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圆的50个密码做事要方的50个细节
45067300000011

第11章 虚怀若谷,圆融做人(2)

人生在世,宽容之心可谓是赢得人缘的重要保证。学会包容他人,不是一句做作的空话,而是发自内心、形于言表的自然流露。包容他人对自己无意的伤害,是让人钦佩的气概;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仇恨,是人格至高的袒露。包容也是人生一大笔宝贵的财富。同样是一辈子,有的人在不尽的愤恨和埋怨中挣扎着过,有的人在快乐幸福中沐浴着过。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能让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种幸福!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争吵中度过此生。

人生中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何必抱怨上苍?世界上人物各异,好坏并存,我们又何苦去唠叨世态炎凉、世风日下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万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我们为何不以一颗火热的包容之心,来体察它的另一面呢?也许别人万恶不赦,但请不要抱怨,好坏善恶,自有公论。

我们应该分清的是,包容不是面对权贵卑躬屈膝,点头哈腰,更不是畏惧高官而放弃对正义的追求!包容也不是迁就。包容别人的过错,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改过,而不是对他人的放纵。包容他人不等于对其放任自流,那是不负责任。一味地迁就,是溺爱,是害人之举,若有人称此为“包容”,简直是对“包容”的玷污和歪曲!

包容是一门精深的艺术,是一种思想的凝结,可谓是人品中善良的升华,是人性至美的沉淀,只有领略到了其中滋味,行包容他人之举,真正地拥有那份广阔的心胸、那份坦然、那份自然,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

32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

古人有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恕,也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一旦在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的时候,最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憎恨,一种是宽恕。憎恨的情绪,使人一再地浸泡在痛苦的深渊里。如果放任憎恨的情绪持续在心里发酵,可能会使生活逐渐脱离正确的轨道,使行为变得越来越极端,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而宽恕就另当别论了。

人称“圣雄”的甘地,是20世纪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最有权威的领导者,也是印度国民大会党的主要领导人。甘地不仅是出色的领袖,更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主张对整个印度半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甘地的思想很特别,他的政治观念是建立在印度传统宗教思想基础之上的。英雄式的忍耐性,使甘地的“非暴力运动精神”注入到了印度人的灵魂之中,从而让英国殖民当局武力式的压迫在“非暴力运动精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毫无办法。

作为一个纯粹的精神运动领袖,甘地本身所具有的无限的宽恕和无限的忍耐始终贯穿在他发动的革命运动之中。在甘地领导的工作中,找不出丝毫以权谋私的痕迹。他总是以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来对待工作,并希望借此号召其跟随者,并感化敌人。甘地的心灵永远是虔诚、仁慈的,甘地的胸怀永远是博大、宽容的,哪怕是面对敌人也毫不改变。

由于甘地所采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政策,遭到部分激进分子的强烈反对,同时,英国当局又使出浑身解数迫使他屈服。有一天,甘地在大街上被一群暴徒无情地攻击和毒打,这群人一直打到以为他断气了才离开。甘地身上的伤还没好,又被捕入狱,判刑后又去做苦力。在那段非常时期里,甘地仍然以他那无比的度量、最大的包容宽恕暂时的、永久的政敌,他继续为鞭打他的人奋斗,继续走自己既定的道路。甘地曾经和泰戈尔在观念上产生过不愉快,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出现了微小的变化,可是甘地不想做任何文字、口头上的理论和辩解。当有人在他面前攻击泰戈尔时,甘地就想办法阻止他们继续说下去,并毫不客气地命令他们不要散布流言,破坏他和泰戈尔之间的感情。另外,他还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应该感谢泰戈尔。甘地就是依靠宽恕赢得了人民的拥戴乃至敌人的敬佩。

从另一方面讲,宽恕可谓是一种文明的责罚。只有在有权力责罚时而不责罚,才是宽恕;只有在有能力报复时而不报复,才是宽恕,低调做人就应当拥有这种宽恕的德行。不具备邀请伤害自己的魔鬼吃樱桃的德行,是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就的。

行走于世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放弃这种做人的态度,要努力争取做到真正宽恕应该宽恕的人或事。

写过不少美妙幻想儿童故事的英国学者路易斯小时候常受凶恶的老师的侮辱,心灵深受创伤。他几乎一生不能宽恕这位伤害过自己的老师,且又因为自己不能宽恕而感到困扰。然而在他去世前不久,他写信告诉朋友道:“两三星期前,我忽然醒悟,终于宽恕了那位使我童年极不愉快的老师。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想做到这一点,每次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却发觉还须再度努力一试。可是这次我觉得我的确做到了。”这真是大彻大悟啊!

