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创新教育的概述
一、创新的含义
创新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一个真正永恒的主题。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的变化,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人类的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的。
什么是创新呢?创新从其词义来说指的是在破坏旧的基础上,产生新事物的活动。如果进一步概括,可以简要定义为:创新是人类在扬弃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新事物的能动的活动。这里讲的事物既包括物质形态的事物,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事物。这个定义明确地揭示了创新是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活动;是一种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活动;同时又规定了这种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定义作为创新活动的一种基本含义。当然,人们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给创新下定义。日本创新学会在1983年的会刊上发表的就有83人下的83个不同的定义。
创新是一个过程。对于创新过程,许多学者都作过记述。本世纪初以来,不少学者进一步作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各有特色的经验模式。这些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可以我国学者王国维1908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提出的“三境界说”为代表。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很明显,王国维着意刻画的是创新主体心理活动的过程,即悬想——苦索——顿悟三个阶段。
第二种类型,可以美国学者杜威19l0年在《我们是怎样思维的》一书中所提出的五阶段模式为代表。这五个阶段是:感到某种困难的存在——认清是什么问题——收集资料,进行分类,并提出假说——接受或抛弃试验性的假说——得出结论并加以评论。不难看出,杜威模式所注重的是创新主体逻辑思维活动的过程。
上述两类模式,从不同侧面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但从总体上来看,却又都是不全面的。1926年英国心理学家G.沃勒斯在《思考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综合性的模式,从而基本上克服了上两类模式的不足。
沃勒斯认为,任何创新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新的准备期。它包括发现问题,收集资料,以及从前人的经验获取知识和得到启示。
第二阶段,创新的酝酿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冥思苦想,其中包括利用传统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作出各种试探性解决。
第三阶段,创新的明朗期。也就是在上阶段酝酿成熟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灵感产生顿悟等,新思想脱颖而出,豁然开朗。只有这个阶段才摆脱了旧经验、旧观念的束缚,产生超常的新观念、新思想,因而在整个创新过程中显然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第四阶段,创新的验证期。即对灵感突发等得到的初具轮廓的新想法进行检验和证明。这也就是运用逻辑的力量,以检验其理论上的合理性与严密性;利用观察、实验等方式,证明其事实上的可能性等。新思想的不完备之处,可在验证阶段予以修正。
这个模式虽然仍是经验性的,但它既宏观、全面地概括了创新过程的基本内容,又突出了新思想、新观念的提出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既反映了逻辑思维的重要作用,又强调了、创新者的灵感、顿悟等思维活动在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时的特殊重要的意义,因而其基本思想是比较可取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过程发展阶段的规律性。后来许多学者又提出了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七阶段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基本思想与沃勒斯模式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在此就不细加讨论了。
二、创新的特征
创新有如下特征:
1.创新的主体性,即创新主体必须是现实的人,即现实的个人、群体和全人类。
2.创新的控制性。它是指任何一种创新都是主体有目的地控制、调节客体的一种活动,是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使活动作用于自身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并在创新活动中有控制地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创新的新颖性。凡是创新就意味着一种创新活动必须要能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4.创新的功利性,也可以说创新的进步性。就是说,任何一种创新活动的成果必须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5.创新的综合性。就是说任何一种创新都是主体辩证的综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重新组织新信息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就是创新。
我们把上述特征中的要点提取出来: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是人有目的的控制和调节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产物是新颖的、前所未有的;这些产物要有社会价值;以及创新活动离不开综合信息、重组信息的过程。
创新学是研究人类在创新活动过程中,主体的创新意识、精神、品格,客体的创新成果规律,以及创新哲学、创新心理学、创新教育学、创新人才学、创新环境和创新技法的一门新型学科。
现代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学的研究,采用创新学揭示的有关“创新”的理论与方法,把创新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活动的一种新教育,旨在培养善于想象、富有创新力、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性思维、具有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从人才学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创新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为将来创新发明打基础、做准备的教育;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培养、训练人的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的教育;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就是激发人的潜能,坚持终身学习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创新性活动,在接受知识时进行“创新知识”的思考,在解决问题中提出“创新解决”的见解,把学习和创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创新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开发系统,目标是开发人的大脑,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不仅是信息的输入、知识的积累,而更重要的是打开人的大脑的各种贮存渠道,通过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学习、运用创新技法,从外部引入新的知识和从内部寻找新的突破口,加速创新力的开发,由此来冲破原有的知识圈的束缚,进行新的创新。创新教育采取的教学形式是“启发研究型”,目的是开发创新力,教师的主导活动是“启发研究,诱导才能”。学生的主体活动是“研究知识,深入发掘知识”。其显著特征是:要想方设法超越现有知识范畴,培养独创能力,发现新问题,发明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由此可见,单以知识积累为最高目标的学习,称不上真正意义的学习,只有把学习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开发人的创新力为目标,才能算是有意义的学习。
