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心理诊断
45069100000025

第25章 团体心理辅导(1)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

过去团体心理辅导(group counselling)一词所指的仅仅是那些为遇到麻烦的个体,如精神病人而组织的辅导或治疗团体。现在,这一概念宽泛了许多,它主要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由1~2位领导者主持,以集体为对象的心理辅导。相对于一对一的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和长处不仅在于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它是在辅导者的指导下,向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坦诚、相互信任和安全的多维人际互动的环境,使参与者在这种类似真实的群体互动条件下通过亲自体验和实践认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会和掌握各种正确的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技能,形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曾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技能。”

美国是团体辅导发展较早、也是理论及策略研究较为完善的国家。当前在美国主要有这样几种团体心理辅导类型:指导生活技巧团体、心理治疗团体、支持和自助团体、顾问团体以及成长团体等。下面就以教育团体为例来加以介绍:教育团体

目标: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技巧、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领导者的作用:提供信息,引导讨论

[案例]这个团体由8个学生组成,他们希望得到“怎样更有效的学习的指导”。这是首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领导者:好,让我们来谈谈怎样开始学习课本中的某一章,你们是怎么做的?

特瑞:哦,我阅读这一章并在重点内容下面划线。

比尔:我和他一样。

凯文:我试着摘录要点,但那太费时间了。

鲍比:我只是读两遍,希望得到最高分。

领导者:我来提点建议,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坐下来,先粗略看看这一章,看看你将要读的内容主要讲些什么。在每章末尾大多有个小结。然后,决定教授可能会问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可能的话,翻阅一下你其他的试卷,试着了解你以前曾经被问过的问题的类型。这个建议怎么样?

贝奇:哦,我从未想过要快速浏览一遍那个章节。

吉姆:我喜欢这个主意。

楚:我也是。你是否会建议在重点内容下划线、记笔记或别的什么?

领导者:在重点内容下划线或在页边空白处做笔记都会快得多,但有许多人并不会从重点内容下划线中学会什么东西。

凯文:对我而言的确如此,在重点内容下划线对我没什么用。但边读边做笔记的话,我就能记住所读的内容。

吉姆:是的,我喜欢那个主意,我也在重点内容下划线,但没什么用。我想我最好记笔记或者试试别的办法。

(二)团体心理辅导发展简史

1.探索期(190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心理辅导起源于欧美,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也是最早在欧美发展起来的,许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都为它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其中美国内科医生普瑞特是人们公认的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之父。他于1905年组织了一个由20多位肺病患者组成的治疗小组,采用讲课、讨论、现身说法等形式开展集体心理治疗,这是团体心理治疗小组的雏形。普瑞特当年采用的治疗技能、技术,有很多目前仍在使用。

1909年,精神科医生兼牧师马施开始尝试以团体心理治疗的技能治疗精神病人,他是第一个把团体心理治疗方式引进精神病治疗与康复工作的精神科医生。1920年,维也纳精神病医生莫瑞诺创编了一种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新技能——心理剧。1932年,莫瑞诺在他的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了“团体心理治疗”这一术语。20世纪30年代初,斯拉夫森在纽约运用团体心理治疗的方式为诊断和治疗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但团体辅导与治疗真正的发展并走向实用是在二战之后。

2.发展期

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大批士兵出现精神障碍,单靠个体心理辅导与治疗已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此背景下,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得到重视,迅速发展起来。战争中精神病学家福克斯和精神科医生柏恩开始在军中尝试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

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集体动力学”和“场论”,并做了大量实验,为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1947年,在他指导下建立了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又称“人际关系训练实验室”。这一实验室的建立在团体心理治疗史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从前的团体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心理或行为有问题的人作矫正性治疗,而如今团体心理治疗已不仅做这种矫正性治疗,同时为正常人提供发展性教育和培训。“团体心理辅导”这一概念开始为人们所熟悉,该实验室创造的一套训练技能称为T-小组训练。以后用这种训练技能的小组称为T-小组。在20世纪50年代对团体心理治疗产生重大影响的仍是这种T-小组,它在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1949年,美国精神病专家沃尔夫首先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团体心理治疗,20世纪50年代,行为治疗治疗法应用于团体心理治疗。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对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罗杰斯等所推进的以“交友集体”为标志的人类潜能运动,其中心概念是人的自我实现,特点是基于心与心之间交流沟通基础上的团体体验,形式有成长小组,任务定向小组等。

3.现状

在美国,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特别是交友集体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罗杰斯等人倡导的人类潜能开发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全国各地有几百万人自愿参加这种集体,在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此比较有研究的心理学家有赫尔姆斯、鲍姆林德等人。

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主要采用的有四种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精神分析是将精神分析的技能应用到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中;行为主义理论是把行为疗法应用到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通过改变不适应行为以使症状缓解、消除;认知——行为理论是将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结合起来,以帮助求助者产生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变化;存在——人本主义理论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比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向善的倾向以及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强调通过人际间的交互作用促进求助者的变化与成长。这些理论各有其优点,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治疗家们就开始出现对各种理论进行整合已发展成一种运动。因为,治疗家们发现,没有一种单独的理化可以有效解决所有的心理障碍。这种技能与技术的整合也必将会带来理论上的突破、促进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更深入的发展。

在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在香港和台湾就有较迅速的发展。在大陆则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这类比较严肃、认真、规范和科学的研究和运用多是在学校尤其是在高校展开的。现在团体辅导与治疗的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它既可以被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症如恐惧症想像、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等。也可以被用于调节正常人的心理障碍,用于发展性目标,即帮助正常人解决其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适应问题。还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的员工培训中,如潜能训练、拓展训练、成功训练等等。开始兴起,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拉扎勒斯首先将学习为基础的行为。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过程和常用方法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准备

