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13

第13章 解放海南岛(一)

张世杰偷渡成功后,立刻派人四处联系南宁军谢有奎和黎人李实。谢有奎本也是黎人。当时琼州安抚使是赵与珞,不听从阿里海牙的劝降,赵与珞及冉安国、黄之杰等四位部下不屈,率兵守御极力死战。琼州被攻陷后,赵等四人因“谩骂不屈”,惹得元将大怒,将他们全部车裂。谢有奎听闻赵与珞四人被车裂后,非常愤怒,引领属下,带领部分黎人,钻入深山密林间,和元军打起了游击。而更有临高黎人李实,也不满元军对黎人的杀掠,带着本族人,以熟悉的地形和元军周旋。

张世杰登陆后,马上派出若干人马,分头寻找二人,不想,很快就联系上了谢有奎。凌震更是不辞辛苦,竟然领几只战船围着海南岛绕行了一个大圈子,跑到了海南岛的西北部,在临高悄悄地登上了岸。他找到李实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把李实说服了,李实愿意领着族人配合宋军围攻元军,但有个条件就是赶走元军后,汉人不能再如以前压榨黎人。凌震老将军大着胆子应承下来,还和李实结了异姓兄弟。也不知这哥俩个之间差了快二十岁,是如何结成兄弟的,只怕赵昺当时不在现场,否则早就怀疑他们是不是有“代沟”了。

好在谢有奎是个利索人,趁着元军海北海南道宣慰使朱国宝兵少将寡,无暇他顾,领着张世杰很利索地就到了旧州岭一带。旧州岭扼海府地区咽喉要道,易守难攻,军事意义十分突出,就是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海南军区仍将司令部设在岭上,此后此地仍部署军事设施。

张世杰只等着赵昺领兵前来后,马上占领旧州岭,堵住敌人内逃的可能性。现在消息已经传出,就等着约定的日子到了后海陆夹击元军了。

赵昺这两天很高兴,一则有了张世杰和凌震的消息,并双方约定了进攻海南岛的日期,二则,杜浒不负重托,派人带回了一些消息。

杜浒领命潜入崖山周边的岸上后,一面广布人马打探元军的消息,一面积极收拢战败失散的宋军小股部队,不想,真的就等到了江钲的到来。

江钲自崖山与张世杰因为排兵布阵发生争执后,就被张世杰借以杨太后的名义下旨,让江钲到福建为其父江万载处理善后事,兼募兵晌。四万殿前禁军也给了张世杰的女婿苏刘义暂时带领。崖山海战后,他领着募得的几百豪杰士卒赶到后,离崖山海战已经是七天了。江钲只以为宋军已全军覆没,正悲伤欲绝,打算投海自尽,不想,杜浒突然出现。当从杜浒口中听闻赵昺已安全突围到了海陵岛,而得知杜浒又是赵昺亲自安排着来接迎自己,更是心情激动,马上动身就要到海陵岛来见皇上。大家一同动身,沿着海岸向西行去。走不远却碰到一大帮子人拦在了前路,一打听,却是领着家乡义勇来崖山寻夫的陈碧娘,正是赵昺让杜浒寻找的张达的夫人。

陈碧娘听说自己的胞弟陈植、堂弟陈格都还活着,只是张达领着陈植、陈格偷袭元军失败后受了重伤,更是心急如焚,急着要赶到海陵岛上去见丈夫。

一行人昼伏夜行,一路上连软带硬地征召了许多的工匠,加上沿途归顺的百姓和加入的散兵游勇,竟然有两万之众。赵昺一听杜浒完成了任务,迅速派周文英渡过海陵岛对岸去接众人。

有了江钲这员大将,再加上个周文英,赵昺马上感到如虎添翼,立刻组织人马进行抢滩演练。谁让他本来就是海军陆战队呢?这个,熟!

不过杜浒也给赵昺带来了有关张弘范的消息。

正当赵昺在海陵岛上整军备战,磨刀霍霍之时,张弘范的日子却不好过。崖山一战,不能说自己没胜。但随了李恒去追张世杰,追出去却又无果,自己担心崖山这边还有许多宋军战船,又返了回来,却发现宋军趁乱早已逃脱。更可气的是自己的座船也不知去向。一只船张弘范还没有放在心上,但那座船上却有他强行拉来观战的文天祥呀。这文天祥可是忽必烈点名要的人,现在却给弄丢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张弘范能不上火吗?但他还是心存侥幸,以为自己的座船也跟着出海去追逃敌。但当时风大雨急,也无法派人去寻找。等第二天李恒也没有回来,他虽知李恒是个知兵的智将,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然而过了两天,李恒终于回来了,却是身负重伤。

