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1818年12月24日出生于英国,物理学家,准确地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客观真理。这一定律的确定,在理论上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在实践上,给制造“永动机”的幻想做了“不能实现”的最后判决。为了纪念他的伟大业绩,物理学界将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焦耳于1889年去世。
19世纪初的时候,英国的曼彻斯特市有一家生意兴隆的啤酒厂,老板自己就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酿酒师。1818年12月24日,他的妻子生下了第二个男孩,他们给这个小家伙取名为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
父亲对两个孩子都非常疼爱,给他们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只要孩子们喜欢,那些价格不菲的点心也会变成了孩子们平常的零食。但是很奇怪,父亲却不让他们读书。
孩子们很渴望读书,所以跑去央求父亲:“爸爸,别的小孩子都上学去了,我们也想去读书。”
父亲笑着摸了摸他们的额头:“噢,亲爱的孩子们,那些都是穷小子,他们必须读书才有出路,所以不得不到学校去听那些老师们夸夸其谈。可是你们不同,你们有一个优秀的爸爸,只要你们继承了我的手艺,一辈子都会不愁吃喝。”
孩子们就继续这样无拘无束地生活着。可小焦耳虽然喜欢和哥哥一起玩耍,但是内心却更希望去读书。有时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独自跑到学校去听老师讲课;而有时他又找借口悄悄溜到神父那里去讨教一些知识。
有一次,小焦耳到城里的一家杂货店去给父亲买东西,可是货物还没有送到,只好在那里等。过了一会儿,老板看见小焦耳坐在那里有些不耐烦了,便将另外一个顾客道尔顿教授介绍给他认识。这个道尔顿教授,就是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原子论的著名物理学家,当时正在这个城市的大学里教书。
“嘿,小焦耳,来认识一下道尔顿教授,他可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哦!”
“好啊,谢谢你。”
教授对这个勤学好问的小家伙很感兴趣,他们的谈话也进行得很愉快。当道尔顿发现小焦耳的思维很敏捷时,就在桌子上弄了一堆碎纸屑,然后拿来一根玻璃棒,对他说:“嘿,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纸屑弄到这根玻璃棒上,我就请你吃一块巧克力。”
小焦耳想了一下,自言自语起来:“纸屑怎么能粘到光滑的玻璃棒上呢?”这个问题让小焦耳很感兴趣,他认真地思考起来,突然他微笑着接过玻璃棒,在桌上的杯子里沾了一点水,顺利地把纸屑粘了起来。
“哈哈哈,真是太聪明了!”道尔顿一边称赞,一边拿来一颗巧克力,嘴里还说着,“小家伙你知道吗?我不把玻璃棒弄湿,也可以办到呢。”
小焦耳非常好奇:“真的吗?快做给我看看。”
道尔顿把玻璃棒擦干净,然后在小焦耳整齐的头发上来回地摩擦。接着,他把玻璃棒靠近桌上的纸屑,那些小纸屑就被吸到了玻璃棒上,小焦耳被这个神奇的现象迷住了,大声问道:“这是为什么呀?”道尔顿笑着说:“好好学习吧,这就是静电的作用。”
从那以后,小焦耳就对知识更加着迷了,并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和父亲多次辩论之后,终于允许他动手做一些关于电和热之类的实验,甚至把一间房子改成了实验室,一有空便钻到实验室里忙个不停。
有一次,小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小焦耳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自己筹划很久的一个实验。
“哥哥,你想看马被电击以后的样子吗?”
“好啊。”
两个孩子找到一匹瘸腿的马,他们俩站到马的后面,然后用电池将电流通到马的身上,结果马被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来不及躲闪的哥哥踢伤。
尽管差点出现意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小焦耳爱做实验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此刻,小焦耳又有了主意,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于是他们便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口中喷出的火苗蹿了出来,烧光了小焦耳的眉毛,哥哥也差点掉进湖里。
两个孩子手忙脚乱地上了岸,正准备返回。突然,天空中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小焦耳一边和哥哥爬上山头躲雨,一边仔细观看那闪电与雷鸣的壮观。他对哥哥说:“嘿,你认为我们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雷鸣?”哥哥摇摇头,掏出怀表,让弟弟自己去比较两者时间差异。
回家后,小焦耳便迫不及待地去找道尔顿教授,并把自己做的实验详细地告诉了他,而且还提出了疑问:“先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打雷的声音呢?而且两者间隔的时间几乎都相差无几?”
道尔顿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先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和雷鸣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它们发生的位置离我们的远近不一样,传到我们面前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光和声音的速度都太快了,所以我们几乎察觉不出两者时间的差别来。”小焦耳听了恍然大悟。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勤奋好学的小焦耳也不断地取得好成绩。他最终准确地测定出热功当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客观真理。
为了纪念这位物理学家的杰出成就,物理学将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