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韩家幺女
4149700000029

第29章 抓周

深翻土里瓜如瓢,硬土里头收核桃。

八月底,地里后熟的瓜类也熟透了,村子里笼罩着收获的喜悦气氛。

地里的瓜果蔬菜纷纷开始收获,七月底撒的白菜也成了大菜苗。

黄灿灿的稻谷、玉米,都开始收获。

今年不只韩家开了荒地,其他人家也开了荒地,只是大都只开一两亩,毕竟他们是全人力,没有牛帮忙。

其中最勤奋的尤其属韩三力的六个儿子。

说来也怪,他家分家后,几个儿子媳妇都变勤快了,勤开荒,勤种地,都从一亩水田一亩坡地变成了一亩水田两三亩坡地。

村人还笑道,看来儿子生多了也不好。

村里的其他人家,有韩三力家那样的情况的,也都纷纷分家,让儿子媳妇各自过日子去。

到了九月,山枣、山葡萄、山菍子越来越甜,毛栗子、山核桃、柿子都开始熟了,连婆子们也纷纷上山,摘野果卖钱补贴家用。

毛栗子被晒干,或是炒成糖炒栗子拿去镇上卖钱,或是留着煮成栗子粥经饿。

山核桃晒干卖钱,炒香卖到酒楼茶肆都行。

至于柿子,一般被做成柿子饼,日晒或烘烤都行,挂上白霜后即可。

坡地里的瓜苗枯了,被烧成了草木灰,洒在土里,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如今,又被种上了菜苗,浇水、施肥、捉虫,一阵纷忙。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白菜种好后,又开始挖洋芋蛋和地瓜。

山林也成了小孩结伴去的地方,大人们开始侍弄家里的田地。

村里的小孩都很勤快,像过冬的小松鼠,不停地从山上往家里扒拉着山货。

如果是以往,又该收税了。

还好楚皇开明,免了三年赋税,让他们得以喘口气。

到了十月,各类干菜都被做好了。

秋豆角、黄花菜、瓜片、秋茄子干、山上淘来的野菌,洗净晒好,将脱水后的干菜用布袋装了,放在大篮子里,挂在厨房的矮梁上,随吃随取。

只需要用温水泡上一两刻钟,就能恢复以往的膨胀了,不过晒干或烘烤的蔬菜大多变了颜色,吸水后也只剩形状了,口味也会略微改变。

十月下旬,地里的大白菜熟了,已经开始打冻霜,勤快的人家已经将白菜砍了,洗净做成菜干或是泡菜,放在地窖里吃新鲜菜也行。

宁川村的地窖要比别的村子挖得大一些,新鲜蔬菜种类也要多些。

因为家家户户都种瓜果蔬菜,到了冬季,也有老黄挂霜的南瓜,和青灰色的冬瓜,有时还能用稻草存些佛手瓜。

白菜、洋芋蛋、地瓜更是存满了地窖。

冬季吃的粮食还不如菜多,因为在家猫冬做的都不是什么力气活,乡下人都舍不得吃粮食,大多是吃地瓜饼、土豆泥、水煮白菜。

地瓜饼是将地瓜洗净煮软,捏成地瓜泥,再做成饼状,用油煎成两面黄最是美味,不过农家做的地瓜饼,大多是干煎,很少放油的。

泰和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今日韩家院子很是热闹,因为今天是乐姐儿周岁的生日。

韩家人都起了大早,乐姐儿也被穿成了红色喜娃娃。

李老爷子看着已经周岁的外孙女,感慨万千。

似乎昨日乐姐儿才满月,光阴荏苒,转眼都过了十一个月份了。

乐姐儿满月时,李老爷子还特地帮她做了胎毛笔,共有两只,韩、李两家各持一只。

用新生出来的绿竹做的笔杆,胎毛为毫,谓之“内为胎发外秋毫,绿衣新裁管束牢。”

一般乡下人家,孩子满周岁时,都要举行简易的抓周仪式。

今日,张氏一早就在准备各类抓周用的物品,只请了李家老两口,自家人图个热闹。

乐姐儿被放在厅堂的炕上,炕面铺着柔软的席子,乐姐儿在上面爬来爬去,偶尔还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上几步。

“卟…卟…”

