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独特的观察发现,回答的内容与问题主题根本就不沾边。这从某一方面来说,表明学生的基础不错,但如果去深层次的加以思考就会发现,学生实际上还根本不会观察,对植物在雨后挂着水珠透出带着清香的生命现象视而不见,却说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这表明了学生有一种迎合心理,违背了科学观察必须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传统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却教会了学生睁着眼说瞎话的坏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更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做人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新实践的基础,也是学科教学的重要职责。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敢说真话、敢于挑战权威,这些都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目标。
二、关注课堂生态
除了以人为本和多元智能对现在的教育理论有很大的影响之外,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后现代主义思想非常新颖和独特,由于它所提出的问题都与今天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息息相关,都是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下去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教育这个层面来讲,后现代主义者强调要从根本上变革现代世界观,要从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尤其是要从教育入手,从课程教学入手,从儿童抓起。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将相互依存、协同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等教育生态意识观念贯穿其中,将关系失衡、忽视人性、权力控制、缺少和谐的课堂进行改造,使之打造成为迷人的后现代生态课堂。
的确从生态观的角度衡量,课堂教学存在许多令人警醒的疾患,有的甚至是触目惊心的。通过查阅资料,有很多的案例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案例一】
××小学三年级×班的教室,下午第一节课间,教室的后面靠墙站着几个学生。问:“你们为什么站在后面?”有学生回答:“他们上课不遵守纪律,被老师罚站直到放学。”
【案例二】
××中学高二年级×班,一男生低头抹泪,询问原因,旁边有学生哄笑:“他活该!”“想借来看看,人家都舍不得,就跟宝贝似的,不就是本参考资料吗?这可好,小偷有眼。”“我说你怎么这么木啊,不是小偷有眼,而是君子有心,自取之。”
【案例三】
××中学各班级,学生第一排课桌紧贴讲台,讲台与黑板间只有一人之距,仅容教师转身。教室的最后一排,学生贴墙而坐。学生入座需抬腿跨进座位,无法走进座位。上课起立时,学生均屈腿而站。班级人数70左右。
【案例四】
下午放学时间,××小学大门口。一教师在大声训斥,家长、孩子低头不语。“你儿子我管不了啦,他要是能转到别的班级或学校去,我就谢天谢地了。”家长涨红了脸,不住地向老师赔不是,“他不懂事,请老师多加管教,要不听话,您只管打……”
【案例五】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整堂课中师生的互动90%仅限于齐声回答,教师问“对不对?”“对!”……“是不是?”“是!”听课老师问坐在旁边的学生,“你知道刚才王老师讲了什么吗?”答:“不知道。”问:“那你刚才怎么也跟着说对呢?”“大家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从上述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特别是在课堂生态方面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
(一)教师的霸权与控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处的环境是与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构成的一个具有复杂关系的环境,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课堂环境关系具有复杂性,因此教师需要扮演多种身份,并受多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只有教师在这个环境中发挥各种不同的生态角色,才能充分体现出教育的多样功能,全面和谐地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要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榜样、心理医生、家长的代理人、朋友与知己等。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职责功能在传递知识上是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学生思考。教师除了作为一位知识的传递者,要发挥其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搬出真理的人。教师必须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而不是仅扮演霸权角色,发挥控制作用,通过命令、威胁、责罚等手段来表现自己的权威;通过批评学生的行为和通过提出明确、硬性的要求和作出评价,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服从,通常只是对教师的霸权与控制的服从。这种服从不同于心诚悦服的服从,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大部分时候是以“应答”的行为来表现的。这种应答一般都是满足别人的问题、命令或请求中所含要求而运用的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显而易见,这种课堂是缺乏平等对话的,并没有经验共享,因此学生便不可能发现自我。
(二)学生的从众与退缩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处于非常重要地位,没有学生就意味着没有课堂教学生态。事实上,学生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从没有能力向有能力转化,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转化,最终都是由学生本身所决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学习状态制约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生态中最基本的、最活跃的单细胞就是学生个体。如果一节教学课中没有良好的课堂生态,学生的行为便不会活跃和主动,通常会表现为从众和退缩。我们常说的“随大流”即上面说的从众行为。由于现实的压力或头脑中想象到的各种压力,使个人产生了符合社会要求与群体要求的行为与信念,个人不仅表现在行动上,而且还会改变固有的观点,甚至放弃不同的意见。从众的学生,其思维独特性较差,尤其是其批判性更差,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和盲目附和。充满霸权和控制的课堂中,一般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对学生也缺乏研究,因此多数学生都会懒于独立思考,常常是一呼百应,表现出较强的从众倾向。显然这种从众行为对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张扬和求异思维非常不利。一旦从众行为的习惯养成,又会进一步导致学生无自信的退缩行为,表现为在问题和困难,甚至公众活动面前的退缩,使学生变得上课不爱发言、集体讨论不愿参与、公共场合不敢开口。
(三)关注课堂的群体生态平衡
从生态物种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一个群体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与这种关联关系相反的是竞争排斥原理。班级实际上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生物群,而且还是一个适度规范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处于同一生态关联的个体之间,由于所处的年龄层次相同,面临的任务相同,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非常激烈的竞争现象。
竞争常常是在互相攀比中表现出来的,有时表现为相互学习但却各自暗地努力。在班级群体中的个体一般表现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友谊竞赛,先向别人学习然后再争取超过别人,而这种变化的基础就是刻苦好学,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既下工夫苦学也要想办法巧学。这是一种正当的、积极的竞赛。适当的竞争能激发学生努力和抱负的强烈动机,产生自信和自尊,还能发展学生自力更生、不屈不挠和勤奋刻苦的个性特征,能激起学生个人发愤努力,从而在学习上得到更大的收获。
