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45886600000017

第17章 教师的外在素养(3)

(2)先入为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最先给别人或自己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强烈而深刻的,它对以后的交往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先入为主的认知偏差具体有两种表现:一是成见效应。学生根据间接的、少量的信息,对某教师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从而影响到以后直接交往时的印象形成。二是首因效应。首因即指对初识的人所获得的“第一印象”。学生对教师所建立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师生交往的心理基础。先入为主的认知偏差相当稳定而深刻,在以后与教师的交往中,学生头脑中这种既有的“歪曲,,印象至多在“量”的方面可有所改善,却较难在“质”的方面实现彻底的改变。因此,教师群体应该重视建立“集体的威信”,使每一个教师在学生中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威信;教师个体则应重视与陌生学生打交道时的才学发挥、言行表现和仪表展示,从而掌握先入为主的交往主动权。

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学生由于出现上述认知偏差,因此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不准确,甚至是歪曲的印象。教师应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认知偏差,从“育人”的要求出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面的形象,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2.规律之二

构成印象的各种信息资料,其比重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具有评价作用的个性特征,尤其是非常负面或非常正面性的特征,对印象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学生对教师印象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教师性格特征的评价而实现的。性格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有好坏之分,它在人的个性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教师进行印象整饰的对策之二,便是要注重性格修养,强化正面特征,使它朝着与教师的身份、职业及适应时代的方向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培养和完善:

(1)优化性格的态度特征。态度是性格的核心成分,这是个人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待人与事物赞成或反对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教师对事业的态度,往往作为核心特征,对学生的印象形成发挥重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对事业的态度集中反映在对他所服务的对象——学生的态度上。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然爱学生,也只有爱学生才能搞好教育事业。学生也只欢迎热情的教师,只对态度亲切慈祥、处事公正、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教师形成好印象。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把热爱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上,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联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2)健全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从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上反映出来,这是人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教育学认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这种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周期性等特点,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主观和客观都必定会存在许多困难,教师只有具备坚决完成任务的明确目的性和克服困难的坚韧毅力,才能圆满地完成工作目标。教师对工作的意志集中表现为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首先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终生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要以不倦的精神和巨大的耐心,了解学生、探索规律、改进方法,努力地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其次要不怕困难,知难而进。教师要沉着自制地去教育后进学生,改造松散班级,要坚决地与自身的惰性、自卑感做不妥协的斗争,充满信心与力量地去开拓进取。

(3)调节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是人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它通过表情动作,把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为别人所感知和了解,从而发挥着信号交际的功能。在教育中,教师恬静稳定、豁达开朗的情绪表现是促进师生顺畅交流的催化剂。教师首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为学生的情绪所左右。同时要重视以自己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在教育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有礼有节,显示出亲切的心态和乐观的心胸,将暗含期待的信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从而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信任与尊重。

(4)完善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中的理智部分,是指人感知、记忆及思考事物时的方式方法,如主动或被动,严谨或草率,深入精细或肤浅粗略等。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他的这些方面的特征,自然地成为学生评价时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教师有精深的知识积累,使教学能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做到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有主动的进取精神,追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智能素养。

性格的上述4个方面特性是相互交织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点突出的方面,都可以使学生对教师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努力塑造性格,强化、优化正面的特征,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整饰,诱发学生观察教师的态度倾向。

3.规律之三

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倾向于把他的各种特性协调起来力图消除认知信息的矛盾,以得出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

学生观念中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气质、文化修养等等内在因素与仪表风度的外在因素融合而成的一种整体效果。在教育中,教师是以“整体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起作用,为学生所欣赏。教师进行印象整饰的对策之三,便是根据教育的需要,把握印象形成中诸要素的可变性,努力创造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整体形象美。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研究学生的期待心理,合理地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师生交往中,学生从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出发,会期望教师发挥各种不同的角色作用。主要有:①学习的导师。教师应饱学有识,无所不能,为自己提供学习的诀窍,帮助自己获取满意的学习成绩;②代理家长。希望教师依照家庭中的行为模式与自己进行交往,像父母一样地对自己表示喜爱、亲切和关怀;③替罪羊。希望自己的不良情绪能向教师发泄,把自己体验到的或真实或虚拟的挫折、痛苦等都归罪于老师。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对教师的“多角色期待”心理,正确理解自己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并采取为学生所欢迎的言行态度去发挥自己的这种角色作用,从而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孩子们心中最完善的偶像”(黑格尔语)。

(2)努力使整体形象的美与具体的交往情况相适应。教育是师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的交往活动,具体交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印象的形成。首先是交往的深度。师生间的交往深度不同,认知深度也不同,决定印象形成的核心因素也会完全不同。一般说来,学生对陌生的教师,他的仪表、眼神、表情等外在特征往往成为形成某种印象的决定因素。反之,如果是为学生所熟悉的教师,那么外在特点对印象形成的影响便相对淡化,内在的特点如品质、智慧、修养等就上升为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因此,教师应根据与学生的交往深度,来控制印象整饰的侧重点;其次是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主,师生的交往,主要便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介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将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各异,教师的服饰打扮、言谈举止、脸部表情等,只有与之相适应,才能诱发学生的美感共鸣,使他们对教师留下美好的整体印象。

