,未能反映各国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以及技术变化对国际贸易的深远影响;落后国家的国际贸易收益虽然在数学分析中是成立的,但实际上其在国际贸易中受到的不等价交换倾向没有得到反映。

三、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他的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初步提出来的。他的学生俄林则接受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在1933年出版了《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全面而清晰地诠释了这种思想,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和核心。要素禀赋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比较成本理论的补充,对之前国际贸易理论中未涉及的内容,如要素禀赋、供求和规模经济进行了探讨。

(一)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

俄林认为国际贸易是在国家(地区)之间展开的,而国家(地区)的划分标准是生产要素禀赋。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是指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地区)的天然供给情况。俄林所说的生产要素是指劳动、资本和土地三大类,每一种生产要素又可以细分。由于俄林将国际贸易中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归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故人们称之为要素禀赋论。俄林将所建立的模型称为“ H -O 模型”,因此这个理论也被称为H -O 原理或赫-俄模式。

要素禀赋论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所以各国应根据本国要素禀赋的状况,生产并出口以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以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简单地说,劳动力丰富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丰富的国家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上述结论是基于这样一个推理:各国相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异决定的;而成本的差异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决定的;要素价格的差异则是由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其中要素的供给是由各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由此可以知道,一国只要拥有丰富的生产要素,就会导致该国在用这种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上拥有价格优势,从而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二)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

要素禀赋论成立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项:

(1)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及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且同种要素、同种产品之间没有质的差别,即2×2×2模型。

(2)各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

(3)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

(4)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可以完全替代。

(5)两国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6)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7)不存在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