竞争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因素,但如果把竞争行为理解成为相互排斥,在力图使自己名列前茅的同时,采取行动纷扰和阻止别人取胜,这就演变成了一种非理智的竞争、失当的竞争,其性质就变得消极了,容易造成课堂群体的生态失衡。这样这个群体的整体氛围就会打破,学生之间便会出现相对复杂的关系,常使学生感到世态炎凉,心理压力加大。过度的不当竞争还会导致群体中一些丑恶的行为滋生,如贪婪、欺骗和仇恨等,给每位成员造成不安全感、自我怀疑和个人不幸。造成失当竞争引起的课堂群体生态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教师才是直接的原因。因为很多教师喜欢津津乐道地公布考试的成绩,并将全班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甚至还在家长面前对学生说长道短。对名次靠前者大加宣传表扬,而对名落孙山者则冷嘲热讽、横眉冷对或责令其家长。
(四)危险的过分关注
温室是人造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在空间上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对里面的物种来说其本身的自然适应能力减弱,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就经不起风吹雨打。现在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就是在温室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能力是在这种环境中发展的。教育质量的不尽如人意,社会对学生的知识才能评价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注意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不注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书本,进行闭锁式循环。教师只要求记得住、背得上和答得出,不要求独立思考、鉴别真伪和理解应用;只要求掌握现成的结论,不要求学生洞察产生这种结论的过程。“温室”削弱了课堂生态个体和群体的创造性、求异思维能力、生存能力,泯灭了实践精神、开拓进取精神。
(五)生态空间环境
课堂的个体、群体生态也和自然生态一样是很脆弱的,其承受力和耐受度的界限很明显,达不到或超过那个界限,就会产生不利或相反的影响。班级的生态空间环境主要包括班级规模和座位编排方式两个重要方面。在空间固定的课堂中,班级规模越大,人员密度越大,其空间就会越拥挤,对教学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中学的教学班一般规定45人左右,若超过这个人数教室内就会显得拥挤不堪,学生活动的空间就会减少,必然会造成班级群体生理与心理压力的增加,使学生感到烦躁,影响上课效果。由于人多嘈杂、相互碰撞,容易引发学生矛盾。加之室内空气污浊,对学生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作为课堂教学空间形态之一的座位编排方式,目前基本上呈现为统一格局,即学生与学生前后左右对齐,全班学生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对教师,其空间形态就是典型的“秧田型”。在这种空间形态下,学生之间的相互干扰少,听课的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也容易观察和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利于进行系统讲授。秧田型课堂座位编排方式适合大班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它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存在许多的弊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教师居高临下,师生在空间位置上不平等,对于平等民主的师生人际关系的培养非常不利。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交往活动,并且容易造成身体尤其是眼睛的紧张和疲劳。从师生人际交往看,教师和每位学生个体的交往频率是不同的,前几排和中间的学生一般能更多地接受教师的影响,而坐在两边和后面的学生,尤其是角落里的学生受到的教育影响则明显要少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死角”的存在。
新课程强调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呢?首先,要创设一种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提出尊重学生的观点和问题,营造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其次,要改善课堂的生态空间环境,如课堂教学中对座位形式的改变,使其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学生是重要的。很多资料证实,环形排列座位比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发言和课堂参与。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由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依存的世界。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系统观和生态观的结合,促使课堂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生转变,强化关联,避免割裂,注重实践和体验;其次要促使课堂生态的改善,通过转变课堂生态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避免温室教学,建设与自然贴近的空间环境,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以及学生之间的协调者。总之,重视课堂生态,把课堂变成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空间。
三、教师行为变化以及教师成长
课程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共生和共建的关系,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与发展。任何新课程的实施都会推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都需要教师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教师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又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效。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新课程的引导下传统教育的弊端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教学这个角度来说,教学行为的变化可以是多方面的,同样相对于整个新课程教育来说也是多方面的,诸如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关联、教学情景与教师行为的关联等等。
(一)教师行为转变的主要方面
1.在角色上的变化。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应当是角色的变化。教师要转变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的传统角色,改变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需要对教育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统意义上社会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定主要局限在教师对社会贡献的层面上,诸如把教师比作红烛、春蚕、园丁……而忽视了教师自身教育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教师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现在教师应当重新给自己的职业的价值定位。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在劳动过程中付出和奉献,而且还要追求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从教师职业的作用和功能来看,教师的职责应当专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和鼓舞。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角色相应的需要发生一些变化,角色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