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把教学行为各环节和步骤都设计成科学规范;一方面是在相同的条件下,使教学行为整体功能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创造出了不错的教学效益。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教学行为产生的结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二、教学劳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们知道,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从事日常教学工作,担任一门或几门功课的教学任务,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健全学生的思想品德,为社会造就有用的人才。一个教师自己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待日常具体教学劳动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涉及学生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一个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学识渊博,热忱教学,精心施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反之,自己治学马虎,不学无术,教学工作态度冷淡,敷衍搪塞,只会白白浪费学生的宝贵时光和社会的财富,对整个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一个教师治学的态度和对待日常教学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
纵观中外教育史,人们历来把教师自身对待文化科学知识的态度,当作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在我国教育史上,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钻研学问、搞好教学看成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对待学问,要“学而不厌”,对待教学,要“诲人不倦”。荀子认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有“博习不专”的精神。他说“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在现代教育史上,人民教育家陶老先生第一个明确把教师钻研学问与搞好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它看作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与要求。他倡导,教师每天要问自己:“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治学态度上做到“一”“集”“钻”“剖”“韧”五个字,以便“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教师每天还要问自己:“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要自觉“教育自己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教育着自己进步。”在我国教育活动中,教育家徐特立就把“经师”(钻研知识,认真向学生传授知识),看作“教师的人格”之一。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正在蓬勃的发展,教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在提高,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教学工作的态度,进一步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中央领导早在1980年6月全国的师范教育会议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比较渊博的知识”,“要认真研究,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
由此可见,“严谨治学,提高教学”是教师在处理与日常教学劳动相互关系上,应当遵守的重要的一种道德规范。这一规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都要从维护教育事业和社会利益的职责感出发,努力做到精通自己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对学问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掌握各门教育科学知识;对待日常具体教学工作一丝不苟,殚精竭虑,努力探索教育规律,一心一意把教学工作搞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把遵守这一规范,视为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决克服和反对那种鄙薄知识、草率浮夸、不负责任、误人子弟的不良风气。
三、课堂教学行为的六条要求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最主要途径。教师上课必须遵循下列几点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统帅。教学过程就是实施和贯彻教学目的的过程。教学目的制约着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明确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紧扣大纲要求,安排学科总任务,建立系统分类、知识分线、能力分面的教学序列,明确各册教材、各单元和每篇课文在整个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因课时、因单元、因课文而异,不公式化、概念化。
第二,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控制教学目的数量,提高教学目的质量;确定学习的坡度,解决难点,突出重点,不企图在一堂课把课程涉及到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教学目的也是“少则得,多则惑”。
第三,按照信息论为理论基础,增加教学目的的透明度,既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又明确学生学的方向,教师在知识信息的交换、传递、接收、贮存、繁衍、迁移过程中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内容是指要求学生应具有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智力能力等各方面的总称。它是学生提高发展的主要源泉,所以,教学内容的正确是非常重要的,正确方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各种能力。这里的“正确”主要指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精度,提炼教学语言的纯度,控制旁征博引的限度,注意板书设计亮度,准确无误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这就是说,教学内容正确,不但没有任何知识错误和政治思想错误,而且可以利用教师的知识因素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利用教材的思想政治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而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对教材中的消极因素和非科学的东西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围绕学科任务和教学目的科学处理教材,准确地选点,突出重点,敢于删减,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把握深层底蕴。
第三,总结出教学内容中有规律性的知识,精心设计一系列引而不发的问题结合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而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3)教学思路清楚
教学思路就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教学内容各个组成部分的轻重缓急及其顺序和时间安排的线索。教学思路清楚,就是指教学内容各个组成部分,要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连贯性,而且还要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和循序性的新旧联系,讲练结合,环环相扣,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井然有序。如此,学生的学习才能“循序渐进焉”。
教学新思路形成的依据有四:一是在整体阅读通览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编者的思路,明确教材编排的意图和体例以及局部和整体的联系;二是在备课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思路,并遵循作者的思路,领会文章的主旨,体味文章的真谛;三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师的理解和经验,形成自己的思路;四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实际,找对学生的学习思路。
教师根据文章作者的思路、教材编者的思路和学生学习的思路,经过对教材的心理学加工和教学法的制作变换为教学信息,进行合乎教育规律的教学设计,于是形成了教学思路。
(4)活跃的学生思维
