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关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1802100000011

第11章 歇马店

三虎太爷将一枚马蹄钉钉入歇马店的门槛,在门楣上挂了一盏马灯,西兰公路上的马车从老虎娃山上下来一辆,又从金骡子峡出来一辆,民国五年的太阳便从疙瘩山上沉了下去。茅草烧出的炊烟,像三虎太奶奶揭开了锅盖,升腾而起,又缠裹下来,笼罩了关下。西兰公路两旁的左公柳在烟雾暮霭之中,婆娑,隐约,像盼夫归乡的妇人,凄楚又动人。闻到炊烟的马,打了一个响鼻,又打了一个响鼻,马蹄声便慢了下来,赶车人的响鞭也消停了。

同治十一年(1872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指派军民始修西兰大道,为西兰公路的前身。关下,便是西兰公路上不大不小的一个镇子。

关下向东五里便是老虎娃山。老虎娃山在西兰公路开通前,也的确有过一只或者两只的老虎,罕有人见,杨老爷曾想得一张虎皮,派家丁山中遍寻未果,只见到几个虎爪印。老虎娃山绝非因山中有虎而得名,盖因此山山势陡峭,如幼虎扑食,所以山下的杨家店子人多彪悍。西兰公路蜿蜒如蛇,爬上老虎娃山,向南去了天水。西出关下五里,却是金骡子峡,在剩子招唤金骡子的时代,也就杨老爷的骆驼队贩卖私盐的时候,穿过金骡子峡的西兰大道还是左宗棠大人指派军民所修,因峡谷陡峭,怪石突兀,这一段路着实算不上什么路,所以翻马车便是常有的事。马车翻得多了,死的马和骡子也便多,关下人一听有人喊,去金骡子峡,便知道是又翻了马车,急急地去抢骡马肉。死的骡马多了,终究是有冤魂要成精的,让剩子发迹的那匹金骡子便是。

民国十三年,甘肃督军陆洪涛筹建西兰公路,关下通向外面世界的这条路才正真地像一条路了,也正是因了这条西兰大道,盆盆太爷和二痴爷在关下的生意越做越大,马车通行方便,骆驼自然也就渐渐的养的少了。过往的马车却一日多过一日。

出金骡子峡到关下,人困马乏,十五里长的老虎娃山怎能爬得上去?去三虎太爷的歇马店过夜吧,待次日骡马养足了精神正好一口气爬上老虎娃山去。有些不熟路的车夫,为了赶一脚路,冒然地上了老虎娃山,马筋疲力尽了,坡还很长,眼看着马车往后溜了,那还了得,溜下去便车翻人亡,响鞭甩得啪啪响,马却是真的无力再上了,车夫忽地从腰间抽出匕首,硬生生地刺进了马屁股,马一声嘶鸣,惊蹿而上,才得以脱险。马车是上去了,马却倒地吐血而亡。保了一车货,也保了车夫一条命,却损失了一匹马。

从老虎娃山上下来,眼瞅着太阳西斜,走通渭城还有三十里,过金骡子峡时天正好黑了,土匪也早就埋伏等待了,还是进三虎太爷的歇马店吧。三虎太爷车马店的生意想不火也不行。关下人或者过往的客人,却很是顺口地叫三虎太爷的车马店为歇马店。

歇马店也就是三虎太爷的家,因了要进出马车,门便开得很大,对开的两扇,门槛是少不了的,没有门槛的门那成什么样子呢?三虎太爷的门槛是活动的,进出马车时搬开来,只进骡马和人时,则不必了。进出歇马店的人和骡马多了,门槛便烂得快。三虎太爷是个仔细人,一丈长一尺高的门槛,得用多少木料呢,一棵长了二十年的槐树也不见得能做成一个门槛。三虎太爷先是在门槛上钉了一个废弃的旧马掌,生铁的,尽管已经在不知哪匹马的蹄子下磨得成了残缺的半片,三虎太爷还是很仔细地钉在了门槛上,并为自己的发明而得意不已。再硬的马蹄有生铁硬吗?

对于一个车马店的掌柜来说,给骡马铲蹄钉铁掌算不得什么难事,至少是一门必修课,属于招揽生意的一部分。这是一件人与牲口灵性相通的事,再脾气暴躁的骡马,在三虎太爷跟前都会变得温顺得很,并乐意将自己的四个蹄子交由他摆弄。三虎太爷将铲下的蹄边浸泡在池中沤肥浇地。而那些废弃的铁掌,则被他一丝不苟地钉到了槐树门槛上。日子久了,三虎太爷的门槛成了一副十足的铁门槛。

三虎太爷的车马店其实就是个客栈,过往的马车自不必说了,秦安的货郞,挑担的贩盐客,都奔了铁门槛家去了。三虎太爷是个实诚人,马料喂得足,马车的木轴也舍得加青油,三虎太奶奶的炕烧得暖和,都烙得屁股疼呢,至于饭吗,说是臊子面,绝对的不掺假,不像其它店家,上面两根白面,筷子一捞,底下盖着的却是高粱面。高粱面看上去也是白的,但咬到嘴里便不是那么回事了,粗糙,涩口。而马车上的货,从来就没有缺过一件东西,三虎爷弟兄三个,晚上轮流着守夜寻更。做生意就是做人,三虎太爷对客人说,三虎太爷也对三虎爷这么说。

店客最怕进黑店,老痴爸是经历过的。一九五八年,老痴爸在去引洮工程前一个月,家里已基本断了顿了,老痴爷打发老痴爸和老痴二叔去会宁的老痴姑奶奶家接济点粮食。老痴爸挑一副担,拄着老痴爷的核桃木搭棍。夜宿路边一家小店,老痴爸看着店家面不善,心里怕,老痴二叔也怕,两人一个晚上基本没有睡觉,警惕得很。一夜倒是没发生什么事,次日一早结账要走,老痴爸的核桃木搭棍不见了。老痴爸看了看店家的脸,店家的脸上一块肉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老痴爸挑起扁担便走。

铁门槛成了三虎太爷车马店的代名词,也成了三虎太爷的代名词,铁门槛甚至成了关下的一块招牌。

铁门槛的口碑传得远,南到秦安天水,北至马营兰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铁门槛的名头也留得远,甚至多少年后,关下人说三虎是谁啊,老痴爸说,他先人是铁门槛。治治爸说,那娃是铁门槛家的后人。

南来北往的客,只要住进了铁门槛的车马店,三虎太爷都要问客人,你见过我大吗?

你见过我大吗,这句话,三虎太爷问了一辈子,直到他咽气。

三虎太爷他爸,年轻时去了青海担盐,从此再没回来。约莫是被人落了黑店。

担盐,贩盐,是关下人从事了几个世纪的营生,剩子,也就是发迹前的康老爷如此,三虎太爷的父亲也如此,肩挑骆驼运,不过赚取苦力养家糊口而已,所不同的是,剩子就像交了****运一般的撞上了大运,而三虎太爷却如放飞的鸽子,从此杳无音讯,只将绵长的挂念留给了他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