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考试模式
45642600000006

第6章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2)

科举制度虽然给教育与社会留下众多流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学校与教学内容的发展,在有限范围内渗透了素质教育的因素。如唐朝进士科重诗赋,如诗赋有特长者可通过,这对崇尚诗赋之风的兴起和唐诗兴盛起了直接推动作用。唐朝人擅诗赋者多,留下众多不朽篇章,不能不说是一种素质。而虽不注重科举但从不反对科举的宋代始兴起的书院教学,以自学和讨论为主要的教学精神,讲求自由研究学问,注重讲明义理并在身心修养上躬身实践,教师尤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启发,强调学习者“立志”,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此可以看出,书院教学精神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有众多相似之处。在科举存在的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学者追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追求真善美的教育,都能为当今实践素质教育所借鉴。

在当前的教育实际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差别更多是体现在观念上的树立,事实上很难在实际中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现今,有许多学校公开以升学率高作为其奋斗目标,但其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学生素质都较好,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实行的应试教育中渗入了素质教育的因素,运用了素质教育的手段,虽然这种应试教育把教育的质量效益集中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文化知识素质却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个体素质发展的认识基础。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应试教育也在培养人的素质,也可称为素质教育,不过,是一种片面的低水平层次的“素质教育”,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能相提并论,互混而谈。也正因为当前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的存在,所以中小学教育为国家培养的成千上万的人才中并不乏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的认识:素质教育应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是重建一种理想的教育范畴,而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过程,素质教育必须吸收应试教育中一切有效成分,以之作为生长点和营养素,才得以建立和发展。

其次,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和升学,必将渗入应试教育的因素。

素质教育反对频繁考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并不是说,素质教育绝对排斥考试和升学。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我们在衡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时,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考试与升学作为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在素质教育中也适用。只不过素质教育的考试不再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更多地作为教育的手段。

但是,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所以属于选择考试的中、高考在较长时间内还是必要的,升学竞争也就不可避免,“升学率”也将客观存在。而教师在某一时间内把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措施,也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应试教育”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有一定的生命力。正因这种现状,今后实施的素质教育,将会渗透“应试教育”的因素。转轨后教育也将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特征的相对意义的素质教育。我们在认识素质教育探索其实施的途径时,必须对它作相对的理解。绝对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不是不能实现,但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教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自觉的需要,受教育才能真正愉快,才可能不需要通过任何外在力量,使学生感到学习既艰苦、又愉快,从而使个体素质得以相对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表明了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模式并非是抽象的模式,只要我们努力创造条件,素质教育就一定能成为现实。

〖BT(3+1〗三、〖ZK(〗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依据一定的条件会互相转化〖ZK)〗〖BT)〗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对立又统一,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但转化的可能性要成为现实性,必须创造素质教育生长的一切有利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条件保障或条件不利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会变成应试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是意愿和观念所能决定,它将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更需要充分的物质条件。

从社会方面来看,全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造良好的教育舆论导向,使学校能轻装上阵;要树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之风尚,加大教育投入,执行《教育法》,为建立与素质教育配套的硬件设施提供经济保障;要求尽快建立良好而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合理的就业机制和科学的用人机制等等。从教育内部来看,学校要转变办学思想,努力提高教育素质;要大胆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改革,创造一套新的课程及教材体系;要积极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与素质教育相应的方法体系。其中社会条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从教育内部来看,教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思想观念水平的提高和一切改革措施的落实。

〖BT2〗转换的外部阻力

虽然“应试教育”最终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因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它还是受到许多阻力的。下面,我们就此做如下分析:

一、怀旧心理影响

应试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从封建社会的科举制一直延续至今,教育战线多数同志已逐步习惯了应试教育的一整套做法,积累了不少“经验”。要这些同志放弃熟悉的“套路”,废除已有的“经验”,在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尚未很好建立,保证措施和检测评估办法尚未出台之前,他们不愿承担风险。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一部分同志也喊加强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实际上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惯性作用影响