原来李恒与陈懿二人准备围攻海陵岛,不想正赶上飓风大起。李恒的战船小船多,大船少,被飓风一吹,一会儿就损失得差不多了,连李恒的座船都被海浪打坏。好在陈懿的座船是福船,体大船坚,抗风浪不错。看到李恒船坏了,马上靠过去救李恒。李恒本一马上将军,这船在风浪中摇摆可不同马背上的颠箥,搞得李恒在船上根本就立不住脚。两船好容易靠帮了,李恒急着要跨过来,不想,船一摆动,他脚下一滑,一只腿正好夹在两船邦之间,被船挤压断了。好在陈懿船大,顶了风在海上漂了一夜,第二天天明风停后,才召集了没沉的几艘大船汇集在一起,也不敢再去想海陵岛的事,趁着岛上宋军还没有来得及搜寻,急慌慌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回崖山。

张弘范虽然看着李恒活着回来了,但战船已损失个八九不离十,明知宋军驻泊在海陵岛,也没有那个能力去继续追击,只好一面向忽必烈写了请罪书快马送往大都,一面向泉州发出命令,修建战舰,妄图找机会再灭宋朝。但这船也不是三天两日就能建好的,而且眼看着就要进入风季了,只好暗叹自己命运多舛,对宋军鞭长莫及。

听了杜浒带回来关于张弘范的消息,赵昺只是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哼,这老头子反正也活不过明年了,由他去吧。”

听得文天祥一愣一愣地忙问:“陛下,何出此言?”因为文天祥可是认识张弘范的,这家伙今年才四十一岁,和自己差不多,也不是“老头子”。

赵昺听文帅哥问起,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不免有点尴尬。本来历史上张弘范南征,不服南方水土,崖山海战后返回途中得病,第二年刚过就病死在家中,一代名将只活了四十二岁,也算是元朝的一大损失。但赵昺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派,有先知之明吧?只好吭了半天才说:“北人不习南方水土,必有瘴病犯身。然后再回归北方,体内暗藏瘴毒,必遇北方燥气而发。他这一把年纪,战事不利,再加上毒火攻心,内外交困,必死无疑。况且张弘范这一战,损兵折将,忽必烈能放过他吗?所以,他回去必死无疑。”

虽然赵昺是乱猜胡诌,但又言之有理,文天祥听了,心中觉得似乎哪里不妥,可也寻不出个理由来,只好半信半疑地看向陆秀夫。

陆秀夫对他这个学生,越来越觉得鬼灵精怪的有点可怕,过去找个机会就教育他一通,现在是找个机会,能躲就躲开来,生怕赵昺又乱出什么主意,下什么不如意的旨意。

但今天是赵昺召开朝会,他又不能不来,来了也只好躲避着赵昺的目光,生怕他又问出个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来。

可是赵昺今天可没有乱七八糟的心情管别的事,一心都放在了海南岛上。

“诸位,张太傅发来情报,偷渡海南岛的大军现已就位,并约定了时间同时海陆两面夹击岛上元军。大家可有好主意,顺利解放海南岛?”

一个大臣听了赵昺的话,想了想,还是咬牙出班问道:“陛下,这,何谓解放?”

赵昺一听,坏了,又把个后世词汇无意拿来显摆了,不过他有的是理由:“这解放二字嘛。首先,海南岛是不是我大宋土地?”

众臣一听,好嘛,海南岛虽是流放之地,世俗中总认为那是不毛之地。但不管怎么说,那还真是大宋的疆土。谁敢这时担个“卖国贼”的罪名说不是?于是,大家纷纷答个是字。

“那么,既然是我大宋的土地,现在又是谁占据着?”赵昺赶紧接着问。

“现今当然是蒙元挞子占着了。”兵部尚书王道夫虽然年龄大了,但性子还是急,忙插话答道。

“这就对喽。本是我大宋之地,现如今却被挞子占据着,侵我土地,欺我人民,毁我家园,杀我良民。我大宋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外族压迫。你们说,我们能不解救于我大宋民众于水火吗?”

大家又都连声附和。

“所以,我们是一支解救民众之军,我们是一支解放海南岛劳苦大众的军队,我们是一支解放海南各族儿女的军队。你们说,我们是不是解放海南岛?”

赵昺的话语无伦次,但从各大臣理解来说,还真是“解放海南岛”。

“如果大家再没有进言,我现在布置一下解放海南岛的步骤。第一步,传信给张太傅,约定时间一到,马上占领旧州岭,掐紧朱国宝的脖子,堵住岛上敌人内逃的道路。”赵昺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第二步,就是我军在约定之前两日开始出发,全部船队进攻海南岛,从外海向内逼迫守岛元军在港口之内,然后海陆夹击,一举解放海南岛。现在,各位还有要补充的吗?”

各位大臣在下面小心议论一番后,异口同声:“陛下英明,我等没有异义。”

赵昺深吸一口气,从座位上站立起来,把他的小手用力一挥,做出一副伟人的模样:“好,现在,我命令,各位臣功,按自己管辖范围,准备好所有一应事物,各位将领,检查战船,训练士卒。这次我们一定要打败元军,把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