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帕斯卡尔曾以不知疲倦的精神探求世界的真理和人生幸福问题,《思想录》这本书就是他探求的心智结晶。
后来的法国学者维克多·吉罗读了这部思想深邃、追求真理的经典着作后,曾深情地写下了这段话:“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只要想到要牺牲如此巨大的财富就肯定不能不心如死灰……但即便如此,只要我能从这一吓人的大灾难中救出《思想录》一本书,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此书,还是会认为这世界上依然有一个崇高的纯粹的法国天才的标本。”
这段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人如果命运不佳,生而不幸,可以没有好的爹娘,没有亲朋相助,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好的机遇,没有财富,没有地位,甚或没有健全的肢体,但不能没有思想。
博大而深邃的思想,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是寂寂荒原上的旗帜,是振聋发聩的鼓声,是人类大脑的宝贵营养。
人类的思想文化需要像释迦牟尼、孔子、老子、陆贽、帕斯卡尔、笛卡儿、伏尔泰、卢梭、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黑格尔、康德、尼采、马克思……这样一批又一批的思想探险者不断地探求,才能得以丰富发展。
这些思想家、哲学家,说的也许并不都是真理,他们也有达不到真理的不幸,但那种在追求中不畏牺牲、不怕蒙难、不惧失败的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他们探索的、智慧的、深远的、渊博的、超前的思想令人赞叹!
对人类留存至今并仍有许多人在学习研究的思想文化,不能以迷信、唯心的简单结论予以废弃。“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就算一些思想家、哲学家的看法和观点是错误的,也可作适当的介绍、学习和研究,剔除其迷信的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勇于思考,劝人为善,追求真理的民主性精华。
要知道,一个人若没有思想,便没有灵魂。
对人类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庞杂的思想和文化,而是愚昧和不敢思想。我们称赞欧洲一百多年来科技文化进步的迅速,追寻原因,总是说人家的封建历史比我们短,封建积淀比我们少,各种包袱比我们小,往往忽视欧洲有一大批思想巨人这一最重要的因素。人家的许多知识分子,思想探索那么活跃,发表见解那么勇敢,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着作一部接一部,相继涌现了一个又一个让全世界瞩目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我们的知识分子呢?或者为了一己的功名在毫无用处的八股文中寻找捷径;或者在残酷的文字狱前战战兢兢三缄其口,要做的只有反反复复地重复古人的东西,抑或是一切唯上,照本宣科。这样的状态,能产生什么新的思想着作呢?
是不是我们的知识分子畏惧思想呢?是不是像罗素所说:“人畏惧思想甚于世上万物——甚于死亡。思想具有颠覆性、革命性和破坏性,令人畏惧;思想对特权、陈规陋习毫不宽容;思想不管是什么政府,不受法律约束;漠视权威,对世代尊崇的名言古训毫不介意。思想探视痛苦之深渊,无所畏惧……”
想有思想,首先是治愚,要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武装自己;接着是解决长期形成的尊古法古、崇拜权威的心理。要像欧洲许多思想家那样真正地“让思想冲破牢笼”,使自己站到世界、历史和人生的高度,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
千万不能等我们遇到劫难,痛苦万分的时候才去思想;千万不能等到我们走路走到悬崖绝壁,再走一步就要跌个粉身碎骨的时候,才去思考这路该怎么走。
对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一切有思想的人都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于人类社会的前途,一切有思想的人都该有正确的看法和建设性的理论贡献。
我们说要吸收一切知识,借鉴一切思想,绝不是藏污纳垢。对希特勒之流的荒谬野蛮甚或是灭绝人性的独裁思想,应深恶痛绝之、鄙视轻蔑之。出现希特勒这样的恶魔,当然有历史的社会的和环境的等种种原因,一批愚昧无知、迷信崇拜的人群无疑是可怕的帮凶。所以我们格外钦佩那些为历史前进、祖国强盛、人民幸福探索和追求真理的思想家、哲学家,分外盼望在我们国家出现大批大批的优秀思想家、哲学家。在这些思想家、哲学家还没有成熟之前,我们深入研究一下释迦牟尼的“苦”
和“空”的哲学,阐发一下佛教真、善、美的教义,对社会,对人生,或许有所裨益。
十八
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也会说“四大皆空”。他们所谓的空,无非是人生几十年,转瞬即逝,人死如灯灭,眼睛一闭什么都不是自己的了。于是庸人市侩们,就来一个看开一点,能吃就吃点,能喝就喝点,落得眼前受用。
“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爱国诗人陆游,也有“死后原知万事空”的感叹。有一些坚毅志士,不甘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短暂岁月,努力建丰功伟业,发愤着不朽之章,期冀精神不朽,英名永存。还有一些热血而高尚的革命者,他们为周围的人的幸福而感到欢乐,又能够为周围的人的苦难而悲伤,他们心中只有人民和国家,没有自己的空和苦。除此之外的相当一部分人,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一书中揭示的那样:“在总的生活进程中,所谓崇高的感情,理想的追求,比起每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说是完全微不足道的,而且它本身根本就是由这种对利益的追求构成的。”一个人在热衷于利益的追求时,往往很少会有“空”的感觉。
