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45988800000013

第13章 从知际教学到人际教学(1)

知际教学,是注重教材中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以及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教学。人际教学,是注重课堂人与人之间关系(师生、生生)与知识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教学。

从新旧联系到单元教学到结构教学

知际联系的研究,是基于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活动这一认识基础的必然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各种联系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大体经历了从新旧联系到单元教学到结构教学的过程,也就是从知际的“线型联系”到“面型联系”到“体型联系”的过程。

50年代,人们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处于新旧联系的水平。当时,人们在处理教材、评价教学,常常把“新旧联系”作为一条标准。所谓“新旧联系”就是处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即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连点成线,我们称之为“线型联系”。为了体现“新旧联系”,人们采用了凯洛夫的“5个环节”: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到了60年代,人们开始注重“知识面”的传授,从而有了单元教学实验。单元教学所强调的是每一个单元内部的知识联系,即一个知识点与其所处的单元中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有纵向的,又有横向的,纵横交织,构成“知识面”,我们称之“面型联系”。

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单元教学模式所注重的仍然只是知识内部的关联性,还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即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于是结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传授知识及知识问联系,还要展示这些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同时注重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情感交流。简言之,结构教学是由知识、方法、情感所构成的一种立体的信息交流,故称为“体型联系。”

北京市朝阳区小学教师马芯兰根据知识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把小学数学教材适当合并、简化、删除,使原来一个学期的教材,仅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就完成了。北京市崇文区刘梦湘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创立了“归纳组合法”,即用归纳的方法,讲授重新组合的教材。他们打破原来的编排体系,重新组成“5条龙”:面积教学,抓一形(长方形),知联系;体积教学,抓一体(长方体),清概念;分数四则运算,抓法则,晓算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抓概念,重应用;比例和有联系的各类应用题教学,抓判断,重多解。“五条龙”教学,只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两年的教学任务。

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提高教学效率,光在知际联系上下功夫,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在课堂教学系统中人与人的关系无疑占据中心地位。教学活动的成效首先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心理,研究人际交往。

教学思想由“以纲(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转移到“以人为本”,教学活动由侧重以教学论指导到侧重以心理学作指导,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技能到提高人的素质,由知识的系统掌握到人的和谐发展,由侧重教书到侧重育人,可以反映出课堂教学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移的大体趋势。

从单边活动到双边活动到多边活动

教学研究的深入,使人们认识到,光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个人心理是不够的,还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包括师生问的交往和学生间的交往。学生的认识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态度的过程。在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下,学生才能付出意志努力,从而取得学习和活动的成功,取得交往的欢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经常出现师生间、学生间的对抗与冲突,这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必将普遍下降;反之,如果师生间、学生间互相支持和关心,全班学生的成绩将会普遍上升。师生、学生的交往模式有3类:

第一类交往模式是单边活动。也就是教师对学生群体和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单向联系,一般采用“教师—学生群体”和“教师—学生个体”这两种模式。这是在单一班级授课制、单纯讲授法状态下以“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为特征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类模式主要关心的教师如何教,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特质。由于这种模式垂直交往不畅,水平交往缺乏,信息反馈不健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第二类交往模式是双边活动。也就是师生之间的信息的双向联系,一般采用“教师→←学生群体”和“教师→←学生个体”的模式。这是近些年来大家几乎都认可的一个教学论命题,也是我们现有许多教学方法所强调的一个基本理念。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一个重大进步。双边活动理论只限于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彼此影响,否认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承认有这种影响力,也常常把它看做是带有消极作用的破坏力量。这种把教与学的过程只看成是教师一一学生的双边活动,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

第三类交往模式是多边活动。也就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边联系,一般采用“学生个体→←学生群体→←教师→←学生个体→←学生群体”的交往模式。多边活动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发生在同伴群体相互作用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说,除了师生互动之外,生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而我们长期以来却对之视而不见,弃而不用,甚至当做消极因素来对待,这是对教学系统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我们目前教学效率不高,师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应这种人际交往模式的变化,教学组织形式便发展成为班级、小组、个别三结合教学制,教学方法使发展成为以“教师主动教,学生主动学”为特点的学导式。现代心理学认为,多向交流较之单向交流和双向交流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以高效、低耗、速成、愉快而著称的“暗示教学法”就是其中一例。暗示教学大量地运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从而使教学兼具单向、双向和多向交流多重色彩,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教学效果数倍于常规教学方法,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与欢迎。魏书生的教学法也颇具多边性特色。课堂上他自己常常讲得很少,更多的是让学生们提出问题,承包学习任务,引导他们互教互学,相互切磋,讨论求解,共同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以多边活动论作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新走势,它把教学置于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的立体背景上,突出动态因素间的多边互动,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从竞争学习到合作学习

竞争是社会交往中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他人争胜的一种行为。凡是一切有差异存在的目标,为了先于他人实现都可以出现竞争。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竞争和合作都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的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有竞争就必然需要合作。合作与竞争是互为依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