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年青将军,文武双全、才貌出众,带兵打仗屡战屡胜。老百姓叫他是“常胜将军”。有一年,皇帝命他领兵将向西征讨西域三十六国。将军率领将士从京城出发,一路上所向无敌,顺利地进军沙州地方。他选定城南一处开阔地方扎下营寨,号令三军将士在此休整数日后继续向西挺进。岂不知一夜之间数万大军竟被狂风移动的流沙,全部埋葬在沙丘之中,堆积成一座高三四十丈,长数十里的沙山。据说那些被葬在沙山中的将士英灵不散,时常发出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的声音。鸣沙山就此而得名。直到现在每当大风日,还能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常胜将军的数万将士怨气冲天,他们要求将军率领他们去找阎君讲理。将军按照众将士的要求闯进地府,把阎王爷的森罗殿团团包围,要阎王爷出来当面和他论理。那秦广王①听得殿外喊声动地,料想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便和崔判官出得殿来,只见森罗殿被围得层层落落,水泄不通。围殿鬼灵一个个手执兵器,怒容满面,吓得秦广王瞠目结舌地说:“众位将士有……有什么话?尽……尽管讲,我一定照办。”常胜将军上前几步说道:“我带兵以来打过不少大仗、恶仗,屡屡有胜无败。麾下将士立过多少战功,不曾有过上千人的损伤。不料在进军途中却遭到风魔野怪袭击,致我全军覆没,埋于沙山之下。你身为地府冥王,应当为这数万名将士讨还性命,惩处顽凶。”秦广王说:“将军有所不知,那风雨雷电乃天界司管,本王权限只管地府……”常胜将军说道:“按你所说只好白白作罢不成?”众将士齐声怒吼:“难道罢了不成?”秦广王见众将士举起刀枪剑戟,蠢蠢欲动,忙说:“众位将士息怒,不过我可以向玉帝奏明此事,请他裁决。”这才平息了一场地府风波。
秦广王当即面见玉帝,将下界数万兵将无故遭难之事奏明。玉帝向殿下诸仙问道:“诸位卿家,谁愿去下界查明此事?”托塔天王李靖奏道:“启奏陛下,要洞察埋于山中、地下之事物,非玉盘宝鉴②不可。可派月宫仙子带上她的玉盘宝鉴前往察着。”玉帝准奏,即派嫦娥下界。
嫦娥带上宝鉴来到鸣沙山下,从宝鉴里照出沙山里埋着数万尸体,其中有一位英姿飒爽的将军仰卧在中央。嫦娥见他体态挺拔,眉目俊秀,一派威武的气质还未泯灭,立刻产生爱欲之念。她准备返回月宫拿上玉兔捣碾的“仙桂还魂散”,救活那位将军,和他共享人间稼穑纺织,生儿育女的天伦之乐。主意已定她即刻返回月宫拿上仙药,刚出南天门就被守门金刚拦住,问她为何来而复返?要拿她面见玉帝。嫦娥一时惊慌,玉盘宝鉴掉下地来,落到鸣沙山之南,摔成两半,一半留在地上变成一池清粼粼的水,闪烁着月亮的光芒,后人叫做月牙泉。一半由嫦娥收回成为残缺的月牙。每月只有上半月和下半月两次露面机会,这就是上弦和下弦。
讲述者:刘兴汉敦煌县原黄渠乡文化专干
海马泉
酒泉市境内的铧尖乡和怀茂乡,各有一个海子①,两地一东一北,相距五十余里由于都出现过一匹同样形色的马,因而在民间也流传着同一个内容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名叫乔青云的人,家里很穷,靠给有钱人家扛长工、打短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有一天早上,乔青云下地干活,路过海子时见一匹白生生的银鬃马从海子里出来。他觉得很奇怪,心想:谁家的马怎么跑到海子里去了?下午回家,见那匹马又跳进海子一会就不见了。第二天早上又见它从海子里出来,下午又见它跳进海子。一连好几天他都见到同样的情形。