可“空”还是会时时伴随着你。当你遭到失恋的打击,死难的刺激,仕途的挫折,或陷入困苦的境地时,“空”
就会油然而生。
我对“空”的理解,是来自少年时读过的“一枕黄粱”
的故事。
一位秀才上京赶考不第,垂头丧气回家。一路晓行夜宿,风尘仆仆,饥渴劳累自不待言。这一天他途经一座庙宇,便径自走了进去,只见廊下一老僧正在煮小米饭哩。
秀才正好又乏又饥,靠着廊柱休息以等黄粱煮熟。恍恍惚惚之间,他吃了饭,喝了水,匆匆赶到了京城。
试题正是他练习过的。当然是一挥而就,字字珠玑。不几日送来喜报,他中了进士。加之皇帝青睐,老臣赏识,这以后仕途顺利,青云直上,几年间他便成了宰相。住的是有假山水池,亭榭楼台,绿树成阴,曲径通幽的深宅大院;穿戴是蟒袍玉带、高冠雕靴;吃的是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妻子是大家闺秀,贤惠而又娇美,子女也聪明可爱,更不必说金银珠宝无数,仆人婢女如云了,真个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他就这样神仙般快乐地生活了四十年。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天突然来了一队官兵,宣称他接受贿赂,贪赃枉法,籍没家产,刑部问斩……他一听浑身颤抖,冷汗直冒,欲跑跑不了,欲喊冤枉喊不出,终于急得醒过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老和尚看了一眼满脸惊惧的秀才,微笑着说:“小米饭还没熟,你再休息一会。”
这个梦明明告诉秀才:功名富贵皆是空,何必苦苦去追求?
假若彼时彼地躺在那座庙里的是我,而且也做了这样一个奇特而又真切的梦,梦醒以后,我能不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呢?
——我这样苦苦攻读、十年寒窗,梦寐以求想金榜题名、做官封侯,是一种高尚的信仰吗?我想当官,是真正地为了上致尧舜、下为黎民吗?
——人往高处走,是生活的准则、人生的真理吗?作为一个优秀的学子就该上京赶考、力争做官吗?做了高官以后能不能过粗茶淡饭的生活?能否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诱惑?能否保持住健康纯洁的心灵?
——能不能把功名利禄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
“我们要做大事,不是要做大官”,我们是为了人民谋幸福,不是光宗耀祖谋私利。
——或者幡然醒悟,视功名富贵如浮云;毅然回头,去切切实实做一点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实事……上面所说,已是尘世的有了,而不是佛教所讲的空。
但佛教的空,也并不是空无所有,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
《般若波罗多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得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原。”五蕴中,除了色蕴相当于物质外,受、想、行、识都属于精神。物质和精神都是因缘而生,而非实有;究竟皆无实体,故谓皆空。如我们能领会“空”的要义,破除我执和法执,就可以达到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境界。
佛经中,除了说空,还常说到苦。释迦牟尼认为,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和烦恼。“不识苦滋味”的少年和纨绔子弟,很可能不以为然:吃喝玩乐,何苦之有?
大智度论上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惧嫉妒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坏官小人之害,二为风雨寒热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
《涅盘经》上说得更具体,说人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就说老苦吧,人过六十或七十,鬓发雪白,两眼昏花,牙痛腰酸,风湿胃病,吃不香,睡不甜,颤颤巍巍,步履艰难,想起刚才还是青春美丽,转眼便这等老态龙钟,心里苦也不苦?
病苦使人焦躁。慢性气管炎、咽炎都使人受不了,肺结核、胃溃疡更让人难受;关节炎心脏病叫人不安,瘫痪、癌症、艾滋病更让人绝望。无论是一时之疾病,还是常年与药为伍,都会使人痛苦异常。
爱别离苦仿佛是一种慢火熬煎。就拿张生和崔莺莺来说吧,经过多少个夜夜睁眼到天明的苦苦相思,历过多少番死去活来的挫折磨难,终于如愿以偿,结秦晋之好。然而正值千般恩爱、万丈深情、如胶似漆、难解难分之际,老夫人突然横加干涉:我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你张生去京城赶考,考了一官半职回来完婚,考不中再不要回来……临别那一天,霜冷风紧,长空惊鸿哀鸣,眼前枫叶如鲜血点染,一声珍重已是声泪俱下,一声再见怎不肝肠寸断?
再拿贾宝玉与林黛玉来说,初次见面,便有似曾相识之感,只恨相见太晚,这以后亲如一家,耳鬓厮磨,心有灵犀,见解略同,心心相印,感情日笃。他两个早已是以心相许,只待洞房花烛。没想到凤姐设调包之计,让薛宝钗跟宝玉结了婚。当黛玉从傻大姐嘴里听到这个消息,怎能不感到疾雷轰顶,万箭穿心的痛苦呢?
