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的班集体建设
42866200000009

第9章 建设优秀班集体(3)

1.学生与学生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班级人际关系最基本的结构,对于一个班集体,构成这一集体的最原始的成份,是其中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任何言行都将影响着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情绪和思想。因此,同学之间的关系是班级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复杂的关系。形成一个互尊互助、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是组织和建设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形成一个互尊互助、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要做到:

第一,要树立班干部群体的良好形象。在同学关系中,班干部的形象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前所述,班干部应具备的较高素质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协调好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第二,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在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个性独特的学生,他们在个性心理品质上甚至存在着缺陷,表现为与班级大多数人不协调,对集体持冷漠态度。对于这些学生,班主任要调动班干部和其他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于班级中另外存在的一些不关心集体的学生,班主任要积极采用集体教育的方法,让他们感到集体的可爱和温暖,主动参与班级活动。

第三,加强对各种非正式小群体的引导。在班集体内常常会存在着各种由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小群体。调查证明,一般每个班有6~8个伙伴群。对于这类小群体,班主任要运用妥善的教育方法,及时予以引导。引导他们扩大交友范围,将个人的情感融于集体之中,共同维护班级和谐的局面。班主任在进行引导时,首先要了解情况,对各个小群体进行分析,拟定不同的教育计划,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解决。对于由于性格接近,爱好相同而经常聚集在一起的学生,要教育他们把个人爱好和集体需要联系起来,用自己的特长来为班级服务。对于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某些干部或某些事情有意见而形成的小群体,班主任应及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支持班级工作。在引导这类小群体时,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先从小群体“领袖”入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级中也有可能会出现受错误思想支配而形成的或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或反社会行为的小群体。发现这类小群体,班主任应及时教育,必要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求得有关方面的配合,及时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采取妥当而有力的教育措施,尽量挽救他们。

第四,创造友谊情境,指导学生交流。班主任要悉心创设友好交往的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不善交往的学生介入交往,并让他们懂得,互助友爱是集体中必不可少的。应该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同时应使学生懂得友谊和竞争的关系。提倡社会主义的友好竞争,是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从而,促成班级成员间更高层次的友爱合作。

总之,在形成互尊互助、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并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使整个班集体充满友谊和爱。

2.班主任与学生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的组织和建设,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师生相互尊重信赖的关系。信赖感是班主任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要注重和珍惜信赖感。这是每一个班主任都不可缺少的信赖感,它是由教师的道德品质——人品产生的,例如他是否以身作则,努力工作;是否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益,办事是否公道,表里如一。教师人品中最重要的是不以自我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班主任必须是一个“利他型”的人,必须是一个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和对学生高度尊重的人。以尊重感和责任感为前提的信赖感,是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的纽带,是班主任发挥教育作用的最佳渠道。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应建立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感。要建立这样的信任关系,要求班主任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自己的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奉献感。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一心扑在教育祖国下一代的事业上,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为己任,对学生有一颗爱心,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其次要形成学生对班主任的信赖关系,即学生对班主任尊重、相信、依靠。合格的班主任能将德育的基本任务化解成具体的班级德育目标,然后又转化成每一个学生的德育要求。班主任以自己高尚的人品为楷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也因此从班主任那里得到道德需要的满足,而对他由衷地尊重。他们会相信班主任是自己走上成熟之路的引路人,相信班主任能帮助解决种种人生疑难问题,把班主任当成到达人生彼岸的引路人。

在班级人际关系中,还有其他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形成信赖关系。

(五)培养和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就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言论和意见。它们以群众议论、褒贬的方式肯定或否定集体成员的言行。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确的集体舆论一旦形成,就能鼓舞、激励和约束学生的言行,提高学生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及发展自己特长而努力的自觉性,能大大发挥班集体的集体教育力量,使班集体沿着健康的道路成长。实践证明,集体舆论越健康有力,就越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班级凝聚力就越强,班集体就越巩固。同时,正确的集体荣誉感能促使各有特色的良好班风和优良班级传统的形成,两者一旦建立后,就会形成更有力的集体舆论,使班集体更加巩固。