真的,仇恨的习惯是难以破除的。和其他许多坏习惯一样,我们通常要把它粉碎很多次,才能最后把它完全消灭。伤害愈深,心理调整所需耍的时间就愈长。可是久而久之,总会慢慢地把它消灭。

斯宾诺莎说:“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如果一个人能原谅、宽容别人的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做人要心胸开阔,对事要思想开明。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懂得宽容的人,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33宽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智慧

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就使我们生命中多了一点生活的空间。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就使我们多了很多朋友。其实,宽容别人就是宽容我们自己。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更多的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都有未愈的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宽容,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春秋时期的齐国在齐襄公死后陷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引发的战乱之中。鲍叔牙助公子小白,管仲助公子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些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牙为相国。可鲍叔牙心胸宽广,有知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安邦治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宽惠安民,让百姓服从君命,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更是在他之下;制作礼仪,使四方来贺,我也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也不如他。”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

管仲担任相国后,果然协助齐桓公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改革,数年之间,齐国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齐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有些事情过去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更何况是些不经意的错误,如果执著于别人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对他人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如果以坚强的心志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在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女士无意间踩到了一位男士的脚,赶紧红着脸道歉说:“不好意思,踩到你了。”男士潇洒地说:“不不,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我的脚长得也太不苗条了。”一时,车里响起了一片笑声。显然,这是优雅的赞美。而且,周围的人们也会相信,这美丽的宽容给这位女士留下了深刻印象。

包容就是如此潇洒。“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人生活得会更加疲累。

还有一个这方面的例子。

寺院里有一位长老,偶然间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坐椅,他知道有僧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就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如以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睛一看,这哪是什么椅子,这不是长老吗,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是长老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仓皇离去,在这以后的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从此之后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而是通过刻苦的修持,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很多年后,成为寺院的长老。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主人公后来有所作为,与当初长老的宽容不无关系。可以说是宽容唤起的潜意识,纠正了他的人生之舵。

34把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与短处,取长补短才算机智。人都会有各种潜能与优势,但我们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机会发挥出来,我们只能在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人的精力有限,机遇也有限,我们每个人胜过别人的地方肯定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绝对很多。明白这一点,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就不能轻视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正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欣赏、理解、包容自己的对手,看淡结果的得与失,你的心就会随着这份平和而充满感激和宽容。这样一来,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你就可以微笑着、气定神闲地迎接挑战。胜利了,赢得辉煌;失败了,同样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李嘉诚就是一个积极向竞争对手学习的人。他是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曾被评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他的和记黄埔集团可以说是全球港口业的龙头老大,业务遍及41个国家。一般人只知道李嘉诚是一个能够在商场中纵横自如的华人首富,然而很少人知道李嘉诚事业的转折点就是从向竞争对手学习开始的。

1957年春天,李嘉诚为了了解塑胶花产品的生产工艺,决定去意大利考察。

他在一间小旅社安下身,就迫不及待地去寻访那家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来到该公司门口,但如何获取技术还是一大难题。

他知道任何一个厂家对于新产品的技术都是严格保密的。

情急之中,李嘉诚只好去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打起了小工,他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主要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他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李嘉诚收工后,就急忙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无法了解。有一天,李嘉诚邀请新结识的朋友们,到一家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自己打算应聘技术工人。终于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了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几个月后,李嘉诚满载而归。随身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

李嘉诚回到长江塑胶厂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办公室,他宣布:长江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并要借此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

于是,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地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而李嘉诚又在人无我有、独家推出的第一时间,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了香港所有塑胶花市场,一举打响了长江厂的旗号。

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还主动提出预付50%的定金。

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界。

李嘉诚的成功固然与他独到的眼光分不开,但是如果他不积极向竞争对手学习,他也不可能取得那么骄人的成绩。

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是否具有欣赏别人的眼光和接纳别人的胸襟,是决定一个人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只有有了欣赏对手的眼光,才能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也有促进人际交往的作用,也只有敢于承认自己不如人的人,才能胜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