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新策略
45995700000005

第5章 学习的自主性原理(1)

古人云“学贵自得”,一语道破学习所得在于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在实践中有许多同学都是这样做的,因此他们的学习往往是富有成效的。但也有部分中学生表现出对外在条件的很大依赖性,一旦离开父母与教师的督促,就不再主动去学习,不能有效履行在学习方面的责任,还有的同学甚至将自己学习的成败完全寄希望于好的学校与好的教师,而自己在主观上往往努力不够。诚然,这些同学是难以搞好自己的学习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应按本章有关学习的自主性原理的要求去做。

何为学习的自主性原理

王小红是x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自入中学以来,她的各科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熟悉她的师生发现她在学习中从不要老师与父母的督促,总是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十分饱满的精神投入各种学习活动之中,上课积极举手发言,遇到难题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再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每天除了按时完成好老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外,还能挤出时间去整理与归纳当天的学习内容,并主动在课外阅览与收集一些学习资料,且她的每一种学习活动都安排得井然有序。除了学习,班上和学校组织的其他各种活动她从来没拉下,她还是学校的文娱尖子和球迷。

王小红同学所表现的种种学习行为,充分反映了学习的自主性原理的要求。学习的自主性原理认为,学习是个体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积极自主行为,只有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具有强烈的学习责任感,才有可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并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自主性原理所揭示的是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实质性的学习规律,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原理。这条原理一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即在所有与学习有关的因素中,如教师、教材、设备等因素都只是搞好学习的一种必要的外部条件,学习者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学习者的这种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得到发挥,那怕教学设备再先进,教师教得再好,也无法使学习者学到真正的知识与本领;二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即只有学习者能够在学习中自己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如果学习者缺乏这种自觉性,学习的目的、过程、方法全由他人来包办,甚至具体的学习活动都不能离开教师与家长的监督,那么这样的学习往往是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的,尤其是当外在督促的力量减弱或一旦不存在的情况下,就易使学习者出现诸如逃课、逃学、抄袭作业或不交作业等各种使学习受损的行为,将会造成学业成绩的极度滑坡,甚至达到积重难返的地步;三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即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和环节当中,学习者只有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身体力行、勤学细思,才能真正学好知识、增强智慧。现代教学研究与实践同时表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其学习效果是成正比的,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才有可能在学习上有更好的回报,取得更好的成绩;四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责任感,即学习者应该对学习活动及其结果形成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但能够接受学习成功时的荣耀,同时也能对自己学业中的失利或失败承担责任。这样方能使自己无论是在学习的顺境中,或逆境中都能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自主性,从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将学习的航船向胜利的彼岸驶去。

上述四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言以蔽之,学习的自主性原理所主张与强调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自主品质的确立与培养。

为何要有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的自主性是学习者搞好学习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一种关键的主体变量。

一、学习活动的自我组织性

学习活动是一种具有高度的自我组织性的活动,学习者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才能有效实施这种高度的自我组织性。

我们知道在同一班级中每个人在知识基础、能力特长、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针对班上大多数学生的一般情况而向同学们提出一些基本的学习要求,而难以做到为班上每一个学生规定适合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的安排与实施方面,往往也只是从面上考虑得多,而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进程及其方式。这就客观上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良好的自主性,表现出高度的自我组织性,从而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去组织安排整个学习活动,去确立符合自己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制定自己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只有经过这种自我组织的学习活动,才是合理而有效的,才能有利于学习者搞好学习。如果缺乏这种自主性及其自我组织性,就会使自己的学习或处在被动与盲目之中,或处在混沌无序之中,而这种状况是完全无法保证有良好的学习质量的。实践表明,那些学习成绩甚佳者,在学习中往往能够有效的确立学习目标,制定与实施学习计划,重视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从而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自我组织性。

二、学习活动的自我消化过程

学习活动是需要学习者亲自动手、动口、动脑的一种自我消化的活动过程,只有学习者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作用,才能有效的实现这种自我消化。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将来自教师和书本的有关知识信息,经过自己的感知、记忆、理解、应用等环节,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能力的过程。在实现这种内化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者发挥高度的学习自主性,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准确而完整的记忆,深入透彻的思考,正确而灵活的应用。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这种自主性,在学习之前准备不力,在学习中投入不足,注意不集中,观察不细致,记忆不准确,思考不深入,那么学习者就根本不可能将来自教师与教材等方面的知识信息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实践表明,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总是有足够的学习准备,上课总是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参加讨论,深入思考问题,注重作业练习,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自主性。由此可见,在实现学习的内化过程中,需要学习者很好地发挥其自主作用。

三、学习活动的自我调控

学习活动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进行有效自我调控的活动,学习者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才能实现这种自我调控。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学习者根据变化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的结果状态及时而有效地调整学习目标,修正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方式,以确保学习有效的进行,并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当你发现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相距太远时,你便应认真考虑是学习目标定得过高呢,还是学习计划不能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呢,或者是学习方式欠妥而不能有效实现学习目标呢,或者是其他因素影响了自己学习目标的实现呢?在弄清原因的基础上,就应有针对性的自我调整,从而确保学习目的、计划、行动的协调统一性,并通过自己的实践,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另外,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碰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可能和与之有关的外在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等产生不协调的情况,这时也需要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加以调整。同时在学习中常应保持一种怎样的注意、情绪等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也靠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大量的事实表明,那些学业成绩不佳者,往往缺乏应有的学习自主性,而不能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计划、行为方式及心态,不知随情而变通,结果造成自己在学习中极大的不适应,使自己无法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