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梅花鹿形态
一、鉴别特征
梅花鹿体形中等大小,成、幼鹿体侧均有成行的自斑,臀部白色,角的第二枝与第一枝(眉枝)相距较大。
二、形态特征
梅花鹿成年公鹿体长(鼻端至尾基)170~220厘米;肩高88~108厘米,体重90~120千克;成年母鹿体长142~160厘米,肩高80~96厘米,体重70~80千克。眼大,眶下腺明显,呈裂缝状。耳大直立,能转动。颈细长,躯干匀称。尾短,臀部白斑明显,四肢细长。公鹿有角,通常为4杈。偶有5杈,眉杈由角基部生出,斜向前伸,第二枝分叉较高,二者相距较远,主干末端再分出2枝。母鹿无角。
毛色鲜艳,且随季节和栖息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冬毛厚密,栗棕色,有绒毛,白色斑点明显,背中线深棕色,并一直延伸到尾部;夏毛薄,短而稀疏,红棕色,白斑显著,前后成行排列,有黑色背中线,尾背面黑色。头骨狭长,鼻骨亦狭长,其后缘几乎与眼眶的前缘在一条线上,额骨后半部左右骨片相互连接并隆起,成嵴状,顶骨平坦而向后倾,雄性在额骨后外侧突起而上升成角。鼻骨、额骨、上颌骨和泪骨间的空隙呈长方形,泪窝显著。上颌犬齿形小,前臼齿有1对新月形齿突,2对臼齿各有2列新月形齿突,排列成2行,最后1对臼齿的后面有一马蹄形小叶,下颌最内侧的1对门齿大,齿面呈斧状,其余门齿、犬齿形小,且齿面均为长方形。
(第二节)马鹿形态
一、鉴别特征
马鹿为大型鹿,雄性有角,眉杈从角基部伸出,斜向前伸,第二枝紧靠眉杈,浅黄赭色臀斑大而明显,成体体侧无白斑,幼鹿体侧有白斑。
二、形态特征
马鹿是大型鹿科动物,公鹿体重200千克左右,最大的可达250千克,母鹿150千克左右。成年鹿体长2米多,肩高12~15米。背脊平直,荐部与肩部近等高。体粗壮,四肢细长,颈较长。鼻端裸露,鼻孔间及后缘部不被毛,眼下腺大,耳大,呈圆锥形,伸向前方。尾短,较显著,蹄大呈卵圆形,侧蹄较长,端部能着地。
雄性有角,在基部分出眉杈,斜向前上方伸,与主干约成直角,主干较长,第二枝紧靠眉杈后边从主干分出,第二枝与第三枝间距长,主干末端有时分成2~3枝,共4~6枝,最多可达8枝,整个角向内弯曲,并向后倾斜。角面除尖端光滑外,其余皆粗糙,上有细纹,角基有一圈小瘤状突,称为珍珠盘。
毛色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冬毛厚密,有绒毛,灰棕色。颈部及身体背面毛色较深,有一条黑棕色条纹,体侧毛色较淡,为黄棕色。嘴和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背黄褐色,杂有棕色毛,耳内主白色。臀部有一大块浅黄赭色斑,尾黄赭色,四肢及臀侧均为棕色。夏毛较短、稀疏,无绒毛,一般为赤褐色,嘴和四肢内侧苍灰色。
鼻骨长而内侧高,额骨宽大,前半部平直,后半部稍微隆起,雄鹿在额骨后外侧突起而生角,雌性无角,但在相应部位也有隆起的嵴突。泪骨狭窄,其背缘与鼻骨、额骨及上颌骨不连,额骨与上颌骨亦不连,所以四骨之间有一三角形空位。
上颌门齿缺失,犬齿细小。下颌门齿和犬齿集中于前端,中央2对门齿较大,齿面呈正方形,最外侧门齿与大齿较小,齿面呈长方形。第一前臼齿小,第二前臼齿齿面复杂。前臼齿有1对新月形齿突,第三前臼齿与第一、二臼齿有2对新月形齿突,排成2列,最后一臼齿后面有一马蹄形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