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教学及其弊端
失败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引起失败和挫折的情绪体验,使多数学生普遍遭到失败,从而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失败者的一种教学制度。它的信条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成功为基础,使每一学生都获得成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成为社会的成功者的一种教学制度,它的信条是:“成功是学习之本”。
失败教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弊端。号称当今世界教育最发达的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以来,基础教育质量不断下降。虽然多次以“国家在危险中”的讯号呼吁全社会,并作了反复努力,但是至今尚未改变这种趋势。大批学生学习成绩不及格,文盲人数不断增加。日本教育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绝大多数的青少年从幼年时代起,就卷入了激烈的考试竞争,一直紧张到大学升学考试结束为止。这种竞争,每年制造了大批的失败者。这些失败者从此跌落到社会最低层。他们万念俱灰,有的人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据联邦德国《明镜报》载,1982年日本青少年自杀人数达到3000人之多。其他西欧等国也有类似情况。我国目前的教育也是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失败者:小学毕业,通过升学竞争,胜利的上了重点初中,失败者进入“差校”;初中或高中毕业,胜利的上了高中或大学,失败者进入社会;在国外求学者,胜利的千方百计的留在国外,一些留不成的失败者回到国内。这样的人流向国内各行各业、各个层次,本人带着失败者的心态,学校、家长、社会也是用看待失败者的目光去看待他们。难怪有人说,失败教学是专门培养天才或尖子,不以大多数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是以升学和分数为惟一目标的教学,是毫无理想的目光短浅的教学,是与就业和经济毫不相干的教学等等。变失败教学为成功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成功教学及其效能
成功教学,是立足于发展学生学习心理品质并使之不断完善的教学,以成功为基础的积极情感的发展是整个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科学教学的第一或基本的观点。成功教学意在激发学生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潜能,追求学生自身基础上的最大发展,通过教学的改善,学生不断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作好基本素质的准备。
成功教学的效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成功使学生作为个体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因为学习是学生主要的社会职能和责任。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就意味着学生作为个体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而一旦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就会得到情绪上的极大满足,并产生巨大的积极精神力量。所以成功教学,是一种能造就积极个体的教学。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每个人的最高追求,也是人类和社会的最高追求。马克思曾经向往的,就是这种造就“每个人的充分而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人类社会环境。因此,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学校和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和加强年轻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是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
第二,成功是一切积极情感所产生的前提。有了成功感作为基础,各种积极情感才能产生,各种优良性格才能培养。例如自信心、积极性、乐趣、创造性等,都是在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尔斯基说过:“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成功能使人产生喜悦、激情和热情。马克思说:“激情是指人向着自己对象努力追求的性能。”“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一种积极的力量。”
学生学习过程并非坦途,成功并非轻而易举,更非唾手可得,而是一种克服困难的艰苦过程。成功并不是可以奉送的,而是必须争得的。在克服困难的艰苦过程中,将锻炼出坚强意志和优良品质。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说过:“学生体会到成功,或者他在经过思考采取某一行动而得到强化的情况下,常常形成态度。”
第三,成功具有强化的功能。动机理论,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最重要的学习理论原则之一。布鲁纳、马斯洛等都是研究这一理论的著名学者。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成为当代学习心理学的最有影响的理论观点之一。动机和强化理论,产生了种种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如问题情景、认识冲突、内容吸引、讲授生动、快乐学习、游戏教学等,但是先于这一切的,居于第一位的,是成功。成功是最大的强化和动机。没有成功作为前提,其他的种种方法,将会减弱或失去其激发动机的效用。而成功,则会强化这一切的积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又说:“我在孩子们尚未感到取得成绩的欢乐之前,我不打分。决不能让分数成为儿童的镣铐束缚儿童的思维。”可以这样说:所谓正强化,就是强化优点,强化成绩、成功。
第四,成功是学校中新型人际关系赖以建立的最重要的基础。把帮助每一个人学习成功,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和目标,那么学校中将充满新型的,感情真挚的人际关系。教师致力于教好每一个学生,使其获得成功,而不是只教好一部分学生,放弃大部分学生。学生之间将是一种互相帮助,实现共同成功的伙伴关系。这将导致集体主义的,互相友爱的班风的形成,将对人的性格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然而却是巨大的积极的影响。
第五,成功使学生的早期生命得到充实,并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在他的早期生命中漫长的十七八个年头,大部分是在学习生活中度过的。在这构成一个人的生命的起始的也最宝贵的时期,如果他不断获得成功,它的生命将是幸福而充实的。如果他不断失败,他的生命将在失落感和痛苦中度过。这种早期成功或失败经验,还会对他离校后的工作、学习直至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国外研究表明,长期失败会使人产生失败综合症,并引起心理变态。
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给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他说:“教育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给学生以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他还说:“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惟一源泉,激发学习的愿望。”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提出,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他们认为,在儿童的学习、成长中,如果说文化知识欠缺可以通过补课加以弥补的话,那么,从小缺乏积极、健康、成功的情感体验,缺乏兴趣、求知欲、自信心,就不像“补课”那样简单了。这后者不但影响着儿童今天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而且还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请看这所学校的做法:
一、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那是王小书老师刚刚接四年级的一个班,就接待了一个学生的家长。“我的孩子在班里是后进生,经常不完成作业,说假话,骗人……”听着这位家长的话,王老师惊呆了,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家长,刚刚见面就把自己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当然,王老师明白家长的意图,是希望老师不去“整治”他的孩子。就在这时,孩子有些惊恐不安地来到老师和妈妈面前。王老师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说:“你妈妈正向我介绍你,让你进步得更快。”看着王老师的动作,听着王老师的话,母亲脸上出现一种诧异的表情,小姑娘更是睁大一双眼睛,显出一副不解的神态。很快,妈妈露出了会心的一笑,孩子则向老师使劲地点了点头。
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周怡老师照常走进教室,开始上她的二三步应用题的数学课。随着教学内容的进展,周老师提出了一个与学生认识相反的观点,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一双双小手也举了起来,甚至有的学生站了起来,还有的把手伸到了老师的面前。他们都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而又怕得不到这个表达的机会。就在即将得出结论时,一个学生又提出新的疑问,周老师刚要帮助进一步分析,一个学生则几步冲到黑板上,拿过周老师手里的粉笔,就开始讲解演算起来……这是光明小学老师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切实发挥主体作用的一幅剪影。
三、坚持课堂教学中的“无错原则”
光明小学老师坚持的“无错原则”,就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中的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和问答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从发展角度理解这些错误的价值。要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进行延迟反应,将重点放在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与改进上。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让每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画上满意的句号,使学生的参与有安全感,这种参与不仅是认知上的参与,而且是师生情感上的参与。
四、充满温情的谈心式评语
“该生如何如何,希望今后怎样怎样”,这种“八股文”式的评语,光明小学的老师们不知为多少学生写过,也不知为一个学生写过多少次。教师写得乏味,家长看着味同嚼蜡,学生不把它当回事。在光明小学,这种模式的评语正在被一种新式评语——谈心式评语取代。这种形式的评语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用“谈心式”的语言,坚持以表扬为主,肯定点滴成绩,提出中肯的批评和建议,以此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充满人情味、体现个性化是写这种形式评语的宗旨。
小家伙,你的画的确画得棒极了!教师节时,你送给老师的“礼物”,我至今还挂在书桌前,每当看到它我就似乎看到了你天真的大眼睛。
每天中午,我总是默默地观察你分饭时那不太熟练的动作,那认真的表情,和那穿梭于食堂与班级间忙碌的身影,你总是最后一个才吃饭。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