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停了一会儿颤巍巍地说道:“你别混说了,你再混说,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了,你去吧。”
说着,自己转身要回潇湘馆去。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像踏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将来。走了半天,还没到沁芳桥畔。原来脚下软了,走得慢,且又迷迷痴痴,信着脚儿从那边绕过来,更添了两箭地的路。这时刚到沁芳桥畔,却又不知不觉地顺着堤往回里走起来……黛玉这时已经痛苦得没有魂儿。如此真情又如此病弱之身,遭遇如此生离死别之失恋痛苦,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怨憎会苦也难以忍受。“不是冤家不聚头。”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看法不同,互相嫉恨的人,往往最容易聚在一起。或者是你碰上的领导,就是对上谄媚对下凶狠、善于拍马说谎搞阴谋耍手腕一有机会就整人害人的险恶之徒;或者同事之间互相猜疑,互相攻讦,搬弄是非,制造谣言,弄得人不得安宁,你说痛苦不痛苦?
有这么多说也说不清的烦恼和痛苦,就算是万世为人,又有多少乐趣?
我们需要“人生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的理想主义,需要“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乐观主义,甚至也需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潇洒走一回,全在感觉好”的现实主义,但终究摆脱不了那么多的烦恼和痛苦。
让我们看看佛教文化有什么消除痛苦的高招。
十九
世界当然不是对一切都彻底失望的贾宝玉眼中的“只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生也绝不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心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果真如此,世界上便不可能有这么多富丽繁华的城市,人丁也就不可能如此的兴旺和膨胀。可见,娑婆人世,是有快乐的,绝不是皆是苦。
还是一分为二,人生有苦也有乐。
尘世中的绝大多数人,总是希望自己的一生,少一点痛苦多一点欢乐吧?佛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们离苦得乐。
佛教说,苦只是果。那么苦之因何在?这要从”四圣谛”中找答案。
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四法。集为因,苦为果,是迷界的因果;道为因,灭为果,是悟界的因果。
“苦”,前面已经描述过,但人间的种种之苦,并非偶然而有,都是由“集”招来的。
“集”就是招聚的意思。集以业为因,以烦恼为缘,因为烦恼,人便迷于事、迷于理,同时也就产生了惑,就会作不善之业,就会有三界轮回的苦果。
“灭”是让人永断贪爱,无念无着,寂静安稳,也就是涅盘。涅盘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证得——“道”是通行的意思,顺此道而修,能离轮转生死而入于涅盘——这时候,便是跳出三界、脱离生死、灭却一切痛苦也灭却一切欢乐的究竟境界。
这种境界对人高不可攀而又没有了做人的味道,有什么意义?
彼特拉克说得好: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薄伽丘说:“不要以为自己的力量比人类的七情六欲还大……按照他所定的为人之道来做人。”
拉伯雷主张:人们按自己的需要,自由自在地生活。
有的人认为:智慧是快乐的源泉。
还有人认为:爱情是幸福的源泉。
不知谁还说过:爱情,是欧洲八百年来旋转的轴心!
似乎有了爱情,就有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就再也没有痛苦了。
但上面所说的认识和感觉,也无法灭除烦恼和苦痛。
我们不以历代的好色帝王作例子。这些风流天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加三千宫女,想制造什么爱情喜剧都很方便,而且可以演得有声有色有情有义,让人看了听了感动不已,唏嘘叹息。也不以《牡丹亭》、《桃花扇》等着名的爱情悲剧作典型,这样的悲剧虽然令人痛彻肝肠,但毕竟只是少数人的经历,而且现代社会也很少有产生那类悲剧的土壤了。
就说真正相爱的一对吧!如果他们还不是太单纯的话,难道一点也不理解“我们就是在最相爱的时候,也会使彼此痛苦的”这句话的含意吗?
还有一类爱情,一开始激情似火如胶似漆,可是,“你知道得过多久,两个人之中会有一个感到不再爱了?啊,看着一个你曾全心全意地爱过的女人(或男人),这人你曾经觉得一看不到她(他)就受不了,可现在你终于领悟到,如果你从此再看不到她(他)也无所谓,这才是真正地非常痛苦,爱情的悲剧就是冷漠”。
再不要说那类互相厌憎、同床异梦甚或视若仇敌般的夫妻,也不必说常常因钱财、因习俗、因看法、因子女吵嘴打仗,终于忍无可忍劳燕分飞的夫妻。这类夫妻除了痛苦还是痛苦,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人生在其他方面也如同爱情一样,也只是乐少苦多。
要离苦得乐,不妨按照释迦牟尼指引的修炼之道去看一看。
何况,尼采早已说过:“驱使人前行的唯一原则乃是痛苦,痛苦高于快乐。快乐不是肯定的精神状态。”
二十
持“人之初,性本善”观点的人们大概都会赞同雷诺乐兹的看法:“人心的天然的嗜好或趣味是求真理”。可达到这种水平,该是高级社会中的高级人类了,现今的人们还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进化时期。我看只能说,人的本性都是厌憎痛苦追求快乐的。
如何使人离苦得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