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心理诊断
45069100000042

第42章 学生心理障碍辅导模式(1)

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工作,并且是积极的、发展性的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这项工作仍属心理辅导的范畴。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辅导员的培训和上岗,不可一哄而上,要走规范化的道路,需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规范化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和针对中小学生一些典型心理障碍的辅导模式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九五”期间,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面积开展,也在各类课题上作了非常可喜的探索。但有一种情况也是事实,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目前国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还处在一个比较朴素和尚不够系统、全面的水平上,往往仅仅看重从学校心理教育课这样的传统形式入手进行干预。”可能是受当前专业力量的限制,中小学在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上还非常薄弱,而且存在着一些模糊观念。如对教育专业工作者、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和心理辅导专业工作者的认识混淆不清,带来对开展心理训练活动或课程的培训和心理辅导员的培训中无论从师资、内容和方式上都混为一谈的误区;对心理辅导对象作出“有病假设”,认为他们是少数不正常的学生,带来对学校心理辅导室功能的认识和操作误区等。无论持怎样的观点,所有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出发点都非常积极,而且充满了热情。但是,学生心理障碍的辅导不是仅凭热情就可以奏效的,有时在纯粹或过度的热情下,甚至会带来伤害性的后果。

近来,已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保健规范化方面、心理辅导专业化方面、建立适合我国学校特点的心理辅导模式方面等,研究者提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看法。

一、学生心理障碍辅导模式的几个理念

理念,是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心理障碍辅导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在哪里,都和我们遵循的有关基本理念有关。从不同的理念出发,会带来对学生心理障碍辅导的不同定位;而理念的模糊不清,则会使这项工作陷入混乱,形有实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带来的后果可能都是伤害性的。学生心理障碍辅导至少涉及以下几个理念问题:(一)人性观

人性观是心理障碍辅导涉及的一个最首要、最基本的理念问题,涉及对人性的假设、人的发展的诸多哲学层面的思考,并且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如在人的本性方面,有研究者归纳为三种: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和先天性。认为人本主义、古典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分别与这三种意见对应,并指出学校心理辅导中前两种看法比较有势力分别。严格地说,这三种和心理辅导密切关联的理论流派所持的人性观不能简单地归入人性的善恶论。但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确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影响甚大。这种影响的表现是:在口号上“以人为本”已喊得震天价响,操作上行为的诸如“脱敏”、“放松”、“强化”成为最通行的技术,而对于这些理论和技术所基于的人性观,却很少在理念上澄清。

相对于一般性的心理训练课程,心理辅导触及人内心的层面更深,辅导员“所持的人性高,不但决定他对辅导理论所做出的选择,而且,也切切影响他如何发展一套个人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模式”。进一步说,在人性观上的澄清,直接关乎到对学生心理障碍辅导模式的价值取向,关乎到这种辅导的目标、途径、方式的选择及其效能。

在人性观方面,不宜简单的提某个“主义”。事实上,社会发展带来的人文精神的褒扬,已使得各种心理辅导理论在操作中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积极期待。如辅导中普遍重视相互尊重、平等支持性关系的建立,同感、真诚等辅导要素被广为接受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在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在人性观方面至少有几点是必须澄清的:(1)人的本质是不是发展的、向上的;(2)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3)人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结果;(4)人的发展的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意义是什么;(5)相信不相信人包括中小学生有能力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和管理自己的生活,而且这种解决和管理是符合他所处的发展阶段特点的;(6)儿童青少年在人的终生发展过程和社会中有没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7)人会不会处在心理困扰状态下,是不是只是少数人才会这样。

(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在此方面,目前在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领域内,通常采用将其放在一个由健康到不健康的单一维度上来认识,以及采用我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中的界定。在实际中还存在一个现象,学校领域内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心理障碍的界定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出现许多无法统一的“综合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性质的认识,基本上和精神科一样是心理病理学的。这种现象和我们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关,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慎重,不能随意贴标签,制造出许许多多“病人”来。对此,我们首先要在基本理念上有一个统一。

普劳布朗综合一些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基本上是一个发展的问题,“除了一些极严重的精神问题或行为外,许多看似问题的行为其实只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偏离。成人身上被当作病态的行为对儿童或者青少年却未必是不正常的”。这是一个极具启发性意义的看法:在发展或成长过程中看待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从儿童青少年自身发展阶段的价值中看待他们产生的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这些问题就成了一个成长性的课题。

