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鸡腿菇
45773000000034

第34章 鸡腿菇如何进行畦栽?

(1)原料处理。可采用生料或发酵料栽培。生料栽培最好选用干燥、无霉变、无病虫污染的原料,主料可用棉籽壳、废棉、玉米穗轴、玉米秸、麦秸、稻草、废菌糠等,辅料选用麦麸、米糠、玉米粉、尿素、石灰等。用生料的,先将主料用3%石灰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沥干6~12小时,再拌入辅料即可使用,不必再进行发酵。用发酵料的,处理方法见第13~23问,其含水量为65%~70%,pH值7.5~8。

(2)畦床建造。①既可在露地整畦搭棚,也可在大棚内做畦。气温较高时一般选用阴畦,即在果园、林地等遮阳、通风处建畦;气温较低时宜选阳畦,即在背风向阳之地建畦或在大棚内做畦栽培。露地畦床要挖好排水沟并搭拱形塑料小棚保温保湿。②畦深20~30厘米,长度不限,宽度则根据气温高低而定。气温高时,畦宽不超过80厘米,以利散热降温;气温低时,畦宽可达80~120厘米,以利积热保温。③畦床建好后先浇透水,稍干后将畦底泥土翻松耙平整实,喷洒5%石灰液或0.1%高锰酸钾液等杀菌消毒,然后即可铺料播种。

(3)铺料播种。①采用层播法,在整好的畦床内先铺一层培养料,厚约5厘米,其上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5厘米厚的培养料,并拍平,再撒一层菌种压实,共铺3层料,播3层菌种,料厚15厘米左右。②每平方米铺料约20~30千克,用种3~4瓶,用种量为干料重的15%。③播种时,上层用种多些,中层、下层用种少些,各层菌种所占菌种量的比例为:下层30%,中层30%,上层40%。④菌种最好呈蚕豆粒大小的块状,这样可造成表层的菌种优势,以促使菌丝尽早占领料面,减少杂菌污染。⑤播种完毕后,平整料面并压实,再覆盖3~5厘米厚的疏松肥沃的壤土,然后盖上地膜,保湿发菌。⑥室外畦床要搭拱棚遮光控温控湿。

(4)发菌和出菇管理。发菌期间,应及时调控好棚内温度,尽量使其保持在18℃~26℃。无风晴天,当畦床温度超过26℃时,可覆盖草苫等降温,超过30℃,可两头揭膜通风降温。阴冷下雨天和夜间温度低时,要将两头薄膜封好,并加盖草苫等覆盖物。大雨时,要注意排水,避免畦床内积水。这样经3~4天,菌丝即开始吃料,20~35天后,覆土层表面即可出现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时应揭掉覆膜,并在棚上覆盖草苫等遮阳保湿保温。每天向菇床喷雾几次,并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湿度为85%~90%,温度在26℃以下。经7~10天,子实体达6~7成熟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