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新世纪素质教育
45995500000014

第14章 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2)

实施创新教育并不是在现有教育之外附加一点什么新措施,而是要对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传授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上,在教育评价体制上,在师生关系上……创新教育都同过去的教育有质的不同。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改造,而不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补充和添加。总之,真正的创新教育必然在学校教育的所有活动中体现出来。

6.创新教育是终生教育

实现人的创新品质是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不可能通过一种阶段性的训练就形成持久、稳定的创新品质。完整的创新教育是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都要全面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这样才能提高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才能够最终使我们的民族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证明,阶段性地、短期地进行一些创新训练,只能使人掌握一些创新的技巧和方法,但它很难提高人的整体创新素质。在创新教育上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会获得持久、稳定的效果。

创新动机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动机与人的其他动机相比,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很多时候它显得“更脆弱,更不必需,更能够延缓,更可能放弃”。一个人按常规办事总是容易的,要尝试一下新的途径就要困难得多。创新能力需要终生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从这个意义来看,创新教育既是全民教育,也是终生教育。

二、创新教育的内容

创新教育的类型包括家庭创新教育、学校创新教育和社会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类型不同,其内容和途径也不同,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小学阶段的创新教育

小学教育,也叫学龄初期教育,是指儿童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一时期的教育。

与学前期相比,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的学习取代了天真的游戏,并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

在这个阶段随着兴奋和抵制机能的进一步加强,条件反射日趋巩固,学生的言语能力已经发展到可以依据语言作出假设和推理的阶段,具体的逻辑运算能力已经具备,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自觉性也有了很大发展。因此,这个阶段的创造教育变得丰富多彩,且有了一定的难度。

请看北京一中小学部的做法。在这里,“见不到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课堂气氛很活跃。英语课堂的对话练习变成了做游戏,语文课堂上成了独幕剧表演。孩子们回答问题时有的很奇特,老师没有责怪,而是启发、诱导。加上幻灯、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形象化的辅助功能,一堂课上得妙趣横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因此,他们爱上学,视上学为一大乐事……宽松的教育氛围并没有使孩子松懈、放纵,相反,孩子们的自觉性还提高了。”正如该校校长王晋堂所断言的:“乐学,是一种情绪;乐学,是一种动机;乐学,是一种精神势能。”在这所学校,“时空的解放使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英语、计算机、形体等课程超前安排,一年级的小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接受得很快。该校大胆地在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中使用初一英语统编教材,目前情况良好。尽管北京一中没有使用创造教育这个概念,但事实上却体现了创造教育的思想。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创造教育的实施应主要体现为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创造性精神的鼓励。一句话,乐学才谈得上打基础,也正是这种超乎常人的早慧与扎实的基础,充分体现着进行创造教育的必要性。

在整个小学阶段,创造教育的重点应该是继续开发少年儿童的想像力,并在想像之所以成立的可能性上加以引导,使想像更切合实际,并使他们开始学会思考把想像变成现实所需要的条件。

2.中学阶段的创造教育

中学教育包括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教育。

初中阶段也叫少年期或者学龄中期,是指从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这段时期。由于这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所以也叫过渡期,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由于大脑机能已经基本完善,各种认识过程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期的创造教育应该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只有那种肯思索、肯动脑筋,并勇敢地探求新方法、新思路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生。这种反复强调,将有助于学生沿着小学阶段的那个合理的思路一如既往地向前走,并进一步养成肯思索、敢怀疑、永不满足、永远探讨进取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有新意、有特色,就应该立即给予鼓励。这样做,将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从而学得更扎实、更有成效。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办一些初中生能听得懂的关于创造方法、创造技巧的讲座,以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

高中阶段也叫做青年初期或者学龄晚期,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期。这是一个开始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具备,知觉与观察更加全面深刻,注意范围已经达到了一般成人的水平,意义识记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开始适应并乐于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较以前复杂深刻得多。所以这个时期的创造性教育除了与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紧密联系外,还要力求丰富多彩,如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办各类针对性强的讲座,组织各门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大的自觉性与深刻性。

在整个中学阶段,评价学生创造能力的测试指标,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例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拉斯提出的20个指标,就可以作为参考。这20个指标是:(1)听人说话、观察事物、行动专心一致;(2)口头或文字表达能用类比的方法;(3)全神贯注地读书或书写;(4)完成作业后,有兴奋的表现;(5)敢于向权威挑战;(6)习惯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7)精细地观察事物;(8)能从他人的谈话中发现问题;(9)在从事创造性工作时废寝忘食;(10)能发现问题和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11)除了日常生活外,平时都在探讨学问;(12)有好奇心,有自己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发现方法;(13)能预测结果,并能正确地加以验证;(14)乐观、幽默;(15)从不气馁;(16)经常思考事物的新答案与新结果;(17)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18)学习自己关心的特殊研究课题;(19)除了一种方法外,能从多方面探索问题的可能性;(20)能不断地产生新的设想。