乔青云是个诚实厚道的人,他想不管是谁家的马,这样天天泡在水里使唤不成,这不等于白养吗!不如我把它捉住交给主人家拴起来喂养调教②。主意既定,这一天他拿上套绳早早等在海子边上。太阳刚露山,只见那马从水里露出来,踩着水面走上岸来。乔青云一个箭步一甩手扔出套绳,可是落了个空,银鬃马又钻进水里去了。自这以后,好几天再没见马的面。有一天见那马在海子边的滩上吃草,乔青云远远离去,没惊动它。此后天天又见它从海子里出来吃草。乔青云想:这么长时间没听说谁家丢了马,也没见邻村有人来找。而且它钻进水底一整夜淹不死,又能踏着水面走,一定是匹神马,我得想办法把它捉住。于是,他在海子沿上塑了一个泥人,给他穿上自己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根长杆。乔青云天天藏在附近的树后看动静。头一两天见那马露出水面后,又缩了回去。四五天以后它慢慢地走到海子沿上,边吃草,边抬头望望草人。时间久了,银鬃马一如往常地到较远的草滩吃草。乔青云认为时机成熟,这天一早他拿上套绳,藏在泥人身后,等银鬃马一上岸,他瞅准马的脖子扔出套绳把它套住。说来也怪,银鬃马竟乖乖地向他靠近。乔青云摸它的头,它点点头,摸它的身上,它打几个颤,又摸背上,它纹丝不动。他放大胆子骑到背上,马驮着他在海子的水面上走了一圈又上岸来。
乔青云得到神马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县太爷的耳朵里。他找来当地的地保问明真相后,令地保把乔青云传到县衙门。
县太爷问:“听说你拾到一匹马是不是?”
乔青云说:“不是拾的,是我费了很大的力气,花了很长的时间才从海子里捞出来的。”
“胡说,马又不是鱼,怎么能从水里捞呢?”县太爷好像在发火。
乔青云说:“老爷不信我可以骑上,让它在水面上走走,请老爷亲眼看看。”县太爷带着师爷坐上轿子,跟乔青云来到村里。乔青云骑着银鬃马果然在海子的水面上兜了一圈。上得岸来,只听师爷说道:“咦!这不是县衙里老爷的那匹坐骑吗?听马夫说丢了一个多月了。”他和县太爷使个眼色:“老爷,你仔细看看是不是?”
县太爷端详一会点点头说:“嗯,不错,就是我的坐骑。”乔青云忙说:“老爷这……”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县太爷就喝道:“大胆刁民,偷了老爷的马还敢狡辩?来呀,收回白马,将刁民押回县衙。”一帮衙役冲上前来夺过白马,又把乔青云捆绑住。县太爷接过马缰,也想在水面上蹓蹓。不料刚骑到背上,银鬃马就跳进海子,驮着县太爷钻进水底去了。师爷一着急扑上前去拽住马尾巴,一跟头栽到海子里,给县太爷做伴去了。从此以后就把那海子叫“海马泉”。
讲述者:董成先怀茂乡农民
公婆泉
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所在地党城湾以北四百多公里处,有一处被称为“公婆泉”的地方。过去是通往西域各国的驿站,现在是该县马鬃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又是中国和蒙古边境贸易口岸和马鬃山边防的交通枢纽。其四周都是数百里的瀚海戈壁,唯独此处有一水源旺盛,水色清澈,水味甘美的泉,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公婆泉。”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五六户蒙古族牧民,春夏间他们赶上牲畜到有水草的地方去放牧。家里留下的老人、娃娃便到十多里外的一个石崖缝里去接那点点滴滴的水。除了吃以外便把多余的用牛羊皮袋储存起来,救济过往行人和冬季食用。一到冬天,戈壁滩每隔十天半月就下一场大雪,牲畜就靠吃雪过冬。
