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注:五脏精气皆聚于目,故脏气绝,则目系转而运,志生精,精脱则志死矣。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注:六经气绝,则阴阳相离,卫外之气脱,而绝汗出矣。绝汗者:汗出如油之谓也。
论中国灸法起源及历代传为治病之要诀
灸法创于岐黄,读《内经·骨空论》一篇之内,凡当灸者二十九处,其散见于各篇内者,不胜枚举,曰熨、曰焠、曰燔,皆火攻之意,故灸法与针术并用。《左传》成公十年,秦缓诊晋候之疾,曰:“在膏之上肓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达,针也;攻,灸也。言不以针刺艾灸也。《史记》扁鹊治虢太子尸厥暴病,使子豹为五分之熨,熨两胁下,太子立苏,两胁下必章门穴,五脏精神所会,五分之熨即五分灸之意也。又《史记·仓公传》齐北宫司空命妇得疝气病,仓公为灸足厥阴而愈。足厥阴者,足厥阴肝经也,必是三毛中大敦穴。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唐孙真人亦云:“官游吴蜀体上常带三两处灸伤。”盖以瘴疠潮湿之地,非灸无以却外邪。又《隋书·经籍志》所载针灸诸书,曰《针灸经》一卷、《曹氏灸经一卷》、《华陀枕中灸刺经》一卷、《雷氏灸经》一卷。我国灸法,盛行于古代,言针则寓灸,言灸则随针,故合称为针灸。秦汉以前此法大行,隋唐时尚有若干灸经风行于世,宋、元时期有《备急灸法》、《痈疽神秘灸经》等灸法专著。历代医学皆懂灸法,在其所著医书中提到灸法者甚多,不胜枚举。明、清以后,灸法专著不多,但在医药著作中提到灸法者不少,由壮数灸发展到用艾卷灸、药物灸。明代杨继洲著《针灸大成》,高武著《针灸聚英》,针灸并用,保存国粹。故流传曰:“一针、二灸、三服药。”当今之时,对此自古灸治要法,有谁重视,因而《灵枢》玉版永寂无声!而东西各国,日以科学治疗方法,流传我国,取人之长,弥己之短,造福人民,振兴中华,吾侪有责,而我国之蕲艾灸法,足以起死回生,保全人体健康者,反致一蹶不振,良可慨也!
灸法经日本医士实验
我国灸法,在古代已占重要位置,自欧西科学发明后,凡种种治病方法,取重物质实验,而我国之艾灸法,视为无足轻重。其实古代医学,创造此法,亦从考察实际经验而来,非尽属诸想象者。后世针灸失传,致使火攻治疗方法,束诸高阁而不讲。夫《铜人》、《素注》所载灸法最多,曰一壮、曰三壮、曰五壮、曰七壮、曰九壮、曰二七壮、曰三七壮、曰多至二百壮,及千壮,并曰禁灸。同一经穴,何以此穴宜多灸,彼穴宜少灸,又何以此穴宜灸,彼穴不宜灸,此皆切有至理,非漫为是言者。燃艾发火,原有驱邪助阳却寒之功。究竟艾气从毛孔针眼传入皮肤血肉之内,对于营气如何,对于卫气又如何,犹待进一步研究。吾等研究事物,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独医学如是也。尤怪者,本是我国旧学说,一经外国人批评,加以名词。则耳目新而声价顿高。如灸法治病已四千年,我国人不能实行试验,故致疑信参半。近年来德美医院,研究我国针学。日本各医士,又于研究针术外,考察我国灸法,连续施灸剃毛家兔,及海犋兽类,分别背部腹部,按艾炷点数,燃火灸治,有每一次之检查,有每小时之检查,又有每一星期或数星期,数十星期之检查,连续施灸后,即用科学方法,察得白血球增量若何,赤血球增量若何,嗜好细胞、淋巴细胞、色泽浸润又若何,既有施灸兽身之检查,又有施灸人身之检查。民国元年,日本□田十次郎,著有《灸治论》;七年,越智真逸氏著《论灸治及于肾脏利尿之影响》;十五年,时枝董氏有《灸治实验的研究》;十六年,原次免太郎,于施灸后,考得血色素量与红血球之影响;十八年,又考得施灸后皮肤组织,及白血球之影响,结核动物与慢性膀胱加答儿之治愈法;同时又有青正皓,于施灸后,察得血球与血清之影响。此二十年来,经日本名医学博士,种种检查,切知艾火助热,有时较药水注射,功效尤大。且著有灸治专书,与针术并重,我国固有灸法,此后可昌明于世界矣。
此外,日本医士还溅验艾火之温度及壮数多少。如:日本□田、原田两博士,常取东京各处所产艾叶,用鸠卵或鸡卵大之艾绒,卷裹在寒暑表之水银槽外,于空气中周围燃烧之,约发64℃之热,若以风力助之,约达67℃。
又日本某医士云:“凡灸法、对红血球,及血色素量之影响,自来无人论定者。盖因灸之点数不多,而为短时间之检查,遽下判断,未能明显也。每灸必以二三千壮,或六七千壮为度,若仅灸数十壮,恐未能得当也。”按此考查论来,各经除禁灸各穴外,凡系背部腹部,我国《铜人》、《素注》所言灸三壮、灸七壮、灸九壮,即多至数百壮者,似嫌太少。余往往遇疾病宜灸者,不按古书壮数,或加倍或数倍,取效甚多,未见有害。
艾炷高低广狭
《明堂下经》谓燃艾灸穴,艾炷底面,宜广三分,盖底宽三分,则热力易于传入,然底面宜宽,而炷形切不可太高,故古书所载艾炷之形,曰如雀粪、如麦粒,至大者,曰如枣核。日本针灸书亦有此说。盖艾火传热,全在底面着肉处,炷太高,则烟火上散而无益,故艾炷之高,亦不过二分三分或二分半,其形如图1-17所示。
图1-17艾炷底约宽三分,其高或二分,或三分,或二分半均可。其形上尖下平,尖则易于燃火,平则易于着肉,且搓贵紧不宜松,燃以线香纸媒为适宜。
隔物灸不如着肉灸
灸治法有隔姜片者,有隔蒜片者,又有隔纸灸者,其实灸以传热为目的,隔物灸治,热力不易传入,虽火未着肉,似能减痛,姜蒜热后也甚灼热,而着肉燃灸,亦无疼痛之患。(取艾底要掌握火候,要快速取去)盖针后行灸,是气从针眼传入,不针而灸,是从毛窍传入,较之隔物灸功效尤大,且卧灸时医者病者互相注视,略有灼感则取去,亦何至有伤肉之患。
已刺未刺皆可灸
出针后,未经揉闭穴眼,即用艾炷灸治者,日针后行灸法,未用金针刺穴,择定何经何位,先以爪甲切印,烧艾灸治者,日未针灸法。灸针后穴孔其效速,灸未针穴孔其效缓,从针传入者,少灸几壮则见效。从毛窍传入者,非多灸几壮不为功。也有医者将艾炷裹置针柄上,以火燃艾,令由针柄传热,针下有烫热痛感,毫针不宜,吾不用此法。
三里灸
俗语云:“若要小儿安,三里常不干。”日本人亦云:“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又曰:“无艾灸之人,不可与同旅行。”盖以三里是足阳明胃经要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胃气盛则他经皆赖以相安。孙思邈曰:“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其消除寒邪,却免瘴疠,及一切传染、结核或慢性等病。灸之尤有大功。然病有阴阳虚实,气有寒热水火,宜灸不宜灸,宜少灸,宜多灸,以病脉为标准,未可一例而施也。