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幸福的草垛
45719100000039

第39章 灯笼随想

中国人对红色有着别样的感情。红色象征喜庆,朱漆大门上红色的对联,倒贴着的红福字,喜悦的红烛……一切的一切,让传统的节日充满了和谐的笑容。

因“灯”与“丁”语音相同,灯笼象征着人丁兴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把灯笼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里,红彤彤的灯笼照亮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欢笑。

关于灯笼的由来,民间有很多版本,最有趣的说法是,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震怒,传旨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畜财产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天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消息告诉世人。有聪明人想出法子,在正月十五那天,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大火燃烧,便不再追究。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约定俗成挂上大红灯笼。

除了照明,灯笼还有其他的意义。古代私塾每逢正月开学,父母都会为孩子准备一盏灯笼,然后由先生点亮,称之“开灯”,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

而在文人墨客的眼里,灯笼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朦胧的意境。“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黑夜中红艳的灯笼,美丽的情人,孤独的等候,那份静谧温婉,那种暗影浮动,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柔美和婉约。那灯火带着古典的美,从岁月的深处走来,清雅幽深。更有竹筏摇曳,渔火点点,远山含黛,近水微澜。幽幽夜风中,悠扬的笛声袅袅扯出水乡的柔媚;淡淡月光下,风尘和羁绊正在渔火倒映中休憩。那时的灯笼,给人的感觉完全是诗意的、人文的。

一直对灯笼与火的组合感觉奇妙。都说纸包不住火,灯笼却反其道而行之。那狂烈野性的火,一旦放在纸糊的笼里,竟一下子变得温顺了。纸就是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征服了火,同时完成了对自己命运的救赎。

灯笼最初给我的感觉是美好的:一盏古老的红灯笼,摇曳着照亮家的院墙,灯影下美丽的发髻影印着母亲顾盼的身影,驱散着游子的孤独;又或者,厅堂内外,张灯结彩,人面桃花,并蒂莲开。新郎新娘相视浅笑,满眼都是甜蜜的心事。那时的一盏盏红灯笼,凝聚的是亲人们的祝福。

但有两个极端的例子却让灯笼在我的感觉里复杂起来。

一是当年看舞剧《白毛女》,黄世仁带着狗腿子打着灯笼满世界追赶喜儿,那跳动的灯火显得十分诡异,幽幽暗暗,恍如鬼火。我的心吊到了嗓子眼,恨不得上去一口吹灭了灯笼,让喜儿逃得远远的。这样的灯笼,充满了罪恶感。

后来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发现原本驱散黑暗的灯笼,又演变成了飞蛾扑火的诱饵。一个封闭的院子,一群孤独的女人,在这个男权世界里,灯笼成了女人争宠的象征。红到极致的灯笼,让人觉得华丽慌张,分明透着一股嗖嗖逼人的寒气。那无望的烛火,隔着薄纸晕出幽暗无比的凄凉。此时的灯笼,分明就是封建时代一段女性的屈辱史。

而当我的思绪穿越历史时空,飘然来到弥散着六朝金粉的秦淮河畔,但见成串的红灯笼正挑起黑夜的妩媚。两岸歌楼酒肆林立,河房水阁斗艳,游艇画舫灯火通明,河边水灯万盏齐放,歌声、鼓声、欢笑声连绵不绝,通宵达旦……红灯笼里,文人的风度与妓女的风骚融合在另类气息里,让秦淮河一直漂浮着一股艳情脂粉气……

但灯笼终究是喜庆、团圆、光明的象征。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里,无论城市乡村,到处都有热闹的灯会出现,但见男女老少人手一灯,喜气洋洋笑意盈盈,手中的灯笼五花八门,有金牛灯、狮子灯、兔子灯、鲤鱼灯、龙凤灯、鸳鸯荷花灯……大的有一人多高,小的如麻雀般小。配之以节奏铿锵的锣鼓声,喜庆的味道浓得简直化不开。

一代代传承,一年年转换,今天的灯笼,已成为世人心目中的一个文化符号。虽然如今商家卖的、私宅挂的灯笼,大多由工艺纸加工而成,形状固然漂亮,内芯却没有烛火,与原生态的“篾竹灯笼糊纸亮”相去甚远,但大红灯笼的寓意,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缺失。

当我们从平常的日子里编织出幸福的流苏,折叠出鲜活的光晕时,灯笼不仅给我们以亲切的召唤,更给了我们传统民俗文化的温馨与浪漫;当我们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氛围时,才终于明白,生命中最真实、最朴素的东西是不会轻易消逝的,它温情脉脉地从历史深处走来,默默地诠释着本来的美丽,亮亮的,暖暖的,永远挂在岁月的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