惯性作用是一个客观规律,对应试教育的一套措施和做法已轻车熟路的同志,即使认识到其危害,也决心抛弃。但由于惯性作用影响,短时间内也难以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三、现有条件影响。

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十分和谐,内部调控机制不十分健全,师资水平及教学设施、教学手段一时难以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首先是社会、家长,甚至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这就给学校一种很大的压力,不得不采取“压力转嫁”方法去顺迎这股或明或暗的习惯势力。多年来,沉旧的教育思想在广大教师中,特别是在各级教育行管干部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教师和教育行管干部的学历后继续教育十分薄弱,教育队伍的整体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对旧事物麻木,对新事物不敏感,教育研究的力量相对不足,教育研究对办学的影响力小,从而使旧传统的巨大惯性得以维持。

其次是现行招生考试考查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但旧的“软指标”硬化、量化了,新的“软指标”又可能冒出来,需要不断健全调控机制。比如,目前普通高中教学计划中课时最多、实践性最强的劳动技术课,如果没有过硬的考试考查制度和评价方案,就有失控的危险。再者,就全国范围来看,“几张考卷定终身”的招生考试模式尚未突破。这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也有潜在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国就业位置紧缺,就业渠道单一,升学是通向就业的主要桥梁,从而酿成激烈的教育竞争,导致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社会价值观的学历主义倾向为这场竞争火上加油。

再次是师资水平、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等有待提高和更新。要学生全面和谐、合格加特色地发展,教师必须一专多能,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强体质的活动,开设一些选修课和讲座。完成这些任务,对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有基本的要求。无论从人的因素来讲,还是从物的因素来讲,要达到这些要求,目前还有些困难。

第四,实施方法制约。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函、各学段的目标、实施途径和方式、保证措施、检测评估办法等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实践,使得很多同志一方面感到对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感到无所适从。

第五,政策导向作用。用行政指挥棒强化升学指挥棒。凡是出现教育竞争白热化的地方,大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有关。

这种现状,既存在于教育外部,它有待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又有教育内部的原因,是扫清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障碍的主攻目标。因而,十分有必要对应试教育的弊害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调研和论证。在此基础上,推动一场整个教育界对应试教育的广泛深刻的反思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再教育;有必要完善和加强教育督导系统,为自上而下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组织保障;有必要制定更完善、更具体、标准化的中小学教育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强督导,定期评价,使教学方针落到实处;有必要加大教育的力度,寻找某种机制,以提高教研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同时尽快开展对教师和教育行管人员的学历后继续教育,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转轨过程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只有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国基础教育才能走出死胡同,走向现代教育的大世界。

【案例】新课改:从知识教育到智慧教育

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知识的传授,它重量不重质、重博不重专、重被动接受不重主动探究、重知识技能而不重态度方法。新课程改革实行的是一种智慧教育,它可以全面纠正知识教育以上的偏差。

何为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即为培养学生智慧的教育。它赋予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到多少现成的知识、解答多少习题、背诵多少课文,也不仅在于让学生懂得多少规则、学会多少定理,更重要的是挖掘潜藏在知识和规范行为背后的东西,那就是学生的好奇心、想像力、理解力、创造力,是学生心智的觉醒、智慧的生长。智慧教育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一、智慧教育教人学会创新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特殊使命。”智慧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智慧教育教人学会质疑

一方面,积极创设开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给学生生长智慧的土壤;另一方面,必须转变观念,以问题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反思,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增长知识、增长经验、增长智慧。

三、智慧教育教人张扬个性

长期以来,知识教育远离个性,成为标准化的模具,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教学培养出具有共性而缺少个性的学生。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是复杂多样、丰富多彩的,一旦抹杀了个性,受教育者就不能成为个性鲜明的自己,而是千万个复制品中的一个,这样的教育就不是有智慧的教育。

四、智慧教育教人走向生活

教育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原本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根基。因此,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健康的、纯真的、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只有把教育当作是一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归它‘自然’的本位”。因此,智慧教育的根本意蕴在于,需要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教育中的知识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生活素材、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从而使受教育者走向完美的人生。

(醴陵市仙霞联校兰谊学校刘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