怎样看待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对他们进行辅导时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心理辅导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奉行“无病假设”,有位心理学家就曾指出,心理辅导专业已否定了在服务工作中的医疗和疾病取向的模式。现在,即使在精神科医院中一些经过规范化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在实施心理治疗时也不用精神科诊断术语。我们认为在学校领域内对学生心理障碍的辅导中,涉及的问题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由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产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其范围也包括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其程度为学生在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心理失衡、情绪困扰、认知偏差和行为消极。学校辅导中不能用心理病理学的标准来看待这个问题,但需要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心理帮助,总的来说,学生心理障碍是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指“正常学生的障碍”,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需要专门心理帮助的成长困扰或课题。而且“我们应该珍惜问题的出现,因为它也是一个发展与成长的机会”。

当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分类还需要深入细致的临床和实证的研究,这种研究还有待于多方面、大范围和较长时间的协作。

(三)辅导目标

关于学生心理障碍的辅导目标,总的来说都认为是协助学生迈向积极健康的成长,林孟平对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心理辅导所作的定义作出整理后发现,这种定义无一例外地都包括有改变、发展和成长的含意。在她自己对心理辅导所作的定义中说:“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努力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拥有自尊自信,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这个定义将辅导的目标具体化了。

但是,在实际的辅导运作中,问题取向则相当普遍,这是有违心理辅导的本意和目标的。因为,第一,辅导对象提出的问题往往只是他看到的表面困扰,并不一定是这个表面问题涉及的成长课题;第二,一些由教师、家长转介的辅导对象,所提出的问题是转介者认为的问题,并不一定是辅导对象的问题或者本身就不是个问题。辅导中,我们需要透过表面的问题去探讨学生的成长课题,以期顾及高层次的辅导目标。

希尔将辅导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1)立即(直接)目标(immediate objective):指达到中程目标过程中的每项工作;(2)中程(中间)目标(intermediate objective):与当事人共同设定的目标;(3)终极目标(ultimate objective):咨询员对一个良好功能者的观念。针对有人怀疑是否存在终极目标,希尔指出:“终极目标是辅导员对每个当事人都抱持的,只是辅导员可能没有觉察到,他们正引导当事人朝向这个目标,这个更长远的目标,是根据辅导员对一个良好功能者抱持的观点,终极目标不只是基于良好的心理健康信条,更是基于价值观,他们表现出辅导员的人生观”。

可见,在理念上对辅导目标进行澄清是何等重要,这是又涉及到前面提及的人性观问题。

二、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一)心理健康辅导的指导模式

指导模式实际上是指辅导者在全面了解中小学生的素质。专长、兴趣、性格等基础上,对学生的升学、就业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指导。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与其说是指导不如说是一起讨论分析。可见,指导模式更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技能训练,并使他们能将这种技能迁移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心理健康辅导的治疗模式

目前,不少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每个星期有固定的时间向学生和家长开放,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精神分析的治疗模式、行为主义的治疗模式、人本主义的治疗模式、认知治疗模式以及折中的治疗模式等,在学校心理辅导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要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问题,采用木同的治疗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具有心理治疗资格的心理咨询员,才能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治疗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团队辅导员等,都不能轻易地凭经验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随便作出结论。

(三)心理健康辅导的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指导,遵循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心理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和谐发展。发展模式强调的重点是学生发展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关注他们下一阶段发展的准备情况。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矛盾以及这一阶段主要待解决的问题有清楚的了解。实际上,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所有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注意帮助不同年龄段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各自的发展任务,对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危机进行积极的预防。引导和干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而且这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四)心理健康辅导的社会影响模式

社会影响模式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者应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社会角色、性别差异、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对心理辅导结果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模式

(一)定期心理健康咨询、治疗模式

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及时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要纠正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他们对自己和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原有不良的态度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良好的适应。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学校都配备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学工作者,定期为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起步较晚,有关部门对学校中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迄今为止还没有严格的资格认定,但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的教师要有一定要求。他们应该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受过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训练,懂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因此,不能用班主任或团队干部来代替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

学校要办好定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也可以定期邀请有关专业咨询人员来校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人员除了必须遵循一般心理咨询的原则外,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情况,给予教育;启发对方,解除负担;以友相待,尊重信任;绝对保密,维护德行;预防为主,促进健康。

另外,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应主要遵循教育模式,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帮助来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明确人生目标,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也会遇到个别患有神经症。轻度心理异常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专业的心理咨询员可采用教育和诊断相结合的模式,帮助他们认识症状,消除其心理上的压力,提出咨询和治疗建议。对那些有较重精神障碍的学生,要建议他们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由于实际教学和生活中,许多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与家长和教师密切相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咨询人员要与家长、教师一起,分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渗透模式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或矫正不良心理行为习惯,实现教书育心的过程,就是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渗透模式。

渗透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法之一,其原意是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其他事物或其他方面。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在时空方面处于趋同状态,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在一天天地形成。因此,可以说渗透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普遍模式,要真正做到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不仅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修养,还要能巧妙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无处不在,怎样使心理健康教育恰当地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关键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