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的班集体建设
42866200000020

第20章 班集体班队活动设计(2)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班级活动的教育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应注意:

(一)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有目的地选择榜样,树立榜样,强化榜样的形象和作用。第一,抓住各种时机(晨会、班会课),给学生讲历史上的名人、伟人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并取得成功的;第二,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榜样,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第三,找个别学生谈心,以爱心、热心感化学生,使他们从榜样中吸取力量、获取源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二)营造氛围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单位,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一,根据学生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如表演、绘画、体育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如组织学生每人至少看一本科技书,展开想象的翅膀人人动手制作科技作品,为班级出一期板报。通过实践,学生从中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找窍门,体会手脑并用的益处。又如在班级开展“诗歌朗诵会”、“小小故事大王”、画一画“美丽的家乡”、“我喜欢的景点”摄影赛、“小厨师”等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学生有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日益浓郁,自理自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认识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关心集体,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并锻炼胆量。班会课上,让学生写一写《跟老师说说心里话》,架起沟通师生的心灵之桥,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课堂上,教师多用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如告诉学生“你能”、“你行”、“你可以”、“你会”、“我相信你”等等鼓励的语言,使每个学生在班里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

(三)因势利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于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现在的学生中常见的问题有:生活较懒散,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点弱,纪律松垮,缺乏锻炼。针对这些情况,在教育时,应细细把脉,慎重下药。如有个学生平时淘气贪玩,爱捉弄学生,不论大小,都要欺负,学生见了都躲着他,科任老师见到他也都摇头。其班主任老师经过冷静、耐心地寻找原因,发现他还有好的一面,动手能力强,在各项活动中处处表现出争强好胜。因此,班主任采取激励的办法,抓住有利时机帮助他转化。如在科技制作活动中,在班主任的鼓励下,这位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科技作品——飞机模型在班上展出,同学见了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班主任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及时表扬,树立其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能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四)精心培养

“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教师播撒的一片爱心,是促使学生上进的雨露。教师对学生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注意工作方法。教师只要努力跟学生沟通,帮助学生选择榜样,树立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

五、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班级活动是同学们在正常上课以外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的各种活动。它是同学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另一种途径,是对同学们课堂知识的丰富和补充。

但有些学生干部认为组织班级活动会耽误或影响学习,而且班级活动的学习内容也不列入考试范畴,因此,逃避甚至拒绝组织班级活动。这种不良倾向,对同学们成为未来高素质的人才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在此介绍一下班级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班级活动能开阔视野。同学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而组织班级活动,如参加各种知识讲座,参观科技发明展,参观名胜古迹等会为同学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增加一扇窗口。

第二,班级活动能陶冶情操。同学们如果整天埋头于书本,时间长了,一定会觉得很枯燥,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适时地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可以使同学们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放松,并且在美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充实,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去生活,使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在观看烈士纪念馆或组织学习先烈文章时,也会在同学们心中升起一种民族自豪感,并且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第三,班级活动能锻炼能力。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科技制作中可以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等。

第四,班级活动能使同学们融洽关系。同学在活动中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并在活动中培养互相协作的精神,明白团结才是力量的道理,因而也会更加的热爱集体,增强集体凝聚力与荣誉感。

总之,班级活动对建设一个活泼健康、团结向上的集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也不是可参加可不参加的。班干部必须端正对班级活动的认识,才能使班级活动发挥其更大作用,同学们也从中受到更大教益。

主题班会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主题班会的主题与特点

(一)主题班会的主题要求

班级主题班会的主题要求主要体现在:

1.班会的主题符合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我校学生生活的实际。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沟通、宽容、新规范新生活、诚信、友谊、男女生交往、成长的对话、自尊自爱、做有责任感的人等。

2.班会形式多样、新颖、生动活泼。有论理式为主的;有交流对话式为主的;有文艺型活动为主的,如:演小品、讲故事、诗歌朗诵、相声等;有竞赛式为主的,如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辩论赛等。

3.班会活动主体的定位正确,比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教育为主。学生参与面广,教师参与策划指导。绝大多数老师在班会现场能够以班级中一员的平等身份参与活动。

4.一些老师注重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请家长、任课老师参加班会;注重班会环境的布置、情境的创设等。

(二)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

班会活动不拘形式,一切服从教育内容及教育目的,并尽可能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一些班会的常见形式有:

1.专题讨论会。即让学生就某一认识不清的问题,或发生于社会、社会学校中的事件展开讨论,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2.报告会。即聘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英雄模范人物或学生家长等到来作报告。

3.演讲会。事前应确定一个专题,让学生做好准备。会上可由一人或几入主讲,也可自由上台。

4.茶话会。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谈心形式,是在师生情感交融的亲切气氛中进行的。一般以在传统纪念日和节假日期间进行为宜。

5.故事会。教师、学生或外单位人均可担任故事员,可一人单独讲,也可几人轮流讲,可进行故事欣赏,也可搞竞赛。

6.文艺表演会。即通过文艺表演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班会形式,会前根据教育要求,让学生编排节目,也可请外单位或文艺团体表演出。

7.游戏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班会形式。

8.参观访问。是运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生动有效的班会活动形式。

9.主题会。即围绕某一教育主题,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用上述一种或几种形式进行的综合性班会。一般用于总结某一教育阶段的工作。