(3)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来创造个性鲜明的整体形象。譬如不同年龄的人给人的审美感受各有千秋,教师的整体形象只有与自己的年龄特点相符,才能给学生以美感。青年教师热情活泼;中年教师稳重干练:老年教师庄重慈祥,是教师整体形象的美化目标。再如个性(主要是气质与性格)与人的仪表、风度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个性倾向性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形象就会有差别。外倾型的人与内倾型的人在审美情趣、风度的形成等方面,在社会评价意义上都会各有所长与所短。因此教师应正确分析自己的个性倾向,扬长避短进行整饰,使自己的整体形象给人以个性鲜明的美的感受。

学生对教师的好印象,是教师整体形象的美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笛卡儿认为:“美不在某一部分的闪烁,而在所有部分总起来看,彼此之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教师整体形象美的创造,就是要在教育的情境中,对服饰、言谈、举止、精神等进行有目的地整饰,使之相互协调,获取相得益彰的效果。

五、教师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指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在人对人的知觉过程中,第一印象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初次见面,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形成日后交往时的依据。一般人通常根据第一印象而将他人加以归类,然后再从这一类别系统中对这个人加以推论和做出判断。心理学家鲁钦研究认为:先出现的线条或资料对印象的形成有决定力,因此,要想在别人心耳中留下好的印象,应该特别重视第一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形成有重大影响。”在师生初次见面时,学生往往特别敏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高度的注意,所以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教师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即使这个教师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某点差错,学生也能谅解,甚至为老师辩解,认为老师是一时疏忽所致,反之,如果一个教师第一堂课未上好,即使往后的讲课质量有提高,学生往往也不易改变原来的不好印象。

综上所述,由于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总印象的形成、对教师威信的形成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善于进行第一印象的管理,注意自己与学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为此,要注意做好如下5个第一,即5个最初印象的管理。

1.进行好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

教师与学生进行第一次见面或谈话时,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要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关心和体贴,要注意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亲切和蔼、关心热爱学生等良好印象。

2.讲好第一课

第一次课,教师必须充分准备,组织使用好教材。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方法。注意言语表达,讲究教学艺术,要力求留给学生热心教学、知识渊博、有教育艺术和方法等良好印象。

3.批好第一次作业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认真批改,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绩效强化”作用。学生对教师的第一次作业批改,往往极为重视,印象也十分深刻,故教师批改第一次作业时,应特别认真、仔细,严格要求,不马虎从事,教师应一开始就留给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的印象。

4.处理好第一件意外事件

在教育实践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常见不鲜的,教师在处理第一件意外事件时,要表现出高度机智,即要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力求留给学生沉着稳定、思维灵活、善于机智处事的印象。

5.开好第一次班会

第一次班会给学生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教师要精心安排和组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要表现出教师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组织才能,力求留给学生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工作有方法等良好印象。

教师与学生频繁交往,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多方面的,深刻认识教师印象的重大教育作用,就会增强印象管理的自觉性,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教师善于印象管理,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留给学生良好的印象,不仅是提高教师威信,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而且也是每个教师在自身修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六、教师个人的课堂仪表

个人仪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身上的标签。学生据此可以推断老师是何种类型的人。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老师的学生来讲,更容易受此标签的影响。如果教师有一个较好的仪表,则易获得学生的喜爱,相反,则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拒绝接受对方的心理,降低教学内容的可信度。

在学生对教师的了解认识过程中,“第一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第一次上课时,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情神态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学生对教师的赞许或者是不满的议论,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必须认真检点自己,他应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

当教师走进教室还未开口时,他(她)的仪表已经成为全班学生的注视中心。有的教师却不以为然,认为现在都是开放的年代了,“衣着穿戴,各有所爱”,不必那么谨小慎微,于是穿着过分华丽甚至刺眼的奇装异服,举止轻率随便,一进教室就对学生形成了“新异刺激”,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奇特的衣着上。相反,有的教师邋里邋遢、不修边幅,衣服上有饭粒或是扣错了扣子,也会给学生懒散拖沓之感,这些都能引起学生交头接耳、评头品足、睥睨不屑,因而淡化和抑制了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效果。

有一位不拘小节的青年教师,上课时常常把他那漂亮的夹克衫敞开来,露出里面的大红毛衣,也许他自己觉得很“潇洒”、“挺帅”,可是有些学生却不那么看,认为他“流气”,从心里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而另外一部分追求“时髦”的学生则有气味相投之感、竞相模仿。课后一部分学生说好,一部分学生说坏,两种看法不同的学生为之而发生争论,一时间,好端端的一个班学生分成两派,搞得思想混乱、纪律涣散。

一般地说,教师的衣着打扮一要整洁,二要大方,要符合自己的职业要求和年龄特点,要色调和谐,肥瘦合体,款式大方,给人以稳重端庄、温文尔雅的感觉,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美好有益的形象和行为信号输送给学生,以便在他们的脑海里塑造出一个完美良好的教师形象。

八、教师树立威信的几种错误做法

重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可以说是教师普遍具有的职业心理。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常常采取一些错误的做法。其主要表现是:

1.讨好学生

有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考虑是否合理。总是“是、是、是”、“好、好、好”,一味地顺从迁就。他们以为以此可能赢得学生的好感,从而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这种以无原则的迁就来讨好学生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无能的表现,只能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与威信无缘。

2.滥用职权

有些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滥用职权,轻率地采取奖励或惩罚措施。为了一点小事,动辄发脾气、呵斥、处罚学生,甚至使用威胁的手段,恐吓学生,打骂学生。这种方法只能使学生对教师表面服从,并不是从内心深处尊敬和信任,因而靠这种做法得来的不可能是威信。

3.贬人抬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