1.培训领导者和培训助手

领导者是团体辅导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团体辅导开始之前,首先要对领导者进行培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能接纳自己、还要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不仅要具备团体领导技能、而且要有针对特定主题的知识。领导者的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学习,如离婚的影响有哪些、怎样开展自信心训练;技能技巧训练,如对他人的情感、反应、情绪、言语产生同感的能力;此外,自信、情绪稳定、善于表达情感、尊重别人、乐于助人、宽容、思维敏捷等素质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比较大的团体辅导活动,还需要培训助手以帮助领导者布置场地、配合领导者开展活动。

2.确定辅导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开展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选定一个合适的活动目标,因为今后的整个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展的。目标从大的方面说有发展性目标和治疗性目标两类,但具体到一个实际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2)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进自身形象:(2)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3)调适身心状态,不浮躁、不颓废,更达观的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挑战;(4)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5)启发想像力与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6)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的与群体合作。

这样的活动目标就定的比较具体、可行,所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大,也为后面整个活动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活动目标确定后,还需要为活动想一个好听的名字,要具有独特性、可理解性,同时又富有吸引力,还要考虑到未来成员的心理承受力,比如叫“挑战自我”,“人际交往小组”名字,不必都带上“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

3.设计辅导计划

合理、有效的团体辅导计划是团体辅导活动开展的依据,也是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计划内容包括:(1)小组规模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小组(集体)形式开展的,活动计划首先就因考虑到小组的规模,小组人数过少,组员会感到有压力、乏味;人数过多,组员间不易沟通、参与交往机会受到限制。所以必须确定一个较理想的小组规模,一般说来7~15人较为恰当。(2)活动时间、次数及频率小组活动可分为集中式小组和持续式小组,集中式小组是将组员集中住宿,在几天时间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般以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一周;持续式小组是定期的,一般8~15次为宜,每周1~2次;每次1.5~2小时/次,持续4~10周左右,活动时间要考虑到组员的方便。(3)活动场所:安静,有足够空间此外在计划中还要考虑经费预算。

4.辅导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活动需要准备卡片、笔记本、收录机、磁带、摄像机、电视机、照相机、音响等。

5.小组成员的选择

(1)招募小组成员的途径小组成员的招募应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招募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宣传手段,成员报名参加;二是辅导辅导员根据平时辅导情况,建议某些人参加;三是由其他人介绍。其中宣传招募是最常用的,宣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贴海报,开讲座、利用大众传媒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宣传应有吸引力,同时又不能过分夸张,此外对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经费、报名起止时间等都要说清,以便成员选择。

(2)筛选为使团体辅导活动更具针对性,在所有报名者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筛选。筛选可分为初筛与第二次筛选,初筛时一般用量表进行筛选,可以用1~2个合适的量表,选出组分较高的人然后进行第二次筛选,这次可同时用几种技能:一是面谈法,了解一些报名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量表法,再填一些能反映活动目标的量表,以备以后评估之用,三是请他们写一份简单的自我情况报告,包括入组目标、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等,经过这次筛选就可以确定最终的组员,另外,这时还需要让组员们填写申请书,以保证他们遵守小组规则,顺利完成各项活动。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过程

从小组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对怎样划分这些阶段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意见,有分为三个阶段的,即导入、实施、终结三个阶段;有分为四个阶段的,还有分为十几个阶段的。其实,无论怎样划分,其基本过程都是一样的。这里我们就以三个阶段为例来说明小组活动的运用过程。

(1)导入阶段。导入阶段一般指小组的第一、二次聚会,目的是让组员相互熟悉、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初步建立一种安全、信任的气氛,为以后的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小组活动开始时,组员大都互不相识。一方面他们很想知道其他组员的背景、问题等,同时又有点儿恐惧感、焦虑感、怕不被人接纳,又怕在他人面前出丑,所以这一阶段的活动一般是一些比较简单、容易的互相认识的游戏活动。因此这一阶段的活动又称为热身运动、破冰运动。

导入阶段的活动可以分为静态讨论、动态活动两类,前者适合于一些解决问题的小组,后者适合于多种类别的小组,尤其适合于青少年。

活动开始时,领导者可以先大致介绍一下团体心理辅导及小组的情况,然后同组员集体宣誓,遵守小组规则。之后可以采取一些活动,如轻柔体操,使组员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接下来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让组员进行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比如最佳拍档游戏、猜猜我是谁、征集签名等,然后可以让组员谈谈在组中的感受,聚会结束时可以让组员回去写一下在组中的感受及对以后活动的期望、建议,等再次聚会时大家分享作业,以后每次聚会结束都有这种作业,当组员已比较熟悉,能开放自己时,导入阶段便告结束。

案例轻柔体操

目的:放松、减轻焦虑、活跃气氛。体操与运动也是心理生活治疗的一部分。体操可以协助成员对自己身体更加敏感,对自己的存在更有实质的把握。

时间:酌情而定。15~30分钟。小组初期。

准备:全体成员围成圆圈,面对圆心,指导者也在队伍里,要求有足够的空间。

进行:指导者先带头做一个动作,要求成员不评价不思考,模仿做三遍,然后每个人依次做一个自己想出来的动作,大家一齐模仿,无论什么动作都可以引起放松,减轻紧张气氛。有时,一些极富创造性的动作会引起大家愉快的笑声。

(2)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关键阶段,活动的目标都主要是在这一阶段达到的。这一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组员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坦诚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成员间的相互影响,采用成员彼此谈论自己或别人的心理问题和成长经验,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指导;利用小组内际互动反应,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努力加以纠正等形式,把小组当成一个安全的实验场所,练习改善的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期能扩展到现实和理想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