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独裁者的身分主宰教学活动,说一不二,学生则唯命是从。我国的传统教学,由于深受师道尊严的影响,专制作风多于民主意识。民主教学包括教学活动民主化和师生关系民主化两个方面。教学活动民主化,表现在:为每个学生发展创造条件,让优生不断出现,让差生也跟得上;逐步实现教学个别化,特别要发现和培养儿童的特殊兴趣。师生关系民主化,表现在师生之间摆脱对立服从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分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民主教学的走向
根据近几年来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经验,民主教学的走向大体是一、教师要克服“自我中心化”倾向
在角色上,不要充当保姆,要当辅导员。在师道上,不要赋予自己所讲授的知识以绝对真理的色彩,要允许和鼓励学生质疑。
在教学通道上,不要采取“教师—学生个人”的路线,要采取“教师—学生集体—学生个人”的路线。注意发挥班集体和班干部的作用,使之成为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意见的交换者、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生活的引路人。教师不要只是在传授上下功夫,要更多的在帮助、辅导、设计、组织、指引上下功夫,即在“导”上下功夫。
二、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民主教学的真正体现
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因而语文教育更是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工具,任何一位学生都有权利掌握这个工具;而我们的学生中哪怕有一个人没能较好的掌握好这工具,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失职感。德高望重的张志公先生去医院看病时,面对连病例都写不通顺的医生曾感到“脸红”:“我搞语文搞了什么呀!号称语文工作者,语言教育工作者,我干了什么呀?他们不是天生写不好字、写不好病例的!我们不该好好反思反思吗?”——张志公老先生这令人肃然起敬的自责真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惭愧!有了这种惭愧,我们在教学中就不会无视学生语文基础的差异而“一刀切”地用高考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就不会仅仅着眼于狠抓“上线生”甚至“高考状元”而放弃我们眼中的“差生”,就不会置多数学生错字连篇、词不达意的实际于不顾而去“精心”培养少数几个“文学新苗”……不管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有多少人在这样或那样的语文大赛中获得金牌银牌,如果多数学生连一封信都写不好,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没有半点民主气息,也绝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师生要互相尊重,互相信赖,分担责任,分享权利,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心理气氛
要利用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激励学生进步。要爱护每一个学生的发现与创见。天津有位教师教一道数学题:“看一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其中一式为5+5+5+5+3,有的学生改写成5×4+3或5×5-2,还有6×4-1。这位教师热情地表扬了这几个学生。不料有个学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不应该表扬他们,因为他们没好好看题目要求,题目是让我们改写成乘法算式,他们写的是乘法和加减法混合算式。”一个女生说:“要是把书上的‘改写成乘法算式’换成‘改写成简单算式’就好了。”教师立即表扬了这两个学生不畏权威的勇气,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研讨精神。
师生要经常进行角色置换。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运用学生的认知结构来思考如何教学以及学生可能作出的反应;引导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体会教师的要求,体谅教师的心情。
建立师生之间在尊严和情感上的平等关系。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残余至今存在于我们不少教育者的头脑中。在师生关系上,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我们认为,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民主的教学态度,主要应体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在语文素质教育的天地中,具有真诚人文情怀和博大民主胸襟的教师,既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体贴心灵,用尊严赢得尊严,并以一颗赤诚的童心去感受每一位学者的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更能与学生同志式地探求真理——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提倡学生与教师展开观点争鸣,鼓励学生公开指正教师的教学错误;还应该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管理——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师生共同遵守有关教学要求,甚至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有监督与评价的权利。
民主备课,民主教课,民主评课,民主测试根据胡礼仁的总结,在备、教、辅、改、考各项教学流程中,民主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变教师单一备课为众多学生参与的民主备课如果说语文教育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教科书(教材)、教师、学生3要素无不处在动态的发展中,那么,课堂教学便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课堂系统不是教师当教员,学生当观众,也不是老师当知识推销员,学生当顾客,课堂教学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任务是让主人学得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因此,学生的活动量、活动时间应大于教师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主人(学生)应当对教法、教学内容有建议权,甚至表决权。处于信息时代中的学生,对外界新生事物极为敏感,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只要老师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字、词典,找资料,制订学习方案,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解决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还可以让部分学生动手编某一课或某方面的内容的教案,就能够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二、变教师的单方灌输为师生双向交流的民主教课教师应当大胆地让学生走上讲台,学生讲,学生听,学生议,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胆、才、学、识,锻炼他们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魏书生说:“我觉得最要紧的是课是讲,课还是讲,一直到最后一课,一直到毕业,每课讲,课课讲,学生一直只有听的权利,没有利用老师讲的知识去反三的机会,只有机械地背教师讲过的现成答案的机会,没有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机会。那就如同只是反复听教练讲怎样游泳,却没有跳到水里去游的机会。这样听上一辈子,也还是没有游泳的能力。”让学生讲,不仅仅是为讲而讲,一节课尽可能安排多的学生讲,一个学生讲一个方面,所讲的内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多鼓励,经过多次的试讲,学生由不习惯到习惯,都愿意上台试一试,充分调动学生大胆的潜力。准备上台的学生事先要做许多工作,如征求学生意见,请老师引导,查阅有关资料,写成讲稿,一般要准备一两天时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语文有一种凝聚力。学生在备课中懂得了怎样学好一篇课文。同样,也懂得了怎样学习其他课文。常能如此,岂不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了吗?