(三)成功的主题班会的主要特点

成功的主题班会的主要特点有:

1.主题鲜明突出,针对性强,有吸引力。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

3.愿意参加活动的学生多,群众性强。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教育性,并能充分发挥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增进其智慧、才干等。

二、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

有效设计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是成功举办班会活动的前提。

(一)主题班会的设计步骤

1.题材的选取。班会课内容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取内容及设计形式,及时规范学生行为,及时捕捉班级的亮点及学生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树立典型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每位学生都有成长的烦恼,而且有着较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对学生的诱惑力远远大于学校,但是学校和班集体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大本营和避风港,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变化的信号,并以此为教育的基本素材,利用班会课阵地,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2.对象的分类。在班会课的准备过程中,对于“优秀生”,不能因其成绩好或听话而一味溺爱,以偏概全,也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尤其需要培养心理承受力,在活动中克服自我中心;对于“一般生”,我们应更多表现出认可和赏识,多肯定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班级中的“隐患区”更需要关受,哪怕他们摆出自诩不凡或者是麻木不仁的样子,但他们的心理还是敏感的、自卑的,易产生对立情绪,班主任应借助班会活动,让他们和班级同学多沟通,老师在旁边多爱护、多指点、多鼓励,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然后再通过活动春风化雨,润物细声,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3.教育目标的确立。紧扣德育大纲中的相应年级要求,从学生发展实际出发,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目标适切、明确,观点正确,主题突出。相对于以传授人类历史文化精华这种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科课程来说班会活动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它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否则,单一的学科课程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科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运用、验证和创新的机会,而最为根本的,则是违反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活动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方式这一人的本质属性,从而也就违反了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

既然班会课被正式纳入了课程体系,它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就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在地位上、价值上,不应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它们各有侧重地作用于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班会课的目标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它往往不以某一门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及知识的综合运用。

4.教育内容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制定,主要体现在:①思想教育。这是班会的主要内容,即使在进行其他方面教育时,也要贯穿思想教育的要求。②时事形势教育。③节假日传统教育。④文学、美术、音乐、影视作品的介绍、欣赏和评析。⑤历史、体育、卫生等各种知识的介绍,或推荐、评价有关书籍。⑥处理班务工作和组织班级活动,如编排座位,选举干部,讨论和制订班级公约,为春游、秋游、运动会、节日庆祝等活动作动员或小结等等。⑦就班级中的倾向性问题进行讲评。⑧现代科技教育。

(二)主题班会活动设计的具体要求

1.首先班会活动设计应做到“五要”。班会活动方案一般由活动目标、重点、时间、内容、步骤、措施五个部分构成。主要有:①活动重点要突出。只有确定了活动的重点,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抓住主要矛盾。②活动时间要把握。要根据活动的类型、活动的内容规划好活动时间。③活动内容要选择。选择活动内容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生动有趣;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可操作性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师资水平;符合认识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④活动步骤要清晰,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中有哪些操作要点都要交代清楚。⑤活动措施要得力。

2.主题活动要体现“五美”。

(1)立意美。主题班会的成功,主题立意应该新颖、鲜明、生动、具有时代精神。让学生一看主题就会明了要谈什么问题,而且富有美感,只有这样,才能使主题班会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凝聚力。

(2)内容美。主题班会要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将其主题立意具体化,变为实实在在美的内容,因此,选择材料务必真实、典型、生动形象,不能干瘪无趣,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形式美。主题班会的内容是要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正确地选择和精心地设计主题班会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主题班会的形式一般指主题班会的表现形式,包括活动、编排、人员调配、会场布置、气氛和节奏等。主题班会要形式美,就是指主题班会的形式应该新颖、活泼、丰富多彩。在一次主题班会中可以采用讲演、朗诵、歌舞、小品、采访、报告、座谈、汇报、辩论、竞赛等多种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4)趣味美。趣味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动力。所以主题班会一定要开得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趣味美。通过浓厚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参加主题班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召开“从小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主题班会,可设计一些竞赛项目和实际操作项目,像摘菜、做饭、炒菜、洗衣服等。

(5)教育美。要真正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切忌把主题班会开成“检讨会”、“批评会”。要巧妙地设计主题班会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情感、意志、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例如,“过生日”已成为学生的“热点”。家里大摆酒席,学生“收”、“送”礼物的不良风气一再蔓延。抓住这个“热点”可精心设计、安排“生日演讲”主题班会,过集体生日,让同学们把自做的手工艺品,自编的贺词、歌曲献给过生日的同学,还可让学生发掘过生日同学的优点。这样既实现了学生过生日的“愿望”,又达到了活动中进行教育的目的。

三、主题班会的组织

(一)主题班会的组织阶段

指导召开主题班会,通常要经过选定主题、设计酝酿、充分准备、实施深化等几个阶段。

1.选定主题。选好主题是开好班会的前提。主题班会的“主题”好比一支曲子的基调,是定音的。主题的选择一要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引起兴趣,激发热点与兴奋点;二是内容丰富,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适于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三是要有深度,能细细回味。为此,班主任在设定主题时,应努力做到:①广泛发动群众,在主题设计阶段就充分把班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③达到培养干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