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316700000048

第48章 周游列国(7)

趁孔子临时离去,陈司贩作个揖,请巫马施来到自己面前,然后说道:“我听说君子是不偏袒别人的过错的。孔子作为鲁国最著名的君子也偏袒吗? 鲁君从吴娶妻,因同姓,讳称她‘吴孟子’。鲁君这样做,如果算是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

原来,鲁君为周公的后代,吴王为周公伯父泰伯的后代,鲁、吴两国国君家族同姓姬。依礼法,同姓不通婚。鲁、吴两国之间,一国的国君是不能从另一国君主家族中娶妻的。而鲁昭公从吴国国王家族中聚了一位夫人,按照惯例,国君夫人的称号应是出生国国名加上本人姓,应叫吴姬。为了回避同姓,昭公为她改称号为“吴孟子”。尽管如此,此事亦引发异议。

待孔子和巫马施送走客人后,巫马施将陈司贩的话全部报告老师。

孔子愉快地说:“我孔丘真幸运呀,如果有了过错,人家必定让我知道。”

巫马施不解地问:“老师。陈国司贩明明指出了昭公不懂礼和你偏袒他的错误,你却感到幸运喜悦,这是为何?”

孔子严肃地说:“谁指出我的过错,谁就是我的朋友。你们时常夸赞‘颜回闻过则喜’、‘子路闻过则喜’,我是你们的老师,我不更应该闻过则喜吗?”

巫马施道:“老师真是学识、德性、修养高超的圣人啊!

【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启示】

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会知道。这个可不是孔子的辩解,而是他的伟大之处。一般人被人指出错误,总会觉得别人冒犯了他的尊严,不是怒火以对,就是心生芥蒂。孔子却不是这样,他很高兴能有人将他的错误指出来。因为人都难免有错,能够被人指出来,那就是有了改正和取得进步的机会。不然就永远生活在谬误里了。所以,尽管听到别人指出错误的那一瞬间会难受,但其实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