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时,也可以将这些指标明确地告诉学生,让他们全心全意地自我对照,以便找到差距,自我弥补。

总之,中学阶段的创造教育,必须坚持一贯性。为此,中学教师必须对创造性教学的理论有所了解,从而彻底地改变那种教学就是照本宣科,就是“照着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真正开拓一种全新的教育格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中学阶段,一定要注意并努力培养学生养成一系列与创造有关的好习惯,使他们掌握一些最为常见的有助于创造发明的学习方法。

现列举“创新学习法”并分析如下:所谓“创新学习法”,是指在读书和钻研过程中,要善于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和见解,以求不断拓宽知识的运用范围。其过程可以分解为5个环节:读书—观察—思考—钻研—创新。这一方法也可概括为前后相连的3种境界:书为我师、书为我友、书为我用。创新学习法十分强调学习是为了创造,要不断地提出独到的见解与评价,切忌死读书、读死书,做到学得灵活、学得生动。

中学阶段创造教育的重点应该是继续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想像的积极性,并努力培养学生形成立志攻关的坚韧性与持久性,使之在心理上变得更加成熟,更有决心、信心与恒心。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每产生一个新设想、新思路,都要认真地论证并分析一下,从而使其更严密、更合逻辑。

案例简析

这里,我们结合某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近20年来的办学历史简要介绍一下他们对“创新教育”的一些做法、体会和思考。

一、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整体优化

该校认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有以下两个基本的逻辑关系:

自由—活力—创新;基础+视野→创新。

所谓“自由”,就学校教育而言,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支配时空。换言之,就是让学生有“种自留地”的权利。早在1986年,该校就实行了每课时40分钟,上午5节课,下午基本不安排课内教学,而是让学生参加各学科的课外活动。该校对各学科的作业量作出明确规定,实行免修制度和跳级,特别是单科跳级制度;还实行了导师制,创办了“周六少年宫”,开设了大量选修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选择发展的余地。

所谓“活力”,是对学校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是学校为满足学生基础素质和个性品质发展而创设的一种生动活泼的生活环境。该校以个别化、个性化为核心内容的“因材施教模式”,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表现。该校已经实行的“课外活动学分制”和将要实行的“选修课程学分制”,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活力,增强学校生活的活力。

所谓“基础”,不仅是指文化知识基础,还包括吸收、记忆、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搜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等。该校长期以来开展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小论文宣讲、科技节、艺术节,以及人文景观建设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开设、非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构建、跨学科的课外活动小组,以及教师在教学中身体力行的表现等等,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设的良好“基础”。

所谓“视野”就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学习和体验生活;近年来,他们还组织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到香港、美国参加夏令营;他们长期邀请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师生来校交流。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诱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认为,学校进行创新教育,就是开设一门相应的课程。事实上,要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并非只是开设一门课程、掌握一些相关知识就可以实现,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培育创新的精神。也有人以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从基础教育的实际来看,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创新的品质,远比培养某种能力更为重要,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中,该校深深体会到,创新教育不能只是停留于一种理性的说教,更需要创设一种教育情景,让学生增强感性的体验。他们的做法是:

1.着力培育创新精神,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宏观管理方面,把创新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思想、课程整体设计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各个层面。在宏观管理方面,一方面要求从教师个体到年级备课小组、专业学科组,以及各个备课环节,都要整体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求同一年级内各个专业备课小组之间,全校各个专业学科组之间,都要在推进创新教育的整体要求下,加强相互渗透,综合协调,互补互动。在微观管理方面,他们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在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过程控制和课外练习指导等各个教学环节,切实落实创新教育的要求。

2.注重培养创新品质,将其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从传授规定性课程到传授选择性课程的常规课堂教学,从活动课程的设计、传授到社会实践,都要渗透创新教育的要求,处处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即使是对一道例题或一条定理、一个定律的讲解,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一段“发散思维”过程,使其思维得到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使之养成善于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最佳方法的习惯。在复习和考试方面,既重视知识的系统性,更重视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使创新的感性体验得以升华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成创造。为此,学校的创新教育,必须强调一种感性的体验,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经历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使其创造性得以升华。

为了创设相应的实践情景,该校从4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实践环节:(1)教学活动中的练习,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外作业、考试等等;(2)实验教学,如各门学科实验、作文、艺术创作、课外阅读、科技活动等等;(3)课题研究,如课外小发明、小制作、论文答辩、专题研讨等等;(4)社会实践活动,如学军、学农、学工、做“义工”、访贫问苦、夏(冬)令营、少年军校,以及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等。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规定性课程延伸到选择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知识学习延伸到道德修养……这为学生在各方面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景中获得创新意识的培养,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获得创新精神和品质的培养,从多种维度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