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40665100000007

第7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3)

(三)对要素禀赋论的评价

要素禀赋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在各国参与分工,进行国际贸易的依据上,更为深入和全面,也更接近于实际。该理论是在比较成本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而来的,认为仅一种要素(劳动)无法进行生产,至少需要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另外,要素禀赋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例如,国家间相同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一国某种生产要素丰富,该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低廉,生产并出口该要素密集的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反之亦然。这些观点提醒我们,如果不从本国实际要素禀赋情况出发,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规模,有时反而会损害贸易利益。

但是,要素禀赋论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该理论强调比较静态分析,忽略了技术因素的影响及其他很多实际因素的作用。同时,要素禀赋也远远构不成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各因素状况也是完全可变的。

(四)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里昂惕夫之谜的基本内容

要素禀赋论提出后,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分工也随之深化,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显得脱离实际,并且引起了经济学家们对这些理论的质疑。其中美国着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06-)对要素禀赋论进行的实证检验的影响最为深远。

里昂惕夫根据美国1947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验证美国是否像要素禀赋论描述的那样,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测算结果表明,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也就是说,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之前预想的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这种结果完全出乎预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解释

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果后,西方经济学界极为震惊,并由此产生了多种围绕这种“反论”的国际贸易理论,其中几个解释比较具有代表性。

(1)要素密集逆转说

这种学说认为,同一种产品在一个国家用资本密集型的方式生产,在另一个国家却可能用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所以,很难断定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

如此一来,里昂惕夫的统计资料中,本来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商品,在出口国时完全有可能是以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的。这样,里昂惕夫之谜也就不存在了。

(2)反向需求说

这种学说假定,美国偏好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的贸易伙伴偏好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导致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的上升,直到美国的比较优势转换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同时美国的贸易伙伴的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产品转换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种学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其影响却不能夸大可以完全改变一个国家的资源丰裕程度。

(3)人力资本说

要素禀赋论认为劳动是一种同质的生产要素,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里昂惕夫计量的资本仅包括物质资本,而忽略了人力资本,如果将人力资本也考虑进来,则可以明显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因为美国的劳动与其贸易伙伴的劳动是不等价的,美国的劳动包含了更多的人力资本,即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而获得的更高的劳动能力与劳动生产率。

(4)自然资源说

该理论认为,要素禀赋论只考虑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是不全面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应加以考虑。在里昂惕夫的统计中,许多被视为资本密集型的进口产品实际上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美国正好在这些自然资源的禀赋上是稀缺的。如果将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统计中分离出来,那么里昂惕夫之谜就可以获得部分解释。

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简评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引发了经济学界对要素禀赋论旷日持久的论战,从而对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里昂惕夫首次将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于对贸易理论的检验,对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等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加,建立在庸俗经济学派要素理论基础上的要素禀赋论已严重脱离实际。要素禀赋论关于劳动同质、两种生产要素及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最后,通过对这些假设的修正,要素禀赋论依然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相对增加,而且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又出现了对同类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即产业内贸易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产业内贸易已经占到了世界贸易总额的60%,它已经取代传统的贸易形式成为发达国家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对于出现的这些新情况,传统的贸易理论已经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新的贸易理论也就应运而生。先后出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主要有人力资本说、偏好相似说、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说和规模报酬递增说等,其中人力资本说和偏好相似说在被用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学说中已做介绍。另外,还出现了新的保护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战略贸易论和管理贸易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国际贸易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做出了解释,从而大大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本节将对这些新的理论做一简单介绍。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大量贸易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贸易。通过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解释了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的原因及其特征。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进展

产业内贸易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是对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加以解释的理论,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国际间进行同产业的产品异样化的竞争。比如,美国进口德国生产的奔驰轿车,同时德国也进口美国生产的别克轿车。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经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两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逐渐改变,产业内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日益上升,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力量。

早在1978年,哈沃列利辛和奇范根据62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测算,得出产业内贸易额与人均收入水平是正相关的结论。这一预见已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国际贸易实践的证明。现在产业内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已经提高到60%以上,而且70%的产业内贸易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完成的。

(二)对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格鲁贝尔认为,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同质产品在价格、品质、效用上基本相同,对于同质产品间的贸易,他认为首先是运输的原因,消费者希望能就近获得供应,于是就会发生就近进口或出口;其次是由于一些产品的季节性特点和各国生产季节的差异,会导致一个国家对这类产品既有进口又有出口。

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商标、牌号、款式、性能、质量、用途、包装、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这种异质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二、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经格鲁贝尔等人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这种理论认为,各国技术发展情况不一致,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就可能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当一项技术从一个国家传入或扩散到另外一个国家时,会有一个时滞,这个时滞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技术传播时的时滞,使得技术创新国在一定时间内占有这种技术商品的出口优势。但是创新技术随着专利技术的转让或到期、技术合作及其他技术外溢的形式扩散到他国。

当这些技术被他国模仿掌握时,外国即开始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技术创新国也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导致国际贸易的规模逐渐缩小。

波斯纳将技术差距的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滞后时期,并将这个时期的一个阶段,即从产品在创新国上市到被他国消费者接受的阶段称为需求时滞——因为信息的传递、消费习惯的改变等所需要的时间。模仿时滞与需求时滞之差称为净时滞。例如模仿时滞为10个月,需求时滞为3个月,则净时滞为7个月。在这7个月里,创新国可向他国出口创新产品;这段时间之前,国际市场对该产品没有需求;这段时间之后,他国已经能自己生产该产品以代替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