这五六户牧民中,有一户男的叫铁苏巴尔,女的叫伊尔茨克的夫妇,他俩从青年时代起就对那些过往客商、出国使节由于在途中得不到饮水,渴得形容憔悴,嘴唇起泡,有的昏厥于地的惨状深为同情。每每遇到行人、客商,他俩宁可自己抗饥忍渴,也要把节省下来的水让他们喝足喝够。铁苏巴尔、伊尔茨克夫妇心同所想,力同所使,天暖季节,他俩一个赶牲畜游牧,一个不辞辛劳地在通街四周掘地找水。一心渴望着找到水源为过往行人、客商排忧解难,为牧民的子孙后代造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俩由青年到老年,由两口之家变成家有三五口的爷爷奶奶。儿子劝爹妈再甭费心劳神地白白四处奔跑,媳妇劝公公婆婆待在家里安度晚年,孙子劝爷爷奶奶再甭去找水,教他骑马射箭。老公公说:“草原上的骏马几时卧不倒?几时不歇蹄?”老婆婆说:“戈壁上的雄鹰啥时不闭眼?啥时不落地?”这一对公公婆婆一辈子找水不息的精神,感动了五六家住户的其他几个老公公、老婆婆。他们也参加到找水的行列里来。一天正午时分,烈日火爆,热风如炎,巡滩的天曹①见几个须发斑白的老人顶烈日、冒热风,在戈壁滩上忙碌,就唤来当地塞西克②问道:“那几个老公公、老婆婆们在干什么?”塞西克把铁苏巴尔夫妇找水源找了一辈子,感动了其他几个老公公、老婆婆也来找水的情形,向巡滩天曹叙说一番。天曹问:“你是管理一方的神灵,你知不知道此地有无水源?”塞西克说:“前面斜坡上有一处旺盛的水源,但那是瀚海黄龙③的饮马池,他传令小神不许向外泄露,还派了四个什煞④看守。”巡滩天曹又给塞西克如此这般叮咛一番就走了。
塞西克变做一位老婆婆来到那几个掘土挖石的老人中说道:“列位公公婆婆!这烈日当头的,你们费这么大的事到处乱挖,终究是白费气力,你们看前面那斜坡上就有水源,不过一定要在太阳下山以后趁夜挖,只要一见水你们就赶快离开,各回各家,三天以后水就自然冒出。不过三天中你们谁也别到泉边去,记住!记住!”说完后那老婆婆就走啦。
塞西克回到洞府,按照巡滩天曹的嘱咐设下一席酒宴,太阳落山的时候把四个看守饮马池的什煞请来。这四个什煞因终年累月看守在池畔根本没有饮酒赴宴的机会,今日一见酒宴,犹如久旱逢甘霖,个个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天亮以后他们回到看守岗位,只见池水向外流淌。四个什煞才知道上了塞西克的当,他们找到塞西克算账,塞西克说那是巡滩天曹的主意。巡滩天曹是管理戈壁沙漠、山川峰丘的神仙,连他们的主人瀚海黄龙都听他的指挥。小小什煞那敢妄为,只有等掘开水源的人来取水时进行报复。
铁苏巴尔夫妇掘地找水一辈子,经那位陌生的老婆婆指点,仅一夜功夫就挖出水来,那高兴的心情和急于取水的迫切,怎能等到三天以后?第二天天刚亮,老俩口就背着孙子来到泉边,那流淌不息的清水,像是勾住了两位老人的心。他俩尝了又尝,喝了又喝,舍不得离开。不料四个什煞回来见泉边有人,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老公公老婆婆害死了。过往行人、客商喝上了清凉甘美的水,当地五六户牧民再也不为人畜饮水奔波、发愁。为了纪念为找水辛苦了一辈子,又为水丧命的老公公老婆婆,他们把这地方就叫成“公婆泉”。
讲述者:郭顺肃北政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