三、创新教育的目标
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李政道认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对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各国提法不同,但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如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日本的“协调发展的人”,其核心都是培养创新能力。
四、创新教育的内容
(一)创新哲学教育
它是研究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也是一种世界观。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反映在人和自然、人和社会、认识与实践以及精神与物质等关系上是创新性地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它直接关系到创新者的品格、精神、思维方法,以及对创新性活动的指导。
(二)创新性意识和思维教育
意识,是外界信息转化为主体活动过程中的中介性主导心理功能,并具有驾驭各种心理活动的能动作用。在当今创新学活动中,把创新意识简称为“创意”,如“桥”意识、“流”意识,被广泛地运用着。
思维,一般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创新性思维是对旧概念、旧事物认识的突破,也是思维方式本身的创新。创新性思维的重要之点是想象力,丰富的创新性想象力才是首创的保证。
(三)发现法、发明法、创新技法的教育和训练
发现法指在科学研究中,对前所未知的事物、现象及规律性揭示的一种普遍的创新性方法(适用于高中);发明法指在自然科学范围内,获得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创新性方法(适用于初中);创新技法指的是改变旧事物,创新新事物、新形态、新组合、新改变和新作品。
(四)学科教育,科学教育是极为广泛的
它包括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未来科学和信息学等。综合这些科学教育的因素,就是把它作为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德、智、体基础。
(五)情境教育,这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创新性的教育方法
如周围发生了某一特殊事件,我们怎样才能创新性地认识它、理解它和解决它。
立足于创新性,日本本田小学设立了社会研究室、理科学研究室和家庭科学研究室,学生在小学毕业前,要学会茶道礼节、单独接待客人、缝纫、制衣和绣花,还有做饭、烧菜、洗衣,自己料理生活。这有常规性实践,还有创新性探索。
(六)创新性活动中的指导、操练
如组织兴趣性发明创新活动、星期日俱乐部、创新室(包括制图、模型、玩具、教具、艺术工作和工厂观摩),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发明创新实验活动,在职业训练中培养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开设创新课,分年级设立创新课内容,如会用一般工具,制作一般木质零件,创作泥塑人物或创新性模仿制作。在小学毕业时,一般能掌握20~25种技能,并有一定的独创能力。中学要求更高一些。
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是世界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纪。在21世纪我国能否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林,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创新力的竞争。不难设想,一个老跟在人家后边走的国家,怎么能建设成世界强国?中央领导多次指出:“没有创新力,党没有希望,国家没有希望,民族没有希望。”因此培养创新型新一代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教育的主旋律。目前对于“创新教育”还有一些误解,认为创新是对有高深学问的人而言,中小学生谈什么创新?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谈的创新教育不是让学生一定要发明创新什么新东西,而是从小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性思维,开发创新力。当然只要我们开展得当,在少年儿童中出现新发明、新创新也是可能的,这点已经被全国少儿发明创新的大量事实所证明。
五、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创新教育:
(一)加强思想教育,启迪创新力
创新动力首先来自一个人的崇高理想、对祖国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我们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爱国之情,讲述科学家、发明家事迹。
激发创新欲望,讲述当今社会最新科技信息,燃起创新火花。总之,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意识地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培植创新的根苗。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品格。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十分注意鼓励孩子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简单否定和讽刺挖苦,而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答,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微弱即逝的求知火苗得以燃烧和发展。
(三)训练扩散性思想,培养想象能力
一个创新型的人必须善于多向思维。所以,我们在重视聚合性思维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异想天开,不落俗套。如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性复述”、续编有悬念的故事结局、编课本剧、开展“当我长大了的时候”、“假如我是……”的主题讲演等,都将激发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
(四)开展小发明、小创新活动
要发明创新,除了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外,还要懂得一点创新的规律,适当给学生讲一点“创新技法”。如根据小学生特点可讲一些“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以及“加一加”、“减一减”、“反一反”等儿童创新技法。在这些基础上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新活动,鼓励孩子大胆幻想,并根据幻想去搞一些小发明、小创新。高尔基曾把幻想看成是“人们预见未来现象中一种神奇的思维能力”。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孩子们这些大胆而又稚气的幻想很可能成为驱使他们从事革新创新,乃至建立丰功伟绩的开端。
(五)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
在解题和计算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解法或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进行扎实、合理、灵活和多变的思维训练,就能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