培养和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加强正面引导。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首先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和美丑观。班主任要通过晨会课、班会、主题班会,宣讲学校常规、行为规范训练及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为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打下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另外,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加以种种强化,将学生的良好行为固定下来,这对于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有一个班级的一位学生得了血癌,班内有几个同学悄悄捐款买了补品去看望他。随后,由班委出面向全校发出捐款倡议。班主任掌握这一情况后,立即召开班会,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懂得,关心同学只从财物上关心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从思想上、精神上去关心、爱护同学,帮助他树立生活的信心。以后,学生们经常自觉地分批到生病同学的医院里,跟他谈学校里的新鲜事,给他抄听课笔记,辅导他学习,使这位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同学的友爱、互助之情,树立了生活信心。从此以后,班级中同学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集体舆论便逐步建立起来了。

第二,树立榜样,及时表扬。榜样是值得学习的英雄模范及其事迹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模仿性强,他们常以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激励自己,把最尊敬的人的一言一行作为榜样。对榜样共同学习,常可以在班级内形成一个共同的思想氛围,这就是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的起始。因此,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榜样教育。

第三,严格要求,反复实践。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总会有反差。因此,班主任对班级中发生的任何不良现象,都要及时批评教育,做到态度明朗、是非分明、真诚相见,绝不可以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对个别情节严重,而又屡教不改的,要加以公开批评甚至处罚。当然,严格要求也应讲究方法。在严格要求的同时,班主任还应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道德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将外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内心的品德需要,升华为自觉行动。

第四,利用宣传阵地,开展舆论宣传。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墙报、黑板报、专栏、班级日记等阵地,开展问题讨论,抓住学生中出现的闪光点,对不良言行进行批评,使正确的集体舆论得以巩固。

(六)培养自觉的纪律

所谓自觉纪律,就是指学生将外在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品格修养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班级自觉纪律形成的过程,也正是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形成自觉纪律,就谈不上班集体的形成。因此,培养自觉纪律是组织和建设班集体的保证。

在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的培养之前,我们应该对纪律有个正确的认识。首先,真正的纪律应该是不需监督的自觉的纪律。自觉纪律的形成必然要依靠良好的教师集体和组织完善、统一的学生集体的教育。自觉纪律表现为:当一个人单独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也应当知道应该有怎样的行动。其次,纪律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学生养成纪律的过程实际是教育学生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的过程。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还往往把纪律当作消极性的限制、束缚,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美妙、集体的活动、集体的姿态和集体的信念。”再次,培养自觉纪律的方式应该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因为,教师对学生自觉纪律的培养总是从提出要求开始的。

1.班集体形成自觉纪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约法阶段,在这一阶段,班主任向学生说明有哪些需要遵守的集体纪律,以及为什么遵守这些集体纪律。学生只停留在认识和初步实践阶段,感到并不那么习惯集体纪律的约束,需要教师的督促。

第二阶段是自我约束阶段。在这一阶段,班级组织已经建立,班干部已能开展工作,集体舆论也初步形成,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已能自觉地用纪律约束自己。

第三阶段是自我要求阶段。发展到这一阶段,外部的纪律已转化为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要求,少数不够自觉的学生也能自我约束,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在集体的督促下,违反纪律的行为会有所收敛。

2.培养自觉纪律要做到:

第一,严格要求,讲清道理。班主任应把有关校内、校外纪律的要求一一向学生讲清,力求做到具体、形象。对已出现的违反纪律的苗子要及时纠正;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分析原因,及时批评教育,讲明不遵守纪律的后果,并指出改正方法。最终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并为集体荣誉而遵守纪律的品质。

第二,指导实践。自觉纪律只有靠学生反复的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不少优秀班主任通过开展行为训练来进行自觉纪律的培养,取得较好效果。一般班主任经常在组织学生参与和进行校外活动中(如春游、参观、公益劳动、观看影剧、访名胜古迹等),因地因时,因人因事,有的放矢地进行纪律教育,也能行之有效。

第三,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班主任与班干部一起制定出搞好班级纪律的计划,每个阶段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讲评。讲评以表扬和赞许为主,尤其是对小学生;对极少数屡教不改的品质较差的学生,也应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如责备、公开批评、警告、降低品德等等、留校察看等等。但惩罚应尽量慎用。

总之,对学生自觉纪律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种与不良行为作斗争过程中,会发生多次反复,需要班主任作艰苦细致的工作。

四、班集体的验收

对班集体的验收,就是有关部门、组织或个人对某个班级是否已经建设成了良好班集体的一种评估,是对班主任班级德育工作成绩大小的测定。

(一)班集体验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