宋代程颐说:“不深思则不能适其学。”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最好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透过学生思维这个窗口,就可以反映出教学活动的大千世界;从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指向目标就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教学目的是否正确;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程,可以看出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从学生发表意见的广度和深度,可以看出教学能否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勤于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学生思考前首先要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学而有“进”,学而有“新”,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就会积极主动思维。
第二,经常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思维材料,使学生勤于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所以,教师要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类型,设计思维训练题,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思维能力。坚持这种训练,学生就会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第三,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使学生善于思维。思维训练的关键是思路训练,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经常用分散法、比较法、还原法、聚焦法、反寻法、求同法、求异法、务本法、直观法、练习法、质疑法、导游法等引发学生思维,并教给学生逆向、扩散、正向、集中等思维方式,使学生善于思维。
(5)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法的一种手段。根据现代教学论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练习是主线,所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中可以看出教法是否得当。从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练习情况中,就可以看出学法指导是否得当。在这方面叶圣陶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这番话指出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教法选择上要不拘一格,因果定法,具体说来教法选择依据有四:
第一,要从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坚持动口、动脑、动手一致性的实践训练。
第二,要服从教学目的需要。教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脱离教学目的要求泛谈教法是本末倒置,结果只能是搞花架子而误人子弟。
第三,要符合教材内容的特点,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选择教法。
第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特点,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教法。
教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例如对难度较大的课文,可主要采用讲授法,只要讲授出精确、精巧、精炼,讲出关键和规律所在;对难度不是很大的课文,可主要采用练习法,精心设计一些有一定坡度的有序问题,引导学生“始当求所以人,终当求所以出”,做好练习题。此外,还可以进行研究法、谈话法、演示法、实习法等等。就是对同一教材、同一堂课,各种教法也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使用。
(6)教学效果明显
衡量教学质量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是否有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乃至高层次的创造能力;看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有所提高。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坚持运用教学评估包括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来解决。解决的过程乃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教学效果的明显既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启发式教学行为二十式
启发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教法,又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就其常见的教学形式而言,以下二十种形式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1)目标启发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传授知识的目的绝不仅仅为储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技能和方法,进而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现在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能自己独立钻研问题、没有预见能力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知识的论证的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方案设计和论文的思考方法、构思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远比方案设计和论语文本身还重要。在进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设计课教学中,不应只满足于学生搞一篇论文或一个方案,而应该使学生掌握最优论文或方案的思考方法和技能,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对待学习中的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精髓就在这个地方。
目标明确是进行激发动机的诱因和调节行为的标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明确本专业课的任务、性质、基本内容和要求;还要明确教学过程中各个单元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以及每堂课的要求,指出难点、疑点、重点、关键和要求掌握的程度等。只有这样,才能打开知识的大门,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激疑吸引式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的有目的、有方向、蕴含吸引力的思维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目的性的创设问题的情境,打开学生心灵之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宋朝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见长进。”“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教师的责任在于:①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②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人。这样就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多想、深思,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它是从问题入手,引起悬念,意欲让学生从中寻觅问题的“归宿”和“落脚点”。在知识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均可应用。如在课题上设疑:在学习能被2和5整除的数时,首先让学生说出一些数,教师迅速判断出能被几整除,学生验算后深感惊奇,接着教师出示一组数问:“谁能很快答出能被2和5整除的数各是哪个?怎样判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呢?他们具有哪些特征?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这样导入新课,可使课题跃然而出,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去寻找问题的“注脚”。
(3)提问启发式
这一方法要求能够真正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怎样提问才算具有有启发性?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依据提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点明知识规律性的提问;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提问;分析或概括性的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提问。
教师运用启发提问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略微高于学生水平,形成“信息差”。这是启发式的关键所在。赞科夫说得对,如果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中没有出现应当克服的障碍,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萎靡无力。
第二,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在重点关键问题上进行提问,而不是每事皆问。为了提高效果,有人提出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提问:关键的内容要画龙点睛地问;教材的疑点要问;含蓄的内容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