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模式
如前所述,环境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校园环境不仅指校园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校园的文化、精神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形成优良的校风,营造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基地,满足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需求。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要为搞活动而搞活动,而应达到为中小学生提供活动机会,实施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功能,使中小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生存的本领,发展各种能力,学会生存。
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各种学生社团、科学兴趣小组、多姿多彩的竞赛活动、文学社、舞蹈队、合唱团、广播站、航模小组等,这些具有科学性或艺术性的文化活动,不仅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兴趣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培养,如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懂得欣赏和创造美,锻炼独立能力,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打击,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学校和教师要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好组织、指导工作。首先要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创造一个适合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环境。有了这些有利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文化活动,如创设学校文化园地、开展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组织活动课程等。
四、学生心理障碍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要回答学生心理障碍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关系如何,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一)预防与治疗
防患于未然,以预防为主,无论在身体保健还是心理保健方面都是共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将其区分为发展性的、预防性的以及治疗性的说法。这种区分在界定不同途径心理教育或辅导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上有其特定的意义。对心理训练活动或课程在发展性和预防性上的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肯定,但是,将心理障碍辅导仅仅定位在治疗性上,甚至说它是消极的则有失偏颇。
首先,学生心理障碍辅导对产生困扰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积极的措施,说它是消极的可能和对心理辅导的实质认识不清有关。这里要说的是,这种认识上的模糊,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或阻碍学生心理障碍辅导工作的开展,削弱这项工作的作用。限于专业力量和物质条件,目前不少地区或学校还不太能够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障碍辅导工作,但这并不说明这项工作不重要或可以由其他活动来代替,恰恰是要特别注意创造条件,弥补心理健康教育中这个薄弱环节。
其次,虽然从学理上可以对不同的心理教育工作作出所谓成长、预防或治疗的界定,但实际运作中是不能将之绝对的分开的。从操作层面来说,学校心理教育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全校的心理氛围或心理环境的创设;第二、学科课程的渗透;第三、心理训练活动或课程的开设;第四、个别和小组辅导(咨询)的开展;第五、学生自助活动的组织。它们有着各自的效能,又是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影响和干预着学生的发展的,相互之间需要协调一致,相辅相成。
这些工作中都是带有发展性、预防性的,在某种程度上也都带有治疗性,都是积极的。一个处于心理困扰或困境中的学生,即使在精神科可以作出某种障碍的诊断,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就是极好的治疗性资源;而如果对他进行了有成效的个别辅导,其间达成的改变就是一种积极的成长。同样,针对群体的心理教育专门活动,其中既有所谓未雨绸缪的预防性又有对所谓“成长的烦恼”的治疗性。
再次,需要承认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同工作,在发展、预防和治疗上的效能各有侧重,但是不能无限夸大所谓重在发展和预防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功用。心理障碍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和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紧密相连。大力开展重在发展和预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固然重要(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样做有可能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但绝不可能杜绝。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化、形式化地看待发展、预防和治疗,轻易将心理障碍辅导工作归入所谓消极的措施之中。有学者还提出这样的看法:“儿童对心理健康的答案反映了心理服务的巨大不足,但是由于资金问题,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差距仍在继续。预防性服务可能是应付其中部分问题的一个较为省钱又能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但供给合格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才是整个心理健康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这无疑是相当中肯的。
(二)面向大多数和面向少数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所有的学生,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无疑是要坚持的。但是,将开展一个正式群体(班级、团队组织)中所有学生能同时参加的心理训练活动或课程,看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将心理障碍辅导看作是面向少数学生的,进而认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只要搞所谓课程性的群体活动,就很不适当了。
面向全体学生不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首先是一个理念问题,台湾有学者对此这样理解:照顾每一个学生,不轻易放弃一个学生,也不厚此薄彼。
其次,是一个效能上的问题,即是不是能使所有参加心理教育训练、课程或辅导的学生都受到尊重、关注,都有所收获和助益。比如在群体心理训练活动或课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就有一个设法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的问题。
再次,是一个针对性的问题,即是不是既顾及到学生成长的共同性需要,也顾及到个别性、特殊性需要。一般说来,带有课程性质的心理训练活动,主要针对的是共同性成长需要和一些困扰。个别的或小组的心理辅导则主要针对一些个别的或特殊的成长需要与困扰,如研究中进行的“离异家庭学生”的小组辅导。
另外,是一个时间观的问题。在时间点上,我们看到产生心理障碍需要辅导的学生只是少数;但人的心理生活是动态的,心理成长是过程中的,在时间的延续上,我们不能排除不同学生可能在某个时候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扰甚至危机,需要得到及时和有效的专门心理帮助。正像我们重视全民健身,搞好疾病防疫,以增强全民体质,预防疾病,但不能说办好医院就不是为全体人民服务一样,将心理障碍辅导看作只是为少数学生服务是极不可取的。
所以,我们认为,无论哪种心理教育活动都要有面向所有学生的视角,也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进一步说,将心理障碍辅导看作只是面向少数学生的观点,潜含着对需要这种服务的学生做出“有病假设”或“不正常假设”的意思在里面,这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尊重,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是相悖的。
另外,社会上对心理辅导的看法还存在许多误区,如接受辅导或心理治疗的人就不是正常人。如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也这样看,那就非常可悲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这种不科学的看法或对心理辅导的误解本身,也是造成一些学校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的一个原因。
(三)心理障碍辅导的特殊性、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将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定位为发展性的问题,所进行的心理辅导仍有其特殊性,不宜在一般性群体训练或课程中处理,也不能得到有效能的处理是不容置疑的,原因有二:(1)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学生心理更深的层面,并有其隐私性,在一般性的群体训练或课程活动中,难以触及也不宜触及;即使在这类活动中出现了这类问题,也不宜处理,否则不仅没有效能,还会伤及对这些学生的保护。(2)有些问题虽然在不少学生中有共同性,如学业落后、交往困难、离异家庭等,但这类学生在正式群体(如班级)中是特殊的,并且这类问题也需触及同类学生的共同困扰和每一个体的特殊困扰及相关心理层面,在一般性群体训练或课程中不能得到有效能的辅导。
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对有障碍的同学提供帮助。这种帮助不是一般性群体心理或课程可以承担的,应属于心理辅导范畴,具有专业性。因而具有不可替代性,并非经过一般性普遍培训的班主任或其他教师等能够承担的,也不能要求他们去承担,原因也有二:(1)虽然心理障碍辅导在总的目标上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具体过程中,其目标、方式、方法、辅导者和被辅导的关系及其所含的要素,辅导工作的准则等,都和一般性心理训练或课程有区别;有自身特定的专业要求。(2)心理障碍的辅导对辅导者有特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涉及他自身是否具备辅导员应具有的一些个人素质和专业培训背景。特别是这种培训在内容、方式、方法上都不能和从事一般性心理训练或课程的教师培训等同,并且需要特别的管理机制以保证辅导员的成长和工作的成效。
总之,学生心理障碍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而且同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积极和发展性的。学校中需要建立学生心理障碍的辅导机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同时又要按学校中心理障碍辅导的专要求给予规范化。
五、学生心理障碍辅导规范化
(一)机构
1.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