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际中,“答”与“问”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会说场面话,首先应该掌握回答提问的技巧。巧妙的回答不仅可以体现你的智慧,而且也可以使你赢得他人的尊重。
答问是一种对提问作出回应,以解释、说明为目的的口语表达方式。答问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答问的艺术和技巧就体现在各种形式中。概括起来,答问的语言形式主要有:
(1)直答
直答就是根据对方的提问,直接从正面作出回答。例如:
问:你们厂今年上半年的效益如何?
答:很好。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产量的70%,人均创产值一万二千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上缴利税3200万元,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这种答问,是友好、坦诚、直率的,通常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亲友之间,顾客与服务员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使用最多。
(2)变答
变答,就是变通着回答。《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式,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变答,正是变被动为主动,变守势为攻势,变不利为有利的一种巧妙的应答方式。
变答技巧的特点是“反”答,即在简答了对方问话之后,采用对方的内容来作答。例如: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竞选时,有位女记者找到卡特的母亲。下面是女记者和卡特母亲之间的问答——
女记者:“您儿子向选民们说,他如果说谎话,大家就不要投他的票,您敢说卡特从来没说过谎吗?”
卡特母亲:“也许我儿子说过谎,但都是善意的。”
女记者:“什么是善意的谎话?”
卡特母亲:“你记得几分钟前,当你跨进我的门槛时,我对你说你非常漂亮,我见到你很高兴。”
卡特母亲的变答可谓针锋相对,使得问话者感到非常尴尬,但这不能责备卡特母亲不友善、不礼貌、不厚道,她的应答是对方不友好挑起的,并且步步“逼问”出来的。就内容来说,其恰当、巧妙、简洁都是无懈可击的。
必须指出,变答只有当问话者含有敌意或咄咄逼人时,才能运用,非此情况不可滥用。因为它有伤和气,其结果会出现僵局、冷场和不快。
(3)牵答
有时面对故意刁难甚至侮辱性的提问,如果从正面回答,则显得无力,即使答得再好,也只是一种为自己开脱、辩解的防卫语言,这时,就可以用牵答的技巧。采用牵答的技巧,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对应、连带关系,提一个涉及答者与问者的命题,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以抵消对方的攻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向晏子提出了一个侮辱性的问题:“齐国为什么派你这么一个矮小而无德的人做使臣呢?”晏子说:“齐国派使臣有一个规定,不同的人朝见不同的国王:贤德的人朝见贤德的国王,不贤德的人朝见不贤德的国王。我最不贤德,就派来朝见您楚王。”
楚王本想侮辱晏子,没想到反而受到了晏子的侮辱。晏子的回答,把自己的荣辱与楚王连在一起,使得楚王无法反驳,自找没趣。
牵答的奥妙,就在于用话将自己与问话者牵连在一起,不可分开,使对方不能处于优势的攻击地位。不过,牵答时要注意分寸,因为“厉害相连,荣辱与共”,所以对自己和对方都不要过分贬损,一般是答话中应有“两可”的意思。
(4)错答
错答,也是一种机警的口才表达技巧,既可用于严肃的口语交际场合,也可用于风趣的日常口语交际场合。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正面回答问话,也不反唇相讥,而是用话岔开所问,作出与问话意思错位的回答。
一个美丽的姑娘独自坐在酒吧间里。一位青年男子走过来献殷勤,低声问道:“这儿还有人坐吗?”
“到阿芙达旅馆去?”她大声说。
“不,不。你弄错了,我只是问这儿有其他人坐吗?”
“你说今夜就去?”她尖声叫道,比刚才更激动。
这位青年男子被弄得狼狈极了,红着脸到另一张桌子上去,许多顾客愤慨而轻蔑地看着这位青年男子。
这个例子,是一次很典型的错答。错答,作为一种用来排斥对方和躲闪真实意思的交际手段,往往是很有用的。
(5)征答
征答,就是引用名人名言和俗语、谚语等来作答,以表明自己的意思,或佐证自己的观点。这种回答,好处是很明显的,既增加了说话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又省去了许多解释和说明,还能增添口语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有人问一位母亲:“听说你孩子寄养在刘教授家以后,纪律也能遵守了,成绩也上升了,是真的吗?”
母亲答:“有人说‘近朱者赤’,一点也不错。”
“近朱者赤”这一成语,引用在这里作答,非常准确、简练、生动。
(6)拈答
拈答是紧承问话中的词句,利用拈连手法,在原话的基础上稍作变动,作出准确、鲜明、生动回答的一种口才表达技巧。这种答问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
铁凝在写完《哦,香雪》之后出了大名,后来,读者好心地问铁凝:“你能不能继续保持《哦,香雪》的创作风格?”
铁凝回答:“不论有多少好心的读者希望我保持《哦,香雪》的风格,但是,这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如今,香雪早已经走出了大山,上了大学。再写她的故事也应该到城里去了。”
铁凝答得很艺术,很巧妙。如果直接摆出几条理由,讲些生活与创作关系的大道理,反而显得生硬、老套。这样一拈连,作者和读者之间,巧接词意,收到了很有韵味的效果。
(7)断答
断答,就是截断对方的问话,在他还没有说出,或者还没有说完某种意思时,即作出错答的一种口语交际技巧。它与错答的不同之点是答与问都存在人为的错位,即答非所问;而且,错答是在听完问话之后作的回答,断答是没有听完问话就抢着进行回答。
一对青年男女在一起工作,男方对女方产生了爱慕之情。男方急于要表白心愿,女方虽心领神会,但是却不愿将友情向爱情方面发展,认为还是不要说破,保持一种纯真的朋友情谊为好。于是,便出现了下面的断答:
男青年:我想问问你,你是不是喜欢……
女青年:我喜欢你给我借的那本哲学书,我都看了两遍了。
男青年:你看不出来我喜欢……
女青年:我知道你也喜欢哲学,以后咱们一起交换学习心得吧。
男青年:你有没有……
女青年:有哇!互相切磋,向你学习,我早就有这个想法。
男青年:……
这位女青年三次断答,使得男青年明白了她的想法,于是不再追问下去了。这比让他直率地问出来,女青年当面予以拒绝,效果自然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