乐姐儿将肥胖胖的身子转回去,寻找着奇怪声音的来源。

往后寻了一圈,没有任何收获,她又往前爬,刚爬两步,又响起了卟卟的声音。

她又转过身,在身后寻找,还是没有任何收获。

到了第三次,还是没有找到,乐姐儿突然“哇哇”地大哭起来。

这会儿在炕边带她的是她二哥,韩武峰。

韩武峰正在炕边坐着,手上在给她雕萝卜花,哪知道她突然哭起来了。

张氏和徐氏正在检查抓周的清单和物品是否相符。

李老爷子和韩老太爷在院子里下棋,韩文昌在一旁陪侍,柿子树下安放着圆形石桌和石凳,下棋歇凉都很合适。

韩父在厨房揉面,今天中午要吃“长寿面”,李氏在厨房切菜打下手。

哑麽和红霞则在后院打扫鸡笼,鸡笼里的鸡粪用来沤肥,明年春耕用来肥地效果顶好。

今年春耕完了后,韩家买了二十多只鸡鸭崽子,除去夭折的,如今还有十多只肥溜溜公鸡公鸭,平日便是红霞和哑麽在打理。

张氏见红霞打理得好,鸡笼也是干干净净,很少有异味,还经常赏她鸡子吃。

张氏和徐氏离得近,快步赶来一瞧,小家伙哭得伤心,还不忘在身后寻找什么东西。

揪着峰哥儿的耳朵一问,才得知小家伙是为了找“卟卟”(婴儿放的屁),顿时哭笑不得。

前几日乐姐儿的肚子不太舒服,韩父驾着马车去请了专看妇婴的王大夫来,大夫嘱咐多给她吃些萝卜。

韩武峰雕的萝卜花便是给她做萝卜食用的,单单的萝卜块或丝,她硬是不吃,只吃被雕成花的。

李氏知道闺女为了找卟卟,害得峰哥儿被揪了耳朵,有些意味深长地看了二子几眼。

让你小子当年这么大的时候爱打你大哥,如今真正的混世小魔王出来了,不得为她大哥报仇才怪。

韩家三个儿女之间的趣事暂且不表,很快就到了午时。

乐姐儿的抓周仪式,设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

张氏在炕前陈设了大案,放着启蒙用的《三字经》、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铲子、剪子、尺子、绣线、花样子。

韩老太爷一看,顿时不满意了,韩家子孙抓周,怎能没有刀剑,又放了一把峰哥儿儿时玩耍的小刀。

抓周物品都摆上后,李氏便将乐姐儿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韩家人则站在一边,看她先抓何物,后抓何物。

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这是历来的传统。

乐姐儿见娘亲把自己抱到这里放下,就站在一旁去了,又见眼前有一堆奇奇怪怪的玩意,黑溜溜的大眼睛,先瞧了大人一眼,再盯面前的抓周品一眼。

约莫过了半刻钟,乐姐儿终于下定了决心,往前爬去,捡了几样喜欢的玩意。

首先捡的是算盘,这个算盘上了金漆,亮闪闪的,小家伙第一眼就看中了这个。

接下来,又用另一只空手捡了首饰,一根缀有白玉兰的银簪子,踩着摇摇晃晃的步伐,将簪子递给了李氏。

徐氏和李氏不约而同地笑了,她记性倒好,知道这是她娘亲挽发髻的物什。

然后,又捡了蓝皮账册,送了给祖母,把张氏也乐得呵呵笑。

张氏带她玩乐时,常常在一边记着一家老小的开支。

本来韩家的账册早已交给李氏掌管,这两年因为乐姐儿倒是经常由张氏帮着记账。

最后,还拿了韩老太爷添的小刀,一枝秋海棠花。

大家以为花是她自己要的,都道:“姐儿将来必定如花似玉,闭月羞花”,韩父更是喜滋滋地,将来他会有个漂亮女儿。

哪知道,她居然捏着秋海棠,朝她二哥走去,然后露出三颗牙齿,“羞涩”地笑了,把花送给了二哥。

韩武峰拿着小妹给的花,有些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不过,他一个大男子汉(他自己一直这么认为),怎么能收花哩。

“哎呀,乐儿,你把花花送给你二哥,简直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送得好,送得秒啊。”韩父在一旁拈酸吃醋道。

好歹峰哥儿还收到了花啊,他这个做牛做马的老爹啥都没有。

最后,乐姐儿右手拿金漆算盘,左手拿小刀,一股女侠风范凌然而出。

韩老太爷最是得意,伸出手拍拍巴掌,做了一副要抱她的姿势。

小家伙最喜欢有人抱了,兴冲冲地往祖父的方向“跑”。

啪!

一个趔趄,化作一团肉丸子,摔在了毯子上,小嘴正好啃在豌豆黄上,抓周的吃食,豌豆黄上还点缀着红枣,颜色鲜艳,香甜软糯,对小孩子有吸引力。

因为沾到了甜食,乐姐儿倒是没哭,还抓了块豌豆黄,坐在毯子上吃起来了。

瞧她抓豌豆黄的那只手,正是右手,为了吃食,放弃了钱财,估计日后又是韩家的一个小吃货,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韩老太爷最后还是抱到了乐姐儿,因为他用筷子夹着一块黄亮酸甜的糖醋肉。

总结下来,乐姐儿的抓周日,喜欢挣钱,喜欢练武,喜欢吃食,吃食里面又最喜欢吃荤食。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吃了顿长寿面,烫着白菜丝、黄花菜、木耳丝、萝卜丝,铺着白切肉,淋上炒香的麻辣酱料,撒着葱花,颜色鲜艳,味道浓厚,连乐姐儿都吃了几根不辣的长寿面,含在小嘴上“咻”地吃进去,一副十分享受的表情。

------------今晚吃了点面下饭,某人的口味越来越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