三、变教师单方评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立体评课现在的课,往往是老师教,老师评,评来评去,把学生抛在一边,在远离实践的理论与经验中兜圈子,其效果并不明显。老师自己认为讲得好的课,老师和领导认为讲得好的课,学生不一定认为讲得好,或者根本认为讲得不好。那么,由谁来主评一节课呢?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虽然学生的理论修养、生活阅历不深,但是,他们在教风、教态、教法上,可以提许多好的意见。在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学生这样评论,我喜欢××老师上课,学生的评价往往是比较真实的,只要我们认真听取,教学方法就会有大的提高。
四、变教师考学生为学生自我考试
上海师大附小进行自我考试的实验,效果较好。他们有时要求学生出考卷,互相考,及时批,当堂订正。学生都自觉地复习课文,还从参考书中找试题类型,都想把考卷出得形式新、内容多、难度适当。教师不仅达到了让学生有系统地复习旧知识的目的,还从中了解到了教材的难点和重点。出卷的方法除了个人出外,有时让小组集体出,印发给其他小组参考,又由小组集体讨论评分标准和批卷。魏书生的考试方法是:学生互相考,人人都出题,但题不能出偏、出怪,要围绕教材的基本内容。结果包括学习差的同学在内都动起来了,因为他要考别人,考别人先要自己弄明白,并且要做出标准答案,定出评分标准……这样一来,会的知识得到了复习,不会的知识也找出来并搞懂了,由被动地学习变成了主动地学习,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
商量,商量,再商量
魏书生经常到全国各地讲学,上公开课。天南地北的学生经他一“摆弄”,一会儿就跟老朋友似的,课便上得非常顺手。魏书生有什么“秘密武器”?
每次上课,魏书生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咱们商量、商量”。“咱们商量、商量,老师把大家的思维比作战舰好啊,还是比作汽车好啊?”。“比作汽车!”。“那好,老师这堂课将引导大家思维的汽车达到这么一、二、三个目标。”“咱们每一个目标用多少时间能解决呢?是讨论式的,还是由老师来讲呢?”……这也商量,那也商量,商量商量,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就情不自禁地在魏书生一个又一个商量的引导下,来思考这堂课学什么,怎么学,……和学生们商量着上课,魏书生凭着这个“秘密武器”,无论在哪儿讲课,都能迅速地和学生们心连在一起。学生们对魏书生不感到陌生,便不再拘束。因此,每次课学生们都非常活跃,课也上得非常成功。
魏书生积极主张教学要民主,也就是要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商量什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与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师生间认识的统一。
同学生们商量,使他能钻进学生们脑子里去,分析各种各样的性格、思维方式、注意力的方式、记忆力的方式……这样说话就很容易投机,一投机就好配合了。
不仅仅上课和学生们商量,连批评学生的方法,魏书生也要和学生商量。
有个学生拿着字迹潦草的作文让魏书生检查,魏书生问:“你是让我坑害你一次呢,还是让我援助你一次呢?”这个学生一听,马上明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再交上来的作文当然是字迹工整的作文。
“某某同学犯了错误怎么办?用什么方式处罚?请大家发表意见?”要说处罚谁,恐怕学生们最有招法了。在学生生涯中,谁还没有见过老师“治”学生的办法呀。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犯错误就该撵出教室!”魏书生摇摇头。“要不,3天不让他上课!……”招法越来越厉害。魏书生提议:“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同学唱支歌好不好?”学生们面面相觑。“犯比较重一点的错误,就去做一件好事来补偿。”教室里寂静无声。“犯了严重错误,就写一份500字的说明书。说明书不是检讨书,他可以为自己辩护。如果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写明犯错误的心理活动过程就可以了。”魏书生让学生们表决,全班一致举手通过。至今,这个师生的商量出来的“惩罚”犯错误学生的方法仍在沿用。
甚至,像教学改革这样的大事,魏书生也和学生们商量,使他们理解老师,支持老师。魏书生和学生们商量,使他们理解老师,支持老师。
魏书生想用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于是,他就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些资料:美国大学办的7年级尖子班,用105课时学完4年课程;前苏联小学语文阅读课本的字数是我们现在的9倍……学生们疑惑了,问:“都是一样的人,为什么差那么多呀?”魏书生顺势引导:“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别。”“老师,那我们就改一改教学方法吧。”“改?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啊。”魏书生故意激发学生。“那就自己闯!”“自己闯,成功了还好,跌倒了呢?”“跌倒了就爬起来呗!”学生们改革的劲头很高。魏书生说:“那么,你们就经常观察我的教学方法,看哪些好,哪些不好,经常提看法。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些,好吗?”“怎么不好呢,就这样办吧。”于是,通过和学生商量,魏书生的课少上或不讲,让学生自己留作业、批作业,每学期用两个月结束课程讲补充教材,读课外书,写日记,到野外观察,让学生讲课等一系列做法,都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理解。
魏书生认为,教师要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就要明确对学生指责、埋怨命令,就等于在师生心灵之间挖鸿沟,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的程度,只能降低教学效率。教师真诚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遇事多和他们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